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曹植《七步诗》的故事

曹植的哥哥曹丕十分妒嫉曹植的才学,然后曹植就作了首《七步诗》,中间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七步诗》的故事:

黄初元年正月,六十六岁的曹操病死,曹丕由世子荣升魏王;同年十月,汉献帝被迫禅让帝位,曹丕上位,称帝为魏文帝。

由于争封太子这段经历让曹丕无法释怀,在他称帝后,他仍对曹植耿耿于怀。他担心这个有学识又有政治志向的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

就想着法子要除掉他,曹植知道哥哥存心陷害自己,可自己无法开脱,只好在极度悲愤中七步之内应声成诗。

扩展资料:

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

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华美见长,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为宋人所编。曹植的散文同样亦具有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特色。

加上其品种的丰富多样,使他在这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5-06-21
原来曹操有五子,惟植性敏而慧,善文章,曹操平日最爱之,曹死后,丕承其父业,恐植谋夺其位,欲害之,其母卞氏拦阻,丕乃设计欲除植,故限其行七步作诗一首,植问以何为题,丕指殿上一画为题,植行七步,其诗已成。丕又曰:“汝能应声而作诗一首否?”植曰“愿即命题。”丕曰:“吾与汝乃兄弟也,以此为题,亦不许犯着‘兄弟’字样。”植略不思索,即口占一首曰: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闻之,潸然泪下。其母卞氏从后殿出曰:“兄何逼弟之甚耶?”丕慌忙离座告曰:“国法不可废耳。”于是贬曹植为安乡候。
第2个回答  2005-06-23
植非七步成诗,操诸儿中唯植与丕英雄。由于封建制度。操立丕为嗣。植自然恐慌,日不能寐。故做此诗以备用。果真救其性命。
第3个回答  2005-06-23
相传曹植的哥哥魏文帝(曹丕),要他在七步之内作成一首诗,
不然就要杀他的头,曹植愤然写了这首诗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5
曹丕和曹植都是曹操之子,且都为卞太后所生,是真正的同胞手足。曹操曾一度想立曹植为嗣, 因其才智高于其兄曹丕。 后曹丕登基(始称魏文帝)仍忌曹植之能,加以迫害,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豆,豆萁,豆豉,都是豆这种植物的各种形态,可以说“本是同根生”。首句为我们描绘了煮豆的场景,以豆萁为燃料制作豆汁。第三、四句进一步揭示这两者间的关系。 豆在锅中忍受豆萁的煎熬, “咕嘟”的声音仿佛在哭泣。这暗指兄长对自己的迫害以及自己悲愤的心情。末两句卒章显志,既是控拆,也是反抗。
整首诗据说在七步之内完成,诗人的情感也经历了一个由平缓到迸发的过程。名为吟物, 实则是一首带有讥讽的寓言 诗。然而由于诗人与其谴责对象的特殊关系,因而诗人的口吻是委婉又深沉的,讥讽之中有提醒和规劝。这一方面反映了曹植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也反衬了曹丕迫害手足的残忍。
曹植才高八斗, 文风俊逸刚健。 这首诗在情感上层层推进,且运用了比兴手法,从中也可发现乐府诗歌的影响。有的选本没有二、三句,但这种风格仍是显而易见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