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所述
苗族婚姻
罗甸苗族婚姻,历来是一夫一妻制。也有个别婚后多年无子而纳妾的。解放前,以父母包办婚姻为主,有同姓不婚及不与外族通婚的婚俗。解放后,由于长期和布依族、汉族相处,婚俗也发生了变化,自主婚姻日渐增多,打破了长期以来不与外族通婚的旧习俗。
苗族婚姻缔结,主要有以下程序:请媒、说亲、讨八字、讲彩礼、结婚、婚奁、婚筵。
苗族自古以来有玩坡的习俗,它给苗族男女青年提供自由恋爱的场所,择偶机遇。随着时代的发展,通过玩坡认识了解,而建立深厚的感情,男女婚姻无须媒人撮合,这种婚姻自由历史悠久,相传至今。
县境内的白家坡、董王、平岩苗族,玩坡的时间除了在农闲的春节,十、冬、腊月,冬年节,牛王节外,布依族过的三月十三、七月半,汉族过的端午节、重阳节,由于苗族同胞和当地的布依族、汉族人民同过以上节日,故也成为玩坡的好时机。过去,苗族男女青年玩坡是相约到一个山坡去相会,有的在小河边、公路上、田野里谈情说爱。男青年以歌来寻觅自己心中爱慕的姑娘,如情投意合者,姑娘就与男方对歌,促膝谈心,并主动打开带去的糯米饭、鸡蛋等招待心中的情人,经过多次交往,感情很深,互相了解,两人对大树或大山、岩崖盟誓确定终身大事。
从苗族彩礼中,可窥视到白家坡、纳坪、罗苏、罗暮等地区的苗族在婚俗中仍保留着母权制时代的遗风,同时并存着舅父与女方父亲权制相抗衡。最突出的一点是“还娘头”,必须给舅父年长者一份大礼,同时也要给女方大伯一份厚礼,姑娘要许配;必须得到舅父的同意,方能答应这门亲事。
大门口,空地上,钉上两根大木桩。纱锭套在木桩上,牵好纱, 穿好篦,连夜放到机床上,左手丢梭右脚踩,右手丢梭左脚踏,叽哩叽哩不停织,布如流水般淌出来,放进染缸染颜色,青布青,送给父亲和母亲····· 这样一段内容清晰地再现了一幅罗甸布依族姑娘织布的生活画面。罗甸布依族人民都具有自己种植棉花、自己进行纺纱、自己织布、自己染布的手工技艺。她们用知己勤劳的双手和聪明的智慧制作出驰名省内外的土布花床单。
织布舞
织布舞就是在当地布依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及劳作中创造出来的,织布的这种技艺发展为织布舞蹈之后,舞蹈则以轻快灵巧而活泼的舞姿体态展现布依族劳动人民的生产过程,真切地描绘了布依姑娘们从自己开荒、播种、收棉、采制、纺线、整理等,到把布放到染缸里染上色彩的全过程。
织布舞又是一种没有使用道具的舞蹈,表演者一般为2人,并且彼此面对着对方,手中握着两根棍棒,一人拿着两根棍棒高低起伏地晃动,表现出纺线时的交叉动作,另一人则为织布人,她在看到高低起伏着的棍棒时,随即将自己的两腿进行伸缩,并曲腰弓背,将自己手中的棍棒左右梭动,一边以协调的动作舞动着,嘴里一边还唱着布依歌曲。
织布舞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在整个舞蹈的全过程中,都自始至终以垫步为主,其主要目的是展示布依族姑娘们的精美的头饰、服饰以及她们独特的绣花鞋。俗语云,高山的苗子水众家。在整支织布舞个过程中,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河流与山川的美,看着织布舞,犹如炎热的夏天在山村的小河中,正在享受着水传递到自己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时所带来的凉意,听到山间林里传递出的鸟语花香,沐浴着阳光所带来的闲情逸致,觉得自己好似置身世外桃源。看着织布舞蹈优雅的动作,听着悦耳的歌声,仿佛自己又似在阳光下的海滩上,躺在休闲椅上观舞赏乐,体味着都市的休闲文化。
如今,罗甸的织布舞除了已经走上舞台之外,在布依族村寨里人们常在节日、喜庆及山村里农闲季节时举行。每当天空有一丝明月时,村庄里的姑娘们还会自发起来聚在月光下的晒坝里、寨子上的空地上进行这种自娱自乐的民间传统舞蹈表演,使得村寨里更具愉悦的气息。
罗甸的织布舞在建国之前就已经流行,当时布依族人民把它当成城乡文化发展与交流而推上了舞台,在50年代,这里的织布舞还曾参加与了黔南州民族民间文艺汇演,1982年省歌舞团将此舞蹈作了进一步整理,整理后的布依族花苞舞在舞台上更具民族特色的韵味。
罗甸布依族地区是民间歌谣的海洋,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丰富,类别齐全,形式活泼。有古歌、劳动歌、时政歌、情歌、生活歌、历史传说歌、儿歌等,有一定体例。一般 5 至 7 字句,每首句数下限,字数不等,多者达数十句。为重词意,开头往往重叠,句句押韵(内韵、外韵)。布依族用汉语唱的民族、七字或五字句较多。韵在一、二、四句末字(外韵)。根据内容需要,也有三句或五、六句一首的,每句字数不限。组成形式:一首单独存在叫《散花调》;两首合成的称《双调》或《排排歌》,两首以上合成的称《长排歌》。罗甸布依族舞蹈不多,且是集体舞。有:《刷把舞》、《饶钹舞》、《花包舞》、《板凳舞》、《毽释》和《织布舞》。
丢花包
乃罗甸境内布依族传统体育活动之一,也是布依族男女青年选择终身伴侣的一种娱乐方式。从大年初一开始,一直到正月底止。花包田各种不同颜色的布制成,约有一尺见方,里面装上谷糠或棉花籽。丢花包时,分成男女两方。各排成队,对面相掷,这一习俗是前人兴,古人制,代代相传,又热闹,又可以选择对象。相传古时,有一布依人家姑娘,长得如花似玉,而且聪明伶俐,村内村外许多小伙子都来求婚,怎么办呢?于是姑娘就在年三十晚上,把布染成各种颜色,做成不同颜色的花包,其中有个红颜色的花包,这个花包扔给谁,谁就是她心中所爱的人。第二天,大年初一,远近村寨凡是接到她父母通知的小伙子,都穿着新衣服,打扮得漂漂亮壳,集中到女孩家来,女孩就从楼上下来到堂屋中间,叫小伙子们走到门外站成一排,然后将花包一个一个地扔给他们,小伙子们就相争接花包,姑娘相中一个心地善良又很勤劳,人也长得英梭,但家境贫寒的小伙子,把那个红颜色的花包对准小伙子扔去,之后,姑娘和小伙子成家立业了。这样,布依族的后代就用丢花包这种娱乐方式,给青年男女选择终身伴侣,深受人们的欢迎。布依族丢花包的习俗,就这样传了下来进而演变为《花包舞》。
罗甸县民族风情
罗甸县的民族风情丰富多彩,其中苗族婚姻传统独特。过去,婚姻多由父母包办,遵循同姓不婚和不与外族通婚的习俗,但现在,随着社会变革,自主婚姻逐渐增多,打破了这些旧规。苗族婚姻的缔结过程包括请媒、说亲、讨八字、讲彩礼、结婚等步骤,而玩坡活动则为青年男女提供了自由恋爱的机会,他们通过玩坡活动建...
罗甸县的民族风情
苗族婚姻罗甸苗族婚姻,历来是一夫一妻制。也有个别婚后多年无子而纳妾的。解放前,以父母包办婚姻为主,有同姓不婚及不与外族通婚的婚俗。解放后,由于长期和布依族、汉族相处,婚俗也发生了变化,自主婚姻日渐增多,打破了长期以来不与外族通婚的旧习俗。苗族婚姻缔结,主要有以下程序:请媒、说亲、讨八...
罗甸县旅游景点最值得去的地方
大小井风景区、罗甸水库、民族风情体验、户外探险活动 1. 大小井风景区:这是一个以喀斯特地貌为特色的自然风景区,有着壮观的溶洞、清澈的溪流和翠绿的森林。在这里,你可以体验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宁静与和谐。2. 罗甸水库:作为当地的标志性建筑,罗甸水库不仅提供了优美的水域景观,还是休闲娱乐的...
罗甸县有什么好玩好吃
罗甸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主要以布依族为主,也有汉族、苗族、瑶族等民族。在罗甸县,您可以品尝到各种美味的当地美食,例如罗甸羊肉粉、罗甸凉粉、罗甸酸汤鱼等。此外,罗甸县还有很多景点值得游览,如红水河景区、大小井省级风景名胜区等。红水河景区是罗甸县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位于罗甸县东北部...
贵州省罗甸县属于哪个市
罗甸县位于贵州省南部,是一个以布依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山区县。该县拥有汉、布依、苗、瑶、壮、侗等众多民族,是贵州的“天然温室”,以早菜、西瓜为龙头的商品基地。这里的早熟蔬菜有茄子、辣椒、番茄、黄瓜等25个品种,以柑桔为主的水果基地也颇具盛名。罗甸县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
贵州省罗甸县属于哪个市
贵州省黔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其中,罗甸县作为该州的一个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处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这里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景观。罗甸县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了黔南州的一部分。罗甸县总面积约为1850平方公里,辖多个...
贵州罗甸县旅游景点最值得去的地方
高原千岛湖休闲度假园区 景区概况:这是贵州和广西两省万山丛中的一块尚未雕琢的翡翠,气魄宏伟,景色壮观秀丽。整个库区水域呈现千岛星罗棋布、水光潋滟的水上奇景。游览活动:泛舟游览可赏亚热带美景,观少数民族风情,尝山珍水产、农家佳肴。这里不仅是旅游采风的好去处,也是休闲垂钓的理想场所。罗甸县...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的邮编是多少?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的邮编是550100罗甸县,位于中国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部,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06°21′-107°23′,北纬24°57′-25°32′。这片土地总面积约2141平方公里,人口约为43万,是布依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文化丰富多彩,民族风情...
罗甸县有什么值得打卡的约会圣地?
罗甸县位于中国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一个自然风光秀丽、民族风情浓郁的地方。这里有许多适合约会的圣地,以下是一些值得打卡的地方:大小七孔景区:这是罗甸县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也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小七孔桥是两座古桥,分别建于清代和明代,桥下清澈的河水和周围的翠绿山峦构成了一幅...
贵州罗甸县旅游景点最值得去的地方
贵州罗甸县旅游景点最值得去的地方是红水河景区。红水河景区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这里自然风光壮丽,人文景观丰富,是旅游者们探秘自然、体验民族文化的绝佳之地。红水河以其独特的红色河水而得名,河水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两岸青山相对而出,形成了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在红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