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宋朝的灭亡,影响中国近千年国运?

如题所述

从唐朝的安史之乱开始,直到五代时期,武人叛乱频繁,藩镇割据的局面持续达二百年之久。宋太祖以兵变上位,深知其对政权的威胁,因此从当政伊始就着手削夺将领军权,消除隐患。


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强力控制禁军并培养其成为全国军队的精干。一方面实行"强干弱枝",把精锐部队集中于禁军,削弱地方军队;另一方面分散禁军将领的军权,通过频繁更换将帅和士兵不断换防等措施,削弱将领和士兵之间的联系,避免军队军阀化。

二、以文制武。在朝廷中央确立了文臣处理政务的原则,执政官员都任命文臣,甚至在负责军事决策的枢密院也安插文臣,以牵制武官,从而杜绝了武臣大将对朝政的干预。在地方机构中,则不断派出文臣担任州县官,以取代原来藩镇手下的将吏。


应该说宋太祖的措施大多还在合理范围内,并且他当政时还给了边疆军队以特殊政策,允许边境地区将领有一定独立的财权和人事权。但是,情况到了宋太宗时发生了变化。宋太宗以不正常的方式即位,因此心理阴暗,对臣下的防范更加强烈。太平兴国四年(979)北伐幽州期间,发生了部分将领拥戴宋太祖之子的事件,对宋太宗刺激很大。从此,宋太宗在以往收兵权的基础上,更强化了抑制武将的决心和措施力度,宋太祖给予边疆将领的特殊政策全盘取消。随着两次北伐的失败,宋太宗彻底丧失了收复燕云的信心,而接受了以赵普为代表的一批大臣"兵久则生变"的告诫,放弃了收复燕云、军事强国的北伐战略,进一步导致军队将领作用及地位的降低。


宋太宗中后期,实行"守内虚外"的国策,将主要注意力转向内部。宋真宗即位后,全盘延续宋太宗朝的统治路线,将其确立为宋朝的"祖宗家法"。"澶渊之盟"的订立,更给了宋统治集团苟且偷安的机会,他们开始认为:通过金帛赎买的办法也能够消弭边患,并且代价比用兵更小。此后,宋当政者在以往的基础上又有所退步,对军事手段和武官阶层的作用更加贬低,宋真宗便称:"自契丹约和以来,武臣屡言敌本疲困,惧於兵战,今国家岁赠遗之,是资敌也。武臣无事之际,喜谈策略,及其赴敌,罕能成功。好勇无谋,盖其常耳。"

从此,"崇文抑武"的方略得到进一步的贯彻。这在宋朝廷当中文武官员的权力地位格局中得到明确反应。在宋朝以前,历代王朝盛行"出将入相"的现象,而宋代宰相以科举出身的文臣占绝大多数,如北宋宰相共有 71 人,其中 64 人出身进士。其余非科举出身的 7 人中,竟无一人出身武臣。澶渊之盟之后,作为最高军事机关的枢密院中文官也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从宋仁宗时期开始武将几乎被枢密院清扫出门。


靖康之耻后,政治格局发生变化,武将群体的地位有所提高。但南宋政权稳定之后,又坚持传统的治国方略,甚至不惜通过以杀害岳飞的手段,实施第二次收兵权,恢复长期以来的统治模式。南宋时长期由宰相兼任枢密使,全国统军体系依旧受到文官的控制。

宋朝"崇文抑武","守内虚外"的祖宗家法带来了严重的后果。首先是宋朝发明出了文臣统兵制度。随着武臣地位的不断降低,宋朝到宋仁宗时代逐渐形成了文臣担任主帅、武将充当副将的军事制度,宋军战役指挥从此变得拙劣不堪,消极防御成为宋朝的基本军事战略。


其二,由于军功集团在宋朝政治上的消退,武人为代表的尚武力量对政策的影响力明显不足,于是造成宋朝数百年对外以求和为主的基调。宋太宗接受宰相吕蒙正的意见,表示:"且治国在乎修德尔,四夷当置之度外。"宋真宗更自欺欺人的称:"兵革不用,乃圣人本心","今柔服异域,守在四夷,帝王之盛德也。"

其三,宋代的社会价值观与风尚也受到了深远影响。宋开国以后,社会上逐渐形成了"文尊武卑"的价值观。北宋中叶人田况引用当时人的话说:"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宋朝人以从文为荣,以从军为耻。宋夏战争爆发时著名理学家张载曾慨然以功名自许,上书拜见范仲淹欲从军效力,却被对方责备"儒者自有名教,何事于兵!"由于宋朝社会精英普遍鄙视和远离军队,无可避免的导致了宋军战斗力的低下。

到了宋仁宗时期,宋朝的"文治"达到了极盛时期,而全国能战之兵只有数万人,在战场上不断遭到西夏元昊的羞辱,最终竟向对方纳币。这一时期宋军的屈辱表现,已经预示着后来靖康之耻的到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04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曾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在陈寅恪心中,中国历朝历代,宋朝最瑰丽、最先进也最有人文气息。

如果宋朝能够继续生长下去,那么华夏文化很可能会发展出区别于西方文化所催生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另外一个极富人文、福利和法律健全、人民生活品质超高的一种新型的现代社会形态。

宋朝代表着一种可能,一种希望,但很遗憾的是,这个希望与可能在轮番的铁蹄攻势下被扼杀了。

这真是一个可惜的事情。

1

再次想起了宋朝——“夫古今之变,至秦而一尽,至元而又一尽,经此二尽之后,古圣王之所恻隐爱人而经营者荡然无具。”

同时期的王夫之也发出了相同的声音,他说:“二汉、唐之亡,皆自亡也。宋亡,则举黄帝、尧、舜以来道法相传之天下而亡之也。”

第2个回答  2020-09-04
因为这是中国第一次“亡于外族”,中华民族的的许多先进文化和制度都断绝了传承,比如衣冠,礼乐。又比如很多人都不知道朝鲜和日本的衣冠礼乐都传承自汉唐时期,宋朝时日本和朝鲜安南都自承“衣冠唐制度,礼乐汉文章”。宋亡之后,很多文化传承断绝,元朝的奴隶制取代了宋朝的封建制度,这是文明上很大的倒退。于是某国自称“小中华”,认为自己是中国文化的继承者。1997年某国小说家(非历史学家)还在小说“海啸”里说“崖山之后无中国”。这和某国改变“孔子和朱元璋”国籍的心态很相似。
实际上,个人认为宋朝的灭亡不足以影响中国近千年国运,影响的只是文化继承。明朝建立不一样是“天朝上国”?实际上真正影响中国近百年国运是一位女性,那位口口声声说:“宁与外人,不予家奴”的女性开了历史的先河,在“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里交上了答案。
第3个回答  2020-09-04
首先,宋朝不是一个统一的朝代,不要把宋朝当成当时的中国,宋朝和与之并列的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加在一起,才算是真正的中国。
其次,宋朝的苟安思想,完全断送了汉民族那种积极进取、一往无前、开拓创新的精神,使得以后几百年间中原饱受战乱之苦。
第三,宋朝重内轻外,重文轻武,对内使用精神与武力手段,一方面用儒家的忠君爱国控制人们的思想,一方面对外屈膝投降,比后来的满清政府有过之而无不及,竟然把半壁江山拱手让与金朝。
第四,宋朝的皇帝个个是酒色之徒,其好色程度超过以往的历代皇帝,俗语说;色令智昏,过度贪恋酒色是他们目光短浅,只顾自己贪图享乐。哪管收复失地和百姓之苦。
第五,宋朝的政治制度相当黑暗,有才能的人难以施展抱负,像岳飞就是其中最富有悲剧色彩的人物。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