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郭嘉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如题所述

曹操这位三国时代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诗人,作梦都想不到自己会成为当今二十一世纪最热门的人物之一。易中天的《品三国》说的第一个人物是曹操,林俊杰演唱的流行歌曲叫《曹操》。香港导演吴宇森将筹拍的《赤壁之战》中的曹操将由日本演员杜边谦扮演,中国历史上这个性格复杂的、争议最大的人物却让日本人来演,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咱中国没人能演吗?行了,人家爱让谁演就让谁演吧!在此我只说曹操。

关于曹操,与他同时期的人许劭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后来,历朝历代的学者们对曹操的评价是贬多褒少,《三国演义》的广泛流传更加深了人们对他的反面印象。《三国演义》的指导思想是尊刘贬曹,京剧舞台上曹操的脸谱从来都是白色的(代表奸臣)。古往今来,也有不少人说曹操的好话。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曹操是什么样呢?直至今天也没有任何人能搞清,以后也不可能搞清。

我对曹操的评价是正面的,孙中山先生说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曹操所处的战乱年代,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军阀混战、群雄逐鹿,曹操以他的雄才大略在有生之年统一了中国的北方,顺应了当时的历史发展潮流(谋求中国新的统一),他就是个大英雄!

事实上,不光对于曹操,对于其他历史人物,尤其是皇帝,都要看他们在当时是否顺应历史潮流?顺应了就应该肯定其历史功绩。例如秦始皇,当时和后世很多人都认为他是个暴君,可是他在当时代表了历史的车轮。
曹操有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骂名,因此,我想先正其名。观当时之事,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天下大乱。先者董卓尽起西凉之兵,得诏入京,平定十常侍之乱,取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优势。彼时之董卓,权倾朝野,意气风发,然终死于三姓家奴之手。本以吕布之勇,兵戈之利,是可以一统天下的。却终中王允之美女连环计,然为一貂禅而身首两异,为天下笑!再看曹公,下邳城下擒吕布,白门楼吕布殒命。而当时献计杀吕布者,刘备也。诚然,吕布贪财好色,毫无信义可言,但辕门射戟解其兵血之灾亦有恩于其。而刘备反制其于死地,可能与吕布夺徐州有密切关系,可见此人心胸之狭窄,趁他人之威。据本人推断,当时曹操很想留吕布之性命,正如后来留关云长,由此观之,曹操很惜才。正如当时曹操不杀张辽,接受“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之谏相吻合。曹操为何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骂名,实与中国的儒家文化不谋而合的。无论是中国的古代还是现代,在中国的民众心灵的深处总是存有正统的观念。汉高祖斩蛇起义,灭秦而立西汉,不也是”造反“吗?对于愚昧的平民百姓是不会去想的。社会要发展,都是有道灭无道,这是颠仆不破的历史规律。当然,我现在的观点是现代人的观点,古人是有时代局限性的,罗贯中当然也摆脱不了,我们是不能强求他们,但是,生于现代的人们就不能人云亦云了。因此,每当我听到现在的人们在谈论曹操时总是将罗贯中的观点直接搬用过来,真是可悲。人之为人,主要的原因是人有自己健全的大脑,能够有自己的为人处世的准则,能够明辨是非,否则和牲畜无异!
其次,曹操移驾幸许都之时,虽位居诸侯之列,但并没有取得霸主之地位,当时的局势,西凉仍有董卓的余党郭汜,河北有袁氏兄弟,江东有孙策,荆州有刘表,西蜀有刘漳,汉中有张鲁。充其量曹操只是一个小小的军阀。但是他能先灭吕布,再灭袁氏兄弟,平刘表,定辽东,一举平定北方,建立一统天下的基础。此为曹操能扑捉机会,相时而动也。深明乱世造英雄之理也。再看刘备,虽被汉献帝尊称为皇叔,实为贩履织席之村夫,虽有刘氏之血统却无韬略,东投西靠,是为暗中取利也;曹有上将千员,其虽有关张赵马诸猛将,然较之于曹公实在太少,究其原因个人之魅力所致也。刘备虽有三顾茅庐之故事,曹公却有跣足迎许攸之美谈。“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只有胸怀坦荡,立志高远之人方能明白其中之道理。曹操能以七万之兵破袁绍之七十万之众,足以显示其军事才能,同时也强烈的对比了袁绍和曹操的人格魅力。袁绍,优柔寡断,刚愎自用,不能接受许攸等人的建议,终致身首两异;曹操,既有自己的主见,劫乌巢坚决而果断,善与把握时机,也广开言路,有当世之名士郭嘉等鼎力相助。官渡之战,虽为军阀之间的混战,但曹公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实为有运筹帷幄之能也。再说赤壁之战,曹操虽然80万大军葬身鱼腹,然此为当时错综复杂的行使所逼也。吴蜀兼有天时,地利,人和。既有隆冬之际之东南风,又有长江之天险,更有周瑜打黄盖。人无完人,曹操虽有经天纬地之才也难于胜也,然很多民众认为当时之东南风为诸葛亮所借。其实不然,只是碰巧罢了。一个罗贯中,歪曲事实,使《三国演义》蒙上神话色彩,尽管它不是历史书,但很多民众《三国志》,《三国演义》不分。以至将诸葛亮神化,对起盲目崇拜,导致蜀国后期的将领总是活在诸葛亮的阴影之下,而坐失诸多良机。当然,我并不否认诸葛亮之能,隆中定三分,隆中定三分,做为一个战略家是很优秀的,但作为一个军事家就不怎么样了。虽有七擒孟获之美名,然孟获终究为蛮荒之人,怎明《孙子兵法》?此为胜之不武也。诸葛亮六出祁山,无功而返。魏延之抄小路直取长安实为妙计也,然诸葛亮弃之不用,此为其墨守成规之故也。由此观之,刘备所识之千里马实为驽马也。刘备亦非伯乐也,三顾茅庐的意义犹在乎?!再看刘备作为军中主帅指挥的一场重大战役,此为蜀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鲁肃奇袭荆州,关云长败走麦城,刘备急报关张之仇,一意孤行,不谙行军布阵之道,陆逊火烧七百里连营,终致身死白帝城,为天下笑!由此可见此人,行军打仗一窍不通。较之曹公,实不可相提并论。总之,曹操是应该给其一个公正地位的时候了,就象文革以后,给刘少奇等人平反一样,应该要有自己的看法,用事实说话。不能人云亦云。这样,社会才会更有发展。最后,我得出结论,三国鼎立初期的英雄人物中,唯操尔。 易中天老师对曹操的评价

曹操可能是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人。他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奸诈奸猾,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看来,曹操好像有好几张脸,但又都长在他身上,一点都不矛盾,这真是一个奇迹。实际上,曹操是真实的,也是本色的。包括他的奸诈、狡猾、残忍、暴虐,都表现得从容不迫,落落大方,真诚而坦然。这实在是一种“大气”。我认为曹操是“奸雄”。不过前面要加三个字:可爱的。曹操是“可爱的奸雄”。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也。【傅子曰:嘉少有远量。汉末天下将乱。自弱冠匿名迹,密交结英隽,不与俗接,故时人多莫知,惟识达者奇之。年二十七,辟司徒府。】
  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於是遂去之。先是时,颍川戏志才,筹画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 彧荐嘉。召见,论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表为司空军祭酒。【傅子曰:太祖谓嘉曰:“本初拥冀州之众,青、并从之,地广兵强,而数为不逊。吾欲讨之,力不敌,如何?”对曰:“刘、项之不敌,公所知也。汉祖唯智胜;项羽虽强,终为所禽。嘉窃料之,绍有十败,公有十胜,虽兵强,无能为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一也。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二也。汉末政失於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摄,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三也。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间远近,此度胜四也。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公策得辄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五也。绍因累世之资,高议揖让以收名誉,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公以至心待人,推诚而行,不为虚美,以俭率下,与有功者无所吝,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愿为用,此德胜六也。绍见人饥寒,恤念之形于颜色,其所不见,虑或不及也,所谓妇人之仁耳,公於目前小事,时有所忽,至於大事,与四海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此仁胜七也。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公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明胜八也。绍是非不可知,公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胜九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十也。”太祖笑曰:“如卿所言,孤何德以堪之也!”嘉又曰:“绍方北击公孙瓒,可因其远征,东取吕布。不先取布,若绍为寇,布为之援,此深害也。”太祖曰:“然。”】
  征吕布,三战破之,布退固守。时士卒疲倦,太祖欲引军还,嘉说太祖急攻之,遂禽布。语在荀攸传。【傅子曰:太祖欲引军还,嘉曰:“昔项籍七十馀战,未尝败北,一朝失势而身死国亡者,恃勇无谋故也。今布每战辄破,气衰力尽,内外失守。布之威力不及项籍,而困败过之,若乘胜攻之,此成禽也。”太祖曰:“善。”魏书曰:刘备来奔,以为豫州牧。或谓太祖曰:“备有英雄志,今不早图,后必为患。”太祖以问嘉,嘉曰:“有是。然公提剑起义兵,为百姓除暴,推诚仗信以招俊杰,犹惧其未也。今备有英雄名,以穷归己而害之,是以害贤为名,则智士将自疑,回心择主,公谁与定天下?夫除一人之患,以沮四海之望,安危之机,不可不察!”太祖笑曰:“君得之矣。”傅子曰:初,刘备来降,太祖以客礼待之,使为豫州牧。嘉言于太祖曰:“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为之死用。嘉观之,备终不为人下,其谋未可测也。古人有言:‘一日纵敌,数世之患。’宜早为之所。”是时,太祖奉天子以号令天下,方招怀英雄以明大信,未得从嘉谋。会太祖使备要击袁术,嘉与程昱俱驾而谏太祖曰:“放备,变作矣!”时备已去,遂举兵以叛。太祖恨不用嘉之言。案魏书所云,与傅子正反也。】
  孙策转斗千里,尽有江东,闻太祖与袁绍相持於官渡,将渡江北袭许。众闻皆惧,嘉料之曰:“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於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於匹夫之手。”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傅子曰:太祖欲速征刘备,议者惧军出,袁绍击其后,进不得战而退失所据。语在武纪。太祖疑,以问嘉。嘉劝太祖曰:“绍性迟而多疑,来必不速。备新起,众心未附,急击之必败。此存亡之机,不可失也。”太祖曰:“善。”遂东征备。备败奔绍,绍果不出。臣松之案武纪,决计征备,量绍不出,皆出自太祖。此云用嘉计,则为不同。又本传称【自】嘉料孙策轻佻,必死於匹夫之手,诚为明於见事。然自非上智,无以知其死在何年也。今正以袭许年死,此盖事之偶合。】
  从破袁绍,绍死,又从讨谭、尚于黎阳,连战数克。诸将欲乘胜遂攻之,嘉曰:“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太祖曰:“善。”乃南征。军至西平,谭、尚果争冀州。谭为尚军所败,走保平原,遣辛毗乞降。太祖还救之,遂从定邺。又从攻谭於南皮,冀州平。封嘉洧阳亭侯。【傅子曰:河北既平,太祖多辟召青、冀、幽、并知名之士,渐臣使之,以为省事掾属。皆嘉之谋也。】
  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诸下多惧刘表使刘备袭许以讨太祖,嘉曰:“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且袁绍有恩于民夷,而尚兄弟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丸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俱应,以生蹋顿之心,成觊觎之计,恐青、冀非己之有也。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太祖遂行。至易,嘉言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太祖乃密出卢龙塞,直指单于庭。虏卒闻太祖至,惶怖合战。大破之,斩蹋顿及名王已下。尚及兄熙走辽东。嘉深通有算略,达於事情。太祖曰:“唯奉孝为能知孤意。”年三十八,自柳城还,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及薨,临其丧,哀甚,谓荀攸曰:“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乃表曰:“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不幸短命,事业未终。追思嘉勋,实不可忘。可增邑八百户,并前千户。”【魏书载太祖表曰:“臣闻褒忠宠贤,未必当身,念功惟绩,恩隆后嗣。是以楚宗孙叔,显封厥子;岑彭既没,爵及支庶。故军祭酒郭嘉,忠良渊淑,体通性达。每有大议,发言盈庭,执中处理,动无遗策。自在军旅,十有馀年,行同骑乘,坐共幄席,东禽吕布,西取眭固,斩袁谭之首,平朔土之众,逾越险塞,荡定乌丸,震威辽东,以枭袁尚。虽假天威,易为指麾,至於临敌,发扬誓命,凶逆克殄,勋实由嘉。方将表显,短命早终。上为朝廷悼惜良臣,下自毒恨丧失奇佐。宜追增嘉封,并前千户,褒亡为存,厚往劝来也。”】谥曰贞侯。子奕嗣。【魏书称奕通达见理。奕字伯益,见王昶家诫。】后太祖征荆州还,於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傅子曰:太祖又云:“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初,陈群非嘉不治行检,数廷诉嘉,嘉意自若。太祖愈益重之,然以群能持正,亦悦焉。[时陈群为酂令(酂,豫州沛国下辖县。也可能为萧、长平令),而竟入朝廷诉郭嘉(按魏书曰:自刘备叛后,东南多变。太祖以陈群为酂令,诸县皆用名士以镇抚之,其后吏民稍定。)]【傅子曰:太祖与荀彧书,追伤嘉曰:“郭奉孝年不满四十,相与周旋十一年,阻险艰难,皆共罹之。又以其通达,见世事无所凝滞,欲以后事属之,何意卒尔失之,悲痛伤心。今表增其子满千户,然何益亡者,追念之感深。且奉孝乃知孤者也;天下人相知者少,又以此痛惜。奈何奈何!”又与彧书曰:“追惜奉孝,不能去心。其人见时事兵事,过绝於人。又人多畏病,南方有疫,常言‘吾往南方,则不生还’。然与共论计,云当先定荆。此为不但见计之忠厚,必欲立功分,弃命定。事人心乃尔,何得使人忘之!”】奕为太子文学,早薨。子深嗣。深薨,子猎嗣。【世语曰:嘉孙敞,字泰中,有才识,位散骑常侍。】 郭嘉是颍川人士,与荀彧,戏志才等人都是好友,戏志才投靠曹操后,他与荀彧先去袁绍营中,但看出袁绍不堪大任,所以离开,回乡隐居.戏志才死后,曹操的首席谋士空缺,荀彧推荐了程昱,但程昱却推荐了郭嘉,荀彧这才想起自己的好友,人称"鬼才"的郭奉孝.郭嘉来到曹营后,曹操与他畅谈良久,曹操说:"这才是真正可以辅佐我的人哪!"[“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三国志·魏书·郭嘉传》)。]郭嘉也说:"这是值得我辅佐的人."[“真吾主也”(《三国志·魏书·郭嘉传》)。]曹操遂任郭嘉为司空军祭酒。郭嘉在到曹营后,又推荐一位大才,刘晔.他在曹操军中屡出奇谋妙计,相关的有刘备投靠曹操之时,有人劝曹操杀掉刘备,但郭嘉独柬,:“有是。然公起义兵,为百姓除暴,推诚杖信以招俊杰,犹惧其未也。今备有英雄名,以穷归己而害之,是以害贤为名也。如此,则智士将自疑,回心择主,公谁与定天下乎!夫除一人之患以沮四海之望,安危之机也,不可不察。”曹操也就含笑同意,没有杀刘备,给刘备兵粮,让他去对付吕布去了.后来郭嘉出的谋策还有如对抗袁绍时的十胜十败说;下邳灭吕布之时,与荀攸一起,看出了胜机,劝谏曹操莫要退兵,直取吕布;刘备脱逃时,郭嘉等人听闻时,皆说:"备不可遣也",曹操方才追悔; 之后在官渡之战中,力主先灭刘备,后又预料孙策必然会被刺客所杀,又在官渡大胜后,出内讧之计,让曹军退却,果然袁家二子便自相残杀了起来,.灭了袁谭后,又出"多辟青、冀、幽、并名士以为掾属,使人心归附”的计策,曹操采纳,后郭嘉被封为洧阳亭侯.
这里郭嘉的影响已经看得出来了. 他是怎么死的,现在一般公认:郭嘉小时候多病,父母给他食丹士所炼制的丹药,多含铅汞之毒,他一直服用,在成年也未曾停止,一般认为,这是导致他死亡的原因,曹操平定河北,征讨助袁家兄弟的乌丸之时,这位鬼才,终于陨落在了北地.年仅38岁.这一年,是个很有趣的年份,公元207年,郭嘉逝世,诸葛亮出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9
曹操性格复杂的很 作为政治家他够理性 张绣反他 典韦之死此外还死了长子和一个侄儿 他那样伤心 最后还是同意张绣归顺 贾翊也成了他的智囊团之一 赤壁之战我最佩服他了 输成那样逃跑时还有心情看诸葛亮布阵 连笑三次 手下都哭丧不停他却说胜败兵家常事况北有山东许昌 他日定举兵重来!要知道这一战他的损失最大 不过他输的起 刘备就不如他输的起了 这样的领袖气质无敌啊 记得董卓跟吕布争貂禅时候 谋士李儒劝他吕布天下英雄 貂禅就女子 以女子换天下英雄 董卓听了气的说若以汝妻与之他人 你什么感受 吓的李儒不敢出声最后果然招来杀祸 若是换了曹操一定说先生一语唤醒梦人 理性政治家的必修课!!!曹操诗词也有很高成就看他的诗集《短歌行》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观沧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4字一句 那种心境那种容量 不但是刘备不能比 谁也不能比!
易中天老师说他是真小人 但是他也说过吾梦中好杀人其实还不是怕被杀死!
他还有一次因为没有粮草了他冤枉一个粮官杀之以平兵愤 这些说明这个小人也不怎么真嘛~~
他有性格他儿子曹丕更有个性他的好友同为建安七子的王粲死了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后,在王粲墓前:曹丕说道: "仲宣 (王粲的字)平日爱听驴叫,让我们学一次驴叫,送他人土为安吧!"随即学起驴叫来。连同曹丕前来吊唁的才子们也一起学起了驴叫。于是,王粲曹丕在墓前响起了一片驴叫声。
不过他教育后人的品德操行差好多啊 曹丕在曹操死后第二天就就把他的女人都拿来用了 害不死曹植就把曹漳给毒死了 他母亲说他是猪狗不如的~~~~~~~ 郭嘉郭嘉是被颖川才子苟遇推荐给曹操的。有王佐之才的苟遇高风亮节,为曹魏政权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很大的功劳。苟遇之于曹操就像萧何之于刘邦。苟遇有着杰出的行政才能,但同为颖川人的郭嘉没有。郭嘉少时埋头苦学,不大与周围的人来往,所以时人知之甚少。这一点和诸葛亮出山之前相似。但苟遇知道他,所以把他推荐给曹操。
   曹操很幸运,他得到了好几个能够真正为他运筹帷幄的人。曹营谋士的水准绝对高于蜀汉和东吴,曹操收罗了一大批当时绝顶的智谋之士,而唯独漏掉了周瑜和诸葛亮(当然东吴还有一个陆逊,那是稍晚一点的),可偏偏就是这两个人,一个在赤壁火烧了他的二十多万大军,一个用疑兵战术把他赶出了汉中,让他统一无望而从此天下三分。曹营的谋士有很多都是特色鲜明的杰出人物。郭嘉被苟遇推荐给曹操后,深得曹操的赏识。而曹操特别欣赏郭嘉,除了郭嘉相当擅长战略分析看问题意味深远视觉独特之外,还有其他几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郭嘉性格和曹操有相似的一面,外表豪放而心思细密。被曹操成为“最达孤意”。另一点是郭嘉比曹操小了十几岁,是晚一辈的,而其余的几个人如苟遇、苟攸、程昱、贾诩都和曹操年纪相仿,曹操本有意托孤于郭嘉,遗憾的是他过早的死去了。否则后来的司马懿就不会那么轻易得手,这是后话了。
   “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胸中藏经史,腹内隐甲兵。运筹如范蠡,决策似陈平。”郭嘉之为人大概也不是那种圆通而八面玲珑的。只把他和范蠡、陈平相比,而不比张良,“张子房青云之士,诚非陈平之伦。”郭嘉和程昱常常并列,史载程昱“性孤僻,与人多失”。我想郭嘉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或许这是长于战略分析判断的他养成了勤于思索而且是长时间的沉思而与周围的人相交过少造成的。说他”豪杰冠群英“,大概是他和曹操一样外表豪放洒脱。而曹营其他的几个谋士如苟家叔侄、程昱、贾诩则没有豪杰的”称誉“。虽为书生出生却有英豪之气,这一点大概和陆逊有些相似,当然是指意气神采而言。陆逊出将入相,能独立统兵作战,程昱也能带兵。这似乎也是郭嘉的一个缺陷,意气有余而行动不足,但尽管行动不足却决不是纸上谈兵。郭嘉缺乏统兵作战驰骋于沙场的能力,而且也缺少行政才能。前者不如陆逊、程昱,后者不如苟遇。但没关系,这并不影响他在曹操心中的地位,他于战略判断上思路之清晰为三国罕见。赤壁大败后曹操曾哭祭郭嘉,“郭奉孝若在,必不教吾有此败。”有缺陷才显得可爱而让人产生亲近感。不像诸葛亮和周瑜太过完美而让人仰视,诸葛太过智慧,而周郎又太过倜傥。郭嘉是性情中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1-18
官渡之战前,曹操担心势力不及袁绍,郭嘉分析出曹袁间的十胜十败,令曹操信心大增。200年,曹操大败袁绍。不久袁绍死去,曹操出兵讨伐袁绍儿子袁谭、袁尚,节节胜利,众人都认为应该乘胜追击,但郭嘉则认为应退兵,令其自相残杀,曹操从计,南击刘备。袁谭、袁尚果因争夺冀州而开战。袁谭为袁尚所败,出走平原,并派遣辛毗向曹操求降。曹操进攻邺城,将袁尚赶向北走。不久曹军又击败袁谭,平定冀州。郭嘉被封为洧阳亭侯。
  曹操继续北上,讨伐袁尚及乌桓,曹营众人怕荆州的刘表派刘备偷击许,郭嘉认为刘表与刘备实是不和,所以应尽快解决北方事宜,更建言要兵贵神速,宜留辎重,轻骑兼程,出其不意,果然大破敌军,一路追杀袁尚,袁尚前去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公孙康将他们杀死,表示归附曹操,曹操成功统一北方。
  当曹操自柳城北还时,郭嘉得了重病,曹操非常担心,不断前去探望。可惜,郭嘉回天乏术,死时三十八岁。临死前,他托贾诩给曹操带去一书,这是他平定辽东的最后一计。
  到其丧礼时,曹操大感哀痛,对荀攸等说:“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谥郭嘉为贞侯。208年,曹操于赤壁之战大败,大叹:“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而后也经常怀念起他,如“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郭嘉初投袁绍,袁绍对其非常恭敬。郭嘉住数十日后,对袁绍谋士辛评、郭图说:“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三国志·魏书·郭嘉传》)!还说:“吾将更举以求主,子盍去乎!”二人却说:“袁氏有恩德于天下,人多归之,且今最强,去将何之”(《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二》)!郭嘉知二人还没发现到袁绍的短处,不再多言,遂离绍而去。

起初,颍川名士戏志才为曹操谋士,曹操对他甚为器重。无奈戏志才早逝,曹操便写信给谋士荀彧,书中说:“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颖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三国志·魏书·郭嘉传》)荀彧见信后,向曹操推荐了郭嘉。曹操召见郭嘉,与其共论天下大事,高兴地说:“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三国志·魏书·郭嘉传》)。会见后,郭嘉也非常高兴地说:“真吾主也”(《三国志·魏书·郭嘉传》)。曹操遂任郭嘉为司空军祭酒,时为建安元年(196年)。自此,郭嘉以多谋善断而深得曹操倚用。

同年,吕布以辕门射戟的方式解救了刘备,刘备不久便又得兵万余人,引起吕布妒恨,率兵攻打刘备。刘备逃走,归降曹操,曹操待其甚厚,让刘备豫州牧。有人对曹操说:“备有英雄之志,今不早图,后必为患。”曹操问他该当如何,他说:“有是。然公起义兵,为百姓除暴,推诚杖信以招俊杰,犹惧其未也。今备有英雄名,以穷归己而害之,是以害贤为名也。如此,则智士将自疑,回心择主,公谁与定天下乎!夫除一人之患以沮四海之望,安危之机也,不可不察。”曹操含笑而说:“君得之矣”(《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二》)!于是给刘备增兵增粮,派其至沛(今江苏沛县),收集散兵以对付吕布。
第3个回答  2013-11-18
曹操史书评论  “明略最优”、“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后汉书·许劭传》,裴松之注引孙盛《异同杂语》作“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三国志·武帝纪》陈寿)   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书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王沈《魏书》) 古今评说  曹操在乱世中积极追求个人抱负的实现、自我的不断超越,以最终获得完全的“优越感”。由此,曹操一生以“安民定天下”为己任,以齐桓公、晋文公为榜样,追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境界。对于自我的掩饰,曹操由于对自我有着许许多多的自卑和不安全感,所以信奉“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这使得他变得极为残忍,且经常猜疑别人,行为复杂多变,令人难以捉摸。换言之,人格状态不协调是曹操的悲剧。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