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太子是封建制度一直延续的,雍正为何废除太子制度?

如题所述

“嫡长子继承制”是汉族封建王朝实施了近两千年的制度,但是清兵入主中原后,只有康熙立过太子,而且以失败告终。雍正吸取康熙立太子的经验教训,建立了秘密立储制,此后的大清王朝一直沿用这一制度。

雍正的秘密立储制和按“嫡长子继承制”立太子相比,的确更有优势。

中国长期一来都是一夫一妻多妾制,所谓嫡长子就是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对皇帝来说就是皇后生的大儿子。“嫡长子继承制”就是把皇后生的大儿子立为太子,将来继承皇位,皇后要是没生儿子就把嫔妃生的儿中年龄最大的立为太子,将来继承皇位。


按“嫡长子继承制”立太子,没有人为因素,连皇帝也说了不算,只是遵从天意,符合“君权神授”思想。既然天意如此,大家也就不争了,这就保证了皇权交接的稳定性。

不过,“嫡长子继承制”在落实过程中也有问题。中国的皇帝是终身制,太子逐渐长大,就会有一些大臣为谋求未来利益向太子靠拢,形成太子党。这会让皇帝很不舒服。太子成年后,如果不让他监国,他就得不到锻炼,如果让他监国,他就会分皇帝的权力,皇帝就更加难受。

还有,按“嫡长子继承制”落实,太子是天定的,即便是“阿斗”样的人也得受着,要想更换,必遭其乱。


大清朝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实行的是“贵族公推制”,顺治是遗诏制,康熙学习汉人实行了“嫡长子继承制”,结果他只学了个皮毛,立了太子,却没把对太子的约束制度学来,结果造成太子党势力做大,太子分权严重,加上太子胤礽能力很强,严重威胁到康熙皇位的安全。康熙无奈废了太子,结果引起“九子夺嫡”,闹得康熙心力交瘁。

应该说,立储一事是康熙一生最挠头的事。康熙晚年身体不好,大臣不断上书请求立太子。康熙经过深思,要默定储君,至死也没立太子。


康熙的决定是对的,他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立胤礽为太子,要么就谁也不立,既然他废了太子,就只能谁也不立。因为胤礽是嫡长子,是天定接班人,其他立谁都会造成争斗。谁也不立是避免争斗的最好方法。这样康熙可以从容地扶持自己意定的储君,等储君能控制大局时,皇权也就可以顺利交接了。

“嫡长子继承制”是天说了算,默定储君是皇帝自己说了算,皇帝当然喜欢自己说了算,所以雍正支持康熙的默定储君,不支持立太子。

康熙的默定储君,至死也没有公布继承人,这给雍正带来很大麻烦。雍正对康熙默定继承人进行改进,建立了秘密立储制。


老皇帝把默定的储君写成遗诏,一式两份,装入密匣中,一份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面,一份由皇帝随身携带,老皇帝驾崩,打开密匣,新皇帝继位。秘密立储制很好地解决了默定储君什么时间公开,怎么公开的问题。

“秘密立储制”解决了“嫡长子继承制”的问题,实现皇权稳定交接,效果甚至比“嫡长子继承制”要好。雍正时期的清朝,需要的就是稳定,他当然会选择秘密立储。

不过,秘密立储也有弊端,皇帝一人说了算,还不能商量,会犯主观错误,会以个人喜好立储,很有可能所立非人。

互关互动,互利共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0
因为雍正认为立太子会导致朝堂争斗,这对清朝的政局不是好事,再加上他本身也不是太子继位的,所以他才会废除太子制度。
第2个回答  2020-12-19
因为雍正皇帝看到太子制度有很大弊端,再加上容易引发战争。因此雍正废除太子制度。
第3个回答  2020-12-20
因为雍正本来就不是太子,他发现太子并不一定就是最合适做皇帝的那位,所以他废除了太子制度。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