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统一六国,为何建造长城抵抗匈奴而不一举歼灭匈奴?

是无力去攻打还是感觉已经为后代子孙铺好了路。

  《史记.列传第二十八.蒙恬》记载:“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暴师于外十余年,居上郡。是时,蒙恬威震匈奴。”
  《史记.本纪第六.秦始皇帝》记载:“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四十四县,城河上为寨。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
  以上的史籍记载的都是秦始皇派兵北逐匈奴,并通过筑长城等一系列手段防守北疆。这几天看“汉武大帝”,突然觉得很疑惑,为什么秦始皇就不一鼓作气,北击匈奴呢?
  论国力,秦刚统一六国,富有天下;论战斗力,秦军在六国中本就无人能比,更加上刚刚横扫六国,士气正盛,有无坚不摧的信心和斗志;论形势,秦统一六国,北伐已无后顾之忧,而匈奴被从前燕赵两国联合防范,本就已经消耗了很多战斗力。而且在秦初秦始皇北方的战事中,秦军悉数获胜。《史记》载:匈奴单于日头曼不胜秦,北徙。可见秦军在与匈奴的作战中是占有优势的。以始皇帝的雄才大略,决不逊色于汉武帝,他为什么不挥师北上,一举击破匈奴呢?
  思之,窃以为:一.当时中国诸侯最大的壮志莫过于统一六国,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自觉平生最大的理想与功业已经实现,只愿享受皇帝至高无上的威严,没有再多顾忌北疆的匈奴了。
  二.匈奴骠悍,这不但是燕赵两国,同时也是北方诸侯国的共识,秦始皇在没有足够把握能一举击灭匈奴的情况下,不敢贸然北伐。因为六国刚刚统一,秦始皇仍然需要一只强大的军队来威慑六国的残余。一旦北伐失败,势必会给六国残余一个反扑的机会。
  三.当时匈奴还不是非常强大,让始皇帝误认为中国强大,北疆匈奴不过野骑,不足为患,只要筑好长城,派几个大将镇守,就不会出什么乱子。
  总之,在种种原因下,始皇帝最终没有北击匈奴,把这个任务留给了后来的汉武帝去完成。可惜的是,秦始皇没有抓住这个“匈奴北徙”的机会,使秦末汉初的匈奴出现了一位强悍的冒顿单于,将匈奴带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也给西汉初期的无穷边患埋下了种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3-02
北击匈奴
秦始皇三十三年至三十四年(公元前214年—前213年),秦始皇遣将军蒙恬率军北击匈奴的一次大规模进攻战。

战国时期,居住在中国北部的匈奴,已经进入奴隶制社会。占有今内蒙古、宁夏一带的广大草原地区。当时,中原各国忙于征战,无暇北顾,匈奴经常袭掠与其接壤的秦、赵、燕三国北部边地。秦始皇兼并六国后,为解除匈奴对秦的威胁,命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三十三年春,蒙恬统主力军从上郡(郡治肤施,今陕西榆林市南)北出长城攻其东;杨翁子率偏师由肖关(今宁夏固原东南)出长城攻其西。匈奴败逃。秦遂取河南地(今内蒙古乌加河以南及伊克昭盟地)。沿河置44县,移民垦守。因匈奴不断来攻,次年秋,秦始皇复命蒙恬军又北渡黄河,取高阙(今内蒙古狼山中部计兰山口),攻占阳山(今内蒙古乌加河北的狼山、阴山)、北假(今乌加河以南夹山带河地区)。匈奴不敌,向北迁徙。为巩固河南地区,秦置九原郡(郡治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为防匈奴南下,蒙恬奉命征发大量民工在燕、赵、秦长城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对巩固秦北部边地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2个回答  2012-03-02
是无力。六国刚灭,但还有很多的贵族实力反叛,匈奴又是骑兵,机动性快,蒙恬30万戍边,南方50万开拓,实在没太多的兵力去打匈奴。
第3个回答  2012-03-02
匈奴机动性与流动性强,秦军找不到匈奴主力决战,故唯能防守,见机诱敌歼灭。六国中赵国用的也是这种方法。
第4个回答  2012-03-02
匈奴兵少,多是小股骑兵,骚扰掠夺物资是主要的,灭是灭不了的。追问

那以秦始皇的霸气就能容忍匈奴在自己的土地下一味的放肆,反而建造长城去抵御。是没有心思再扩充版图,想要享乐还是为匈奴的蛮横而惧怕了?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