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和丞相在古代是不是一个职位呢?两者有何区别?

如题所述

为人臣子,一辈子除了造反当皇帝,恐怕也就只能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对于这样的人,我们常将其称作"丞相"或"宰相"。可实际上,这两个称谓有着不小的差别。


"相"是一个早在先秦时代就存在的称谓。"百官之长",也就是执政大臣,都被视作"相"。但这只是一种泛称,并非一个确定的职位。譬如鲁襄公二十五年(前548),作为执政大臣的崔杼和庆封就被齐景公分别称为"右相"和"左相"。

而有时候我们会在先秦史料中看到的"国相",其实才是更接近后世"丞相"或"宰相"的朝官。"国相"发端于"家相",也就是世卿大族们招纳来为自己管理家事,出谋划策的谋臣。后来"家相"发展成"相室",也就是"家宰",再之后才发展为"国相",也就是战国时代的一国之宰辅。

在秦一统天下之后,需要处理的政务数量翻了无数倍,秦始皇也自然需要辅佐之人。不过因为先前秦国的"相国制"不同于东方六国,是独具秦国特色的"丞相制度",所以新王朝的宰辅便是一位"丞相"。


"丞相",就是"丞,奉。相,助",上丞天子之意助理万机,统领百官。它是秦朝的正式官名,也是"皇权"和"相权"之争里的"相"的本义。而春秋战国以来的"相国"之名,在这时就已经只是一个尊称了。

之后汉承秦制,丞相继续作为辅佐天子的百官之首。不过因为西汉初年此职多由开国功勋们选任,所以出现了国家大事皇帝无法一言独断,丞相也没法一手遮天,皇权和相权处在对平衡的状态。

也许是因为我们太熟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句话,所以老是以为自秦汉以来,历代丞相都只是一人。这句"一人之下"的原话出自东汉成书的《吴越春秋》。在此时,情况确实依旧如此。

但实际上,在汉惠帝至汉文帝时期,朝廷曾短暂地同时任命过两位丞相。且在汉成帝时,因为皇帝将大司马骠骑将军称为"大司马",将御史大夫称为"大司空",并给了他们丞相的待遇,所以当时形成了事实上的三相并存,即"三公多相制"。


而后汉光武帝吸收了王莽篡汉的教训,削弱了三公的权力,"三公多相制"逐渐被废弃。结果"接替"东汉的魏晋因为自身的发展状况,不仅把"三公多相制"又"翻出来",还加了把劲往"三省制"发展。

如果说"三公多相制"更多的还只是在事实层面让"丞相"变成了三个,那三省制,乃至唐代完善了的三省六部制,就是在制度层面都将"丞相制度"发展成了多相制。


隋代,三省的长官中书令、侍中和尚书令,承担辅佐帝王之职,是事实上的丞相。而专门的"丞相"一职,已然消失。至唐代,因为"丞相"历来是专指某一职务的正式官名,所以人们给中书令、侍中和尚书令这些有丞相之实的人另取一合称——"宰相"。"宰",即主持、主管之意。

《新唐书》所言的:"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这其中的"名尤不正",说的正是宰相们明明算不上过去"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却又每个人都干着点丞相能做的事。


后来因为中书令、侍中和尚书令这三个职位也如丞相一样变得尊贵起来,朝廷便又连这些官职也不愿给宰相们了。因此真正行丞相之权的人,又变成了有着"侍郎"之职的三省六部的高官们。而大抵也是为了给他们点安慰,明确其身份,朝廷又给宰相们加了"平章事"或"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头衔。

到了宋代,三省六部制名存实亡,中书令、侍中等职务更是"坐实"了自己荣誉头衔的身份。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和尚书左、右仆射等,成了这个时代行丞相之权的宰相。值得注意的是,在南宋孝宗时期,尚书左、右仆射被短暂地更名为左、右丞相。


而在宋之后,因为相权和皇权的斗争愈发激烈,明太祖朱元璋又是个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人,所以胡惟庸案爆发,所以从法律和制度层面"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就此消失。虽然后来随着内阁制度的完善,以及清朝军机处的发展,朝中还是出现了一些佐帝王而统百官的行丞相之权的人,但这些人都未能得到制度的承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