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所述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作者】杨慎
【朝代】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翻译:滚滚长江向东流,不再回头,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争什么是与非、成功与失败,都是短暂不长久。只有青山依然存在,依然的日升日落。江上白发渔翁,早已习惯于四时的变化。和朋友难得见了面,痛快的畅饮一杯酒。古往今来的纷纷扰扰,都成为下酒闲谈的材料。
扩展资料
1511年(明朝正德六年),杨慎获殿试第一。1524年因得罪世宗朱厚熜,杨慎被发配到云南充军。杨慎到达云南以后,并没有因为被谪戍而消沉,而是经常四处游历,观察民风民情,还时常咏诗作文,以抒其怀。游历期间遇到一个渔夫和一个柴夫在江边煮鱼喝酒,谈笑风生。杨慎突然很感慨,于是请军士找来纸笔。写下了这首《临江仙》。
后因在1994版《三国演义》中作为片尾曲使用而被大众熟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三国演义》篇尾诗:
高祖提剑入咸阳,炎炎红日升扶桑;
光武龙兴成大统,金乌飞上天中央;
哀哉献帝绍海宇,红轮西坠咸池傍!
何进无谋中贵乱,凉州董卓居朝堂;
王允定计诛逆党,李傕郭汜兴刀枪;
四方盗贼如蚁聚,六合奸雄皆鹰扬;
孙坚孙策起江左,袁绍袁术兴河梁;
刘焉父子据巴蜀,刘表军旅屯荆襄;
张燕张鲁霸南郑,马腾韩遂守西凉;
陶谦张绣公孙瓒,各逞雄才占一方。
曹操专权居相府,牢笼英俊用文武;
威挟天子令诸侯,总领貔貅镇中土。
楼桑玄德本皇孙,义结关张愿扶主;
东西奔走恨无家,将寡兵微作羁旅;
南阳三顾情何深,卧龙一见分寰宇;
先取荆州后取川,霸业图王在天府;
呜呼三载逝升遐,白帝托孤堪痛楚!
孔明六出祁山前,愿以只手将天补;
何期历数到此终,长星半夜落山坞!
姜维独凭气力高,九伐中原空劬劳;
钟会邓艾分兵进,汉室江山尽属曹。
丕睿芳髦才及奂,司马又将天下交;
受禅台前云雾起,石头城下无波涛;
陈留归命与安乐,王侯公爵从根苗。
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
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在中国传统小说中, 诗文相和,这是一种惯例。因为中国传统的文学以诗词为贵,所以,小说中会夹杂大量的诗词不仅能彰显作者的功力和才华,用来提高小说的观赏性,而且更能提高小说的地位。而其中的开篇诗和结尾诗尤为重要,往往是对一部书的总结和感叹, 与小说内容呼应点题,是一种高度的浓缩。
《三国演义》开篇诗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高祖提剑入咸阳,炎炎红日升扶桑; 光武龙兴成大统,金乌飞上天中央; 哀哉献帝绍海宇, 红轮西坠咸池傍! 何进无谋中贵乱,凉州董卓居朝堂; 王允定计诛逆党,李傕郭汜兴刀枪; 四方盗贼如蚁聚,六合奸雄皆鹰扬; 孙坚孙策起江左,袁绍袁术兴河梁; 刘焉父子据巴蜀, 刘表军旅屯荆襄; 张燕张鲁霸南郑,马腾韩遂守西凉; 陶谦张绣公孙瓒,各逞雄才占一方。 曹操专权居相府,牢笼英俊用文武; 威挟天子令诸侯,总领貔貅镇中土。 楼桑玄德本皇孙, 义结关张愿扶主; 东西奔走恨无家,将寡兵微作羁旅; 南阳三顾情何深,卧龙一见分寰宇; 先取荆州后取川,霸业图王在天府; 呜呼三载逝升遐,白帝托孤堪痛楚! 孔明六出祁山前, 愿以只手将天补; 何期历数到此终,长星半夜落山坞! 姜维独凭气力高,九伐中原空劬劳; 钟会邓艾分兵进,汉室江山尽属曹。 丕睿芳髦才及奂,司马又将天下交; 受禅台前云雾起, 石头城下无波涛; 陈留归命与安乐,王侯公爵从根苗。 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 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三国演义》结尾的这首诗,是从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推翻爆秦开始,一直写到东汉末年出三国,最后皆归于晋的历史,里边依次提到了两汉四百多年的重大事件。最后几句是感叹强汉这几百年的盛衰,最后两句,更是指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理念,是非成败,英雄狗熊,到后世都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不过是人们发发牢骚的话题罢了。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和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然而无论是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还是一场场气势磅礴的战争,都避不开历史的车轮和时间的洗礼。结尾的诗句“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 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与开篇的词“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遥相呼应,感慨斯人已逝,生者如斯。
三国演义 结尾 诗。 诗句解释。
陈留归命与安乐,王侯公爵从根苗。此句写的是蜀忘后之情景,从根苗即指蜀国王侯公爵成为晋国俘虏后归依的事情,此处用了比喻手法,带有讽刺意义
三国演义的结尾诗是什么?
《三国演义》篇尾诗:高祖提剑入咸阳,炎炎红日升扶桑;光武龙兴成大统,金乌飞上天中央;哀哉献帝绍海宇,红轮西坠咸池傍!何进无谋中贵乱,凉州董卓居朝堂;王允定计诛逆党,李傕郭汜兴刀枪;四方盗贼如蚁聚,六合奸雄皆鹰扬;孙坚孙策起江左,袁绍袁术兴河梁;刘焉父子据巴蜀,刘表军旅屯荆襄;张燕张...
三国演义结尾诗词
三国演义结尾诗词描绘了自汉末至魏晋三国时期的历史风云,展现了英雄豪杰的辉煌与悲壮。高祖提剑入咸阳,炎炎红日升扶桑,光武龙兴成大统,金乌飞上天中央,哀哉献帝绍海宇,红轮西坠咸池傍。从高祖开始,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经历了乱世的风雨飘摇,最终三国鼎立,英雄辈出。何进无谋中贵乱,凉州董卓居朝堂,...
名著的开头结尾加赏析
一、《三国演义》开篇: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结尾诗词中写有: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演义”这个概念,古已有之,古人推崇讲史并不徒讲历史故事而已,...
三国演义结尾诗的解释?
当然,在中国传统小说戏剧中,诗文韵体往往起到了对故事情节、主题思想、人物性情等叙述表达起凝炼点题升华的作用。《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与结尾诗,一方面的确显示了本书作者的才华,文采蕴含都可算得一流;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三国演义》全书的主题观念,很有代表性地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气质。
揭秘:四大名著开篇和结尾诗词中到底暗藏着什么玄机
《红楼梦》开篇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结尾 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从诗词上看,写故事的人也是无法看透其中滋味的,而把万般故事皆看作是一场梦。可是红楼的故事依旧是一种梦后的醒,痛后的悟。《三国演义》开篇: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
三国演义重要诗词,知识点
五、诗词与歌赋《三国演义》的另一大成功便是引入了大量的诗词歌赋,虽然数量比《红楼梦》中要少,但是其中不乏精品之作。一部分诗词是为了表达情感而引入的,另一部分则是出现在人物的吟唱中或笔下。如,“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第三十七回),此乃文中诸葛亮所作。又如,“曹操奸雄不可当,一时诡计中...
三国演义曹诗词,神龟寿。原诗想知道原文
神龟,是龟的一种,古人常常用它来象征长寿,神龟尽管能长寿,但最后还是要死亡,所以诗中说“犹有竟时”。腾蛇,相传是一种像龙一样的神物,本领很大,腾蛇虽然能腾云驾雾,但到时候也免不了死亡,因此诗中说“终为土灰”。诗人在这里特别标举神龟和腾蛇,这是因为在迷信思想相当盛行的古代,神龟和...
关于三国演义中歌词诗句
《三国演义》篇首词(临江仙--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赞叹刘备诗:运筹决算有神功,二虎还须逊一龙。 初出便能垂伟绩,自应分鼎在孤穷。伤人饿虎缚体宽,董卓丁原血未干。 玄德既...
三国演义的诗词
《三国演义》篇末诗:高祖提剑入咸阳,炎炎红日升扶桑;光武龙兴成大统,金乌飞上天中央;哀哉献帝绍海宇,红轮西坠咸池傍!何进无谋中贵乱,凉州董卓居朝堂;王允定计诛逆党,李傕郭汜兴刀枪;四方盗贼如蚁聚,六合奸雄皆鹰扬;孙坚孙策起江左,袁绍袁术兴河梁;刘焉父子据巴蜀,刘表军旅屯荆襄;张燕张鲁霸南郑,马腾韩遂守西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