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所述
角色的记载源于元代《三教搜神大全》 ,活跃于明代古典小说《西游记》、《封神演义》(《封神榜》) 等多部文学作品中,其故事包括:
一,封神榜:
洗澡闹海屠龙、顺应天命、剔骨还父、保周灭商、打仗杀敌、完成使命、肉身成圣。
二、三教搜神大全:
战海杀九龙、处死妖首石记(石矶)、降群魔等。
三、西游记:
自幼大闹龙宫水府、踩倒水晶宫、降龙、降伏九十六个妖魔、降伏牛魔王等
《剔骨还父》:
哪吒经常偷偷出去玩见义勇为,用乾坤圈打死了作恶的夜叉 ,又杀了前来增援的龙王之子敖丙。东海龙王大怒,找到李靖,要他交出哪吒。不然就带领水兵水将兴风作浪,水淹陈塘关。
哪吒想要反击,遭到李靖的阻拦,并收去法宝。哪吒为了全城百姓的安危,挺身而出,悲愤自刎,削骨还父,削肉还母,感化天神。
《肉身成圣》
太乙真人借莲花与鲜藕为身躯,费九牛二虎之力,使哪吒还魂再世。复生后的哪吒手持火尖枪、脚踏风火轮,到处性侠仗义。
《三头六臂》
通过之前的经历与感化,哪吒在云霄洞口受磨炼 ,最后练就三头六臂,并且手持神器,成人人人传颂的大英雄形象。
扩展资料:
一、形象来源:
哪吒是我国最为著名的正统神仙之一,也是经典的艺术形象之一;主要故事源自宗教文化与名著内容,传统神话主要分为三大体系:正统道教神系、民间信仰神系、神魔小说神系;宗教信仰最主定为道教神话体系文化传统。身为专司伏魔的正道天神,其神祇行宫规格定性高级。
部分文化含佛系信仰,早在宋代的佛经中已有那咤,比如《景德传灯录》、《密庵和尚语录》等,甚至在宋代之前就有那咤的名字出现,虽然有多本佛书中都存在那咤的记载,但哪吒并非由佛教原创,而是长发道童不是和尚
二、文学特征:
1、《封神演义》原著:贵为历代第一圣人,天生丽质 眉清目秀、面如傅粉 唇红齿白、昂昂眉宇 眼运精光 白白胖胖,容颜俊美 清秀童面,形似孩童\少年,仙气逼人;年方七岁长六尺,莲花化身高一丈;发梳护囟门、总角双鬏头、系头绳束发、光着两赤脚、可爱娃娃脸。
2、穿戴:身穿红肚兜,脖子戴莲花,水合袍束虎龙纹,四肢腕上各套一箍环儿。
3、武器:脖戴乾坤圈、提火尖枪、足踏风火轮;斜挂豹皮囊、投祭九龙神火罩。
4、武学:主练枪法、圈法、剑法等;法宝攻击、空中打架,有时地上打架,属战士的风火轮飞行兵,还能乘风御雾驾云而行。身怀绝技 武力高强 神通广大,具有阐教玉虚所传的法术和法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哪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哪吒闹海
哪吒(汉语拼音: nézhā ),亦作那吒,为中国神话、印度神话人物,考据系源于佛教护法神,融入中国文化,而后也兴盛于道教与台湾民间信仰。在佛教传说中,哪吒是一名青少年天神(原型可能是古波斯的神灵),法力高强,拥护佛法,是毘沙门天王的后裔,也是释迦佛的弟子,称哪吒太子、那拏天等。
在道教中,哪吒姓李,父亲是托塔李天王,上有二兄金吒、木吒,排行第三。哪吒系释迦佛的高徒(《封神演义》称为太乙真人弟子),也是玉皇大帝手下的主要将领之一,统帅五营神兵。道教的头衔为太子元帅、中坛元帅、火轮天王、通天太师、威灵显赫大将军、三坛海会大神等,民间一般尊称太子爷、三太子,哪吒是华人崇敬的神灵,于很多民间故事中出现,也出现在《西游记》、《封神演义》等多部文学作品中。
相传哪吒割肉还母、削骨还父,后来由其恩师以莲花化身复活,终于修成正果,香港科幻小说家卫斯理(倪匡)曾经这样评价过哪吒:“常常羡慕哪吒三太子能够削骨还父,割肉还母,了却了血肉之躯,从此自由自在,再也不必受父母所生肉体的束缚。莲花化身之后,便进入了生命的高级形态,以灵魂为主的生命形式,摒弃了百无一是的臭皮囊。”
《封神演义》中的哪吒三太子,殷商末年陈塘关(今天津,一说河南西峡)总兵李靖的第三个儿子,金吒、木吒的弟弟,是灵珠子投胎。商朝末期时生人。母亲怀孕三年六个月,生下一个肉球。李靖以为是妖怪,就用剑劈开,里面的婴儿正是哪吒三太子。后来仙人太乙真人收他为徒。一次哪吒三太子在陈塘关旁的东海玩水,和东海龙王的三太子敖丙起冲突,不但将其打死,还抽他的龙筋做为腰带要送给李靖,而哪吒三太子也在战斗中把石矶娘娘烧死。
龙王到陈塘关兴师问罪。李靖因怕麻烦,想杀死其子哪吒。哪吒愤怒,割肉还母、剔骨还父,当场自戕。而后,哪吒以庙宇汲取人间香火,打算复活,却被其父李靖阻挠而失败,最后太乙真人只好用莲花与莲藕给哪吒造了一个新的肉体。复活后之哪吒对李靖之前的做法感到愤怒而希望复仇。李靖不敌,遇燃灯道人赠他按三十三天玲珑宝塔,并将哪吒困于该塔内,父子两人和好。
之后李靖与哪吒跟随姜太公,协助武王克殷。哪吒凭着高强的武功和法宝(风火轮、乾坤圈、混天绫)多次立下奇功。更因为其是莲花的化身,而不易受到世界或妖魔的各种毒害。
《西游记》八十三回记载哪吒为托塔天王李靖的第三个儿子,金吒、木吒的弟弟,另有一妹贞英。“天王生此子时,他左手掌上有个哪字,右手掌上有个吒字,故名哪吒。这太子三朝儿就下海净身闯祸,踏倒水晶宫,捉住蛟龙要抽筋为绦子。天王知道,恐生后患,欲杀之。哪吒愤怒,将刀在手,割肉还母,剔骨还父,还了父精母血,一点灵魂,径到西方极乐世界告佛。佛正与众菩萨讲经,只闻得幢幡宝盖有人叫道救命!佛慧眼一看,知是哪吒之魂,即将碧藕为骨,荷叶为衣,念动“起死回生真言”。哪吒遂得了性命,运用神力,法降九十六洞妖魔,神通广大,后来,要杀天王报那剔骨之仇。天王无奈,告求我佛如来,如来‘以和为尚’,赐他一座玲珑剔透舍利子如意黄金宝塔。那塔上层层有佛,艳艳光明,唤哪吒三太子以佛为父,解释了冤仇。所以称为托塔李天王者,此也。”
《西游记》的说法与《封神演义》大致相通。哪吒三太子因大闹龙宫、捉杀神龙和猛火烧死石矶娘娘,选择自尽,以免父累,最后又以莲花化身,恢复了生命。但是帮助哪吒莲花化身者不是《封神演义》提到的太乙真人,而是如来佛。
哪吒三太子是个勇猛的年轻神祇,常与其父亲托塔李天王同时出现。孙悟空不满玉帝授予其“弼马温”的管马小官,一怒之下杀出天界,回到花果山,自封“齐天大圣”。玉帝闻之,命哪吒与其父托塔李天王一同,奉旨前去花果山讨伐桀骜不驯的孙悟空。这是哪吒三太子在《西游记》中的第一次出现。
先锋官巨灵神与齐天大圣孙悟空未战到三回合,便被齐天大圣孙悟空击败。哪吒三太子见之大怒,冲上前去化身三头六臂,与悟空对战。孙悟空不甘示弱,同样化为三头六臂与哪吒大战三十多个回合,双方亦难分胜负。此时孙悟空偷偷拔下一根毫毛,化为本相,稳住哪吒,真身却绕到哪吒身后,偷袭得手。哪吒左臂负伤,负痛逃走。
讨伐未果之后,哪吒与李天王受到了玉帝的训斥。后悟空因天界蟠桃会未邀请自己而大闹天宫,逃回花果山。玉帝命哪吒与其父托塔李天王再次前去花果山讨伐悟空,哪吒与其父领十万天兵天将前去讨伐,然天兵天将俱为悟空所破,讨伐再次失败,而众神用兵无功,又大闹天官、踢八卦炉和发现大圣没遭斩烧及劈死,最终请出佛祖,如来佛果然法力无边,将这位齐天大圣以五指山制压了五百年。
哪吒在《西游记》中的再次出场,是在其后孙悟空取经路上遇到独角兕大王时,孙悟空因金箍棒被独角兕大王的金刚圈吸走而求救于玉帝。孙悟空点李天王与哪吒并邓化、张蕃二雷公下界擒魔。下界后,李天王命哪吒出战。哪吒挥舞宝剑,化作三头六臂,妖魔也化作三头六臂。哪吒又施大力,抛出斩妖剑、斩妖刀、缚妖索、风火轮,漫天兵器向妖魔打去。然而,所有兵器均被独角兕大王的金刚圈所套去,哪吒与邓、张二雷公败下阵来。其后孙悟空潜入魔窟,偷取诸神的兵器。哪吒献策,建议趁妖魔锐气已挫,众神一起应战,便可胜利。然而,之后等独角兕大王再次出洞,众神所有的应战兵器再次被其金刚圈所取走。之后太上老君的出现才降伏了本是其青牛的妖怪。
在之后降伏牛魔王和白老鼠精的过程中,哪吒终于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先是在降伏牛魔王时,其将风火轮套在了现出原形的牛魔王的牛角上,吹起真火配合其父李天王的照妖镜最终降伏了牛魔王。后来又是哪吒的提醒,使人认出了化身女妖、曾偷吃如来香花宝烛的白老鼠精的真实身份,确实为李天王的义女,并最终降伏了白老鼠精。
“莲花仙子”
“轩辕箭”
“水淹城唐关”
对了,还有之前李夫人怀胎三年零六个月生下肉球~
and和孙猴子打架的,这个他不是主角~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在道教的头衔为中坛元帅、通天太师、威灵显赫大将军、三坛海会大神等,俗称太子爷、三太子。
对于其角色的记载源于元代《三教搜神大全》 ,活跃于明代古典小说《西游记》、《封神演义》(《封神榜》) 等多部文学作品中。
哪吒出世 、斗杀敖丙 、二戏龙王 、哪吒闹海 、大战石矶 、莲花化身 、父子和解 、讨伐商纣
人物战绩
《封神演义》
打死杀死:李艮、敖丙 、碧云童子 、姚少司 、彩云仙子 、吉立 、邓忠 、李奇 、庞弘 、王虎 、王豹、马忠 、龙安吉 、张奎的马 、高兰英 、丁策 、鲁仁杰 。 一群商兵(第34回)。
总计:杀了十六个敌人,烧死一匹马;商兵数量未知(不计其数)。
打败打伤:敖光、彩云童子、 李靖、木吒 、余化(二次)、韩荣 、风林、张桂芳 、魔礼青 、闻仲、辛环、余庆 、邓九公 、殷洪 、郑伦(二次) 、温良 、殷郊 、羽翼仙 、刘环 、高继能 、丘引、陈奇 、法戒 、陈庚 、余先 、卞吉(二次) 、张奎(三次) 。
总计:三十二人次 。(另:高明,高觉,常昊,袁洪都被哪吒罩过打过,但都化光逃走,空忙一场,与张奎显露败象有所不同,故不计入其中)
败阵:石矶娘娘 、文殊广法天尊、燃灯道人 、王魔 、魔礼红 、闻仲 、赵公明 、红沙阵 、邓婵玉 、土行孙 、殷郊 、孔宣 、余化 、戴礼 。
总计:十四人次。
概述总结:哪吒在同门中杀敌战绩最高。
哪吒最经典10个故事
3. 哪吒助武王伐纣:在封神演义中,哪吒是姜子牙的重要部下,他帮助武王伐纣,参与了多场重要的战役。哪吒凭借自己的神力和智慧,多次击败敌军,为武王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4. 哪吒与杨戬的友谊:在神话故事中,哪吒与杨戬是亲密无间的战友和好友。他们共同经历了许多冒险和战斗,彼此扶持,共同成长。他...
哪吒除了闹海还有哪些故事
哪吒除了闹海,还有以下故事:降服九十六洞妖魔:哪吒在神话传说中展现了强大的战斗力,他曾成功降服了九十六洞的妖魔,保护了一方安宁。擒拿牛魔王:在部分传说或改编的故事中,哪吒还参与了擒拿牛魔王的行动,展现了其过人的武艺和智慧。助姜子牙兴周灭纣:在《封神演义》这部古典小说中,哪吒是助姜子牙兴周...
哪吒除了闹海,还有什么故事
三、西游记:自幼大闹龙宫水府、踩倒水晶宫、降龙、降伏九十六个妖魔、降伏牛魔王等 《剔骨还父》:哪吒经常偷偷出去玩见义勇为,用乾坤圈打死了作恶的夜叉 ,又杀了前来增援的龙王之子敖丙。东海龙王大怒,找到李靖,要他交出哪吒。不然就带领水兵水将兴风作浪,水淹陈塘关。哪吒想要反击,遭到李靖的...
哪吒最经典10个故事
哪吒最经典的10个故事包括:哪吒闹海、水淹陈塘关、哪吒出世、剔骨还父、哪吒行宫、翠屏显圣、兴周灭纣、莲花化身、哪吒大战倭寇、八臂哪吒城。首先,哪吒闹海是哪吒故事中最广为流传的一则。在这个故事中,哪吒因不满东海龙王对百姓的欺压,手持乾坤圈和混天绫大闹东海,最终击败龙王,为民除害。这一...
关于哪吒的故事有哪些
哪吒重生 除了上述两个故事外,还有一个关于哪吒重生的故事。故事中,哪吒在牺牲后并未消失,而是重生为更加英勇的神祇。这个故事展现了哪吒坚韧不拔、永不言败的精神。哪吒助周伐纣 在《封神演义》中,哪吒是助周伐纣的重要人物之一。作为姜子牙手下的神将,他参与了对抗商朝残余势力的战争,并立下赫赫...
中国五个最著名的童年故事
《哪吒闹海》是中国古代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的故事,描述哪吒三太子与东海龙王敖广的恩怨故事,表现了哪吒的英勇与正义。这个故事向孩子们传递了勇敢、忠诚、正义和孝道等价值观。《宝莲灯》是中国古代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故事,描述的是沉香救母的故事,表现了沉香对母亲的孝顺和勇敢。这个故事向孩子...
哪吒故事有哪些?
关于哪吒的故事有:1、哪吒闹海。哪吒自幼喜欢习武,有一天,他同小朋友在海边嘻戏,正好碰上东海龙王三太子出来肆虏百姓,残害儿童。小哪吒见此恶徒,义愤填膺,铤身而出,打死三太子又抽了它的筋。东海龙王得知此讯、勃然大怒,降罪于哪吒的父亲,随即兴风作浪,口吐洪水。2、莲花化身。身为灵珠...
哪吒最出名的三个故事
哪吒最出名的三个故事包括:哪吒闹海、剔骨还父、以及哪吒重生。哪吒闹海讲述了他因为不满龙王对百姓的欺压,而大闹东海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哪吒勇敢无畏,不畏强权,为了正义与龙王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最终成功制服了龙王,为民除害。剔骨还父则是哪吒在误杀石矶娘娘的童子后,为了平息事端,选择了...
哪吒除了闹海还有哪些故事
降服九十六洞妖魔、擒拿牛魔王、助姜子牙兴周灭纣。李哪吒,亦作哪吒,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人物,道教护法神。 哪吒信仰兴盛于道教与民间信仰。在道教的头衔为中坛元帅、通天太师、威灵显赫大将军、三坛海会大神等,俗称太子爷、三太子。对于其角色的记载源于元代《三教搜神大全》,活跃于明代古典小说《西游记...
关于哪吒的故事有几个
闹海杀龙——哪吒最典型的故事,就是常和龙相斗,与海中龙王为敌。闹东海、宰巨龙是哪吒最主要的传统故事之一的开篇之作。毁身再世——剔骨还父、削肉还母,自残自杀,然后再以宿体复活的故事,也是哪吒的典型之处,可见哪吒不惧皮肉之苦,更不怕区区死亡。在一些宋元佛经中,此行为目的是为了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