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为什么叫四川啊?

如题所述

四川,秦代置蜀郡。汉属益州。汉末三国时为蜀国地。唐大部属剑南道和山南东、山南西道。四川以益梓利夔四路得名。宋初设川峡路(注:非川陕路),后分设西川路和峡西路,合称“川峡路”,再分西川路为益州路、梓州路,分峡西路为利州路、夔州路,合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其间设四川制置使,为四川得名的开始,后改益州路为成都府路,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分利州路为利州东、西路。元置四川省和四川行省和西蜀四川道;明置四川布政使司;清改四川省;建国初分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后合并恢复四川省,定省会为成都市,除清兵入川时,南充市阆中县为四川临时省会十余年省名至今未变。截至2008年底,四川省辖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44个市辖区、14个县级市、119个县、4个自治县;4544个乡镇、239个街道办事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中,社区居民委员会4822个,村民委员会50182个。

四川的少数民族—狄少英国画作品(5张)
  其中居住着彝族、藏族、回族、汉族、羌族等民族。“中国第二大藏区”、“唯一的羌族聚集区”、“最大的彝族聚集地”。全省总面积48.5万多平方公里。四川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历来有“天下山水在于蜀”之说,并有“峨眉天下秀,九寨天下奇,剑门天下险,青城天下幽”之誉。
  四川省有贡嘎山(蜀山之王)、雅拉雪山、凌云山、格聂神山、琳琅山、螺髻山、雪山梁子、天台山、青城山、千佛山、四姑娘山(蜀山皇后)、蒙顶山、峨眉山(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金城山、夏衍山、西岭雪山、窦圌山、华蓥山等著名山峰,有横断山系的雀儿山、沙鲁里山、牟尼茫起山、大雪山、邛崃山、岷山,以及大凉山、小凉山、龙门山、米仓山、大巴山、龙泉山等大小山脉。
  四川,在先秦时期四川地区曾建立了多个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有两个:一个是川西地区以古蜀部落为中心建立的蜀国,一个是川东地区(今川东地区和重庆地区)以古巴部落为中心建立的巴国,所以四川古称“巴蜀”,是中国西南部的一个大省,2009年末常住人口8860万人。周边同重庆市、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青海省、陕西省、甘肃省接壤。 峨眉山四川是全国的农产品供应大省,是国家最大的粮、油、猪生产基地之一,猪肉产量全国第一。四川农业发达,号称“天府之国”,是我国小麦、水稻、油菜籽、黄红麻、甘蔗、桑蚕、水果的重要产区。川西高原、山地分别为本处重要牧区和林区。盛产林特产竹子、白蜡及中药材川贝、麋香、虫草等,银耳、生漆、毛竹等产品享誉全国。
  四川也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本省为我国内地综合性工业基地。成都电器、量具刃上、攀枝花钢铁、川中油气田、达州能源化工,自贡盐化工、内江制糖、宜宾、泸州、绵竹等地的酿酒工业等都很有名,白酒业在中国举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号称川酒天下、“川酒云烟”之说。其中冶金、采矿、化工、机械、宇航、电子工业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包括东方电机、东方汽轮、东方锅炉等),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中航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长虹集团、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希望集团,四川省达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宏达(集团)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闻名国内外。 四川风光—谭翃晶国画作品[1] 四川风光—谭翃晶国画作品
气候
  特点
  四川气候总的特点是:区域表现差异显著,东部冬暖、春早、夏热、秋雨、多云雾、少日照、生长季长,西部则寒冷、冬长、基本无夏、日照充足、降水集中、干雨季分明;气候垂直变化大,气候类型多,有利于农、林、牧综合发展;气象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范围大,主要是干旱,暴雨、洪涝和低温等也经常发生。
  由于受地理纬度和地貌的影响,气候的地带性和垂直方向变化十分明显,东部和西部的差异很大,高原山地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并存。根据水、热和光照条件的差异,大致可分为三大气候区:
  一、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即四川盆地及周围山地。该区全年温暖湿润,年均温16~18℃,日温≥10℃的持续期240~280天,积温达到4000~6000℃,气温日较差小,年较差大,冬暖夏热,无霜期230~340天。盆地云量多,晴天少,全年日照时间较短,仅为1000~1400小时,比同纬度的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少600~800小时。雨量充沛,年降水量达1000~1200毫米。
  二、川西南山地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区。该区全年气温较高,年均温12~20℃,年较差小,日较差大,早寒午暖,四季不明显,但干湿季分明。降水量较少,全年有7个月为旱季,年降水量900~1200毫米,90%集中在5~10月。云量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年日照多为2000~2600小时。其河谷地区受焚风影响形成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山地形成显著的立体气候。
  三、川西北高山高原高寒气候区。该区海拔高差大,气候立体变化明显,从河谷到山脊依次出现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和永冻带。总体上以寒温带气候为主,河谷干暖,山地冷湿,冬寒夏凉,水热不足,年均温4~12℃,年降水量500~900毫米。天气晴朗,日照充足,年日照1600~2600小时。
日照
  东部盆地全年日照900~1600小时,是全国日照最少的地区。在地域上由西向东递增:盆西900~1200小时,盆中1200~1400小时,盆东1400 ~1600小时。在时间上,春夏多于秋冬,盛夏最多。全年太阳总辐射量3100~4200兆焦尔/平方米,其时空分布与日照类似。 西部高原全年日照数为2000~2500小时,地区差异不大,仅龙门山区相对少,为1600~2000小时。全年太阳总辐射量多为5000~6800兆焦尔/平方米,属全国光能丰富区之列。 西南山地全年日照时数1200~2700小时,较东部盆地多一倍。空间上,由东北向西南部递增;时间上,干季多于雨季。全年太阳总辐射量4000~6200兆焦尔/平方米,除小凉山东侧外,光能资源大于东部盆地。
降水量
  东部盆地大部年降水量900~1200毫米。但在地域上,盆周多于盆底,盆西缘山地是全省降雨最多之地,为1300~1800毫米;次为盆东北和东南缘山地,为1200~1400毫米;盆中丘陵区降雨最少,为800~1000毫米。在季节上,冬季(12月~2月)降水最少,占全年总雨量的3~5%,夏季(5月~10月)降水最多,占全年总雨量的80%,冬干夏雨,雨热同期。川西高原降雨少,年降水量大部为600~700毫米,金沙江河谷<400毫米。干雨季分明,6月~9月为雨季,降雨占全年总雨量的70~90%;11月~4月为干季,各月降水量小于10毫米。
  川西南山地降水地区差异大,干湿季节分明。大部年降水800~1200毫米。木里以北与川西北高原接壤,年降水小于800毫米;安宁河东侧与东部盆地相当,年降水1000毫米左右。雨季(6月~9月)降水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5~90%。
文化
区域文化
  四川主要有四个文化区组成
  巴文化区:
  巴中、南充、达州、广安、乐山沐川、内江资中、广元东部以及宜宾、泸州(注意:完整的巴文化区还包括重庆以及湖北省恩施州与宜昌、陕西汉中与安康)
  蜀文化区:
  成都、绵阳、德阳、遂宁、雅安、眉山、资阳、乐山、广元西部、自贡和内江(战国时代之前,巴国和蜀国是当时中国西南最重要的两个国家)
  攀西文化区:
  攀枝花和凉山彝族自治州(凉山州首府西昌,所以常常统称为攀西)
  川西高原: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孜藏族自治州(地处四川西部的高原区域)
  划分依据:
  巴文化区
  西周时、巴、蜀、苴、氐先民在嘉陵江、白龙江合台地上,建立奴隶制式国家“昔阝”春秋为古巴国故地。
  巴中近年越来越多的巴人遗迹被发现证明了该地是巴文化区,巴中的“巴”更是证明了与巴的密不可分。
  南充阆中曾经短暂的做过巴国的首都,后来因为与广元地区的蜀国诸侯国"苴''相接,出于安全考虑巴国很快把首都迁移出去。
  广元一直是巴国和蜀国的争夺地,虽然蜀国在广元地区建立了侯国“苴”,但"苴”国的构成主要是巴民族,故为巴文化区。
  巴中近年来修建的巴人广场,便是依靠浓郁的本地巴文化得来。达州市宣汉罗家坝的巴国遗迹,证明了达州是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广安被南充和重庆相包围,自然是巴文化区。
  根据商朝《辞源》巴蜀的界线为现在广元、资中、沐川为一线,因此资中与沐川为巴文化区,并且还记载巴国区域分布在现嘉陵江流域,岷江下游,沱江下游,长江上游,因此宜宾、泸州为巴文化区。
  蜀文化区
  成都,三国时期蜀国(221-263年)的都城。
  雅安和乐山一带的青衣羌国是蜀文明的一支,后来被蜀国合并。
  自贡一带是蜀国的盐产地,盐使自贡、内江一带成为蜀国的“私家重地”和沃野。德阳"三星堆”是蜀国的重要文明区域。
  内江盛产甘蔗,故简称“甜城”,这便是蜀文化中的“糖”文化发祥地;同时也是书画、文化之乡,享誉世界的国画大师张大千,新闻巨子范长江等也是内江人。
  攀西文化区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是彝族文化区,攀枝花虽现在汉族人口占多数,但该地区一直是彝族文化的重要区域。
  川西高原文化区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孜藏族自治州,以丰富的藏文化为主和部分羌文化为主。
民族文化
  ●概况
  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一个多民族的大省,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世居的14个少数民族按在省内人口的多少依次为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四川少数民族人口415万人。已建立凉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3个自治州。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及木里藏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北川羌族自治县。四川民族地区幅员辽阔,面积30.2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0.14%。凉山彝族自治州有彝族人口181万人,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藏族人口122万人,是全国第二大藏区;羌族人口30万人,是全国惟一的羌族聚居区。此外,省内有18个市为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2006年底,散杂居少数民族人口达80多万人,这里有6个享受民族地区待遇的县(区)和92个民族乡。
  彝族是四川境内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大小凉山与安宁河流域。彝族是一个古老且具有独特文化的民族,男女老少幼都喜欢披一件羊皮毡,俗称“擦耳瓦”。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历法。农历六月二十四是彝族人民最盛大的节日—火把节。
  ●民族语言
  14个世居少数民族中,除回族外都使用本民族语言。藏族人口中95%使用藏语和嘉戎语,其中有40%左右的人兼通汉语。彝族人口中95%使用彝语,其中约60%的人兼通汉语。羌族人口中70%使用羌语,其中70%兼通汉语。四川各民族的语言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字则以藏文、彝文的历史最悠久。现在藏族使用传统的藏文;彝族使用经国务院批准的在传统彝文基础上改进后形成的规范彝文;羌族没有传统文字,现试行50年代创制80年代完善的拼音文字;苗族试行50年代创制的拼音文字。
  规范标准研制方面,1988-1989年四川省民委、民语委组织西南民族学院等单位研制了《信息交换用彝文编码字符集》、《信息交换用彝文15×16点阵字模集及数据集》两个标准,1995年又研制了《信息交换用彝文24×24点阵字模集及数据集》标准,国家技术监督局先后批准颁布实施了这3个标准。四川省彝语协和中央民族翻译局于1989年制订完成了《信息交换用彝文编码字符集》,现已基本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讨论和投票,即将成为国际标准。同时,还编写出版了《藏汉大词典》、《汉彝词典》、《彝语大词典》等工具书。
地方艺术
  川剧形式活泼,曲调多样,浅显易懂,语言诙谐,表演程式多样化,一些特技如变脸、旋舞、喷火等,有强烈艺术效果。四川扬琴、四川清音等为主要曲艺形式。相书由一人在幔后表演, 能模拟各种声音,惟妙惟肖。 谐剧寓壮于谐,能及时反映生活现实。
  变脸是运用在川剧艺术中塑造人物的一种特技。是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手法。
编辑本段
教育

一类本科院校(5所)
  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
二类本科院校(27所)
  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川北医学院、西华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成都医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成都大学、四川文理学院、四川理工学院、绵阳师范学院、内江师范学院、乐山师范学院、四川民族学院、四川警察学院、泸州医学院、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西昌学院、宜宾学院、攀枝花学院、成都东软学院
独立学院(13所)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四川大学锦江学院、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银杏酒店管理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公办专科院校(37所)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四川商务职业学院、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管理职业学院、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内江职业技术学院、绵阳职业技术学院、达州职业技术学院、眉山职业技术学院、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乐山职业技术学院、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南充职业技术学院
民办专科院校(11所)
  成都艺术职业学院、四川天一学院、四川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四川科技职业学院、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四川警安职业学院、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四川长江职业学院 
  军校(1所)
  武警警官学院
编辑本段
巴蜀名人

古代名人
  落下闳,(前156年—前87年),巴郡阆中(今四川阆中)人,中国西汉民间天文学家。
  嫘祖,黄帝轩辕氏之妻,发明养蚕
  苌弘(前575~前492),四川资中人,孔子之师,死后血液化碧
  纪信,字成,巴郡阆中(今四川省西充县地秦属阆中)人。
  武则天(624~705),利州(今四川广元)人,祖籍并州(今山西),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
  杨贵妃(719~756),即杨玉环,蜀州(今四川崇州)人,祖籍蒲州(今山西),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刘光第(1859~1898年),四川自贡人,“戊戌六君子”之一,清末维新派著名爱国诗人
文化名人
  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西晋史学家。
  卓文君:西汉临邛(今成都邛崃)人,汉代才女
  司马相如:字长卿,南充人,西汉文学家,大辞赋家
  扬雄:字子云,成都郫县人,西汉辞赋家、哲学家、语言学家
  王褒:字子渊,资阳人,西汉文学家,辞赋家
  袁天罡:成都人,唐代天文学家、星象学家、预测家
  陈子昂:字伯玉,射洪人,唐初文学家
  李白:字太白,江油人
  薛涛:字洪度,幼年流寓成都直至去世,唐朝才女,诗人
  花蕊夫人:成都青城人,五代十国诗人,才女
  黄筌:字要叔,成都人,五代西蜀画家
  欧阳修:生于绵阳,祖籍江西庐陵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眉山人。
  张问陶:号船山,船山区人(今蓬溪县金桥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乾嘉诗坛泰斗、著名书画家
  李调元:号雨村,(1734~1803),德阳罗江人,中国清代戏曲理论家,诗人
  郭沫若:现代著名作家,乐山沙湾人
  张大千:国画大师,内江人
  赵完璧:国画大师,(1904-1994),四川南充市大通镇人
  巴金:原名李尧棠(1904~2005),成都人,中国作协原主席
  艾芜:成都新繁(今成都市新都区)人,著名作家
  沙汀:原名杨朝熙,安县人(1904-1992),作家
  流沙河:成都青白江人,当代著名诗人
  刘心武:成都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红学家
  魏明伦:内江人,当代著名戏剧家、辞赋作家
军事名人
  刘湘(1888~1938),四川大邑县人,民国军阀,号称四川王。
  邓小平(1904~1997),四川广安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
  朱德,1886年12月1日生,字玉阶。四川仪陇人。
  陈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1901年生,字仲弘。四川省乐至县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1-30
四川有四个川:达川,青川,汶川,乐山沐川 谢谢采纳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3-01
所谓川,即大江大河之意,四川意为四条大河流,四川省因金沙江、沱江、泯江、嘉陵江而名叫四川。
第3个回答  2011-11-21
还真不清楚呢、、、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