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典中的“德”字到底作何解释

佛典中的“德”字到底作何解释

其中有“功德”和“福德”之分,
功德侧重于智慧解脱,
福德意在种善因得善果,有世间富贵等种种福报,

究竟来说,“德”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五德】
  (一)释尊说无量寿经,入大寂定,现五德之瑞相。即:(一)住奇特法,(二)住佛所住,(三)住导师行,(四)住最胜道,(五)行如来德五种,称为五德。[无量寿经卷上]

  (二)于结夏安居毕日,举行自恣举罪,选任此自恣举罪者,必具二种五德,即:(一)自恣五德,即不爱、不恚、不怖、不痴、自恣不自恣知。(二)举罪五德,即知时、真实、利益、柔软、慈心。[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四]

  (三)指戒师五德。即:(一)持戒,(二)十腊,(三)解律藏,(四)通禅思,(五)慧藏穷玄。[天台戒疏卷上]

  (四)瞻病五德。即看护病人应行之五德。(一)知病人之可食不可食,(二)不嫌恶病人之大小便利唾吐,(三)有慈悲心不为衣食,(四)能理汤药等,(五)能为病人说法。[四分律卷四十一]

  【德】
  由行正道而得之意,引申为利益、幸福等意。功德、福德、道德等则为一般之成语。德指已得正道而无失,道指已得(德)而及于他人。佛果之功德分为智德(菩提,即完成智)与断德(涅槃,即完全绝灭烦恼)二种,或智、断、恩(依愿力救度众生)三德。佛菩萨之德性分为悲德(利他)与智德(自利)。又与生俱有之真实本性,称为性德;反之,依后天修行而得之德,称为修德。性德与修德,即合称二德。大涅槃则具有法身、般若、解脱等三德。古代印度六派哲学之一的胜论学派,立十句义之第二为德句义(存在的属性之范畴),亦为二十四德之一。数论学派亦作三德之说。(参阅‘三德’668)追问

Ctrl+C and Ctrl+V,
不采纳

追答

师兄您好,我确实是复制粘贴的,但是绝不是应付了事,或者为了这点虚拟的分数,您看看我的采纳率,我大部分回答都是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但是有些概念性的东西,自己叫不准,还是以佛学辞典为准,毕竟这些概念词条是大德们字字斟酌勘定而成。但是也希望您尊重我的付出,毕竟找这些概念词条也是需要时间的,不是吗?您今天提出的两个问题,一个是关于德的概念解释,德的定义有很多,在佛教里,有人天乘的德,有二乘人的德,有大乘德。如此笼统的问题,您让我如何讨论自己的想法呢?另外一个问题,是关于阿毗达磨精要的,这个也是需要查阅资料的,我自认并非应付了事,赚您这十分,况且我的级别,可能您这个两个问题回答不回答也无碍,后学重申一下,在百度知道,不是为了混这点分,我只参与佛教问题的讨论,如果是混分的话,我大可以什么都参与。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自己智慧浅薄,希望能够通过讨论,见贤思齐提高自己的程度,另外法布施最直接的果便是得智慧,我希望自己聪慧一些,也更希望有的师兄能通过讨论得到答案。
此致,祝六时吉祥、福慧增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1-25
做自己喜欢的事,见性是德,见性成佛,见性自有无量功追问

纵欲放逸也算自己喜欢的事咯?呵呵,
可见“做自己喜欢的事”,无有是处,

追答

有慧根,你想下那些护法金刚不是杀人吗,但是他们还是佛,当然在佛教里面,纵欲放逸的叫魔,但是大自在天魔自有不可思议之魔威,和佛相等,唯有你真正的明白什么叫喜欢这会知道了,否则为什么佛说众生平等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