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的御史大夫是否还掌管财政?

需要详细的答案以及史料证明

一、御史大夫不掌管财政

《汉书·百官公卿表第七上》“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两丞,秩千石。一曰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员十五人,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
这段话充分说明御史大夫(及其下属)的职能主要有3个:①掌管图书典籍以及文献档案资料。②督查、管理州刺史。③负责对朝廷官员的检举受理和弹劾。

二、掌管财政的是治粟内史和少府
《汉书·百官公卿表第七上》“治粟内史,秦官,掌谷货”;“少府,秦官,掌山海池泽之税,以给共养”。
秦汉财政收支有两大特点,不可不察。其一是粮食谷物类与其他商品分开经营。其二是官僚系统和皇家系统分开支出。1、治粟内史的工作是收税和给官员发薪俸(还有财政救灾功能),因为这时的税收和薪俸往往不通过货币形式,而是直接采用粮食的形式(汉朝的当官的都用多少石来表示)。2、少府的工作是收租以及给皇室子弟发放爵位补助。同样,租是通过皮毛、丝绵、矿石、原木等形式来收缴,而补助则以衣服、府邸、礼器等产成品的形式来进行。少府相当于即是皇家收支机构,又是生产机构,具备行政、事业、企业单位三大职能。

另外,汉武帝还专门设置了“水衡都尉”的名称,将货币铸造和发行权收归中央,独立机构专门管理。“水衡都尉,武帝元鼎二年初置,掌上林苑,有五丞。属官有上林、均输、御羞、禁圃、辑濯、钟官、技巧、六厩、辩铜九官令丞。”
其中水衡都尉和少府的职能有部分重合,汉武帝晚年又进行过一些枝节的改革和调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1
御史大夫不专管财政,但财政审计工作由其负责。秦朝御史大夫,是全国最高监察长官,执掌监察,协助丞相处理全国政务并兼理审计。始皇时此官位次于左、右丞相,后逐渐成为御史台长官。在御史大夫之下,设有侍御史和监御史,协助御史大夫专职监督全国的民政、财政和财物审计事项。汉代刺史,掌理对州郡的监察审计工作。秦汉时期的审计地位要比西周时期高。

相关史料:《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 颜师古注引臣瓒曰:“《茂陵书》:御史大夫秩中二千石。”

参考资料: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9-27
不管
御史大夫,官名。秦代始置,负责监察百官,代表皇帝接受百官奏事,管理国家重要图册、典籍,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西汉沿置,御史大夫与丞相、太尉合称三公,秩中二千石 。职务类似后来的尚书令,此为汉初之情况。通常谓御史职掌监察,然主管非御史大夫,而是其下的御史中丞。成帝绥和元年(前8),仿古制设三公,改大夫为大司空。东汉又改为司空。大司空(司空)不在御史台。“侍御史之率”的名义改属中丞。晋以后多不置御史大夫。唐复置,专掌监察执法。宋不除大夫,以中丞为台长。明洪武中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御史大夫之官遂废。
秦始置
  秦始置御史大夫,为秦代最高的监察官,始皇时此官位次于左、右丞相,后逐渐成为御史台长官。西汉时沿置,御史大夫掌副丞相,故丞相、御史并称,丞相府和御史大夫府合称二府。凡军国大计,皇帝常和丞相、御史共同议决。丞相位缺,也可由御史大夫升任。御史大夫之秩为中二千石。由于御史和皇帝亲近,故群臣奏事须由他向上转达,皇帝下诏书,则先下御史,再达丞相、诸侯王或守、相,因而皇帝可利用御史大夫督察和牵制丞相。西汉初,诸王国也设此职,景帝中元三年(前147)时省去。
秦代的地位作用
秦代御史大夫是监察机构的最高长官
  秦代中央监察机构的最高长官是御史大夫。在秦统一六国以前,没有御史大夫这么个官名,这个官职是在秦代出现的。史书上说:“御史大夫,秦官,银印青绶,掌副丞相。”秦代中央官制是三公九卿,三公即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御史大夫是辅佐丞相的,可以代皇帝起草诏令,接受皇帝的差遣出使,处置一些军国大事,当然也负责对百官进行监察和纠劾。秦时做大官的人都佩带官印,把官印装在腰带里,将绶带垂在腰旁。印的质料有金、银、铜、玉等。绶是一条较宽并织有花纹的丝带,官位不同,所佩绶的颜色和织法也明显不同,使人一望便可知佩绶人的身份。在当时,最尊贵的是金印紫绶,接下来就是御史大夫佩饰的银印青绶,表明御史大夫的地位是很高的。
秦代御史大夫可递补相位之缺
  秦代规定丞相的位子出现空缺,御史大夫可以递补。这是一个重要的机制。古代宫廷的矛盾主要体现在皇权和相权之间。君主一方面要依靠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去统领百官,另一方面又害怕丞相权重,架空君主。秦始皇当年即秦王位时(当时叫秦王政),只有13岁,大权操纵在相国吕不韦手里,只是在他22岁那年除掉吕不韦后,才真正掌握了秦国的政权。这段痛苦的经历在秦始皇心中是难以抹去的,所以设立御史大夫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制约相权,而制约的机制就是明确御史大夫为“候补”丞相。这样一来丞相就要小心谨慎,奉公守法,以免遭御史大夫的弹劾。而御史大夫则会努力工作,尽量去挑丞相的毛病,结果就达到了相互制衡的目的。   
由于御史大夫要协助丞相处理朝政,所以监察的职能主要由御史丞和御史中丞去完成,其中御史中丞具体执行监察大权。御史中丞经常跟随在皇帝身边,负责监察朝中文武官员。除本职工作外,御史中丞也做一些行政事务,比如主管公卿百官的奏章,掌管图籍秘书等。秦代中央监察官中还有侍御史,因其在朝会时站立在殿柱下,也称柱下史。当时有一个叫张苍的,做过秦的侍御史,史书说他“主柱下方书”。方书,有人释作四方文书,即掌管中央的奏章、档案、图书以及地方上报的材料等。后来他跟随刘邦造反,由于他有“主柱下方书”的经历,很受萧何的器重。西汉建立后,他因拥立文帝有功,官至丞相。
第3个回答  2011-09-27
不掌管。
御史大夫,官名。秦代始置,负责监察百官,代表皇帝接受百官奏事,管理国家重要图册、典籍,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
第4个回答  2011-09-27
秦朝御史大夫是掌管监察,不仅负责监察百官,代表皇帝接受百官奏事,管还理国家重要图册、典籍,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西汉沿置,御史大夫与丞相、太尉合称三公,秩中二千石 。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