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和诸葛亮谁聪明?

诸葛亮其实并非想象中那么神奇(当然他还是很有才的),三国演义把他捧得太神了,倒是郭嘉,从正史上看他生前帮曹操出谋划策,连孙策会被刺客杀掉都算得出来,太牛了现在的人对三国的一些特别的看法,就是说郭嘉死后,诸葛亮和庞统才会找关系卖力炒作自己,就为了得到主公的重用,不过此二人的确是有大才,因为他们清楚郭嘉若在,他们出山也会被重创的,所以郭嘉生前,二人根本不敢炒作自己。
若果郭嘉没死,郭诸谁更厉害呢,曹氏集团还会赤壁的大败吗?

诸葛亮的政治与外交才能举世公认,不再啰嗦。只讨论一下他们的军事能力吧:

不论是《辞海》还是《大英百科全书》或其他权威辞书,提到三国时代的军事家就只有两人:一是曹操,一是诸葛亮。对郭嘉只说他是“曹操的重要谋士,为曹操统一北方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样的评价应该说是准确的。

首先:郭嘉带过兵吗?有过举世公认的军事理论著述吗?除了分析胜负大势外,他给曹操献过具体的作战方略吗?马谡给诸葛亮出的主意也是百发百中,如果他没有后来的守街亭,是不是也可称为“天生的军事奇才、其军事能力超过诸葛亮”?如果仅仅出谋划策纸上谈兵就可算军事奇才,那赵括可称“天下第一军事奇才”了。如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尚不被称为军事家,也没有人称其为“军事奇才”。一没有军事理论著述。二没有指挥过千军万马,便称之为“军事奇才”,实在是“军事奇谈”;而诸葛亮不仅有《南征》、《兵要》、《传运》《军令》(上、中、下)等军事理论著述,还发明了木牛流马、连弩弓箭等武器器材,更以书生身份统领千军万马助东吴赤壁破曹、从荆州直取成都、六次北伐强大的曹魏令其惶惶不可终日。如此伟业居然被认为“军事才能平平”,真岂有此理;

其次,即使郭嘉在,曹操也不是没打过败仗,比如濮阳败给吕布、宛城败给张绣、征刘表张绣中贾诩之计等;而有人动不动就拿诸葛亮六次北伐未果来说事儿,这是典型的以成败论英雄。更何况,北伐果真无功吗?第一次北伐夺得三郡,虽然得而复失但迁徙人口入汉中扩充了国力;第二次北伐进退有度,因故退兵时斩敌大将王双,令魏军望而却步不敢进逼;第三次北伐夺武都、阴平二郡扩展了蜀汉的版图;第四次曹魏强势攻蜀,诸葛亮以弱抗强,举重若轻潇洒御敌,轻松击退司马懿入寇;第五次北伐,诸葛亮与司马懿对垒,获得“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之战果。在因粮草不济而退兵时还顺手射杀了名将张郃;第六次北伐兵临渭水,直指长安,以十万军兵对抗二十万众,以弱敌强,主动出击,接连取胜,打得司马懿龟缩不敢出战,如果不是“星落秋风五丈原”,最终的胜负还很难说呢。《三国志*诸葛亮传》:“亮...卒...。及军退,宣王(司马懿)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这难道不是在称赞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而是在夸奖他的政治和外交才能吗?纵观曹操,尽管有众多谋士为其出谋划策,但一生也打了不少败仗,特别是灭袁绍、收荆州之后,其实力已是天下第一,尽管如此,还是遭遇了赤壁惨败,以后又在征汉中的作战中折损了大将夏侯渊,失利于刘备。却没人因此否认曹操军事家的地位。而诸葛亮完全凭着自己个人的智慧,统帅千军万马东征西讨,更多的时候都处于以弱敌强之势,却依然能攻城略地斩将夺隘进退自如,怎么就“军事才能平平”呢?这也太双重标准了吧;

另外,郭嘉的确给曹操出了不少的好主意,但并不是曹操的每次胜利都源于郭嘉的计谋:比如,官渡之战,当与袁绍陷入相持时,曹操有心退兵,是荀彧阻止了他。其实,袁绍阵营中的田丰、沮授甚至吕布手下的陈宫,都不比郭嘉差,他们遇事为其主做的分析、提出的建议也都准确、很好,但无奈袁绍、吕布均非明主,所以这几个谋臣的才能被后人忽略了。郭嘉也好、贾诩也好,有主意他们就可以向曹操献计献策,没有主意他们就可以缄口不言,自有他人出谋划策,何况曹操本人也是足智多谋。诸葛亮则不同,刘备大事小情都要问计于诸葛亮,而诸葛亮则须每求必应。孰优孰劣,还不一目了然吗?

有人动不动就说诸葛亮的声誉是被《三国演义》捧起来的,这更是荒唐之极:“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给诸葛亮如此评价的人是谁,诗圣杜甫。难道唐朝的杜甫也会受明朝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
游过成都《武侯祠》的人都知道它门前有座建于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的“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碑文的作者斐度是中唐时期功绩卓著的名宰相;书写者柳公绰是柳公权的哥哥,也是位大书法家,刻碑者鲁建是当时碑刻者中的绝顶高手。因文、书、刻历来为人们称绝,所以此碑被称为“三绝碑”。如此兴师动众,难道也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碑文言道:“尚父(姜子牙)作周,阿衡(伊尹)佐商,兼齐管、晏,总汉萧、张,异代而生,易地而理,遭遇丰约,亦皆然矣。”如此高的评价,难道也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
与其说后人受了《三国演义》的影响,不如说罗贯中、毛宗岗等人受了前人的影响、受历史真实的影响更确切。毕竟,人家生活的年代比我们更接近于三国时期。

至于贾诩,自从易中天在《百家讲坛》中说了句“在我看来,贾诩大概是三国时期最聪明的”,就被一些“易粉”奉若圣经。其实,他们不知道,易中天在央视网上聊天、被三国迷质疑时曾回答道:“贾诩是聪明,而诸葛亮是智慧。”
贾诩是小聪明,孔明是大智慧:贾诩有奶便是娘,不辨忠奸,孔明天下为己任,义薄云天;曹操用贾诩,有他不多、没他不少,刘备得孔明,如鱼得水、片刻难离;贾诩对曹操,有计便说,无计可缄口,孔明对刘备,事必躬亲,无不亲历为。和郭嘉等其他谋士一样,贾诩有主意,他就可以献给其主人,没有,他就不说话。比如,曹操征宛城破张绣,贾诩除了献投降计外,别无良策;张绣叛曹后依附刘表,曹操前往征伐,又大破之,贾诩同样束手无策。曹操因吕布袭许都而撤兵,此时的贾诩灵感来了,这便有了“贾文和料敌决胜”(对此,《三国演义》的描写和《三国志》基本相同)。易中天为什么只提他后面的“料敌决胜”却避而不谈他前面的无计可施呢?

说到司马懿,他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天下奇才”。因为这话是他在巡视了诸葛亮的屯军营盘后说的,所以这明白无误是在夸奖诸葛亮的军事才能。那么,他们两者相比呢?
让我们看看蜀、魏、晋之外的第三方人士吴人张俨怎样说的吧——《裴松之注*三国志*诸葛亮传》:“吴大鸿胪张俨作默记,其述佐篇论亮与司马宣王书曰:...魏氏跨中土,刘氏据益州,并称兵海内,为世霸主。诸葛、司马二相,遭值际会,讬身明主,或收功於蜀汉,或册名於伊、洛。丕、备既没,后嗣继统,各受保阿之任,辅翼幼主,不负然诺之诚,亦一国之宗臣,霸王之贤佐也。历前世以观近事,二相优劣,可得而详也。
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
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禽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
“今仲达之才,减於孔明”——这才是客观的评价。

如果我们真的不满足于读《三国演义》而要探究所谓的“历史真相”,就应该去读更多的原著,不仅要看晋臣陈寿的《三国志》,还应该读读《裴松之注*三国志》、看《后汉书》、看《汉晋春秋》、看《世说新语》、看《资治通鉴》等等所有涉及三国的典籍。否则,如果仅满足于听人家的讲座,那得到的也只是一家之言,只能获得一点鹦鹉学舌的所谓“知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1-09
对人物的理解与看法不同,所以大家都是各抒己见,没法回答你的问题,我个人比较喜欢诸葛亮,是因为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事必躬亲,他的忠心,他的一腔碧血。当然还有他的才智,他的心机等。如果郭嘉没死,按理来讲曹操照样失败,我们来分析一下赤壁曹操为什么失败。
赤壁之前,曹军过于骄傲,俗话说骄兵必败。
北方人来南方,不识水性且水土不服。
刚刚收复的荆州兵只是降而不服,所以不合军心民心
曹操抱有必胜的希望,所以太情敌,没有识破火攻计。当时荀彧也给曹操敲个警钟,说怕是诈降,但是曹操不听。所以在这个时候无论是谁给曹操提建议他都是听不进去的,都不会采纳,只是一意孤行,所以必败。追问

郭嘉生前曹操对他的话言听计从,只一次没听,但那次是曹操对郭嘉的意思理解得一知半解,以致铸成大错,而且马上就改了(虽然没改成),so赤壁郭嘉提的建议曹操一定会采纳的

追答

话不能这么绝对,郭嘉虽然死了,但是程昱还在,程昱虽不及郭嘉但是郭嘉死后程昱算是数一数二了。因为曹操过于骄傲,所以不一定能听得进去,毕竟程昱的他也没听进去。你试想,曹操对郭嘉言听计从,现在郭嘉死了,没有比郭嘉更优秀的了,那对于哪些不如郭嘉的,如果曹操不去采纳建议,那不就完蛋了吗。所以,只能证明曹操太骄傲以至于听不进劝了。

追问

老大骄傲轻敌是一回事,但从他以前的态度来说,郭嘉的建议他会是会听的,赤壁之后,曹操发出这样一声孤猿泣血般的哀叹:“郭奉孝(郭嘉)在,不使孤至此。”

追答

这确实不假,但是是他后悔才意识到的。程昱又不是没提醒他,他不听,他一意孤行别人没办法的,换了郭嘉也未必行

追问

在曹操诸多谋士中,唯独郭嘉最了解曹操,并且两人关系亲密,犹如朋友一般。在长年征战生涯中,曹操总是把郭嘉带在自己身边,以便随时切磋,见机行事。曹操更是对年轻的郭嘉寄予了无限的希望,打算在平定天下之后,把身后的治国大事托付给郭嘉。
由此看来曹老大是很看重郭嘉的,他的建议-----

追答

这个没有一个绝对的谁对谁错。你看当初刘备与诸葛亮也是如此,但他还是跟吴国交兵最后失败了啊。所以没有绝对的正确与否

第2个回答  2011-11-15
郭嘉出道的时候诸葛亮还睡在草棚里呢 等到郭嘉死后诸葛亮才出山。。。三国正史郭嘉比诸葛亮出色 如果郭嘉在的话 赤壁之战不可能败 也不会这么急着打 肯定要推个两三年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3-24
将星陨落,郭嘉是不得不死。但如若郭嘉不死,天下自然不会有诸葛,世上不会让郭嘉与诸葛同时耀眼于一个时期。诸葛善于六甲乙丁,会卦。而郭嘉善于洞察人心,如郭嘉料孙策之死与其遗计定辽东,无不体现其智慧所在,故郭嘉自然慧于诸葛。且奉孝稳重,也许赤壁之战不会急于一时。只是天命难违,生死难与期,若郭嘉不死,赤壁一战,曹操必胜。
第4个回答  2011-11-09
无语...这是一个抽象属性的说...
郭嘉长于布局,善与揣测人心,用计十分险
诸葛亮长于内政 你看他将蜀国治理的紧紧有条就知道了
论内政 郭嘉不如诸葛
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诸葛不如郭嘉
看两人地位,又是平分秋色
郭嘉在曹操雄霸北方的进程中居功第一
而诸葛亮在刘备身边 助他霸主一方
如果郭嘉还在,不好说....因为历史的不可预见性
1.魏胜
2.魏败 但是实力不损 那么刘备就悲剧鸟
3魏败 实力大损,曹老大有个特点,吃了百战一定奋发图强的。有嘉嘉在优势就大在啊追问

诸葛亮真有那么神吗?看了易中天的品三国后对他没什么好印象了

追答

不是说神 但是诸葛亮确实一个能人,刘备日后有那么大的成就,诸葛亮居功至伟!易中天的观点只是他的一家之言罢了,你可以拿来参考,但是对于一个人的印象还得自己多去查阅书籍!其实诸葛亮真的不容易啊 他一人独揽大权,既要防备蜀国内部的危险,又要对付魏吴两国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