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的方法与措施

如题所述

学生的厌学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主要是后天接受教育时出现的特殊现象,主要是人为造成的。后天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他们或多或少的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有时甚至是造成学生厌学的罪魁祸首,使学生的学习无法进行下去。为了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让孩子正常地学习、愉快地接受教育,我认为主要应从:1、社会舆论要多从正面进行引导,家庭教育也应及时跟上。各种新闻媒体应该多进行正面宣传,避免各种负面效应在学生心目中产生消极影响。2、学校教育时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的主阵地。学校教育的好坏直接决定学生成才与否,因此学校教育千万别让学生丧失信心。首先,老师的言行是影响学生是否爱学习的主要环节,有时老师一句不经意的话,或者一个不好的脸色,就会成为学生厌学的导火索。3、正确的评价机制也是消除学生厌学情绪不可缺失的因素之一。以往的评价机制都是单一的学校评价,而评价的主要依据就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只要学生的学习成绩好了,各方面的评价就会“一荣俱荣”,因此我们评价机制应有单一的看成绩,转向看孩子个方面素质的优劣上来,切莫因自己的一句随意的话把孩子的学习兴趣给打消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8-13
很多孩子不去学校,沉迷网络游戏,这样的孩子多数都是先厌学,然后才在游戏当中打发无聊的时间。也就是说整天抱着手机不放手,实际上是个结果,而不是引发孩子不上学的原因。让孩子辍学,父母到底该怎么办呢?30天帮孩子建立手机界限,帮孩子建立学习目标,提升孩子的学习动力,提升父母沟通技巧,改善亲子关系,如何与学校老师互动,改善师生关系,调整居家环境等,解决孩子的所以问题。

厌学、辍学最主要有几个原因:
一是、孩子在学校跟老师或同学的关系比较差;
二是、基础差,想学可是跟不上;
三是、家庭矛盾或亲子关系紧张;最后就是青春期孩子的发育带来身体和心理的冲动和困惑。

所以家长朋友,如果说你家孩子不去学校,准备辍学,如果您抓住工作要点,从根源去解决问题,还是可以让他们重返学校的。
第2个回答  2021-03-10

直播回看小孩厌学怎么办 如何改善厌学情绪

第3个回答  2016-12-06
  一、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
陶行知先生说过:大家愿把整个的心捧出来献给小孩子才能实现真正的改造。他要求教育者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真善美的活人。
具体做法是:
①把学生看作自己的亲人,与他们之间建立了平等、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
②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绝对不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如挖苦、讽刺、训斥、指责,而是与他们共同分析成绩差的原因,探讨学习方法。
③利用休息时间侧重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帮他们补基础知识,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要想彻底根除学生的厌学情绪,教师就要付出真情,跟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要关心爱护每一个人,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厌学的学生,教师更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让他们尝到学习的快乐。我曾教过这样一个班,班上绝大部分同学都厌学,表现在上课不是睡觉就是在下面交头接耳,且没完没了,你讲他也讲,你不讲他还是讲,一旦提问,他们就成哑巴了,一问三不知。这样下去怎能行!我整天思索着对策。付出真情,一定会有收获,于是,我首先用情感打动他们,跟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影响教育过程的进行和教育目标的达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法宝。应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工作理念,发展民主、互助、关心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要平等地对待和关爱学生,不歧视成绩暂时较差的学生,真正做到一视同仁,多给他们一份融洽与和谐,使他们相信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被老师忽视。要尊重学生保持良好公众形象的需要,维护其自尊心,不要过分责难学生,不要因为学生的一点点错误就恶语相向。我告诉他们,自己想跟他们交朋友,而且是那种肝胆相照、无话不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好朋友,这一下就拉近了与他们的距离,他们觉得我就像他们的大姐姐。从他们闪亮的眼睛里读懂了这一个信息后,我知道已经成功了一半。便趁热打铁,进一步接近他们,跟他们话家常,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家庭状况,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学生病了送他们上医院,在学习上不厌其烦地为他们讲解,只要他们取得一点成绩,我就及时给予表扬。通过与他们的交往,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他们了,他们也越来越喜欢上我的课了。
    二、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是不以教师的意志转移的客观存在,因此,绝不是教师想让学生怎么样,学生就会怎么样。教师要想使学生接受自己的教导,首先就要把学生当作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而是要把他们当作有独立个性的人来看待,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他们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教师不但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且连自己的知识也是不能强加给学生的。强加,不但加不进去,而且还会挫伤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窒息他们的思想,导致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抵制和抗拒。这样,学生的厌学情绪自然出现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人有了兴趣,才会走向成功。如爱迪生是因为对电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做电灯的实验过程中,虽然一次又一次地失败,可他毫不气馁,不断总结,坚持试验,终于成功地发明了电灯,对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要想学生不厌学,热爱学习,首先就应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乐趣,自主地去学、乐学、爱学。那么,怎样来培养他们的兴趣呢?以讲故事开始不失为一法。几乎所有学生都爱听故事,所以,讲故事要讲究策略,要师生共同完成。老师每天给学生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只讲一半,并告诉学生这个故事出自哪本书,要求学生把这本书看完,并讲述这个故事下一半,慢慢地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其次是多肯定,多表扬,多鼓励。当他们讲完一个故事,做出一道正确的题时,老师要给予肯定,及时表扬,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增进学习的兴趣。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倡科学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式以书本和教师为中心,教师过度重视教学过程中自己经验的构建。实际上,促进学生的学习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根本目的所在,也是教学设计的基础。明确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而不是教。可见,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和参与程度。科学的方法是提倡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现代教育教学活动必须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认知原理和认知发展,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2]这样,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提供者、标准答案的发布者,而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协助者、引导者和组织者。在组织课堂教学设计时,要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条件,以便他们能经常有机会表现和检验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这有利于学生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经验,重视培养学生在自己已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
    三、多提供机会,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人人都想获得成功,获得他人的肯定,但厌学的学生却很少得到表扬,在家中是父母的唠叨、打骂,在学校是老师的斥责、训斥,在同学中遭受的是蔑视、讥笑。回答问题老师从不点其名,其他的活动总没有他们的名字,所以,他们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只觉得苦和累,于是,上课无精打采或逃课去上网、打牌。如果老师平等地对待他们,多给他们机会,多鼓励他们,学生就会慢慢转变。每一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独特的优点,他们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专长,教师不能因其成绩不好,就否定他们的一切,而是要去细心地寻找、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记得我当班主任时,我班有一个叫小刘的学生,他基础差,不做作业,上课讲话,甚至逃课,很多老师对他束手无策。我在家访中了解到他爱劳动,不怕累、不怕苦,于是,让他当劳动委员,他特别高兴,在工作中很负责,每次他都带着大伙出色地完成任务。我及时表扬了他,要大家向他学习,充分调动了他的积极性。一段时间后,许多老师都说他变了,后来他考取了初中。可见,作为老师应让学生有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应多表扬、鼓励他们,让他们多尝尝成功的喜悦,这样,就可以增强他们的信心,学习起来才会感到乐趣无穷。
  四、培养自主能力,克服依赖习惯
  厌学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懒惰,他们懒动脑、懒动手、懒动口,上课时课桌上只有一本书,有时连书都没有,更不要说作笔记。考试时总想偷看,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平时请人帮他做作业。因为他们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什么事都依赖父母,在他们身上已经存在一种惰性和依赖性,只有培养其自主能力,才能克服这种依赖习惯。我认为家长们应着眼于提高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得到社会经验,让他们从小尝一尝生活的艰辛,养成必要的劳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从而养成一些市场意识。在众多的劳动实践中锻炼他们的独立生活的能力,让他们认识到自立是一种光荣,依赖父母和家庭是一种耻辱。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真正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目的才会更明确,学习起来才会有动力。
  总之,学生的厌学情绪在很大程度上是心理问题,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有利于教师较好地改变这一状况,有绪地实施教学工作。对教师来说,帮助学生走出厌学的误区,不仅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对学生本身的学习成绩的进步乃至身心健康成长都十分有利。在众多方法中,要重视教师与学生创建良好的关系,对其进行鼓励教育并减少恶性竞争的压力,使学生从心理上减轻负担,才能使他们对学习充满兴致,促进教与学的顺利进行。克服学生的厌学情绪的方法有很多,需要在工作中慢慢去摸索,去探求,不断地去实践,去总结。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