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港澳台地区之外,我国有没有生活质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城市?

如题所述

上海
生活质量已经是现代社会追求的一个现实目标。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上海城市居民的生活得到建国以来最快最大的改善,生活质量同步提高。

上海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发生显著变化

2003年,上海市人均GDP按户籍人口计算达到46700元,是1995年的2.5倍;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867元,是1995年的2.1倍。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居民的消费支出也在增加。2003年上海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1040元,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为3369元,是1995年的3.6倍。体现居民生活质量状况的指标———恩格尔系数,上海也从1995年的53.4%下降到了2003年的37.2%,虽然与恩格尔系数多在20%以下的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但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划分,表明上海消费已开始进入富裕状态(联合国粮农组织曾依据恩格尔系数,将恩格尔系数在40%-50%定为小康水平的消费,20%-40%定为富裕状态的消费)。

上海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基础上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2002年,上海居民的平均期望寿命为79.52岁,比1995年的76.03岁提高了3.5岁;婴儿死亡率从1995年的10.08‰下降到了5.01‰,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是1995年的2.26倍,达到249人;人均教育支出由1995年的176元增加到了2003年的937元。同时,政府也在不断地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2003年,上海市区人均居住面积为13.8平方米,比1995年增长72.5%;城市主要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92.3%。到2005年,上海自来水的水质将达到欧盟标准,居民在家可直接饮用。

上海经济发展速度迅猛

从GDP总量来看,上海远远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地区),但从发展速度来看,上海又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1993年至2002年,上海GDP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年平均增长率为12.1%;美国、英国、德国和法国均在4%以下。经过1992年开始的6年高速增长时期,1998年至2002年期间,上海的GDP增长保持稳定,年平均增长率为10.4%;日本、韩国、新加坡和香港同时期的增长率则仅为0.1%、4.5%、3.4%和2.1%。

按照发展经济学的观点,人均GDP在400-2000美元为经济的起飞阶段,2000-10000美元为加速成长阶段,10000美元以上为稳定增长阶段。2003年,上海人均GDP按户籍人口计算为5642美元,经济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上海城市居民健康指标

接近发达国家和地区

尽管在经济水平上,上海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异比较大,但在健康方面,一系列指标显示,上海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水平不分伯仲。

1、上海平均期望寿命仅次于日本、新加坡、法国,婴儿死亡率接近高收入国家平均值。

世界银行发布的2000年数据显示,日本的平均期望寿命依然最高,为81.1岁,一些发达国家(地区)都在75岁和80岁之间,韩国为73.3岁。上海的平均期望寿命2000年为78.8岁,仅次于日本、新加坡和法国。

2000年,全球婴儿死亡率(每1000个出生婴儿中)为56.8,其中,发展中国家为61.8;高收入国家为5.5,中等收入国家为31.7,低收入国家为81.6;欧洲及中亚地区国家婴儿死亡率为30.8,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国家为34.7。同年,上海的婴儿死亡率为5.1,比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低,也低于高收入国家的平均值。

2、上海每千人拥有医生数和医院床位数超过部分发达国家(地区)。

医生数和病床数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的基本医疗设施和水平,也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的基本生活质量状况。从1990年到1999年,在选取与上海做比较的发达国家(地区)中,每千人拥有医生数最多的是德国,为3.5人,其次是法国,为3人;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数最多的是日本,为16.4张,其次是德国,为9.3张。美国每千人拥有2.7位医生,3.6张医院床位;英国每千人拥有1.8位医生,4.1张病床。亚洲发达国家(地区)的这两项指标都比较相近,医生数在1.5人左右,病床数在3到6张之间。其中,韩国和香港每千人拥有医生数均为1.3人,每千人拥有病床分别为5.5张、5.2张;新加坡为1.6人和3.6张。而2000年底,上海每千人拥有医生数已达到3.8人,拥有医院床位5.5张,接近并超过了部分发达国家(地区)的水平(见附表)。

上海一些社会生活指标

与发达国家(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在选取进行比较的部分社会生活指标中,上海的人均生活用电量、每千人的个人电脑拥有量、大学生净入学率等指标,都与欧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也比日本、香港等亚洲发达国家(地区)逊色。

一是在人均生活用电量方面。上海虽然是个发展迅速的大都市,但在这项指标上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和城市。2000年,我们选取作比较的国家(地区)人均生活用电量都超过5000千瓦时,最少的香港也有5446.7千瓦时,最多的美国更是达到12331.5千瓦时。8个国家和地区平均用电量为7008.2千瓦时,而上海当年的人均生活用电量只有421千瓦时,仅占平均水平的6%,差距显而易见。人均生活用电量的多少一方面说明了居民生活质量的高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一个国家或地区能源供应的情况和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是体现国家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值得欣喜的是,近年来上海居民的用电量逐年大幅上升,而秦山核电站的建成和在建的三峡水电站也将为上海的用电提供更多的支持。

二是在科技和教育方面。信息技术为科技发展提供原动力,而知识人才的培养又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仅以大学生净入学率和每千人的个人电脑拥有量两个指标比较,上海与一些发达国家(地区)相比,差距较大。1998年美国、英国和法国的大学生净入学率(Tertiary net en?鄄rolment ratio)均超过100%,德国、日本和台湾分别达到96%、85%和68.4%,而上海当年为38.8%。电脑的普及化程度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水平的初步体现。根据世界银行的资料显示,2000年高收入国家平均每千人的个人电脑拥有量达到379.3台。美国和新加坡这项指标数超过了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分别为572.1台和483.1台,其余各国分别为:英国337.8台;德国336.1台;法国304.3台;日本315.2台;韩国244.8台;香港354.1台。根据上海2000年每百户家庭拥有的电脑数折算,每千人的个人电脑拥有量为85台,2002年上升为175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1-11
这个不好衡量,看看衡量标准吧?
城市建设?环境?经济?人文?结构?人均文化?素质?文明?

只要一均,就没了。
第2个回答  2012-01-11
不管是哪个城市,生活质量水平都要从各个方面类似于交通通达度、收入水平、产业结构比例、人民幸福指数、社会福利等等N个方面综合才能看出,不能光指望国家所谓的标准和报告,中国基本上还没有这样的地方的存在
第3个回答  2012-01-11
北京不算发达国家水平,看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应该综合考量,从交通,经济,人文,和城市布局规划,城市建设,人均收入水平(当然是真实的数据,不是中国的统计局统计出来的数据),人民生活的保障以及福利!
第4个回答  2012-01-11
北京上海,房价比纽约都贵,说明生活质量已经超越了发达国家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