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湖熟,天下足”到“湖广熟,天下足”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如题所述

  “苏湖熟,天下足”据说是南宋时候的民谚。元代任仁发的《浙西水利议答》里提过。意思是:这个地方的粮食丰收,足于解决全国人口的吃饭问题。
  为什么这样呢,因为:宋元明清时期的中国的粮食供应基地主要集中于长江中下游的太湖、鄱阳湖和洞庭湖等平原和湖沼地区。这些地区不仅自身人口稠密,还要运出大量的粮食供应其它地区,所以从宋代以后就流行有“苏湖熟,天下足”,“苏常熟、天下足”,“湖广熟,天下足”的民谚。

  “湖广熟,天下足”首见于明代李釜源撰《地图综要》内卷:“楚故泽国,耕稔甚饶。一岁再获柴桑,吴越多仰给焉。谚曰‘湖广熟,天下足。’”清乾隆时还有过“湖南熟,天下足”的说法。当时包括长沙在内的整个湘北地区已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地。
  宋元时期,湖南的粮食生产虽有很大发展,但全国粮食产销中心仍在江浙一带,民间流传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到明清时期江浙农村转种棉花,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江浙粮食已不能自给,需从湖广一带输入,“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遂演变为“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湖南地区的粮食产量有很大的增长。明代湖南粮食外运数量相当大,如1429年(宣德四年),“复支运法,乃令江西、湖广、浙江民运粮二百二十万石于淮安仓”。1472年(成化八年),定全国运京师粮共400万石,其中湖广、江西等地“南粮”324万多石,占绝大部分。到明代后期长江下游的粮食多依靠湖广等地供应,如安徽的徽州粮食“大半取于江西、湖广稻以足食用也”。
  粮食产量的增加,为粮食生产的商品化提供了前提条件。明初由于政府采取了招抚流亡、放还奴隶、劝课农桑等有利于经济恢复的政策,全国人口迅速上升。1371年(洪武四年)国都南京的人口达20万人。据明嘉靖《长沙府志》载,1391年(洪武二十四年)长沙府的人口达50.9l万人,这在当时是个可观的数字。清代前期,全国人口增长幅度更大,从1741-1790年(乾隆六年至五十五年)人口由一亿多人增加到三亿多人。由于人口的增长城市就业人数(工商业者)的扩大,要求农村提供更多的与城市人口增长比例相一致的商品粮。有不少地区特别是苏州一带人口密集地区出现了“本地所产米谷,不足供食用”的局面,不得不依靠商人从外地贩运粮食来接济。据《清史稿》记载,1775年(乾隆四十年)仅崇明一个县就从外地运进粮食30余万石。因而长途贩运粮食量剧增,全国各地之间形成了固定的粮食供应关系,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粮食市场,长沙便是著称于全国的米市。当时浙江、江苏的粮食多仰给予江西、湖南、广东等地。据《长沙县志》记载,早在康熙(1662-1722)末年,“浙江及江南苏松等府地窄人稠,即在丰收之年,亦即仰食于湖广”。其时,湘米年输出在500万石左右,故“湖广熟,天下足”为全国人民所乐道。
  同时,明清时期两湖粮食的外运是中央朝廷和地方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受到上至皇帝下至封疆大臣的高度重视。从明清《实录》中查得两朝共86年次的外运记载,涉及14个省区,计有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河南、陕西、甘肃、四川、江西及京城,也就是说内地绝大部分地区与两湖形成了粮食供销关系。其中以长江下游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区对两湖粮食的依赖性最强,在86年次中占33年次,其次是贵州占15年次,再次是两广、福建占11年次。长沙在两湖粮食供应中又占有重要地位。为了平粜和赈灾,湖南府县两级普遍设立了常平仓,并规定了定额,据嘉庆《长沙府志》记载,1765年(乾隆二十九年)长沙府储谷量达62359石,定额为12000石,溢额率达419.7%,是湖南省最高的。长沙府所辖各县储谷也达4.1—7.8万石,在县级常平仓中也是最多的。
  湘米的大量外销,长沙米市的兴旺,是建立在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的。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都经历了从农田荒废到复耕中兴的过程。1368年(洪武元年),明政府诏令“许民垦辟为己业,免徭役三年”;1395年(洪武二十八年)又诏令凡“洪武二十七年以后新垦田地,不论多寡,俱不起科”;宣宗(1426-1435)时更规定“垦荒田永不起科”。长沙府地方官吏忠实执行了这一政策。如洪武中,湘潭知县王叔“政务休养,劝民耕种,不数年麻菽遍野,户口倍增”;醴陵知县黄彦正修举废坠,综理合宜,招抚流移于列邑”;以致长沙地区农业生产恢复甚快并得到大规模发展。明嘉靖《长沙府志》载,1391年长沙全府已有官民田地、山塘共3.209万顷64亩。
  明末清初又重复了元末明初的情况。从明末清初战乱到清康熙初年“三藩”叛乱,湖南土地大批抛荒。清政府自康熙开始采取封官的方法大力奖励垦荒,如规定:“贡监生员民人垦地十二顷以上,试其文义通顺者,以县远用;不能通晓者,以百总用。……一百顷以上,文义通顺者,以知县用,不能通晓者,以守备用”。对地方官吏则实行“有田功者升,无田功者黜”的政策。1665年(康熙四年),湖南长沙、衡州等属,垦田3133顷16676亩,1667年增至3190顷50亩。上升趋势一直延续到乾隆(1736-1795)年间,如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湖南田地共13.8923万顷81亩,至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增为31.2287万顷98亩,81年间增加了一倍以上。据《清文献通考》统计,自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至1724年(雍正二年)39年间,全国增加田地.近76万顷,增长12.5%,而湖南增加田近17万顷,占全国增长田土的22.4%,增长率达122%以上。长沙地区的田土增长更为显著,如浏阳县清初官民田地塘面积为3974顷62亩,1691年(康熙三十年)增至6941顷,到1738年(乾隆三年)增至8942顷48亩。可见,清政府奖励垦荒的政策措施,对扩大耕地面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地方政府适时采取一些减免赋税的措施,也对促进农业发展起了一定作用。如1653年(清顺治十年)湖南巡抚疏请减免浏阳田赋,清廷准赋额减至53000担。
  明清时期,长沙农村的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生产技术都有所发展。明洪武间开筑大石坝,溉田数千亩;万历间善化知县唐源修筑龟塘,袤延20余里,荫田数千亩;随后知县胡锋又开筑塞塘、蓉塘、车戎塘、谷塘等。成化(1465-1487)年间,宁乡县民谢宗玺等还捐资修筑大阳坝,可灌田l万顷。到清代长沙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又有发展,如1644年(顺治元年),宁乡县双江口、泉塘等地开始筑堤建垸,先后建成同心围、徐家洲等16垸;1720年(康熙五十九年),善化县修筑象鼻坝,可荫田3干余亩。又如宁乡县自乾隆以后,大力“凿井挑塘,筑坝蓄水,点滴不肯轻泄;沿河两岸横江累坝,架筒车汲灌”。耕作、施肥等农业技术也大有长进,水田、旱田各不相同。如水田施肥方法是“薅草坯烧火士,来青草拾牛猪狗粪,沤田池。栽插后,用石灰散布田中,能杀虫、肥土。又或用棉枯、桐枯、菜枯及牛骨灰者。秋获甫毕,即犁田蓄水,曰打白水,以七、八月为美,九、十月次之,有‘七金、八银、九铜、十铁’之谚”,以致“稻粳无滞穗,萑苇(野草)半殁枯”。山区旱田的施肥方法则是“三伏以锄转土覆盖草于下,候雨过炎蒸腐之,以美疆土。一岁种菸,再岁种薯、荞、粱、粟,三岁种芝麻”。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长沙农村在清前中期,非常重视水利建设,施肥、保持土地肥力和山地轮作技术已相当先进,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必然大大提高,高的可达“亩岁三石”。“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名不虚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30

末元初,北方的社会经济又受到极其惨重的破坏,更进一步地加强了南方经济的优势。明朝初年,北方的经济逐步恢复,但南方又向前发展。清代也继续着这一趋势。宋代就有“苏常熟,天下足”和“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明代又有“湖广熟,天下足”(湖广即今湖南、湖北两省)的说法。

    宋朝时的苏湖熟天下足之因:

    唐朝时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很快在推广。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茶树的栽培在江南的丘陵地区。

    苏湖熟指苏州和湖州 在宋朝时是粮食高产地

    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明清时期,私营手工业迅速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

    明:明代从外国引进的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在不少地方推广种植。
    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畅销海内外。

    明清时期 ,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贸易城市。
    明朝中期以后,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出现了许多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他们开设机房,雇用机工进行生产,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
    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用工人。他们之间这种雇用与被雇用的关系,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

    清:【闭关锁国】因为清统治者要压制商贸活动 有着【重农抑商】政策 巩固统治 乾隆说“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与外国互通有无。”

故清初的40年,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清朝以后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后来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其它港口。,即。

    “农本”和“以农立国”思想是历代统治者一贯的指导思想。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封建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产物。它的实行,在初期,对国家安定、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过一定积极作用。但该政策把工商业和农业对立起来,压制工商业的发展,其结果必然会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农业长期停滞在自然经济的水平上。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是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

    农作物品种不断增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前期发展,后期停滞。“五谷”在商周时期已经种植。明代引进了玉米和番薯。清代前期种植已很普遍。从秦汉到隋唐,农业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不断发展,钢刃铁农具在已普遍使用,隋唐出现了筒车和。农业生产工具在宋代以后无大的改进,这预示着封建生产力已经走到了尽头,商品经济的发展必将促使新的生产关系出现。

    耕地面积和粮食总产量不断增长。自秦汉到明清,耕地面积呈不断扩大趋势。西汉时期,江南、和西南的土地都得到一定的开发。隋唐时期,江南的土地资源进一步被利用,适于种植高产稻的圩田很普遍,开垦山地的现象也很多。明清时期,连不适宜生长稻、麦的贫瘠沙洼地也被利用起来。耕地面积的不断扩展,使粮食总产量大幅增加。

    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逐渐提高。唐代以前,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并不明显。唐朝时期,茶叶成为生活的必需品。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这是农产品商品化的典型。元朝时期,棉花种植遍及南方,明代已推向江北。明清时期,棉花、蚕桑、茶叶、烟草、花卉、油料、药材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农业商品化直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赋税制度随土地制度的变化而变化。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变化主要呈现两大趋势:一是以人丁为主逐渐变为以田亩为主,说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驰,二是由实物和力役为主逐渐变为以货币地租为主,说明我国商品经济在不断的发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2-25
(2014·宜昌)唐朝中后期以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最终形成“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局面,完成经济重心南移的时代是宋朝。
(2015·宜昌)“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折射出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变化。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是在南宋时期。
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终完成,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反映宋代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第3个回答  2018-04-30
占城稻:
占城稻是出产于中南半岛的高产、早熟、耐旱的稻种,宋朝时引入我国,并迅速在江南地区推广。占城稻以其原产地,位于今越南中南部的占城为名。占城稻又称早禾或占禾,属于早籼稻,原产越南中南部,北宋初年首先传入我国福建地区。根据我国古书记载,占城稻有很多特点。一是“耐旱”。二是适应性强,“不择地而生”。三是生长期短,自种至收仅五十余日。…
第4个回答  2018-04-08
说明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之前以传统农作物种植为主,后者是在明中后期,此时多种经济作物已广泛种植,尤其是植棉者甚多,私营手工业发展迅速。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