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的秤,一斤十六两

如题所述

说法一:

古时十六两秤叫十六金星秤,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上福、禄、寿三星组成的十六两秤星,北斗七星主亡、南斗六星主生,福、禄、寿三星分别主一个人一生的福、禄、寿。倘若短斤少两,少1两叫“损福”,少2两叫“伤禄”,少3两叫“折寿”。

说法二:

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负责制定度量衡标准的是丞相李斯。李斯很顺利地制定了钱币、长度等方面的标准,但在重量方面没了主意,他实在想不出到底要把多少两定为一斤才比较好,于是向秦始皇请示。

秦始皇写下了四个字的批示:“天下公平”,算是给出了制定的标准,但并没有确切的数目。古人之所以要定一斤等于十六两,是为了让其具有“四时乘四方”的含义。

说法三:

秤的等份法则:对折法。制秤的匠人只要把用来打线的墨绳,对折,对折,再对折,一共四次,就可以把一个1斤的单位长度等分为十六份,把用这十六分之一长度称量的重物命名为1两,于是一个十六进制的秤就诞生了。

扩展资料:

杆秤上的秤星必须是白色或黄色,不能用黑色,比喻做生意要公平、正直,不能黑心。秤杆上的第一颗星又叫做“定盘星”,其位置是秤锤与秤钩成平衡时秤锤的悬点。做杆秤的关键是能选准定盘星,只要确定好定盘星,就是一把好秤。因此,人们往往把定盘星用来比喻事物的准绳。

杆秤上手提的那个绳纽,叫做秤毫。它的意思是叫人在秤东西时要明察秋毫,决不可粗心大意。秤一提起来首先看到的是定盘星,提醒商人要权衡一下良心,无论做什么生意都不得缺斤短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9

相信现在大家也都知道,现在的称一斤是十两,而在过去的时候则不一样,过去的称一斤是十六两,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子的差异呢?接下来就来具体说一说。

其实,在古代的称一斤是十六两,还是有一定的原因,因为在古代的时候称的由来就是由于天时所得,所以天上有北斗七星,南斗六星以及福禄寿三星,所以相对来说加起来就有十六星,这也是一斤有十六两的原因之一。当然,古代在秦始皇创建称量法之后,对于当时称的计量,主要就是讲究天下公平四个字,而正好对应的就是四时乘以四方,这也能刚好得到一斤是十六两这个原因。

而且在古代的时候,用称还会使用对折法,将一斤的东西进行对折,对折,再对折,总共四次之后是可以把它分成十六份,这也是古代一斤有十六两的原因,所以相对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发展历史,大家平常也可以多去进行了解,这样子对于丰富我们的文化底蕴来说,都是有非常好的作用,大家在平常的生活中也要多进行了解,而且对于称杆上面的标识颜色也是有一定的要求,只能用白色或者黄色,肯定不能用黑色的,因为黑色在当时也表示黑心的意思,因为称本身就要公平公正。

所以说,在古代的时候,称上面的一斤确实是表示十六两,这和现在还是有一定的区别,大家也要多进行了解,这也是古代和当今的一些变化之处。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1
我国古代的秤,秤砣谓“权”,秤杆谓“衡”,而称重量时,秤砣和秤杆要合在一起使用,故称“权衡”。现在仍把称重量的器具称为衡器。现将古代杆秤一斤等于十六两的来源或传说汇集如下,供读者参考。
一、“ 星辰”说
相传16两秤上的秤星,每一颗代表一颗星宿,它们是:北斗七星(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南斗六星(殉星、妖星、义星、仁星、将星、慈母星),再加上福星、禄星、寿星三星。
最早的秤是13两一斤,其秤星是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共计13颗星设计而成。16两秤是因为人们在实践中发现不断有小商贩缺斤短两,于是在制秤的过程中,就在原来的13颗星上添了代表“福禄寿”的3颗星,意思是如果商贩缺斤短两就会折损福禄寿,少1两“损福”,少2两“伤禄”,少3两“折寿”。在秤杆上嵌这16颗星时,其星的颜色必须是白色或黄色,不能用黑色,暗喻做生意要心地纯洁,不能昧良心(黑心)。由此可见古人在发明秤时所费的苦心。这些秤星时时刻刻在告诫生意人:买卖要公平,不能缺斤短两,否则就是在伤害你自己。人们又把秤作为衡量是非曲直的尺子,赋予秤公平、公正、诚信的品格。电视剧《宰相刘罗锅》还把秤杆上的星和官员的清正廉洁联系起来。
二、“ 倍数”说
《说文解字》说“两,平分也。”
古代天平称重时,常用砝码的标称值一般都是某一基本单位的整数倍,如基本单位是一斤,那么斤以上的砝码当是二斤、三斤、五斤、十斤等,通常情况下不会出现小数倍。斤以下单位“两”又都是基本单位的分数倍,如八两、四两等,十六两为一斤,半斤为八两,半斤的一半为四两,都是便于分割成相等的重量。
三、“ 秦始皇功绩”说
据说秦始皇是为了要人们时刻记住他统一六国,平定天下的功绩,制定了度量衡法则及单位制,即十分为一钱,十钱为一两,意思是十分归一,天下是他秦始皇的。十六两为一斤的意思是天下统一,中华大地九州七国都姓嬴,九加七正是十六。这样不仅让百姓天天想起他,还要把它用到生活中去。
四、“ 谶( chen) 纬术”
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
一斤为十六两,还可能与汉代盛行“谶(chen)纬术”,强调“天人相感”有关。根据《汉书·律历志》记载,天有四时(春夏秋冬),以成一岁,因而四之,“八卦之象”在代表方位之象时为“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其中“东西南北”为四方之象,四时乘四方之象,四四十六,故十六两为斤。三十日为一月,故三十斤为钧,一月之象也。四时而为一岁,故四钧为一石,四时之象也。
根据《汉书·律历志》对重量单位名称及进位制的解释,它无疑是用节气、月份、四季等自然现象附会在这五个单位名称及进位制上,正是由于这种附会之说,才使他们具有了“天赋之意”,从而被历朝所沿用。
五、“ 秦始皇御书”说
相传,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负责制定度量衡法则的是丞相李斯,李斯很顺利地制定了度、量方面的单位制,但在权衡方面没了主意,他实在想不出到底要把多少两定为一斤才好,于是向秦始皇请示,秦始皇写下了4个字的御书“天下公平”,算是给出了制定权衡的标准,但并没有确切的数目,李斯为了避免以后在实行中出问题而遭到罪责,决定把“天下公平”4个字之笔画相加定出一斤等于十六两作为标准,于是定出了一斤等于十六两。
六、“ 秦始皇戏商人”说
据说秦始皇把对吕不韦的仇恨转嫁到天下商人身上。他认为无商不奸,商人全都以利为重,都是根本无信的小人,但又不能取消贸易,不能没有商人,所以制定了十六两为一斤的度量衡法则及单位制,用这个办法来麻烦商人,戏弄商人,让商人们多费一点脑子,让他们总忙于算账而无暇顾及其他事。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1-29
第4个回答  2016-01-02
gdrtryryreeeeeeeeeeeeeeeeeesrrr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