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清明节高校开设“死亡教育课”?

如题所述

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到来之际,各大高校开设的“死亡教育课”“生命教育课”引起广泛关注。写墓志铭、参观殡仪馆、旁观遗体火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包括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广州大学等在内的约20多所中国高校开设了死亡教育相关课程,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正视死亡、敬畏生命。(4月2日 中国新闻网)

针对青少年屡见不鲜的轻视生命、曲解死亡和恐惧死亡的现实状况,笔者认为高校死亡教育课的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是全民正视死亡、敬畏生命的重要一步。

近几年,大学生杀人或自杀案件可谓层出不穷,2015年北大学子吴谢宇将母亲杀害并在教职工宿舍内残忍分尸;2020年中北大学大二学生时某因被监考老师发现作弊,坠楼抢救无效死亡……少年时期因为好奇而尝试死亡的滋味,或者因为疏导不畅而留下心理阴影,青年时期因为轻视死亡而在遭遇挫折时选择自杀,或者因为漠视死亡而草菅人命,都是死亡教育缺失的表现。

因此,死亡教育课之于高校学生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健全心智,提升抗压能力,让他们站在生命终点重新反思和规划自己的人生,而且能学会尊重他人的生命,陪伴其所珍惜的人、所爱的人。

反思也是必然的——当我们痛恨于这些漠视他人生命的行为、惋惜于这些脆弱的心灵时,我们是否也想过,在他们的受教育过程中,外界是否像重视他们的成绩那样,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教会他们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正确地看待和对待死亡?

事实上,早在2019年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主任医师顾晋就曾建议全民开展死亡教育,让人们尊重死亡和生命。正是因为在传统教育中,死亡教育一直是避而不谈甚至是忌讳的话题,这就导致了儿童接受死亡教育的程度几乎是空白。很大一部分中国孩子是躲在大人的身后参加葬礼,问到身边亲人、朋友,哪怕是宠物的死亡,得到的解释也只会是“去了天堂”“睡着了”“去了远方,很久才能回来”。

这种小心翼翼、避重就轻、约定俗成的观念和行为是时候改变了。因为逃避的态度可能短时间内有效,但长时间死亡教育的缺失很有可能导致悲剧性后果。没有天生就懂得敬畏生命的孩子,用正确的方式开放地、诚实地讨论死亡,让孩子认知死亡和生命的关系,非常有必要。

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以目前20余所高校对死亡教育课的开展,相较于国内高校整体发展规模和在校大学生数量,这样的普及程度还远远不够。长远来看,中国开展死亡教育的理论方法和实践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高校死亡教育课仅仅是其中一步,引导公众摆脱固有观念,正视死亡,认识和体会到生命的可贵,我们仍然任重而道远。

无论是死亡的“日期”,还是身患重病,或是我们人生当中躲不过的所有的坏消息,只有看到它、面对它、甚至愿意谈论它的时候,我们才有可能去对抗它、战胜它。向死而生,归根到底,需要对死亡有正确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4-29
我个人觉得这是非常有必要且有意义的一件事,因为现在很多青少年因无法承担压力,而选择自杀的事件越来越多了。
高校开展死亡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的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在今年清明节的前夕,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死亡教育课程”,这件事情随后就备受人们的关注。这些学生写墓志铭,参观殡仪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包括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广州大学等在内的约20所高校都开设了死亡教育课程,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生命的尽头反思和规划自己的人生,以便帮助他们更好的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学生们的压力越多越大,可有些学生的抗压力却很弱。
我个人觉得在高校开设死亡教育课程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情。我始终认为学校这个地方,不仅是要教给学生专业知识,还要让他们学会敬畏生命。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断的寻找自我,只有懂得了人生的价值,才能互相尊重,和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尤其是很多学生,从来没有体验过社会的复杂,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时,很容易出现消极的情况。只有让他们明白了人生的价值,才能更高的追求自己的未来。
死亡教育可以让学生们对生命和生活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在死亡教育的过程中,老师也会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珍贵,然后会珍惜自己所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恐惧和焦虑,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死亡的概念。可以更好的让他们懂得,其实死亡离我们并不远,我们永远不知道未来和死亡,究竟哪个会先来。所以,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每一天,过好每一天,不要浪费眼下的每一分钟,让每一天都变得更有价值,不要浪费自己的青春,不要因为痛苦和挫折而选择逃避。
死亡教育课程推出以后,也受到了很多学生的喜爱。经历过这样的课程,很多同学也深受启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只有让他们面对死亡,他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死亡的意义。大学的目的是教给学生更多关于生命的知识,知道生与死之后如何过更好的生活。很多网友建议将死亡课程从选修改为必修课。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死亡教育课程确实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第2个回答  2023-03-28
的畏惧感。社会的发展及进步,让很多孩子在安逸,轻松甚至可以说顺利的环境中长大,而这些就导致了孩子们对生命的轻视,脆弱的心理防线,抵挡不住一点挫折。总把“大不了一死”这种过激的话挂在嘴边。现在学生自杀的案件让很多人都感到惋惜,学生心理的脆弱却往往把简单的事情走上了另一种极端,寥寥草草的结束了自己本应该灿烂的一生。就根据这一现象,多所高校开设了"生命教育课“。多所高校开设“生命教育课”清明节将至,各大高校开设的“死亡教育课”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包括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广州大学等在内的20多所高校开设死亡教育课程。山东大学连续14年面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开设”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专业选修课,主讲老师王云岭副教授介绍,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公开地讨论死亡话题,还会到带领学生参观殡仪馆,参观完整的殡葬流程。要让学生学会站在生命终点反思和规划自己的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死亡观。家庭教育也尤为重要很多青少年在面对事情的本身缺少一定的认知性,本身的思想不得不成熟和心理建设的不全面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往往用一些极端的方法来处理事情。就对于家长来说,需要正确的引导孩子们对事情的处理方法和方式,不能过分的要求孩子在某一专业学习上面拔尖,而家长有着自己的工作,有着自己的事情,这就导致孩子的努力是家长看不到的。而学生放松一下就被家长抓包的事情也多不胜数,这种久而久之的误会对于孩子的压力是巨大的,往往在这种病态的压力下,学生采取的极端处理方式让很多人感到吃惊,等到了这一步的时候,家长在怎么后悔也无济于事了。所以家长们要学会与自己的孩子沟通,正确地引导孩子们对事物的看法。作者寄语每当网上看到一些年轻人自杀或者因为矛盾冲突而伤害他人的新闻,就感到深深地惋惜,他们对生命缺乏敬畏感,把死亡视为一种解脱,没有正确处理生与死的关系,体会不到生的可贵,活着的意义。遇到事情要学会以顺其自然的心态去面对,要学会并且懂得珍惜当下的每一天和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
第3个回答  2023-03-30
每一个人都只有一条命,所以给孩子进行所谓的死亡教育很有必要。孩子没有大人想的那么脆弱,孩子不是不能去接受死亡,合适的引导和渠道,能够让孩子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相反的,如果家长避而不谈,那么结果可能就是孩子会对死亡这件事,没有敬畏心,也不懂去珍惜生命。所以,给孩子进行“死亡教育”,个人认为是很有必要的,“死亡教育”进入课堂也是大势所趋,“死亡教育”不能太刻意,也不能完全避而不谈,告诉孩子这个世界真实的一面,才是对他们最好的爱和保护,“死亡教育”也是“爱”的教育。不懂得生命的意义,就容易轻视生命,多少未成年自杀事件,不仅仅他们心里承受能力差,而是他们没有正确对待生命,因此,“死亡教育”极具意义。以上回答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让你的问题得到解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