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所述
献帝在华歆、曹洪、曹休等威逼下让帝位于曹丕,曹丕虚伪地推托了三次。汉献帝迫不得已,修筑“受禅台”,亲自将玉玺交给曹丕。曹丕即位后,定国号大魏。改年号为黄初,迫封曹操为太祖武皇帝。曹丕将汉献帝封为山阳公,即日必须离开京城,不宣召不得入朝。曹丕正在拜谢天地,忽然刮来一阵怪风。曹丕受惊,数日不能上朝。后来,他怀疑许都宫殿有鬼怪,便决定迁都洛阳。刘备在蜀中听说曹丕自立为大魏皇帝,又听到传言说汉献帝已经遇害,忧虑成疾,不理政务。诸葛亮劝说刘备复兴汉室,刘备再三不从,诸葛亮诈病赚刘备允诺称帝一事。建安二十六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蜀汉,改年号为彰武元年,封诸葛亮为丞相。备欲起倾国之兵伐吴为关羽报仇,赵云谏阻。
●第八十一回:急兄仇张飞遭害 雪弟恨先主兴兵
刘备不听赵云、秦宓(mì)、孔明之劝发兵七十五万伐吴,令诸葛亮保太子守西川。在阆中的张飞报仇心切,下令军中在三日内置办白旗白甲,挂孝讨伐东吴。第二天,两位部将范疆、张达说一时难以置办齐白旗白甲,希望能宽限几天。张飞一听大怒,将二人绑在树上,使性鞭挞五十鞭。二人心怀怨恨,当夜趁张飞喝醉之机,入帐杀张飞,割了首级,逃往东吴。连失两个兄弟,对东吴更是痛恨有加,当即率领大军,以吴班为先锋,关羽、张飞之子关兴、张苞护驾,讨伐东吴。孙权使诸葛谨说服刘备与东吴和好,共讨曹丕。
●第八十二回:孙权降魏受九锡 先主征吴赏六军
诸葛谨劝刘备罢征而不得,回江南。面对刘备的兴师问罪,孙权差中大夫赵咨见魏帝丕求援,向魏称臣,曹丕便封孙权为吴王,加九锡,但却坐山观虎斗。蜀军大军压境,孙权召部将商量对策,小将孙桓请缨应敌。刘备派关羽的儿子关兴和张飞的儿子张苞迎战,孙桓大败,派人向孙权求救。刘备从巫峡建平起,直接彝陵界口,七百余里结连四十余寨。刘备见关、张二位小将屡立战功,不禁赞叹道:昔日老将已经无用。
第八十三回:战猇亭先主得仇人 夺江口书生拜大将
老将黄忠一听,径直来到蜀军前锋营中与吴兵作战,斩吴将史迹,后中埋伏中箭回营身亡。刘备愈加愤恨,加紧攻打东吴,大战猇(xiāo)亭。甘宁身亡,关兴斩仇人潘璋首级而归,得了父亲的青龙偃月刀。糜芳、傅士仁杀了马忠来降被剐。江南人胆战心寒,日夜号哭。孙权见刘备势不可挡,不得已将杀死张飞的范疆、张达送往蜀军营寨,并许诺送还夫人,归还荆州,以求罢兵,但刘备仍然不肯罢休,定要扫平东吴。孙权求和不得,危急之中,阚泽向孙权推荐了儒将陆逊。陆逊担心文武百官不听从自己的号令。孙权于是连夜筑坛,大会百官,拜陆逊为大都督、右护使镇西将军,掌管东吴六郡八十一州兼荆楚诸路人马。陆逊领命出帅,众人都不服。陆逊总督东吴军马,坚守不战,以静制动,等待破蜀的时机。刘备军马从猇亭一直排到川口,前后扎下四十个营寨,接连七百余里。刘备每天派入挑战,陆逊只令坚守,不准出迎。刘备焦躁不安。这时已是夏天,气候炎热。刘备决定将营寨移到树林中阴凉之处。他派一万多老弱残兵在吴军寨前驻守,自己则带上精兵埋伏在山谷中。一旦吴军趁蜀军移营时前来袭击,老弱残兵们便诈败,只等吴军追来,刘备就带上精兵断其后路,一举攻破吴军。
▲第八十四回:陆逊营烧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阵图
陆逊听说蜀军移营后,到营前仔细观察。周泰等请战,陆逊以前面山路有伏兵不让出击,三日后,伏兵不得其果便出。陆逊等备兵疲意困,后发制人,吴主领兵应。曹丕派兵袭东吴。诸葛亮在蜀中听说刘备移营之事,非常担心,认为是兵家大忌,便命马良速叫刘备改屯诸营(但已为时晚),自己回成都调兵遣将,准备救助刘备。蜀军多次挑战,都没有效果,有些懈怠起来。陆逊先使淳于丹探明蜀兵虚实,次日夜里借东南风放火,蜀军七百里营寨均被烧着,刘备败走,被赵云救入白帝城,傅彤、冯习、孙恒先后战死。孙夫人误以为刘备亡,投江而死。陆逊乘胜追击,来到夔门关外的鱼腹浦。只见江岸边有乱石八九十堆,摆成了一个阵。陆逊误入八阵图之死门,诸葛亮岳父黄承彦引其出生门。陆逊叹服诸葛亮,惧魏乘虚袭吴,不敢深入西川,引兵返回。
▲第八十五回:刘先主遗诏托孤儿 诸葛亮安居平五路
魏主出三路兵伐吴,皆被击败。刘备兵败后,不愿回成都,把白帝城馆驿改为永安宫,不久便气恨交加,染病不起。第二年四月,刘备心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便托孤于诸葛亮,并言明,如果刘禅可以成事,就请诸葛亮辅佐他,如果刘禅不才,诸葛亮可取而代之。刘备死后,年幼的刘禅即位。曹丕乘此之机,调动五路大军攻蜀。后主亲往相府请孔明理事,诸葛亮运筹帷幄,言四路兵皆已退,唯余吴一路。邓芝看透了诸葛亮的心思,诸葛亮就派他出使东吴,消除旧怨,共拒操魏。
●第八十六回:难张温秦宓逞天辩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
陆逊击退魏兵,被拜为辅国将军、江陵侯领荆州牧,主持军务。魏国欲和东吴联手进攻蜀国,东吴佯为答应,坐观其变。结果魏国很快被蜀国击退。此时,邓芝来到吴国。邓芝不惧油煎往说吴主,对孙权陈述蜀、吴两国利害关系,终于使孙权决定断绝与魏国的来往,联合蜀国共同抗魏。吴主派张温同邓芝赴蜀,张温至蜀甚傲,益州学士秦宓席间故意难之,温不能对,孔明以善言解之,又令邓芝与张温同去吴答礼吴蜀通好,自此吴蜀又恢复了友好关系。曹丕闻之大怒,御驾亲征,南下伐吴,吴将徐盛设计火攻大破曹丕,魏将张辽身死。
●第八十七回:征南寇丞相大兴师 抗天兵蛮王初受执
建宁太守雍闿结连蛮王孟获起兵反蜀,孔明不顾劝阻,坚意亲率大军南征。孔明先使反间计,令南蛮军马自相残杀,不攻自破(高定先后攻杀雍闿、朱褒)。马谡建议孔明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孔明使魏延、赵云深入蛮地,战败孟获三洞元帅,孟获亲自出战,被魏延活捉,孔明尽释其将士,待来日再决雌雄。
●第八十八回:渡泸水再缚番王 识诈降三擒孟获
孟获倚仗泸水天险,坚守不战。孔明命前来送解暑药并粮草的马岱引三千军去泸河下游渡河截粮,军士因中毒半渡而死,后知半夜水冷毒散方无事。马岱于夹山峪夺了蛮粮。第二洞元帅董荼那擒孟获见孔明,获不服,孔明再释。孟获教弟孟优以诈降进宝于孔明以里应外合,却被诸葛亮识破,孔明用药醉倒孟优,前来接应的孟获被扮做蛮兵的马岱所捉。孟获不服,孔明放回,谓众将三擒三纵,“诚欲服其心,不欲灭其类也”。
●第八十九回:武乡侯四番用计 南蛮王五次遭擒
孔明于多洱河畔设寨,坚守不出,待获兵疲乏,假意弃寨而走,诱孟获深入,设下伏兵而四擒四纵。孟获求援于秃龙洞主朵思大王,朵思倚仗周边险恶的环境——毒之四泉(哑泉、灭泉、黑泉、柔泉)阻挡蜀军,封锁了大路,把蜀军赚人了绝境。在山神的指引下,孔明求得孟获之兄孟节为蜀兵解毒,蜀兵掘地得水。蛮方二十一洞迤西银冶洞主杨锋擒孟获献孔明,孔明五纵之去。
●第九十回:驱巨兽六破蛮兵 烧藤甲七擒孟获
孔明挥师南进,蜀军士垒土越墙得三江城,孔明计擒孟获妻子祝融夫人,换回被俘蜀将。孟获向木鹿大王求救,以巨兽击退蜀兵,诸葛亮巧用假兽驱逐蛮方真兽,孟获大败。孟获与祝融夫人前来诈降,但计划失败遭擒,六纵而去。孟获欲借乌戈国藤甲军击垮蜀军,孔明设计诱乌戈国之藤甲兵至盘蛇谷中尽烧之,孟获被马岱生擒活捉。孟获对诸葛亮心服口服,终于投降,诸葛亮封孟获为王,并归还所有夺取的土地。南蛮从此臣服,发誓永不再反。蜀国南方从此平定下来。
●第九十一回:祭沪水汉相班师 伐中原武侯上表
南蛮平定,诸葛亮祭祀了泸水的鬼魂后胜利班师回成都。魏主曹丕崩,曹睿立。司马懿被封为骠骑大将军,提督雍、凉等处兵马。孔明根据参军马谡建议使“反间计”(注:第100回,诸葛亮“六出祁山”,司马懿也对其采取过“反间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曹睿把司马懿削职回乡。孔明上《(前)出师表》一道,劝后主刘禅尽心治国并准备伐魏,谯周谏阻不听。诸葛亮率领众将北伐,令赵云、邓芝为前部先锋。曹睿封夏侯渊之子夏侯楙(mào武帝曹操女婿)为大都督,司徒王朗谏劝不听。楙率兵二十余万,星夜到长安,来敌孔明。
●第九十二回:赵子龙力斩五将 诸葛亮智取三城(安定、南安、天水)
孔明不用魏延长驱直入之计,从陇右取平坦大路,依法进兵。蜀、魏两军在西凉大战,西凉名将韩德带领四子(瑛、瑶、琼、琪)出马迎战蜀军,但五人皆被赵云所杀。赵云为先锋,此时已是七旬老将,仍不减当年之勇。魏军大败,楙退入南安郡。孔明兵围南安后,又骗出了安定守军,智取安定、南安,活捉了夏侯懋。安定太守崔谅诈降,但被诸葛亮识破,崔谅身死。
参考答案:诸葛亮先让人在南安城下点火,说要烧城。然后派人乔装魏兵到安定城求救,说以放火为号,安定太守崔谅中计带兵离城,蜀军随后取了安定。崔谅兵败诈降,说愿意说服南安太守,诸葛亮识破其计,将计就计,遂取了南安。
●第九十三回:姜伯约归降孔明 武乡侯骂死王朗
诸葛亮派赵云攻打天水城,派蜀将伪装成魏将,前去请天水郡军马解围,并设下埋伏。天水太守马遵部下大将姜维(字伯约)出迎,识破孔明计谋,并将计就计,反而大败赵云。孔明十分赏识姜维的将才,就巧用反间计,先佯攻冀城。姜维因母亲住在冀城,急忙回去守城。诸葛亮派人扮作姜维的模样,假装投降,让其他魏军认为他已叛国。姜维因受马遵所攻,无路可走而降蜀,得天水。诸葛亮出祁山,兵临渭水。曹睿命曹真为大都督,率二十万军马迎战蜀军。军师王朗欲说降诸葛亮,却反被孔明骂死于阵前,曹真、郭淮亦被杀败。
●第九十四回:诸葛亮乘雪破羌兵 司马懿克日擒孟达
曹真以和亲为条件,请羌兵来助战。关兴、张苞领兵作战,却被羌人的铁车阵打得大败。这时已是十二月,天降大雪,姜维在雪下挖了深沟,将羌人的铁车兵全部陷在其中,羌兵大败。诸葛亮将羌兵首领放走,羌人从此臣服。蜀军乘胜追击,直追到渭水,曹真两路先锋被赵云、魏延所斩,上表乞援。钟繇保举司马懿,曹睿加懿为平西都督,使由宛城赴长安。新城太守孟达欲归蜀国,决定起兵伐魏,但计划泄露。司马懿得孟达造反信,不奏朝延,先予征除。司马懿突发奇兵,孟达被申耽一枪刺于马下,徐晃亦被孟达射中而亡。司马懿后见曹睿,举张郃为先锋,往破蜀兵。
▲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
街亭离阳平关不远,是汉中咽喉之地,蜀军的粮草都必须从这条路上运输供应。如果街亭有失,诸葛亮只能退回汉中。马谡立下军令状,自告奋勇率二万五千精兵去守街亭。诸葛亮深知街亭的重要,又派高翔领兵驻扎在离街亭不远的列柳城。再派大将魏延屯兵于街亭之后。诸葛亮将大军安排妥当,准备从斜谷出击,最终夺取长安。马谡来到街亭,看了地势,认为诸葛亮太多虑,于是不听王平建议,将兵寨扎在山上。司马懿指挥大军将土将山团团围住,蜀军不战自乱,街亭失守。魏延、王平等各路人马也频频失利。司马懿率十五万大军直取诸葛亮屯粮的西城。这时诸葛亮身边只有一班文官和二千五百老弱残兵。大军压境,诸葛亮镇定自若,大开城门,派二十个军士扮成老百姓,在城外洒扫街道。自己羽扇纶巾,在城楼之上焚香弹琴。司马懿怕中埋伏,急忙退兵。诸葛亮知道司马懿大军不久又会重新杀回,于是下令放弃西城,撤回汉中。司马懿又回到西城,听老百姓诉说诸葛亮唱了一出“空城计”,不禁自叹不如。
▲第九十六回:孔明挥泪斩马谡 周鲂断发赚曹休 (失、空、斩)
尚书孙资建议曹睿分兵守险要,养精蓄锐,以图吴蜀,曹睿驾回洛阳。诸葛亮率军退回汉中,赵云不少一将一卒而归,孔明赏赐。诸葛亮想起刘备临死时曾嘱咐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重用的话,感慨自己用人不慎,误了蜀国大事。马谡自缚后前来请罪,为了严明军纪,孔明挥泪斩马谡,马谡死时年仅三十九岁。诸葛亮又上表刘禅,自贬三级。刘禅依言,将诸葛亮贬为右将军,仍然办理丞相的一切事务。诸葛亮在汉中重新教练军队,积聚粮草,打制兵器,准备再战。曹休准备进攻吴国,东吴鄱阳太守周鲂到曹营诈降,以自刎、断发之举骗取了曹休的信任。曹休被赚入石亭,被陆逊打败。
●第九十七回:讨魏国武侯再上表 破曹兵姜维诈献书
东吴挫败魏军后,派遣使者到蜀国,商定合力讨伐魏国。这时,蜀军已是兵强马壮,粮草充足。为了完成统一大业,诸葛亮正率领蜀军准备出兵。赵云病重而死,刘禅厚葬赵云。诸葛亮再度上表请求伐魏,这就是著名的《后出师表》。孔明二出祁山,领兵三十万进兵陈仓,遭到了守将郝昭的顽强抵抗。同乡靳祥两番说郝来降,郝断然拒绝。孔明几次攻城不下,魏将王双又前来助战,连斩两员蜀将,便向姜维求计。曹真为了与司马懿比功,大举进兵,姜维诈降曹真,部将费耀替曹真出征,中计自刎,蜀兵三至祁山。
●第九十八回:追汉军王双受诛 袭陈仓武侯取胜
司马懿深识诸葛亮之法,认为蜀兵利在速战,魏兵则宜久守。魏军把守着陈仓要道,诸葛亮的军粮无法顺利运送。魏军一直不与蜀军正面交战,只等蜀军缺粮。不久,魏军估计蜀军粮草已经不多,便派兵假装运粮,等蜀军来抢,粮车上却装上干柴茅草,只等蜀军一到,便引火烧车,然后用外面的伏兵进攻。诸葛亮将计就计,反设埋伏。当晚,蜀军袭击魏军营寨,以火攻大大败曹军。孔明虽获胜,但还是安排退军之计,等到曹真知晓,蜀兵已去二日。魏延受诸葛亮密计,斩追将王双。东吴孙权称帝,改元黄龙。后主听孔明言,赍礼作贺,陆逊虚张声势以伐魏。陈仓将领郝昭病危,渚葛亮乘机夺了陈仓。曹真不能抵挡孔明,曹睿便拜司马懿为大都督。孔明出汉中,夺取陈仓,三出祁山。
●第九十九回:诸葛亮大破魏兵 司马懿入寇西蜀
诸葛亮攻下武都、阴平两郡,败郭淮、孙礼,后主刘禅诏诸葛亮官复原职。司马懿见诸葛亮料事如神,遂按兵不动。诸葛亮假意退兵,引得司马懿上当追赶,蜀军趁机偷袭了魏军营寨。诸葛亮正准备再次进攻,忽然传来张苞身死的消息。诸葛亮放声大哭,昏倒在地,从此得病卧床不起,只好退兵回汉中。蜀军已走了五天,司马懿才得知,不由感叹诸葛亮神出鬼没。建兴八年秋七月,睿即拜曹真为大司马、征西大都督,司马懿为大将军、征西副都督,刘晔为军师。引四十万大兵,直奔剑阁,来取汉中。诸葛亮已经病好多时,每天操练人马,演习阵法。听说魏军来犯,诸葛亮预测一月内必有大雨,便派一千人马去守陈仓要道,自己率大军随后接应。魏军攻人陈仓城,却见陈仓已是一座空城,房屋被诸葛亮全部烧毁。这时天降大雨,接连下了三十天,魏军行住都在泥水中,马无草料,死者无数,军士怨声不绝,司马懿退兵。
●第一百回:汉兵劫寨破曹真 武侯斗阵辱仲达
孔明四出祁山。曹真与司马懿打赌料敌,各守一谷等候蜀兵。魏延、陈式不听孔明“防魏伏兵,不可轻进”的命令,擅自领兵出箕谷,被魏兵杀败。曹真麻痹大意,被蜀军劫了营寨,司马懿救曹真,曹真一病不起。孔明斩陈式留魏延,又作书送曹真,曹真读了书信,气死于军中。诸葛亮在渭滨摆下战场,与司马懿交锋。两军对垒,司马懿与孔明比斗阵法。司马懿摆出“混元一气阵”,诸葛亮则以“八卦阵”破之,魏军大败。不料,负责运送粮草的都尉苟安因好喝酒耽误了时间,被诸葛亮责打,苟安心怀不满,连夜投奔魏军。司马懿让苟安回成都散布谣言,说诸葛亮有篡国之意。后主中司马懿反间计,召孔明回成都。孔明增灶减兵而退,魏兵不敢追。
《三国演义》80~100回读书笔记
《三国演义》80~100回读书笔记第八十回:曹丕废帝篡炎刘 汉王正位续大统献帝在华歆、曹洪、曹休等威逼下让帝位于曹丕,曹丕虚伪地推托了三次。汉献帝迫不得已,修筑“受禅台”,亲自将玉玺交给曹丕。曹丕即位后,定
《三国演义》80~100回读书笔记
●第九十一回:祭沪水汉相班师 伐中原武侯上表南蛮平定,诸葛亮祭祀了泸水的鬼魂后胜利班师回成都。魏主曹丕崩,曹睿立。司马懿被封为骠骑大将军,提督雍、凉等处兵马。孔明根据参军马谡建议使“反间计”(注:第100回,诸葛亮“六出祁山”,司马懿也对其采取过“反间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曹睿把司马懿削...
三国演义90~100回的读书笔记,老师要求的但我没买书,大家帮帮忙哦_百度...
1.“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揭示了《三国演义》中,刘,关,张的特殊关系,请简述“桃园三结义”这一故事情节。刘备、关羽、张飞三人都怀有一腔报国安邦的热血,他们在涿郡相遇,意气相投,三人决定结为异姓兄弟,于是他们在张飞庄后的桃园里结拜,自此之后三人便如亲兄弟一般。2.“怒鞭督邮”第一次表现...
《三国演义》每回读书笔记
《三国演义》每回读书笔记——第三十八回 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刘备不听云长张飞劝阻,三请诸葛亮。离草庐半里之外,下马步行。亮昼寝未起,备拱立阶下。张飞欲放火烧亮。云长劝住。孔明翻身向里而卧,刘备不让小童唤起,又立了一时辰,亮方起。玄德请...
《三国演义》每章读书笔记
《三国演义》每回读书笔记——第四十二回 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坂桥·刘豫州败走江津口》张飞在长坂桥一声巨吼吓死夏候杰,喝退曹操百万兵。关公孔明刘琦接应刘备投江夏。荆州军民投降曹操。曹操点马步水军八十三万,诈称一百万,水陆并进,沿江而来。东吴孙权商议御操之策,鲁肃请...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 俗话说:“不读水浒,不读三国。”意思是年轻人不要读《水浒传》,老年人不要读《三国演义》。原因是水浒里打架杀人太多,会影响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但是三国勾心斗角太多,会损害老年人的身心。所以古人才会对这两个大名鼎鼎的名字发出这样的感叹! 但说到三国勾心斗角,最精彩的是诸葛亮与...
求三国演义前80回的读书笔记 追加80分 详细看下面要求
第五十回 曹文明用语从赤壁逃脱,诸葛亮在路上布下数路伏兵,使得曹文明用语部下士兵又折伤大半。曹文明用语中了诸葛亮“虚虚实实”之计,率兵走华容道,却遭遇关羽的伏兵,曹文明用语向关羽求情,关羽念在曹文明用语往日的恩情上放走了曹文明用语。第五十一回 周瑜率大军攻打荆州南郡,与守将曹仁对垒。曹仁故意弃城而...
求三国演义每一回读书笔记
求三国演义每一回读书笔记第一回 汉朝末年,张角兄弟发动叛乱,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结义,踏上了保国安邦的道路。第二回 督邮故意刁难刘备,张飞怒不可遏,痛打了督邮一顿。朝廷上宦官专权,大将军何进立外甥刘
读书笔记三国演义的所有回
诏班师后主信谗 托屯田姜维避祸第一百十六回 钟会分兵汉中道 武侯显圣定军山第一百十七回 邓士载偷度阴平 诸葛瞻战死绵竹第一百十八回 哭祖庙一王死孝 入西川二士争功第一百十九回 假投降巧计成虚话 再受禅依样画葫芦第一百二十回 荐杜预老将献新谋 降孙皓三分归一统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被后人...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摘抄(27篇)
《三国演义》500字读书笔记一 《三国演义》是历史上著名的名著,他的作者是罗贯中,在这本书里,他讲述了很多发生在三国时期的故事,描绘和刻画了很多性格特征明显的人物形象。 其中包括老谋深算的刘备、心胸狭窄的周瑜、容易红脸的张飞……,相信只要是你看过这本书,那么你都会对这些人印象深刻的。 从小到大,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