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长卫的主要电影的影评还有他电影的风格及生平简介高分求!!!!!

孔雀,立春,最爱,影评不能全部复制,要修改,加些自己的东西。
百科上的不要

顾长卫,1957年12月12日生于西安从小热爱绘画梦想当一名画家。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1982年毕业后任西安电影制片厂摄影助理。1984年任摄影拍滕文骥《海滩》,大量采用自然光寻求更加贴近现实表现手段,给中国影坛带来不小冲击,相继拍摄了电影《大明星》、《神鞭》。
 功成名就之后国内拍摄了不少好片子:《狭路英豪》、《兰陵王》、《阳光灿烂的日子》。顾长卫从一个爱好画画的孩子到今天取得巨大成就,与刻苦努力分不开,更难得的是他拥有一颗平常心,这使他不断追求摄影艺术更高成就。   2005年,顾长卫的导演处女作《孔雀》获得柏林电影节银熊奖。   2007年,他的第二部导演作品《立春》为他的妻子、女主角蒋雯丽赢得了罗马电影节影后的桂冠。
顾长卫影片摄影创作作品及国内、外获奖年表:   《结婚》: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1983年出品(联合摄影)。   《海滩》:西安电影制片厂 1984年出品(与人合作)。   《大明星》:深圳影业公司 1985年出品。   《神鞭》:西安电影制片厂 1986年出品。
顾长卫说,他对电影描写的那个时期国内的变化印象特别深刻。当时他在美国担任3部好莱坞电影的摄影,偶尔回国还是敏感地发现了中国的变化,“其实我们都身处其中”。他将这差不多10年浓缩在《立春》中,“人要生存,就要妥协。人要过得更好,就和自己最初的理想会有很大不同”。《孔雀》还是两年前的电影,顾长卫也有差不多两年没拍电影。他说,拍《孔雀》时积累的经验忘得差不多,总觉得自己是新手,有些紧张和兴奋,也有些没底。“之所以有热情去做一个片子,是因为想把很多生活的经历和感受告诉别人”。   比《孔雀》更复杂   提起顾长卫的电影,总是要比较《孔雀》与《立春》。顾长卫说,《立春》比《孔雀》更完整、复杂,野心更大。他想通过《立春》塑造“平民”,塑造出一个时代的群像,讲普通人的生命、情感。“谁都不愿意重复自己。《立春》肯定不会像《孔雀》那么闷,它更悲喜交集,应该有更多的观众爱它。包括我自己”。    立春剧照
王彩玲与时代作对《孔雀》写的是一家人,以家庭看社会:姐姐是殉道士式的,哥哥是功利的,弟弟是消极的,他们更像是代表3种不同的生活态度。《立春》写了6个人,有脱离实际的艺术青年,也有在生活的庸常和琐碎中自得其乐的人,他们都是为了理想而奋斗的人。某种意义上,《立春》里的人面对的困境比《孔雀》更复杂。“姐姐所面临的时代是一个禁锢的时代,它禁锢着所有人;王彩玲的时代,是看上去每个人都有了自由,每个人都有机会,其实更为复杂。姐姐的悲剧在于时代在和她作对,而王彩玲的悲剧在于她和时代作对。” 蒋雯丽为了出演王彩玲,增肥30斤,戴上了龅牙,还点上黑斑和痘印。化完妆,她哪儿也不敢去。顾长卫说,在他心里,王彩玲很美,那种对理想不懈的追求令他折服,“对王彩玲来说,她的样子长成这样非常不幸,但不可笑。那些长得漂亮的姑娘,是非常幸运的,她们有更多机会去实现梦想,但是王彩玲没有。对她来说,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更大。” 在《立春》的结尾,顾长卫特意拍摄了这样一段戏:王彩玲终于以中央歌剧院首席女高音的身份在豪华的舞台上高歌《为艺术为爱情》。这是王彩玲们的幻想,导演用胶片将它变为具体可见的一幕,它是顾长卫和李樯给那些为理想向前奋斗的人的安慰。相比《孔雀》,《立春》的年代推后了20年,截取的1988年至1998年这十年光景正是东西方思想交汇、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顾长卫表示,之所以在包头选景,是因为这里的城市建设有很多特点,不但有很市井的老城区,还有二次工业时期很辉煌的建筑,同时像北京的国贸、王府井这类型的商业街这里也有,是一个很丰富的城市,也很容易体现片中所要传达的理想与现实碰撞的主旨。印在剧组人员衣服上的话,“立春一过,城市里还没有什么春天的迹象,但风真的就不一样了。”是最能体现影片主旨的话。“我记得爸爸走的时候,离立春不远了。”《孔雀》里的最后一句,为《立春》的到来埋下伏笔。急剧变化的时代,坚持理想的人们,顾长卫的关注冷静而悲悯。春天来了,人们却在现实面前低下理想的头,可顾长卫说,“离理想越来越远,这不是悲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1-03
顾长卫,1957年12月12日生于西安从小热爱绘画梦想当一名画家。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1982年毕业后任西安电影制片厂摄影助理。1984年任摄影拍滕文骥《海滩》,大量采用自然光寻求更加贴近现实表现手段,给中国影坛带来不小冲击,相继拍摄了电影《大明星》、《神鞭》。
王彩玲与时代作对《孔雀》写的是一家人,以家庭看社会:姐姐是殉道士式的,哥哥是功利的,弟弟是消极的,他们更像是代表3种不同的生活态度。《立春》写了6个人,有脱离实际的艺术青年,也有在生活的庸常和琐碎中自得其乐的人,他们都是为了理想而奋斗的人。某种意义上,《立春》里的人面对的困境比《孔雀》更复杂。“姐姐所面临的时代是一个禁锢的时代,它禁锢着所有人;王彩玲的时代,是看上去每个人都有了自由,每个人都有机会,其实更为复杂。姐姐的悲剧在于时代在和她作对,而王彩玲的悲剧在于她和时代作对。” 蒋雯丽为了出演王彩玲,增肥30斤,戴上了龅牙,还点上黑斑和痘印。化完妆,她哪儿也不敢去。顾长卫说,在他心里,王彩玲很美,那种对理想不懈的追求令他折服,“对王彩玲来说,她的样子长成这样非常不幸,但不可笑。那些长得漂亮的姑娘,是非常幸运的,她们有更多机会去实现梦想,但是王彩玲没有。对她来说,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更大。” 在《立春》的结尾,顾长卫特意拍摄了这样一段戏:王彩玲终于以中央歌剧院首席女高音的身份在豪华的舞台上高歌《为艺术为爱情》。这是王彩玲们的幻想,导演用胶片将它变为具体可见的一幕,它是顾长卫和李樯给那些为理想向前奋斗的人的安慰。相比《孔雀》,《立春》的年代推后了20年,截取的1988年至1998年这十年光景正是东西方思想交汇、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顾长卫表示,之所以在包头选景,是因为这里的城市建设有很多特点,不但有很市井的老城区,还有二次工业时期很辉煌的建筑,同时像北京的国贸、王府井这类型的商业街这里也有,是一个很丰富的城市,也很容易体现片中所要传达的理想与现实碰撞的主旨。印在剧组人员衣服上的话,“立春一过,城市里还没有什么春天的迹象,但风真的就不一样了。”是最能体现影片主旨的话。“我记得爸爸走的时候,离立春不远了。”《孔雀》里的最后一句,为《立春》的到来埋下伏笔。急剧变化的时代,坚持理想的人们,顾长卫的关注冷静而悲悯。春天来了,人们却在现实面前低下理想的头,可顾长卫说,“离理想越来越远,这不是悲剧。”追问

最爱的影评,顾长卫式电影风格的

追答

《最爱》。

近期难得的一部可以让你带着足够期待值入场的电影,故事扎实而有异趣;感情饱满;画面意象简练而老到;演员几乎全数表现出相当高的水准,近年来少有的一次火花四溅的集体演出——除了片名稍有一点忽悠。就像有人已经讲到过的,它更应该被叫做《活着》。

最爱》的题材很苦,人物命运很苦,只要稍稍卯一点劲,就是个重磅催泪弹。但顾长卫没这么处理。《最爱》居然被他拍得很轻快。是的,是轻快。看的过程里会有人感伤,感动,但不一定会流泪,相反,很多地方有人笑,不是笑场,是真的笑,被逗笑。就像伯格曼说的:“节奏是至关重要的,永远是至关重要的。”我觉得,在《最爱》里,“轻快”是它最值得关注的品格,这或许要比它拍了什么,传达了什么,更重要。

这是华语片里很少见的效果。套用一句被用滥了的话:无论表不表现,苦都在那里。所以,为什么不可以笑呢?

说他放下,不是说他忘记。那一代人有他自己坚守的东西(《最爱》依然可以寻到不少从《孔雀》《立春》那里延伸过来的痕迹),这个改不了,改了也就不是顾长卫了。放下的是执念。《孔雀》和《立春》已经做得很尽了,很难想象再继续往同一个方向去用力还能拓出怎样的深度和空间,百尺竿头,不是你想就可以再进一步;而且,那两部电影里,作者的轮廓始终还是太清晰了,一些被人为抽象过概念过的东西时时会在前台闪动——这一样是第五代最显著的标签之一——尽管处理得很出色,总不外会感到些夫子自道般的自伤自怜。

能笑,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破执,意味着化,意味着智慧,意味着更自然和更大的空间。《最爱》的故事已经是悲到绝境了,再怎么去使劲也还是绝境,大音希声,大悲若常,反不如笑一笑,莫名地便翻出来新一层。只举一个例子。郭富城演戏,即使是演得最好的那几部,也始终有用力过头的嫌疑。但在《最爱》里并没露出这个毛病。这得归功于顾长卫。顾长卫不让镜头逼着他,而是退一点,再退一点,让他放下,尽量不给他用力的空间。结果,赵得意成了郭富城演过的最好的角色。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1-07
百度上很全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