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华文明的连续性

如题所述

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理解如下: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纵观人类四大古文明,大约从公元前3500年前后,世界各地出现了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等。

中华文明是唯一个具有连续性的文明,其他古老文明都是高度断裂、基本上不连贯的。究其原因,中华文明具有以下特质。

维护统一的连续性

自古至今,中国人的国家观念是追求国家统一和长治久安。在《诗经》里,“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蕴含了“统一”的思想。战国时期,“统一”逐渐成为各个诸侯国共识,在诸侯争霸中,秦国顺应了历史潮流,完成国家统一的任务。

到了汉代,为了进一步巩固国家统一,董仲舒汲取了春秋公羊学的“大一统”精神,系统阐述了“大一统”学说,用儒家思想统一人们行为、意识。此后,“大一统”思想不断发展,这一理念成为贯穿中国历代政治格局和思想文化的主线之一。

“大一统”理念也贯穿于民族交流融合的过程。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宽厚包容、自尊自信、团结互惠等观念,成为历代处理民族关系的一种基本理念。秦汉时期,随着强大而统一国家的建立,一个新的民族—汉族形成。

东汉至南北朝,虽战乱不断,王朝频繁更迭,但却是民族大融合时期。隋唐以后,中国又经历过多次民族大融合,其中,蒙古族和满族先后建立了全国统一的政权。

民族大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无论是汉族政权还是少数民族政权,无一例外都把中国视为一个统一整体,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在民族大融合中逐步形成和增强。中国所创造的巨大物质和精神财富,无不得益于国家的统一。

和谐稳定的连续性

社会和谐是历来都被关心的问题,中华文明中的“民本思想”就是解决如何实现社会和谐,进而求得国家长治久安。许多政治家、思想家深刻认识到只有重视人民,爱护人民,社会才能稳定,国家才能太平,所以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之说。

天人合一的连续性

中华文明中主张的天人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大自然是一个统一的和谐体,人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敬畏自然。中华文明创造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智慧,中华文明在发展中造就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崇高追求。

伦理道德的连续性

中华文明在群体层面更强调家庭伦理关系,更加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家庭是国家的基本单位,家庭稳定是国家稳定的根本前提。

个人、家庭、国家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种把民族、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的传统,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激发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责任感、爱国心和凝聚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