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民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场景?时钟刻画了哪些人物?重点刻画了谁?

如题所述

《清平乐·村居》描写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场景,刻画了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以及他们的美好的农家生活,重点刻画了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表现出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 

村居

《清平乐·村居》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作。

《清平乐·村居》

原作全文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解释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

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作者介绍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是中国宋代著名文学家、诗人、文学理论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文以豪放派为主,兼有婉约派的特色,反映了他的个性和时代背景。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极为重要,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之一。

辛弃疾

他的代表作品有《青玉案·元夕》、《水调歌头·丙辰中秋》等,这些诗词充满了豪放、慷慨、壮志凌云的气息,表达了他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和热爱,以及对于人生的豁达和追求。

辛弃疾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位文学巨匠和政治家,他的诗词和政治主张都具有极高的艺术和思想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辛弃疾闲居带湖期间。由于辛弃疾始终坚持爱国抗金的政治主张,从二十一岁南归以后,他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从四十三岁起,他长期未得任用,以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闲居达二十年之久。理想的破灭,使他在隐居中更加关注农村生活,写下了大量的闲适词和田园词。这首《清平乐·村居》就是其中之一。

赏析

在描写手法上,这首词,没有一句使用浓笔艳墨,只是用纯粹的白描手法,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作者能够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得维妙维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前两句,写这个五口之家,有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房屋有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用了淡淡的两笔,就把由茅屋、小溪、青草组成的清新秀丽的环境勾画出来了。

三四两句,描写了一对满头白发的翁媪,亲热地坐在一起 ,一边喝酒,一边聊天的优闲自得的画面,这几句尽管写得很平淡,但是,它却把一对白发翁媪,乘着酒意,亲密无间,那种和谐、温暖、惬意的老年夫妻的幸福生活,形象地再现出来了。

编鸡笼

这首诗的后四句,采用白描手法,直书其事,和盘托出三个儿子的不同形象。大儿子是家中的主要劳力,担负着溪东豆地里锄草的重担。二儿子年纪尚小,只能做占铺助劳动,所以在家里编织鸡笼。三儿子不懂世事,只知任意地调皮玩耍,看他躺卧在溪边剥莲蓬吃的神态,即可知晓。这几句极为通俗易懂,但却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描绘出耐人寻味的意境。尤其是小儿无拘无束地剥莲蓬吃的那种天真活泼的神情状貌,饶有情趣,栩栩如生,可谓是神来之笔。“无赖”,谓顽皮,是爱称,并无贬意 。“卧”字的用得极妙它把小儿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比“坐”“躺”“趴”等用得更妙。所谓一字千金,即是说使用一字,恰到好处,就能给全句或全词增辉。 

卧剥新莲

《清平乐·村居》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词,通过对于田园生活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于自然和人文的热爱,以及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和反思。该词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艺术价值和人文精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