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为何不能一剑刺死权臣,而要跟权臣斗智斗勇?

如题所述

汉朝历史上第一个能被称为权臣的人是霍光,他是汉武帝指定的托孤四辅臣之首,辅佐年幼的汉昭帝刘弗陵一起执政,但是很快辅政的四大臣之间产生了矛盾,最终年仅14岁的汉昭帝支持霍光,挫败了上官桀、桑弘羊、盖长公主、燕王刘旦等人的政变阴谋,之后由霍光一人独掌朝政,成为西汉一朝第一个敢于废除皇帝的权臣,霍光以臣子身份废除了自己拥立的昌邑王刘贺的皇帝之位。

霍光在废除刘贺之后,拥立了刘询为帝,这就是汉宣帝,汉宣帝是一位非常聪明、很有作为的皇帝,而霍光作为权倾朝野、独掌大权的权臣,时刻让年轻的汉宣帝感到如芒刺在背。

《汉书 霍光传》: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后车骑将军张安世代光骖乘,天子从容肆体,甚安近焉。及光身死。

这话的意思是说:汉宣帝刚被立为皇帝时,到高庙祭祀,大将军霍光以陪乘在皇帝左右之人的身份跟从,汉宣帝心里害怕他,就像背上长了芒刺一样。后来车骑将军张安世代替了霍光陪乘,汉宣帝才能从容地面对,才感觉身旁很安全,一直到霍光死去。

汉宣帝为什么这么怕霍光?

以汉宣帝的聪明才智,并不亚于霍光,而且汉宣帝在朝廷中也有部分势力,比如汉宣帝的外戚史家和许家,都是支持皇帝的,史家是汉宣帝祖母的娘家,许家是汉宣帝原配皇后的娘家,但是霍光活着的时候,汉宣帝没有任何动作,反而处处隐忍,甚至霍光表示要还政于皇帝时,汉宣帝都表示拒绝,汉宣帝真的不想亲政,当然不是,他只是采取了一种稳妥的方式。

对于汉宣帝来说,霍光既是忠臣,也是权臣,而且是对自己有威胁的人,汉宣帝想要铲除霍光采取了长期隐忍的方式,一直等到霍光去世之后,再开始布局,以重用史家和许家来排斥霍家,最终逼得霍光儿子及侄子谋反,导致整个霍氏家族被灭,这是汉宣帝成功的策略。

汉宣帝之所以如此,最大的原因就是:霍光不是一个人,他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利益集团。

霍光的儿子霍禹以及霍光哥哥的孙子霍云都担任中郎将,霍云的弟弟霍山任奉车都尉、侍中,掌握胡、越兵权。霍光的两个女婿分别是东西宫的卫尉,掌管皇宫禁卫,霍光兄弟的女婿及外孙都有资格参加朝会,担当诸曹大夫,骑都尉,给事中的官职。霍光的家族及亲戚已经联结成一个政治利益共同体,在朝廷之中的关系盘根错节,而且很多人是有兵权的。

如果汉宣帝一剑刺死了霍光,那么霍光背后的政治集团就会利用手中的权势进行斗争,霍光的儿子、弟弟、女婿就会带兵杀进皇宫,那样的话,汉宣帝可能自己也保不住自己,这种事在历史上也有过,比如北魏孝庄帝元子攸与权臣尔朱荣的故事就是如此。

北魏孝明帝元诩被自己的亲生母亲胡太后毒杀后,北魏政治开始陷入混乱,契胡族部落酋长尔朱荣起兵反对胡太后,并拥立元子攸为帝,元子攸是北魏王族,他是献文帝拓跋弘的孙子,彭城王元勰的第三子,被拥立为皇帝后,实际上是权臣尔朱荣的傀儡,尔朱荣一直想废了元子攸自己当皇帝,由于反对强烈,所以暂时让元子攸当傀儡皇帝。

元子攸自幼聪明,颇有勇力,对于尔朱荣的专权一直不满,一直就跟尔朱荣斗智斗勇,两人之间几乎就是明斗了,尔朱荣让自己的亲信元天穆向元子攸请求提拔手下党羽为官,但是身为傀儡皇帝的元子攸就是不同意,尔朱荣甚至让手下党羽请奏让自己加九锡,元子攸也不同意,于是尔朱荣就想亲自到洛阳逼宫。

元子攸策反了尔朱荣派来监视自己的武卫将军奚毅,联合北魏皇族一起,趁尔朱荣与元天穆进宫的机会,诛杀了两人,同时伏兵还杀了尔朱荣的儿子尔朱菩提,元子攸本来就是傀儡皇帝,手中又没有兵权,虽然靠刺杀杀死了尔朱荣父子及亲信元天穆,但是手下无兵,只能招募洛阳城中的百姓来抵御,之后尔朱荣的从弟尔朱世隆率领胡人攻打洛阳。

随后,尔朱兆联合尔朱世隆立北魏宗室元晔为皇帝,以另立政权来对抗元子攸,同时,尔朱兆出兵攻打洛阳,打败了元子攸的兵马,攻进洛阳城,还俘虏了元子攸,不久之后,尔朱兆勒死元子攸,元子攸这位皇帝就这样被杀,这离元子攸杀尔朱荣不过才三个月时间,这就是皇帝不顾一切一剑杀死权臣后,皇帝本人的结局。

从这个例子中就能看出来,作为权臣,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权臣的身后都有一个庞大的政治集团或者利益共同体,霍光的背后有自己庞大的家族占据了朝廷的要害部门,尔朱荣的背后也有一个庞大的实力派家族,比如尔朱荣的从子尔朱兆占据了山西,尔朱荣的从兄弟尔朱仲远掌控徐州,尔朱荣的堂侄尔朱天光掌控着关中,等于是把身在洛阳的元子攸包围了,元子攸没有解决尔朱荣的党羽,就算是杀了尔朱荣也是没用的。

这就是元子攸不理智的行为,元子攸唯一的办法就是学汉宣帝那样隐忍,或者找机会逐渐瓦解尔朱荣的党羽,才能彻底铲除权臣,靠着简单的刺杀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没有十足的把握,皇帝只有隐忍寻找机会,如果贸然下手,可能就是身死族灭了。

比如东汉末年的汉献帝刘协,刘协的皇帝之位还是董卓立的,他从一成为皇帝就是傀儡,根本无力反抗,虽然王允联合吕布杀死了董卓,实际上朝政还是被王允控制,而王允不愿意赦免董卓背后的西凉军及将领,导致西凉军拼死一搏,最终以李傕、郭汜为首的西凉军攻破了长安城,再次挟制了皇帝,皇帝再一次成为傀儡,即使汉献帝被曹操控制,同样是一个高级的傀儡。

尽管刘协也曾经策划过衣带诏事件来诛杀曹操,但这事在历史上多半是不存在的,而是董承与曹操的争权想出的手段而已,刘协是个聪明人,很懂得配合权臣,他在没有十足的把握下诛杀曹操,就会成功,也会引发曹操集团的反抗,当时曹操手下已经形成了一个政汉和军事集团,曹操手下有曹氏和夏侯氏宗亲掌管兵权,还有一大批文武谋臣为他服务,一旦曹操被杀,接下来汉献帝刘协可能也活成,因为皇帝没有兵权,偶尔的刺杀,不能瓦解曹操背后的势力。

所以汉献帝刘协终其一生没有机会,只能当他的傀儡,而后来曹魏皇帝曹髦则采取了一种完全不同,自杀式的方式讨伐司马昭,因为他根本没有胜算,曹髦只带领了宫中的杂役、宦官等人讨伐司马昭,这不是送死的行为,曹髦没有实力解决司马昭背后的政治力量,只能杀身成仁,以自己的死来阻滞司马代魏的进程,对于傀儡皇帝来讲,他们是很难翻身。

历史上几乎没有傀儡皇帝翻身成功的案例,除非皇帝不是傀儡,暗中积蓄了力量,或者有其他政治势力支持,比如北周武帝宇文邕,暗中刻章讨好权臣,同时也是自己堂兄的宇文护,寻找一次机会刺杀了宇文护,然后利用自己皇帝的权利和支持者,逐渐消灭了权臣背后的势力,再比如东汉的汉和帝和汉桓帝,联合宦官势力,铲除了权臣窦宪和梁冀,他们能成功,首先是他们在统一王朝,皇帝是有权威的,同时汉和帝与汉桓帝有宦官势力的支持,东汉的宦官势力可是相当强大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21

皇帝也不能乱杀权臣。

01、皇帝不能乱杀权臣。

很多人都觉得皇帝整个天下都是他的,他不是想干嘛就干嘛。这话说得也没错,但前提是这个皇帝不要名声不要江山了,而皇帝如果一剑杀了权臣或则让人处死权臣的话,那么就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咱们先来说说权臣到底是个啥,权臣一般是指有权有势的人,但在后来通常指专横有权势的臣子。这样的臣子往往会让皇帝忌惮,毕竟从皇帝来看,他不是想看到谁权力过大的。

一般来说权臣他能让皇帝忌惮,就证明他在朝廷并不是只身一人的,他都是有一个小团体的,可能这个团体是以他为首,可能他在这个团体内占据很重要的位置。

如果这个时候皇帝选择一剑刺死他或者毫无理由亦或者随便找个理由的杀了他,那么对于这个小团体来说这就是一种威胁警告,也许很多人都觉得皇帝又不是杀他们,他们慌什么,但自古以来伴君如伴虎,这一个团体的大佬被杀了,下面的人难免兔死狐悲。

这个时候这些人有可能会狗急了跳墙,在升朝的时候说一些比较“激进”的话,比如“陛下无故乱杀大臣,此乃昏君的行为”,这个时候皇帝还不能去杀他,杀了这人就会坐实昏君的名头,如果不杀呢,也是昏君,所以在没有如实的证据下,皇帝也不能乱杀权臣,稍有不慎可能就成为了千古昏君了。

02、权臣只是帝王权术的产物罢了。

如果心细的人可能就发现了,在每个朝代几乎都有权臣,好像只要有朝廷就有权臣。大家都讨厌权臣,但权臣从何而来,可能没有几人去想,我个人觉得权臣可以说就是皇帝故意弄出来的。

皇帝在古代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职位,他需要管理整个天下,但凭借他一人肯定是不行,所以才有了很多臣子,他需要这些人帮助他一起治理天下。

能帮助皇帝治理天下的人,自然都是有本事有名望的人,可如果有些人能力过于出众,在百姓中呼声很高,那么对于皇帝来说这就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一方面来从皇帝本身来说皇帝会觉得在百姓眼中自己不如那些人,咱们得知道不是所有的皇帝都能认清自己的不足。

另一方面皇帝也担心江山不保,臣子声望过高,权力过大,有篡位的可能啊,毕竟在龙椅面前,人性有时候是经不住考验的,这个时候皇帝又不能下贬这些人,下贬就是昏君。

所以在这个时候皇帝就会给他们找个对手,这个对手就是权臣,让一个有权力的人去跟他们斗一斗,消耗一下,这就是帝王之术。不过一般来说皇帝会允许权臣做一些事,但一旦危害到他的统治,他会毫不留情的扼杀,也有些皇帝玩脱了的,最后成为傀儡。

第2个回答  2021-03-19

因为权臣也明白皇帝拥有赐死自己的权力,所以真正厉害的权臣都是表现出极度的忠心,比如和珅。但是也有部分权臣希望能够控制皇帝,这些权臣最终都被直接铲除。比如康熙帝大战鳌拜。之所以皇帝不能一剑刺死权臣,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权臣并不是一个,而是以一个权臣为代表和剩下的一个大型权臣集团。第二、权臣明白自己是在走钢丝,所以会给自己上好几道保险。第三、如果皇帝非常草率的一剑刺死权臣,在权臣知道了之后,很有可能提前进行叛乱。特别是一些手握兵权的权臣。

第一、笼络官员。

大部分权臣都是封疆大吏,属于手中有兵、有人、有粮、有领地的那种类型。而且为了让自己能够平安无事,很多权臣选择拉拢一堆人。如果权臣拉拢的人太多,那么权臣就会彻底架空皇帝。毕竟对于中下级官员来说,大部分人都选择忠心于上司而不是皇帝。你一个皇帝,什么也不给我,但是权臣给钱给权,我干嘛不跟着权臣干?

第二、皇亲国戚。

所以,皇帝不能一刀捅死权臣最大的原因就是在权臣只是某一个集团的代表或者灵魂人物。能够成为权臣的,要么是智勇双全之辈,要么是皇亲国戚。那么面对这种权臣,皇帝不好直接下杀手,必须要等到权臣露出反意之后,才有理由将其斩首。举个例子,你是皇帝,你娶了个太后,太后的哥哥你怎么安排?如果你的大舅哥比较有能力,肯定会让他入朝为官啊。你大舅哥想要反对你?你能直接赐死他么?你把他赐死了,晚上回寝宫有你好看。说不定太后就找人把你给弄死了。

第三、起兵造反。

如果这些权臣最终选择了公然对抗朝廷,那么凭借着皇帝的力量是很难完好无损的将这些权臣压下去的。一旦发生战争,那么就是生灵涂炭。我们知道赵匡胤有个典故叫做黄袍加身,他就属于这种没有被压下去,最终兵变成功。赵匡胤最终创立了宋朝。其实面对已经成了气候的权臣,皇帝是不可能采取一刀子捅死的方式去处理。再说了,就算是要斩了权臣,皇帝也得给出一个靠谱的理由。如果没有靠谱的理由,那么大量的读书人都会认为皇帝喜怒无常,后续史书上也会记载该皇帝是个昏君。

由于担心权臣的问题,所以皇室和朝廷始终是半对立、半合作的状态。皇帝在选择官员时,大多数都会选择同时信任两个人,然后主动挑起两个人之间的矛盾。皇帝风光无限,但是对于皇帝来说,随时都有被干掉的危险。因为人对于权力的欲望是无限的,而对于欲望的渴求更是无线的。

第3个回答  2021-03-19

因为皇上根本就没有把握或者机会杀了权臣,权臣不只是在朝中有德高望重的权势,手里应该还握有整个国家的军队命脉,皇上只要对权臣动了杀心那谁死谁活可真的就是两说了,毕竟权臣他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杀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一、万人之上享受吃香的喝辣的,实则是权臣的傀儡。

权臣一般都是指在朝中权力比皇上还大的臣子,甚至可以威胁到皇上的性命或者权威的一种存在,就像是赵高和子婴,刘协和董卓……,这些可都是典型的权臣控制皇上的例子,而这些例子中的皇上基本上就是个牵线木偶,权臣让他说什么做什么都必须按照命令执行。

皇上在宫里得到小太监、小宫女还有嫔妃的尊敬,但在权臣的面前皇上虽然坐着,但也得对他们卑躬屈膝以礼相待,人家说什么都得听着,人家训斥什么都得忍着,看似是万人之上其实只有皇上自己心里清楚,他手里没兵没权更没有人,想要杀了权臣就跟这水中捞月没啥区别。

他要是想活命只能把自己当个傻子,在宫里尽情的享受吃喝玩乐就行了,要是再想其他的事儿,估计就是找死,当然,只要是坐上了那个位置都想自己说了算不想听命于别人,所以也就有了皇上和权臣斗智斗勇的故事,不过斗到最后死的都是皇上。

二、杀了一个其他人群起而攻之,死的是谁可就不一定了。

咱们就拿汉献帝刘协来做个例子,当初董卓拥护刘协登上了帝位实则就是为了好控制,后期借助司徒王允的力量除掉了董卓以为能够过上万人之上的日子,没想到仅过了一个月就被董卓曾经的部下李傕给控制,侥幸逃脱出了城偏偏捧上了曹操,等曹操死了曹丕把控朝政,说是祸不单行其实就是权臣并非是一个人!

可能出面让皇上做决定写圣旨的就那么一两个人,但这一两个人背后可是有一张很大的关系网,这里有朝廷中把持要务的官员,甚至还有掌握国家兵马的将军,一旦皇上杀了一个权臣,那这帮人就会觉得皇上要伺机下手了,这帮人可是会瞬间抱成一团围攻皇上,那时候谁死谁伤?

皇上被权臣控制住手上的兵马是有限的,就算是朝中有人帮他那也是以卵击石,权臣之所以称之为权臣就说明他们手里的权力和兵马都能够与皇上所抗衡,当皇上想要掌权时这帮人会听之任之?他们一定会仔细筹谋将皇上拉下马然后换一个听话的上去,这样才能够继续维持他们独一无二的权力和地位。

最后:

古代的傀儡皇上就没有斗智斗勇成功的,权臣看皇上不听话基本上就给换了,都轮不到暗杀这一步。

第4个回答  2021-03-18

在《旧唐书·魏徵传》中记录着李世民的一句话:“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在我国历史上,朝堂之上并不是只有大臣之间存在斗争,许多时候,君与臣间也会形成“较量”局面。有的朋友可能会疑惑,君主高高在上,一句话就可以要了一个人的性命,为何还要大费周章与“权臣”斗智斗勇?在我看来,答案就藏在开头李世民的那句话中。

首先,过去的历史告诉后世历代君王,权臣不是那么“好杀”的。权臣的背后,有庞大的势力支撑,君主要拿走权臣的性命,考量的不止是“势力强弱”,还有权臣对整个王朝兴衰发展的“作用”。

人才,是不好得的,于此,对于某些脚跟未站稳的君主来说,即便这个人是让自己万分忌惮的权臣,也需“珍惜”,如吕不韦与秦始皇。

其次,君主是天下人表率,越是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做事情便越是需要理由,更何况是“生死攸关”的事情。所以,对于权臣的“命”,君主想拿走,也得在天时地利人和下,有一个合情合理的理由。

下面,我们分别拿李世民和秦琼的例子,以及刘邦和韩信的例子,来谈一谈君王与权臣之间的“爱恨纠葛”。

1、君王与权臣之间的“模范”相处模式:李世民与秦琼

李世民是历史上有名的明君,他随父亲东征西讨,结束了隋朝乱世,建立大唐朝,而唐朝也在李世民的贤明治理下渐渐变得繁荣且强大。

李世民之贤,除了显示在他于治国上的勤勉以外,还得益于他能很好地处理自己与“权臣”之间的关系。

所谓权臣,这类臣子的背后要么有强大的利益集团,要么就是手握重兵,对君主造成威胁,抑或者是功高盖主。

而一路跟随李世民东征西讨、建立大唐的秦琼,不仅手握重兵,同时也是“丰功伟绩”的开国大将。

对于李世民来说,秦琼是妥妥的“权臣”无疑。

但历史上的李世民相当信任秦琼,一点没有“狡兔死,走狗烹”的意思。

在颜小二看来,李世民这么放心,并不是因为他相信“人性”,一来是源于李世民对自己能力的自信,二来是因为有“制度”作基本保证。

秦琼善战,李世民难道不是一位强大的将领吗?在带兵打仗上,李世民不输秦琼。所以,于才能上,李世民没有什么好忌惮秦琼的。

同时,唐朝有一个叫“府兵制”的制度,可以很好地制衡手握兵权的大将或权臣。这种制度之下,形成地方集权的概率很小,各地、各方兵力分散相对均衡,一旦某位权臣“拥兵自重”,这位权臣就会被李世民借着“府兵制”除掉。

也就是说,李世民“放心”秦琼,从感情方面来看,自然有对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的信赖,另一方,除了对自己能力的绝对自信外,也因为“府兵制”的存在。因为“府兵制”,秦琼一来在各方兵力相互制衡的情况下难以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二来这制度也算是个“警戒线”,时刻提醒着手握重权的“权臣”们,守住红线,才能守住权力。

于此,李世民可谓高明!

而李世民与秦琼的相处模式,在颜小二心里,实在是君王与权臣之间的“模范相处模式”,必须点个赞。

2、刘邦与韩信之间的“爱恨纠葛”

说起汉朝开国的那段历史,以及韩信之死,颜小二其实是有点惋惜的,曾经“势不叛汉”的韩信,最后却以“谋反”罪名被吕后处死,叫人唏嘘。

韩信,典型的功高盖主,同时他的能力强得有点吓人,他一出现就扭转楚汉局面。

韩信可以说是将刘邦送上王位的那个“中流砥柱”。

因为功绩过大,刘邦在时局平定以后不对韩信“好一点”,都说不过去。甚至口口相传中还有这样的说法,说当年刘邦许诺韩信,只要他顶天立地于汉土,绝不加兵刃于身。

可是当真的一切都平静的时候、该论功行赏的时候,刘邦却“有点慌”。

韩信的才能太强,韩信的性子又有些“太骄傲”,而韩信的权力,按照他的功绩来说,也不能限制得太过分。

韩信无论是才能还是功绩,都不得不让刘邦“忌惮”。

而在钟离眛事件以后,韩信也隐隐感觉到,自己大抵也逃不掉一个“走狗烹”的结局。

刘邦对韩信,忌惮大于信任,害怕大于感激。

于此,在这种忌惮与害怕之下,刘邦对韩信,大抵是步步紧逼的态势。

本该大肆封赏韩信,刘邦不仅“逼”韩信杀了找他避难的好友钟离眛,后面更是在“功成”之后,将韩信贬为淮阴侯。

换位思考一下,我们可以理解刘邦对韩信的“忌惮”,但也可以理解韩信的“心寒”。

后来,被贬后的韩信背上了“密谋造反”的罪名,身死人手。

关于韩信之死,《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记载:

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稀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相国给信曰:“虽疾, 强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信方斩,曰: “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其实,所谓“谋反”,更多是刘邦给出的斩杀权臣的“理由”。

而吕后动手,则侧面反映,韩信的功绩让刘邦无法“直面”韩信之死,或者说“直接赐死他”,刘邦杀韩信,无论是理由还是“实操”,必须“委婉”一些、“兜圈子”一些。

通过刘邦和韩信的例子,回到我们一开始的话题:君主为何不直接“赐死”权臣,而是非要与其斗智斗勇?

要取人性命,即便是君主,也不能“随心所欲”,要有“合情合理”的理由。并且还要结合天时地利人和,甚至说是布下天罗地网,隔绝权臣的“势力”,看准时机,然后一招毙命。

3、君臣之间,“权力制衡”大于“情”和“义”

说起来,历史上有太多“狡兔死,走狗烹”的事情了;同时,也有太多“先帝托孤,权臣辅佐幼主后野心越来越大而自毁前程的事了”,比如吕不韦。

或许正是因为对这些历史了然于胸,唐朝的李世民才得以凭借自身的强大,并巧妙地运用“制度”,维系自己与权臣之间的平衡,让“权力”和“情义”达到了两全的境地,令人佩服。

并不是所有君主都有李世民的“才能”,也并不是所有有才能的君主,都能强于权臣之才。

刘邦相较于韩信,没有李世民相较于秦琼的才能优势;汉朝建立之初,亦没有成熟的“制度”可以让刘邦十分放心地限制韩信。

于此,关于韩信的风吹草动,都可以让刘邦作出“惊弓之鸟”一般的反应,而在刘邦“鸟尽弓藏”的一番“操作”下,韩信寒心,君臣嫌隙越来越大。

于此,刘邦与韩信之间的“斗智斗勇”,实则更多是刘邦为“除掉韩信”寻找合适的机会与理由所作的铺垫罢了。

虽然李世民与秦琼这种君臣相处模式,让人心向神往,但遗憾的是,君主与权臣的相处模式更多如刘邦和韩信一般。深究之下,相对本质的原因,在颜小二看来,大抵便是“权力”与“人性”的较量了吧,各位觉得呢?

【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