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历史上的南人是指哪些人?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势力

如题所述

从十五世纪后半叶的成宗时代开始,朝鲜的统治结构逐渐扩张。官僚阶层日益增多。俗称“两班”的文武官僚阶层人数增多。以协助世祖篡位的武将勋贵权臣为主的勋旧派,同与儒生和士大夫为主的士林派首先发生党争。燕山君被废黜后,士林派取得了胜利。士林派随后又不断发生内讧和分裂,包括明宗时期的大尹派和小尹派,以及宣祖时的东人党(岭南学派)和西人党(畿湖学派)。东人党在政治斗争中得势后又分裂为以李滉(李退溪)为首领的南人派和曹植为首领的北人派。北人派由于拥立光海君即位而在后来的一段时间内得势。朝廷中的北人党又分裂为以李尔瞻为首、主张拥立光海君的大北派,和柳永庆为首、主张拥立嫡子的小北派。小北派在光海君即位后受到打击,柳永庆被赐死,小北派分裂成清小北和浊小北,而大北派则又分裂成骨北、肉北和中北三派。南人则分裂为清南和浊南。西人派在仁祖反正、废黜光海君的政变中得势,又在显宗时期分裂为老论派(元老派)和少论派(少壮派)。南人派在肃宗时因依附张禧嫔而得势。总之,朝鲜王朝的中期和后期,是在混乱而无休止的党争中度过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1-19
关于朝鲜王朝四色门阀(南人、北人、老论、少论)的党争

李氏朝鲜(公元1392年~1910年),韩国称为朝鲜王朝。从十五世纪后半叶的成宗时代开始,朝鲜王朝的统治结构逐渐扩张。官僚阶层日益增多。文官阶层中产生以儒生和士大夫为主的“士林派”。
士林派不断发生内讧和分裂,宣祖时的东人党(岭南学派)和西人党(畿湖学派)。西人派分裂为老论派(元老派)和少论派(少壮派)。东人党分裂为以李滉(李退溪)为首领的南人派和曹植为首领的北人派。南人派在肃宗时因依附张禧嫔而得势。后期国王虽强调四色均用(老论、少论、南人、北人),但依然是在混乱而无休止的党争中度过的。

宣祖李昖(1552年—1608年),李氏朝鲜第十四代君主,1567年—1608年在位。宣祖初年(16世纪末),由于争夺朝廷的职位,引发沈义谦和金孝元的矛盾。吏曹参议沈义谦因为反对金孝元叙任吏曹铨郎的要职,而与金孝元反目,从而形成了以金孝元为首的东人党(金孝元家宅位于汉阳东面的乾川洞)和以沈义谦为首的西人党(沈义谦家宅位于汉阳西边的贞洞)。此后,东人与西人居然成为世代相传的门阀区别,延续到士大夫的子孙后代。在东西两党分立的初期,东人党占据了政治的主导地位,长期掌握朝政,将西人排斥在外。宣祖二十四年(1591年),以王世子册立的问题为导火线,引发了东人党内稳健派和强硬派的对立,即是所谓的南人党与北人党。倭乱结束之后,北人党掌权。
因为帮助仁祖大王推翻光海君的缘故(仁祖反正),没落了相当长时间的西人党得势,执政五十余年。此后党派之争从未止息,肃宗时代的党争被推向高潮。
在懦弱的肃宗统治时期,朝臣通过各种手段来排斥异己势力。开始,通过王族服制的争论为手段,东人的南人党打倒了西人势力,重掌了朝政,之后又分裂为清南与浊南两派。但是不久之后,西人又再反扑,以谋反的罪名排斥了南人党,再次掌握政权。后来以肃宗对张禧嫔的好恶为转移,反对册立张禧嫔之子李昀(景宗)为世子的西人一时又丧失了权势。而随著张禧嫔的失宠,西人又再度将南人党赶下台,此后的南人党势力终于寿终正寝,基本上消声匿迹。此后的朝鲜政坛成了老论派与少论派的天下。此后,士大夫的斗争又进入了势道政治阶段,而两班阶层经历了相互倾轧,也逐渐步入衰亡,整个朝鲜王朝终于走进分崩离析、国家败亡的末世。
除了两班和士林的党争外,朝鲜国的王位更迭也令人眼花缭乱。先后发生过第一次王子之乱(太祖退位)、第二次王子之乱(定宗退位)、乙亥靖社(世祖篡位)、中宗反正(废黜燕山君)、仁祖反正(废黜光海君)等多次政治变动。每一次政变都会带来被称为“士祸”的诛戮和贬斥与大批官员成为奴婢。

李滉(이황,1501年-1570年),庆尚道安东人(今庆尚北道安东市),字景浩,号退溪、陶翁、清凉山人、真宝人,朝鲜中期的大臣、儒学思想家,唯心主义哲学家,朝鲜朱子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历任礼曹判书、艺文馆检阅、公州判官、丹阳郡守、大司成、大提学等官职。由于目睹历次“士祸”给士林带来的灾难,他曾多次以体弱年老为借口,向国王上书请求退职。晚年定居故乡,在退溪建立书院,从事教育和著书事业。著有《退溪集》(68卷)、《朱子书节要》、《启蒙传疑》、《心经释录》、《天贫图说》、《四端七情论》等。李退溪发展了朱熹哲学,继承了明朝王阳明的学说,创立退溪学派,是朝鲜儒学泰斗。在日本称为东方朱子。李退溪在韩国家喻户晓,韩国政府为了纪念这位思想家,将其头像印在了1000元的韩圆上。此外,首尔特别市钟路区北部亦有一条退溪路用以纪念他。

肃宗李焞(1661年-1720年),李氏朝鲜的第19代君主。为了巩固日渐式微的王权,肃宗利用党派实力,相互牵引,以维持平衡,因此加剧了党派之争。在个个党派斗得你死我活的当儿,肃宗却在借机重拾王权。在肃宗和儿子景宗时期,困扰朝鲜王朝百余年的党派斗争达到了顶峰。在位期间,后宫张禧嫔曾干预朝政,后因巫蛊事件而被灌毒汤赐死。
张禧嫔,朝鲜历史上有名的权术女人(被称为朝鲜“三大妖女”之一)。原名张玉贞,中人阶级出身,是一个普通的宫女。入宫后成为肃宗曾祖母大王大妃(庄烈王后)的侍女,在大王大妃的安排下成为肃宗的爱妾。肃宗的元配仁敬王后在一次生产后不幸辞世。肃宗母亲明圣王后心中的怨恨至此爆发出来,她借故将张玉贞赶出宫外。并在丧期过后立即择闵氏为继妃。不久,明圣王后因病辞世。仁显王后闵氏无子,得知肃宗与张氏的旧事,为了王室的延续着想,下旨让张氏进宫,并册封其为从四品淑媛。公元1688年(肃宗十四年),张氏生下王子李昀(景宗)。张氏被为正一品嫔,封号为禧嫔。后肃宗废掉仁显王后并将她赶出宫外。张禧嫔成为王妃(王后,因受制于明清朝廷,朝鲜的君主只能称王,王后被称为王妃),她是朝鲜历史上唯一以中人身份登上国母宝座的后宫。
张禧嫔利用王妃的身份在朝中广纳党羽,为非作歹,惹得天怒人怨。肃宗看在眼里,渐渐对其产生厌恶,并更加思念仁显王后。1694年,张氏伙同哥哥张希载企图毒杀仁显王后,不料被肃宗识破,借此除去一干逆党。而此举更曾加了肃宗对仁显王后的怀念,便在同年农历4月27日迎接仁显王后回宫,重立王后,并降张氏为嫔。张氏为此深感不满,多次上诉不果,于是暗中请巫师作法加害仁显王后。后东窗事发,肃宗在1701年以“诅咒国王”、“巫盅王妃”之罪名将张氏废为庶人并赐毒药。
第2个回答  2011-11-19
最讨厌韩国人,韩国男人心胸狭窄,目光短浅,夜郎自大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