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所述
首先,我们要先分析一下当时的战国形势。
这场战役发生在公元前269年,这时的秦国经历商鞅变法已经几十年的时间,再加上后来强大的秦国灭掉巴国和蜀国,占领了肥沃的巴蜀地区,粮食供给问题得到了解决,秦国的“连横”外交实施,破解了东方六国对秦国的围攻,秦国逐渐在战国中后期崛起,秦国发动的“伊阙之战”、“鄢郢之战”等皆以秦国取胜结束,此时的秦军就仿佛是虎狼之师,无人能敌。
在当时的战国形势,东方六国都畏惧秦国,不愿与秦国交战,秦国本想先对韩、魏作战,可是经历“胡服骑射”的赵国已经东方六国中比较强大的,让秦国对赵国有些忌惮,于是决定先打击一下赵国,从而进攻韩、魏不再受限,公元前273年,秦赵之间发生战争,最终秦国取胜,秦国不仅攻下赵国3座城池,还迫使赵国以公子部为质于秦,秦赵签订以焦、魏、牛狐交换3城的协议,后来赵国反悔,于是才有的秦国以赵国不履行协议为由派大将胡阳进攻阏与。
这就是当时的战国形势,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之后,还没有哪个国家单独与秦国交战取得胜利,其它六国都害怕与秦交战。
其次,我们分析一下这场战争的胜利。
秦国派大将胡阳进攻阏与,此时的赵国国内大部分人认为不能救阏与,包括大将廉颇和乐乘,他们都认为邯郸距离阏与路途较远,并且道路崎岖险阻,很难救援,可是赵奢却认为,两军交战勇者胜,赵王于是派赵奢前去救援阏与。
这先说一下秦将胡阳,胡阳经常跟武安君白起出征,他作为白起的战术执行官,著名的“华阳之战”就是二人配合的经典之作,而胡阳也受到白起的影响,在阏与之战中,前期仅仅是包围了阏与,并没有急于攻下,反而是派一支部队屯兵武安,而武安可直逼赵国首都邯郸,进而引诱赵军,如果赵军救援阏与,秦军可以两军前后夹击消灭赵军,达到消耗赵军有生力量的目的,如果赵军救援武安,那阏与秦军势在必得了,这一招其实已经非常妙了,可惜的是他遇到了赵奢。
赵奢先是麻痹对方,从邯郸出发仅仅30里的地方就扎营,而且一呆就是28天,让敌人以为赵军要保武安,秦军为此派出间谍侦查,赵奢掩人耳目,最终秦将认定赵军不会救阏与,可是秦军间谍刚走,赵奢就带领军队赶往阏与,两天一夜即抵达阏与50里的地方,等秦军再发现时,只能急急忙忙的追击赵军。
赵奢的孤军深入也让他认为赵军如果被追上会十分危险,因为赵军已经远离后方,前后皆有秦军,而此时赵奢的手下许历提出对策,认为先集中兵力对付追兵,否则赵军必败,许历再次提出建议,认为先占据北面山头的必胜,后者必败,于是赵奢派一万人迅速占领北面山头,秦赵军队在此争夺不下,赵奢利用居高临下的优势,猛击秦军,秦军损失严重,本想整军再次发起冲击,却不想赵军整军速度远超自己,被突袭的秦军大败,死伤逃散过半。
这场战役,赵奢的“出奇制胜”是获胜的关键,而且不按常规套路出牌更是令秦将胡阳摸不着头脑。
最后,我们分析一下这场战争的影响。
很多人都觉得这场战争,秦军不过损失五万人马,应该不会伤筋动骨,但这场战争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首先,这场战争成功地阻止了秦军东进的势头,从而打消了秦军进攻韩、魏的念想,延缓了秦军进一步攻打东方六国的作战计划,甚至影响到了东方六国的灭亡速度。
其次,这场战争是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发动战争向东进军的第一次受挫,并且变法之后秦国与东方六国第一次一对一的失利,这也是为什么长平之战秦军不惜一切代价取胜的原因,因为此时东方六国能与之抗衡的就剩赵国了。
而阏与之战,就连赵国的大将都不看好的情况之下,赵奢战胜了秦军,这一点十分出乎大家的意料,尤其是赵奢在邯郸外屯兵的时候,赵国朝中更是有很多人质疑赵奢的能力,甚至提出让赵王与秦国和谈,赵奢的胜利不仅让赵国看到了能够战胜“虎狼之师”的秦军希望,也让其它五国看到秦军并非是不可战胜的,秦军不败的神话被赵奢打破。
从赵王赐给赵奢封号“马服君”,让赵奢与廉颇、蔺相如平起平坐,就可以看出来这场战争胜利的重要性,赵奢也因此得以进入“武庙”,并成为东方六国八名将之一。
还有一点,因为赵奢受封“马服君”,其子孙遂以“马服”为姓,后改单姓“马”,而赵奢也就成为了马姓的始祖。
赵奢为何会被封为马服君?阏与之战中他有多重要
还有一点,因为赵奢受封“马服君”,其子孙遂以“马服”为姓,后改单姓“马”,而赵奢也就成为了马姓的始祖。
赵括父亲赵奢只打赢秦国一次,为何就能炫耀一辈子,还被称为名将?
赵奢就因为这一战而获封马服君的封号,并且因为这一战,赵奢与赵国名将廉颇、蔺相如等人平起平坐,廉颇是赵国身经百战的名将,官至上卿,蔺相如是几次为赵国争光的名相,完璧归赵说的就是他,同样官至上卿,要知道廉颇打了无数次仗才得到这个地位,为什么马服君赵奢打了一仗就与廉颇和蔺相如平起...
赵奢: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屡立战功被封为马服君
赵奢看透了赵王心意,以比勇之说以安君王之心,得兵权,再以计谋取胜。无论政治及军事,赵奢都有很好的才能。阏与之战后,赵惠文王赵何赐给赵奢的封号“马服君”(马服,战国赵地地名,在今河北省邯郸市西北。),并任许历为国尉。赵奢于是与廉颇、蔺相如职位相同,平起平坐。 由于赵奢受封“马服...
赵奢因何被赵惠文王封为马服君?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赵奢打了一场胜仗,就成为战国名将了吗?
在阏与之战后,因为赵奢立下了大功,所以,赵惠文王册封赵奢为马服君,地位与廉颇、蔺相如平起平坐。在战国时期,很多将领立下较大的战功之后,往往会获得封君的待遇,比如白起、李牧这两位将领,都曾被封为武安君。在此基础上,赵奢的儿子赵括也因为父亲的成名,才被之后的赵孝成王选中,从而代替...
阏与之战
赵奢因功被封为马服君。其一: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如何理解呢?赵武灵王急流勇退,四十岁便把国政交给儿子赵惠文王打理。以后赵惠王将胡服骑射的理念贯彻下去。虽然那时的赵国军队中步兵与车兵仍占主体,但骑兵地位早已上升。骑兵被广泛地用在赵国北疆,来对付楼烦、匈奴等游牧民族。因此赵国的骑兵训练有...
赵奢因功被封为马服君
秦军不支,死伤逃散过半,大败而归,阏与之围遂解。赵奢因功被封为马服君。点评:此战,赵奢隐蔽作战企图,麻痹敌人,促其骄傲轻敌,尔后出其不意,突然发动攻击,以及抢先占领要地,使己方处于有利地位的作战指导,是此战获胜的主要原因。秦国向东兼并的兵锋也因之受到一次挫折。
赵奢只打赢过一仗,为什么就成名将了
5、马服君赵奢的胜利法宝是什么 查阅史料,赵奢平生只领兵打过这么一次仗,却一战封神。细细品味,阏与之战表现了赵奢高超的军事素养和实战水平,主动示弱麻痹对手,出其不意快速进军,彻底打乱秦军部署,先人一步占据有利地形,利用胡服骑射的赵国精锐一举战胜秦锐士。赵奢的军事思想还表现在有高超的领兵...
被后世列入武庙内的,是哪个一战封“神”的牛人?
阏与之战的胜利打破了秦国不可战胜的传言,为六国注入了一剂强心针,秦赵也因此保持了长达数年之久的战略平衡,赵奢一战成名,赵王因此封其为马服君。赵奢就是日后长平之战导致赵国四十余万大军被坑灭的赵括的父亲,赵括从小熟读兵书,言必谈兵事,而且说起来是头头是道无人说的过他,然而赵奢对...
关于赵奢的战功,具体有哪些?
就是因为赵奢曾经多次在战争中获得成功,名声远扬,所以人民经常称之为马服君,在赵国灭亡之后,马服君也就没有了,后来改成了马,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马姓的来源了,那么赵奢有什么样的战功呢,首先,赵奢收税,曾经作为赵国的史官,负责征收税收这一块的工作。其次,赵奢非常好的阏与之战,因为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