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府兵制以前的兵役制度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世兵制,即兵士终身当兵,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世世代代为国家尽当兵义务。国家主要兵源,是兵士子弟。兵士不得解除世代当兵的义务,除非在作战中有突出表现,经过特殊手续批准,作为奖赏方可。兵与民分离。兵士之家即士家,另立专项管理的户籍,称为士籍。入士籍,不允许改为民籍。兵士的家属,集中居住,集中管理,实际上是作为人质。为了保证兵士人口的再生产,士家在内部婚配,不与平民通婚。与世兵制配套的还有番休制,又称分休制。在曹魏,世兵制最为典型,并同质任制、错役制相结合。
这种兵制从它开始出现的那一刻起就有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性:一是兵户在军事上的重要性同士兵身份的不自由性和低微性之间的矛盾。由此导致兵户不乐为兵而不断逃之和寻求解脱兵籍,使军队数量下降,二是兵户数量的固定性和有限性同国家对兵户需要量的变化性之间的矛盾,特别是战争频繁时期是如此更何况是要完成统一南北之大业。因此,世兵制逐渐瓦解走向府兵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4
中国历史兵役制度的演变

1、应招

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为了壮大自己不被别国并吞,纷纷招兵买马扩充军力,秦、齐、魏等国率先采取了“应招之制”。望文生义,“应招”,就是响应招兵,但并非人人可以入伍,而是对应招的人通过考核,录用身体强健、有相当武艺者。
2、调兵
刘邦建立汉朝后实行的兵制,男子年满二十三岁,开始承担服兵役的义务,直至五十五岁。在这三十二年里,每年农闲时接受军事训练,而正式在军队中服役的时间只有二年,其中的一年在本郡服役,另一年调守京师或是戍守边疆。
3、世兵
三国鼎足之势时,处於了长期的战争状态,为适应这特殊形势,魏、蜀、吴都实施了“世兵之制”。就是凡是符合当兵条件的人,一律另编户籍,由军府专管,随时听调上前线,父子世代为兵,当时叫做“士家”、“军户”。
4、府兵
南北朝时,先由西魏创立的兵役制度。全国各地的军队,全由军府管辖,不受地方政府节制。府兵与上面所说的世兵一样,也是另立户籍,平日里训练屯垦,发生战事就去打仗。 隋、唐两朝都沿用“府兵之制”。
5、募兵
北宋王朝建立以后,改用“募兵之制”,就是让老百姓自己报名应徵,合乎相关条件的,准予入伍服兵役。
6、部落兵制
辽、金等少数民族政权实行“部落之制”。各部落男子十五岁以上、七十岁以下的,都是属於兵的范围,和平环境没有战事,就在家种田放牧;一旦发生战争就出征。旗兵之制是满洲实行的兵制,以部落为单位组成“旗”,每个旗七千五百人,他们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初时只有满洲八旗,以旗的颜色为识别标志,后又增编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合为二十四旗。
其中,明朝实行“卫所制”。军队组织有卫、所两级。一府设所,几府设卫。后颁行《垛集令》,“垛集”成为军源的主要征集方式,近似于“世兵”制。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