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魏救赵的典故,200字左右的文章

如题所述

战国时期公元前354年,魏国派大将庞涓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向齐国求救,齐国派田忌、孙膑带兵救赵,田忌主张直趋邯郸,但孙膑认为派兵解围,要避实就虚,击中敌方的要害,他对田忌建议魏国的精锐都在赵国,内部空虚,我们就派兵直功魏都大梁,庞涓就会带兵回来救魏,这么赵国的围就可以解了,然后我们趁魏兵疲惫在预先选好的作战的地方桂陵迎击他们,我们必定会胜利。最后按照孙膑的策略魏兵大败,孙膑也因此出名,围魏救赵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被选入三十六计,围魏救赵在今天也有现实意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0-23
公元前354年,魏国军队围赵国都城邯郸,双方战守年余,赵衰魏疲。这时,齐国应赵国的求救,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八万救赵。攻击方向选在哪里?起初,田忌准备直趋邯郸。孙膑认为,要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排解别人打架,不能直接参与去打。派兵解围,要避实就虚,击中要害。他向田忌建议说,现在魏国精锐部队都集中在赵国,内部空虚,我们如带兵向魏国折都城大梁猛插进去,占据它的交通要道,袭击它空虚的地方,向魏国的国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进军,它必然放下赵国回师自救,齐军乘其疲惫,在预先选好的作战地区桂陵迎敌于归途,魏军大败,赵国之围遂解。孙膑用围攻魏国的办法来解救赵国的危困,这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名的战例,被后来的军事家们列为 三十六计中的重要一计。围魏救赵这一避实就虚的战法为历代军事家所欣赏,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释读】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第2个回答  2020-03-13
战国时期公元前354年,魏国派大将庞涓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向齐国求救,齐国派田忌、孙膑带兵救赵,田忌主张直趋邯郸,但孙膑认为派兵解围,要避实就虚,击中敌方的要害,他对田忌建议魏国的精锐都在赵国,内部空虚,我们就派兵直功魏都大梁,庞涓就会带兵回来救魏,这么赵国的围就可以解了,然后我们趁魏兵疲惫在预先选好的作战的地方桂陵迎击他们,我们必定会胜利。最后按照孙膑的策略魏兵大败,孙膑也因此出名,围魏救赵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被选入三十六计,围魏救赵在今天也有现实意义。
第3个回答  2020-05-12
2020-03-13聊聊
战国时期公元前354年,魏国派大将庞涓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向齐国求救,齐国派田忌、孙膑带兵救赵,田忌主张直趋邯郸,但孙膑认为派兵解围,要避实就虚,击中敌方的要害,他对田忌建议魏国的精锐都在赵国,内部空虚,我们就派兵直功魏都大梁,庞涓就会带兵回来救魏,这么赵国的围就可以解了,然后我们趁魏兵疲惫在预先选好的作战的地方桂陵迎击他们,我们必定会胜利。最后按照孙膑的策略魏兵大败,孙膑也因此出名,围魏救赵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被选入三十六计,围魏救赵在今天也有现实意义。
第4个回答  2021-05-23
战国时期公元前354年,魏国派大将庞涓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向齐国求救,齐国派田忌、孙膑带兵救赵,田忌主张直趋邯郸,但孙膑认为派兵解围,要避实就虚,击中敌方的要害,他对田忌建议魏国的精锐都在赵国,内部空虚,我们就派兵直功魏都大梁,庞涓就会带兵回来救魏,这么赵国的围就可以解了,然后我们趁魏兵疲惫在预先选好的作战的地方桂陵迎击他们,我们必定会胜利。最后按照孙膑的策略魏兵大败,孙膑也因此出名,围魏救赵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被选入三十六计,围魏救赵在今天也有现实意义。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