沈阳古城的来历与变迁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天命六年(1621 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率兵攻占了沈阳城。天命十年(1625 年),出于战略的需要,努尔哈赤又把国都由辽阳东京城迁至沈阳。因为当时的形势和人力物力情况,他没能对沈阳城做大规模的修建,只是加固了明代留下的城垣。

沈阳这个名称,始于元成宗铁穆耳当政的元贞二年(1296年),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了。从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所见,沈阳古城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距离现在二千三百年前战国时代的候城,秦汉时期的候城县,以及其后辽金两代的沈州城,元代的沈阳路城和明代的沈阳卫城。而延续到近代的盛京古城,则是由明代砖城直接拓建而成。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沈阳中卫城指挥闵忠,在元代土城的基础上修建沈阳砖城。当年的沈阳中卫砖城,周长九里三十步,城墙高两丈五尺,城墙外壁用大青砖砌筑,内壁为石基土墙。在四面城墙中,辟有东西南北四洞城门,分别建有城楼和瓮城。东门称永昌门,西门称永宁门,南门称保安门,北门称安定门。当时的沈阳城里,有东西、南北两条交叉的十字大街,通向四座城门。环沈阳中卫城,有两重城池,均为三丈宽,八尺深,内池周长十里多,外池周长十一里有余。

皇太极即位,大兴土木,于天聪元年(1627年) 开始在明代砖城基础上,继续拓建沈阳城。到天聪五年(1631年),大体完工。皇太极在改建沈阳城时,基本上还是遵循我国历史上沿袭的都城传统规划的路子来建造的,即大体具备“ 前朝后市”、宫城和外城的特点。

外攘门(小西门)

修筑后的沈阳城规模是城周九里三百三十二步,比明代的城周多三百零二步,城高三丈五尺,比明代的城墙加高了一丈,城阔一丈八尺,城墙内外皆用砖石筑成。城墙上筑有女墙(防御用的矮墙),高七尺五寸,设有垛口六百五十一个,加强了防护措施。

改明城的四门为八门,另外明城的北门没堵,成了第九个门。当时的九门是抚近门(大东门)、内治门(小东门)、德盛门(大南门)、天佑门(小南门)、怀远门(大西门)、外攘门(小西门)、福胜门(大北门)、地载门(小北门),还有在福胜门与地载门之间明代留下的北门“镇边门”(原来的安定门)。同时建了各为三层的门楼八座,角楼四座,并在瓮城设了吊闸。

当年的城门,下面为砖筑基座,中辟券洞门。洞门上面里外都嵌有门额,上书门名。城门外书满文,城门内书汉文。城门之上和角楼处,各建三层歇山式门楼,上铺灰瓦,四面出廊,梁枋彩绘,朱红地杖,宏伟壮观。对此,康熙年间的“留都(盛京) 十六景”中,曾有“开城霁雪”一景。是说雪后放晴,打开盛京的八座城门,银光辉映,色彩斑斓,颇为壮观。此后,在同治年间出版的《陪都纪略》,曾有诗《三十六天罡》道:“内城八门楼,门各分三头。方角十二数,恰合四九筹。”环城还有护城河,河宽十四丈五尺,周长十里二百零四步。城池的面积是东西宽三百九十三丈八尺,南北长四百二十五丈六尺,合计一千六百七十六万零一二八平方尺,为两千七百九十三点四亩。

福胜门(大北门)

城内将原来的十字大街改建为井字大街。井字街第一横画的中心是皇宫,即今沈阳路(今清代一条街);井字街的第二横画的中心是四平街(今中街) 商业区,四平街的两端建有钟楼和鼓楼。《柳边纪略》记载,当年的沈阳城“城中有钟鼓二,百货集其下”。这种把钟楼和鼓楼为“两仪”的四平街辟于皇宫北侧的做法,正吻合“前朝后市”的中国都城的传统规划和建造原则。

中街诸色店铺林立,各地商贾云集。井字街的八个尖端,直达砖城四面八个城门。皇太极在修城垣,建宫殿,筑皇陵,修太庙、天坛、地坛,造四寺四塔,开商埠,置内阁六部、都察院、理藩院之后,遂于天聪八年(1634 年),将沈阳更名为盛京。满语称“谋克敦”,即盛大的都城。

顺治元年(1644年),清王朝迁都北京,盛京城为留都(亦称陪都),没有和北京相近的中央机构,即礼、户、工、刑、兵五部衙门,各部的首脑为侍郎。并仿明代两京之制,于顺治十四年(1657年),在盛京设奉天府,取“奉天承运”之意,与京师(北京) 顺天府相应。

康熙十九年(1680 年),清政府拨款维修盛京城垣、城楼和角楼,并在盛京城外围增筑郭墙,即环绕砖城再修建由夯土筑造的关城墙。关城墙高七尺五寸,周长三十二里四十八步。城墙与关墙中间地带称为关厢,厢内设立八关,即大东关、小东关、大西关、小西关、大南关、小南关、大北关、小北关。

内治门(小东门)

随着厢内八关的出现,与八座城门相对应,在关墙四周建有八个边门,即大东边门、小东边门、大西边门、小西边门、大南边门、小南边门、大北边门、小北边门。关门建造比较简单,即用砖砌两个高大门柱,上面筑起一条横枋,其上盖有起脊灰瓦。这样, 盛京城就有了“ 八门”“八关”“八边门”,从此盛京城就更加气派了。

通过这八个门的具体位置,我们现在也还可以找到清代当时关墙墙周的范围所在。

当年城内井字大街通向八个边门,所形成的街道呈放射状。

现存最明显的就是东华门至大西门到大西边门这条大街,基本上还是同当年的街道走向变动不大的。从大北门、大北边门乃至东北大马路,以及其他的路线,也多少可以找出原来的一些痕迹来。

小西边门“陪都重镇”牌楼

由于清代盛京城的街道是从明代的“十”字形改为“井”字形的,所以都城就被分划为九个自然区域。正中为皇宫所占据,其他的八个区域则为满洲八旗分驻。当年抚近门内及大东关为镶红旗界;内治门内及小东关为正红旗界;德盛门内及大南关为镶黄旗界;天佑门内及小南关为镶蓝旗界;怀远门内及大西关为镶白旗界;外攘门内及小西关为正黄旗界;福胜门内及大北关为正蓝旗界;地载门内及小北关为正白旗界。这种皇宫占据中央的一个区域,由清代军政合一制度产生的八旗分据周围的八个区域,让每旗各守一方。宫廷与八旗间,都有着严格分界。而且宫廷内有御林军护卫,外有八旗军队的双层保护,这就使得都城戒备森严,固若金汤。

后来,在康熙、乾隆年间,盛京古城又经过多次重修、扩建,古城的城垣、城楼和角楼也更加添姿增色。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在日俄奉天会战中,在大西门、小东门、大北门等处均有激烈战事发生。俄军把大炮架在城头,日军用排炮猛轰城垣,轰毁了几座城楼和角楼,并将西南城炸开了大豁口。所以到了光绪末年,大东、小东关门皆圮毁,瓮城上的城楼也先后颓废,有的由三层改建为二层或一层,只有小西门城楼仍保留三层原貌。当时还在小西边门重建一座门楼,上嵌“陪都重镇”四字门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