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意字有哪些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1-07
会意字
会意字都是合体字。《说文》:“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这就是说,把几个相
关的字放在一起,组成一个新的意义。会意字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是合体的,二是必
须由合体的几个字组成新的意义。否则,不能看作会意字。会意字的数量要多于象形字、指
事字,是汉字的重要组成部分。会意字的组成比较复杂,首先可以分为同形字重复组成的会
意字,不同形字组成的会意字。后者又再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几个相关的字组成图画式的会
意字,一类是由主体与器官组成的会意字。另外还有些个别的不易归属的会意字。下面分别
举例说明。
1. 同形重复组成的会意字。
二字重复的会意字。比如:
(从)甲骨文和小篆都为两人前后相随,义为跟随。《说文》:“从,相听也,从二人。”是引申义。
(比)甲骨文和小篆都为两人紧挨着,义为密
。《说文》:“比,密也,二人为从,反从为比。”
(竝)甲骨文和小篆都为二人并排站立。《说文》:“竝,倂也,从二立。”
(友)甲骨文为二手相叠,左右方向皆可,为友善相助之义。《说文》:“《汉仪篆书繁》友,同志为友,从二又相交。”
(珏)甲骨文为两串玉。古以玉、贝为货币,两串玉为珏,两串贝为朋,古当为一字。《说文》:“二玉相合为一珏。”
(林)甲骨文为二木,小篆同。《说文》:“林,平土有丛木曰林,从二木。”
(犾)甲骨文从二犬相咬,篆文同。
《说文》:“,两犬相齧也,从二犬。”
(戋)甲骨文从两戈交接,小篆同。罗振玉认为是战字初文。甲骨文用于攻伐义。《说文》:“贼也。从二戈。”段玉裁认为即残字。
(丝)甲骨文为两捆丝,从二糸。小篆同。《说文》:“丝,蚕所吐也。从二糸。”
《汉仪篆书繁》兹(玆)《说文》:“玆,黑也,从二玄。”玄义为幽远,引申义为黑,二玄亦为黑。
(弜)王国维认为是弓檠,引申为辅,再引申为强。《说文》:“彊也。从二弓。”
(甡)《说文》:“甡,众生并立之貌,从二生。”
《汉仪篆书繁》棘(棘)朿为木芒,树上的刺,棘指带刺的树,酸枣树。《说文》:“棘,小枣丛生者,从并朿。”酸枣树丛生,所以用并朿表示。
(枣)《说文》:“(羊)枣也,从重朿。”枣是单株的乔木,比棘高大,所以用重朿来表示。
《说文》中二字重复的会意字还有:炎、畕、赫、祘、奻、哥、开、皕、雔、爻、屾、賏
、圭等。
三字重复的会意字。比如:
《汉仪篆书繁》森(森)树木众多为森。《说文》:“森,木多貌。”
《汉仪篆书繁》焱(焱)火盛。《说文》:“焱,火华也。从三火。”段玉裁注:“凡物众则三之。”
《汉仪篆书繁》磊(磊)石头众多。《说文》:“磊,众石也,从三石。”
〖XCD41.TIF〗(猋)众犬奔跑为猋。《说文》:“猋,犬走貌,从三犬。”引申为疾速。
(羴)甲骨文从三羊或四羊,表示羊所特有的膻味。《说文》:“羴,羊臭也,从三羊。”此字后来写作“膻、羶”。
《汉仪篆书繁》毳(毳)兽的细毛。《说文》:“毳,兽细毛也,从三毛。”
(劦)《说文》:“劦,同力也,从三力。”
《汉仪篆书繁》众(众)人多的样子。《说文》:“众,众立也,从三人。”甲骨文众字异体作,象三人相从。甲骨文中有,义为日出众人相聚出而劳作,或作二人,或作三人。小篆、金文上日讹
(聂)《说文》:“聂,驸耳私小语也,从三耳。”
(奸)《说文》:“厶也,从三女。”“厶”字下云:“奸衺也。”这是古代歧视女性的产物。
(轰)形容车多的声音。《说文》:“轰,群车声也,从三车。”
《说文》三字重复的会意字还有皛、芔、厽、鱻、驫、麤、雥、晶、品、虫、惢、孨、垚
等。
2. 非同形字组成的会意字。
(1)图形式的会意字。
图形式的会意字,是通过一个完整的图形表示一个意义。它与象形字不同,象形字是画出物
体的形象,所画出的物体都是名物,而图画式的会意字,是画出一幅图形。这幅图形是由两个或几个独体字组成,所表示的多是动作、行为等。比如:
(丞)甲骨文象一个人掉在井里,上边有
人用手拉他上来,表示拯救之义。当为拯字初文。《说文》说义及解形均有误。
(为)甲骨文象用手牵象劳作的样子。商代中原可能有象,《吕氏春秋•古乐》:“殷人服象,为虐于东夷。”《说文》释义及说形均有误。
(及)甲骨文象人从后边用手抓住前边
的人,表示追及之义。《说文》:“及,逮也,从又从人。”
(取)甲骨文象用手拿着耳朵之形。古人猎获野兽或俘获俘虏,皆割取其耳以报功。《说文》:“取,捕取也,从又从耳,《周礼》:‘获者取左耳。’”
(只)甲骨文象手抓住一只鸟,当是获字初文。引申为一只鸟、只。《说文》:“只,鸟一枚也。”即引申义。
(爰)甲骨文象二人以手相拽之形,当是援字初文。《说文》:“爰,引。”
(出)甲骨文象人从所居之处走出。象所居之处,足趾朝外,表示走出之义。
(各)甲骨文象人走入居处之形,表示来至之义,当是格字初文。《尔雅•释诂》:“格,至也。”
(牧)甲骨文或从羊,或从牛,用手持杖放养牛羊,义为放牧。小篆作牧,从牛,《说文》:“牧,养牛人也。”此当为动词而非名词,卜辞用作放养牲畜义。
(宿甲骨文象人在屋里卧在席上之形。或只从〖XCG149.TIF〗(人)从(席)。《说文》:“宿,止也。从宀,声。”《说文》以为形声字,不妥。
(寇)金文象以手持棒闯入他人屋中去击打人家,会寇贼之义。
(射)甲骨文象箭搭在弓上射箭之形,会射箭之义。《说文》小篆形讹作,而以身说形,
误。
(即)甲骨文象人就食形,为食器,象人跪坐,表示人就食之义。引申为走向、接近的意义。
《说文》:“即,即食也。从皀卩声。”《说文》以形声解字形,误。
(既)甲骨文象人吃过食物张嘴离开之形,引申为已、毕等义。
(2)主体与器官组成的会意字。
会意字是合体字,合体的两个组成部分,一个代表动作的主体,一个代表发出动作的器官。
这些字主要表示人或动物的动作,与表示名物连体象形字不同。(果)字表示果实,即是
果实,因不明确,所以连同长果的树一并画出。此类字如表示行动的主体,表示发出行动的器官,表示看的意思。《说文》:“见,视也。”的意义是其组成部分的意义,则不是其组成部分本身的意义,而是其所发出的动作行为。又如:
(望)甲骨文象人竖目向远方眺望,或象人站在土上眺望,象土形。《说文》将表示远望的与表示朔望的合一,而且将竖目误为君臣的臣,将人立土上合为字。
(企)甲骨文为人形而突出其足,表示企足而望之义。《说文》:“企,举踵也,从人,止声。”许慎看作形声字,误。段玉裁删去声字,从人止会意是对的。人是主体,止是器官。
(臭)甲骨文从犬而特别突出其鼻子。狗的鼻子最灵敏,所以以此表示嗅的意义。犬是动作主体,自(鼻)是发出动作的器官。《说文》:“臭,禽走,臭而知其迹者犬也,从犬从自。”《说文》的意思是,禽兽跑过,一闻就知道它的踪迹的是狗。所以用臭字表示嗅的意思。《说文》还有一个齅字,云:“以鼻就臭也。”此处的臭字用的是引申义气味,齅字则是臭的后起形声字。
(鸣)甲骨文从鸟从口,表示鸣叫。《说文》:“鸣,鸟声。”鸟是鸣叫动作的主体,口是鸣叫动作的器官。
(走)金文上半象跑动的人摆动双臂,下半即足。是跑动行为的主体,是发出跑动行为的器官。《说文》:“走,趋也,从夭止。”《释名•释姿容》:“疾趋曰走。”趋是快走,走是跑,比趋还要快。 《说文》是浑言。
还有些会意字,不便于归类,如片字,《说文》:“《汉仪篆书繁》片,判木也,从半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