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谅死后,朱元璋怎么处置他的妻儿?

如题所述

陈友凉一共四个老婆,即杨苕华、娄玉贞、陶氏、阇氏,其中阇氏最漂亮,被朱元璋占为己有,阇氏忍受屈辱,苟且活命,据说朱元璋还喜当爹。陈友凉唯有的两个儿子下场更为凄惨

在朱元璋诱骗陈友谅迅速赶往江东桥时,这项计策被娄玉贞识破,可是陈友凉不听取娄妃的建议,最终中了朱元璋的诡计。一次陈友谅要讨伐朱元璋,娄妃又献计策被陈友谅采纳。娄妃说:“如果大王取胜,班师回朝之时要敲锣打鼓、张帆而归。”陈友谅答应娄妃的要求,可是等陈友谅打了胜仗回京之时,为了给娄妃一个惊喜便放下军旗,停敲战鼓。

娄妃以为陈友凉战败,便投湖自尽,娄妃的死让陈友凉非常自责。陈友凉一共四个老婆,即杨苕华、娄玉贞、陶氏、阇氏,其中阇氏最漂亮,被朱元璋占为己有,阇氏忍受屈辱,苟且活命,据说朱元璋还喜当爹。陈友凉唯有的两个儿子下场更为凄惨。陈友凉战死后,朱元璋怒其多次发兵,便霸占陈友凉最年轻漂亮的小妾阇氏,朱元璋并不觉得这有违伦理,他自己也不忌讳,朱元璋在撰写《大诰》中提到,因多次遭受陈友凉军队的进犯,便夺其妾解恨。

由此可以看出,朱元璋为了报复陈友谅才霸占阇氏,也有可能朱元璋为了让自己夺人妻的行为变得高尚些而找的借口。据《罪惟录》记载,阇氏被朱元璋纳妃之前,已有身孕,后生下朱梓,朱元璋将儿子朱梓封为潭王,朱梓成年后赐封地于长沙。在朱梓去往长沙之前,阇妃告知朱梓,陈友凉才是他的亲生父亲,她为陈家苟且活命长达二十年,希望朱梓能为生父报仇雪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6

陈友谅死后,他的长子陈善就不知所踪了,次子陈理则是被朱元璋发配到了高丽国,而陈友谅的四位妻妾中,妻子阇氏被朱元璋霸占了,并生下了皇子朱梓,其他三位妾室则是被朱元璋赐了自尽。

公元1693年,陈友谅率领六十万大军攻打朱元璋,结果不仅全军溃败,而且陈友谅自己也不幸身亡了。当时在陈友谅的军队中,长子陈善也在里面,据说陈善得知了陈友谅的死讯后,便带了士兵悄悄逃走了,从此不知所踪。但也有人认为陈善当时随着陈友谅军队大败,也牺牲在战场上了。而陈友谅除了陈善外,还有一个儿子叫做陈理,在陈友谅死后便被朱元璋抓住了,然而朱元璋并没有杀陈理,而是将他流放到高丽国去了,并下令永远不允许陈理回中原。

除了两位儿子下场悲惨外,陈友谅的四位妻妾下场也十分悲凉。当时陈友谅的妻子是阇氏,而其他三位妾室在史书上连姓氏都找不到,据说这三位不知名的妾室是被朱元璋下令自尽了,尸体则是被扔去了乱葬岗。陈友谅的妻子阇氏则因为长相出众而逃过一劫,并被朱元璋封为了后妃。

嫁给朱元璋以后,阇氏还给朱元璋生了一个儿子,朱元璋给这个孩子取名为朱梓。但是阇氏嫁给朱元璋的时候已经怀上了陈友谅的儿子,因此朱梓其实是陈友谅的儿子。在朱梓长大获得封地后,阇氏还叮嘱过朱梓:“你的父亲不是朱元璋,而是陈友谅,你的父亲也正是被朱元璋杀害的,你以后一定要给亲生父亲报仇。”后来,朱梓有了一定实力后便打算造反,不料被朱元璋镇压了,绝望的朱梓便带着自己的妻妾一起自尽了。

第2个回答  2020-09-17

陈友谅在影视剧中的形象从来都是阴险毒辣的,但真实的历史上却并非如此,而之所有会被塑造成这样的想象也不过是受“成王败寇”的影响罢了,元末农民起义中,打到最后,就是陈友谅、朱元璋和张士诚三家在争权夺势,而我们都知道结果,陈友谅和张士诚失败了,而朱元璋成了大明的开国皇帝。

在古代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即亡国之君或者战乱年代失败的枭雄等,在他们成为失败者后,他们的家人也不可能幸免,比如儿子、孙子等基本就是需要斩草除根或者软禁起来,而女眷基本都会成为胜利者的战利品,或者没入宫中为奴,或者变成自己的妾,极个别会因为地位尊贵被软禁起来供养着。

那么陈友谅战败后,朱元璋又是怎么对待陈友谅的那些妻儿的呢?要知道在元末的战争中,多数时候都是陈友谅吊打朱元璋的,之后后期朱元璋后来者居上,在鄱阳湖大战中,陈友谅战死,他建立的陈汉政权交给了次子陈理,长子陈善已经被朱元璋俘虏,陈理继位不过才一年就被朱元璋打的投了降,当时的陈理不过才13岁。

朱元璋在最初的几年里并没有怎么为难这个孩子,但在陈理21岁的时候却将他送到了高丽,陈理在高丽的生活毕竟清苦,高丽国王隔一段时间就赐给他一点东西,也会很多,也就能够陈理维持基本生活。后来陈理在高丽娶妻生子,其子为陈明善,但据说陈明善去世后并没有留下子嗣。

再来说说陈友谅的妻妾,陈友谅共有妻妾四名,她们是杨苕华、娄玉贞、陶氏、阇氏,至于几个妻子几个小妾,我们不得而知。四人中只有娄玉贞和阇氏有故事流传下来,其中贵妃娄玉贞还出自名门,只是家道中落,她天资聪颖,善于谋划,算是陈友谅的半个军事,每每帮助陈友谅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在最开始的时候,有一次朱元璋设计陈友谅出兵攻打金陵,而娄玉贞认为是圈套,陈友谅却不以为然,执意出兵结果大败而归,这之后,娄玉贞的话,陈友谅都会好好考虑考虑。

后来朱元璋和陈友谅决战,娄玉贞又献上一计策,两人约定,如果胜利的话,回来的时候要张旗杨帆并击鼓。如果失败了那就是算了,结果陈友谅取得胜利,在回师的途中想给娄玉贞一个惊喜,就没有按照事先约定的去做,娄玉贞远远的看着沉默的大军,以为打了败仗,竟跳湖自杀。

当然,这只是传说故事,事实究竟如何,我们不得而知,毕竟陈友谅只是乱世中一个失败的枭雄,关于他的记载比较潦草,他的妻妾们就更不会在史籍中留下什么痕迹了,倒是野史传说会有一些记载,但可信程度都很难说。

不过,有一个记载却还是值得相信的,即朱元璋在《大诰》中提到的一事:“朕在天下尚未平定时,攻城略地,与群雄并驱十四年,在军中从未妄夺一妇人女子。唯有攻下武昌以后,因恼怒陈友谅屡屡起兵相犯,故夺其妾而归。”

这个陈友谅的小妾就是阇氏,她被朱元璋占为己有,成了朱元璋后宫中的一员。关于纳阇氏进后宫的原因,朱元璋说是报复陈友谅,这不是没有可能,毕竟陈友谅压了朱元璋很久,是朱元璋的一大劲敌。等陈友谅死后,朱元璋将他的妾室占为己有也的确算是一种报复,这其中与阇氏的美貌并没有多大的关系,当然有美貌就更好了。

可能有很多人认为朱元璋这话说的冠冕堂皇,他在军中不可能“从未妄夺一妇人女子”,这个很难说,但是朱元璋确实曾经拒绝过进献的女子,他的侄子朱文正曾得了一个会写诗的二十岁左右的女子进献给朱元璋,结果朱元璋将她杀了,原因是:“我取天下,岂以女色为心?诛之于市,以绝进献。”

当然不排除朱元璋称帝后没有收纳人妻。再说回阇氏,阇氏成为朱元璋的妃子后,为朱元璋生下了一子名为朱梓。有野史传说朱梓是陈友谅的遗腹子,后来知道自己的身世后,还想为父亲报仇,举兵反叛,在朱元璋派兵后带领一家人自焚而死。但有一点又比较奇怪,即朱梓生于洪武二年,那时候陈友谅已经死了六年,朱梓难道是比哪吒还能沉得住气,赖在阇氏的肚子里就是不出来?至于朱梓的死,其中也是疑点重重,很难说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第3个回答  2020-09-17

1360年,陈友谅攻陷鸠州,杀死徐寿辉,自称汉帝。1363年,陈友谅在鄱阳湖被朱元璋打败,欲突围进入长江流域守武昌,不料被流矢射中眼眶身亡,终年四十四岁。

(陈友谅)

汉帝陈友谅一共四个老婆,即杨苕华 、娄玉贞、陶氏、阇氏;太子陈善及次子陈理。在陈友谅死后,朱元璋是怎么处理这一家人的呢?

关于娄玉贞的下场及“48座王婆墩”的传说

成者王败者寇,陈友谅挂了之后并没有对历史撰写者的笔触着墨有多大吸引力,所以连同他的家人史料记载,无论是正史、野史记载的都不多,签于此,并没有关于陈友谅妻子杨苕华、陶氏,以及太子陈善的后续记载,只能忽略不提。

娄玉贞是将门之后,所以在军事上很有些见地,一直有帮陈友凉出谋划策,并且名声在外连朱元璋都颇为忌惮。陈友谅建立陈汉之后,封娄玉贞为贵妃,关于娄妃的死却很有戏剧性。

+话说鄱阳湖大战陈友谅失败后,由黄州逃到了邾城,并将邾城作为陪都,稍作休整后便想再次出征讨伐朱元璋,在出征前他对娄妃说:“如果你看到我班师回朝时敲锣打鼓张帆而归,必定是打了大胜仗,反之就是打了败仗,到时候只能放弃邾城另作他图了”。

+结果陈友谅少见地打了个大胜仗,得意忘形之下居然和娄妃开起了玩笑,在班师回朝时故意下令军队偃旗息鼓作出一付战败而归的模样。谁知道弄巧反拙,本来番阳湖大败娄妃已是忧心忡忡,此时看见军队垂头丧气的模样,以为陈汉大势已去,悲从中来竟然上吊自杀了。

+陈友谅乐极生悲,却也是追悔莫及,只得下令将娄妃厚葬于南丘,据说为了防止别人盗墓,陈友谅还下令在南丘周围造了48座假墓,以混淆视听,叫人难分真假,48座假墓俗称48座王婆墩,也就是现在的“凤凰墩”。

+邾城也就是现在武汉的一个区。但是当地只见有“陈友谅之墓”,却没有“48座王婆墩”,如果有,早就成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了。由此可见,娄玉贞之死以及“48座王婆墩”只是传说故事,并不是史实,而娄玉贞自杀一说也有待考究,真实死因成谜。

阇氏被朱元璋纳为妃子

据朱元璋撰写《大诰》中提到,因多次遭受陈友凉军队的进犯,便夺其妾解恨。

+也就是说,朱元璋为了报复陈友谅才霸占阇氏的,并不是因为阇氏年轻貌美,不过据说阇氏长得蛮漂亮的。另外两军对垒争天下,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胜者夺人妻妾总是需要找些借口的,老朱这借口找得不错。


+据蔡东藩所著《明史通俗演义》记载,陈友谅兵败鄱阳水战后,妃子阉氏为朱元璋所擒,并欲纳其为妃,由于阉氏身怀遗腹子,便忍辱屈从,以图他日复仇。

+阇氏就此从了朱元璋,获封达定妃,不久之后生了一个皇子,取名朱梓,为朱元璋的第八皇子,次年便获封潭王,长大成人后朱元璋指派赴长沙为藩王。

+在赴任离别之际,阇氏对朱梓全盘说出亲父是陈友谅之实,母子泪目作别,随后朱梓时刻不忘杀父之仇,一边伺机准备谋反。

+不久朱元璋就得知了潭王意欲谋反,便派徐达之子徐辉祖对其进行讨伐。朱梓眼见事已败露,事已不可为,便紧闭城门,连同妃子于氏及幼子一起自焚身亡。

(朱元璋)

+这时侯时间来到1390年四月。这一年正是多事之秋,朱梓的大舅子于琥在五月卷入了胡惟庸谋反案。按明史上的说法,朱梓是牵涉于琥谋反案,而畏罪自杀的。

京城这边达定妃惊闻恶耗,痛失爱子不久便忧郁而死。在这里有诸多疑点逻辑上是说不通的。

+首先达定妃生有二个皇子。其中七皇子朱榑生于1364年,八皇子朱梓生于1369年,而陈友谅是1363年死的,按时间上来看,朱梓不可能是陈友谅遗腹子。倒是七皇子朱榑有可能,但是朱榑曾为明朝北征立下许多战功,按道理,朱榑不应为仇人的皇朝这么卖力才对。

+只有一个可能性,朱榑和朱梓的出生年月调乱了,阇氏为了掩人耳目,也为了保护朱梓才故意混淆两兄弟的身份,而朱梓才应该是七皇子,但是这两兄弟的年龄差距有五岁,成人外貌还可以说差别看不出,小时侯又怎能瞒天过海呢?

+朱梓因受于琥谋反牵连而畏罪自焚也疑点多多。首先朱梓自焚是在1390年四月,而于琥因卷入胡惟庸谋反案被杀是在五月,虽然于琥在胡案也是属于小喽啰,但怎么看都比朱梓像正主,按理说正主还没死,朱梓哪有先自杀的理由?还是全家集体自杀?再说了,以朱梓的皇子身份,他就不想反抗抗争一下吗?

+总的来说,达定妃就是阇氏是事实。朱梓因为是陈友谅遗腹子,身份败露后绝望之下全家自焚才是最合逻辑的,但偏偏时间和年龄上又有硬伤,这让朱梓的真正死因成了谜团。

太子陈善、次子陈理的下场

+陈友谅死后,太子陈善在残余部下护送到大别山腹地,从此不知所终。据说为了逃避朱元璋的追杀,曾化名为郭景福,也不知道真假,史料并无相关记载,倒是次子陈理,史料记载得较为详细。

+陈友谅死后,陈理曾经逃到武昌并且自立为帝,但过了两个月便投降了朱元璋,并被押解回应天府,获朱元璋封为归德候。

据《明史》记载帝曰:‘此童孺小过耳,恐细人蛊惑,不克全朕恩,宜处之远方。”

+朱元璋是一个生性多疑的人,把陈理放在京师始终寝食难安,于出于安全考虑,便把陈理流放到高句丽。陈理此后再无踏足中原,一直都在高句丽,直到死去,终年57岁。


陈友谅剩下的一家六口,妻子杨苕华、陶氏、娄玉贞,以及太子陈善四人的下落,正史上并没有确切的记载说,有的只是坊间传闻,属于下落不明人士。综上所述,真正受到朱元璋处置的只有妻子阇氏以及次子陈理,处置的结果就是阇氏成了朱元璋的老婆,次子陈理被发配高句丽。
第4个回答  2019-11-23

陈友谅和朱元璋在鄱阳湖展开大战,当时陈友谅说自己手底下有六十万大军,可陈友谅还是败了,败得一塌糊涂。趁着人荒马乱逃跑,没有想到,陈友谅中了一支流箭,陈友谅是死了.当时就俘虏了陈友谅的妻女

可他的老婆孩子会有怎么样的下场,当时朱元璋很快就俘虏了陈友谅的妻女,他没有把这些人全部杀死。所以决定要把他的老婆放到掖庭去,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但很快就被朱元璋知道了

陈友谅的妻子进宫之后,没过多久就生了一个男孩。有人认为这个孩子是朱元璋的遗腹子。但有人还是觉得于正史是正确的,因为这个孩子是一三六九年出生的,而陈友谅在三年前就去世了。朱元璋给这孩子起名字就叫朱梓,是朱元璋的第八个儿子。过了几年,这个儿子被封为谭王,把他派去了湖南长沙。

朱梓成人之后,就去封地了,他的母亲告诉朱梓,你的爹是陈友谅,是被朱元璋害死了,我之所以忍辱偷生,你一定给你爹报仇。”朱梓去封地之前把母亲的话记在心里,朱元璋根据他的行为,但很快就被朱元璋知道了,于是就派部队来到长沙以后,朱梓城门紧闭,登上了城楼,然后回到自己住的地方,点了一把火,把自己和家人都烧死了。得知这个消息的朱元璋非常暴怒,把他的爵位剥夺掉了。

关于朱梓的死,历史上还有另外一种说法,那就是朱梓受到了胡惟庸的牵连,当时朱元璋把他召回京城,怀疑他和胡惟庸有联系,朱梓十分害怕,朱梓没有别的办法,只能选择自杀了,他的王妃也陪同他一起上路了。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