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面对绝境不能绝望的名人故事,有?

如题所述

1、华罗庚

华罗庚初中毕业后,华罗庚曾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因学费而中途退学,故一生只有初中毕业文凭。此后,他开始顽强自学,他用5年时间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1928年,他不幸染上伤寒病,靠妻子的照料得以挽回性命,却落下左腿残疾。

20岁时,他以一篇论文轰动数学界,被清华大学请去工作。从1931年起,华罗庚在清华大学边工作边学习,用一年半时间学完了数学系全部课程。他自学了英、法、德文,先后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

2、狼牙山五壮士

在战斗中他们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

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的树枝挂住,幸免于难;5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

3、凿壁偷光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县里有个名文不识大户人家,但家中富有,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

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借给匡衡书(用书资助匡衡)。于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学问家。


4、贝多芬

贝多芬28岁时,由于疾病,听觉就开始减退,到了48岁,再优美的歌声他也听不见了。他只能用书写的方式来和别人交流。

即使这样贝多芬仍进行着创作。他的不朽名作9部交响曲的后七部,都是在失聪的情况下完成的。而其中的第三、第五、第六和第九部交响曲被认为是永恒的杰作。

他用敏锐的观察力来感受人类、社会和大自然.为了起草一部曲子,他经常花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反复推敲,精心锤炼。例如第五交响曲的创作,他就花了八年的时间。

5、宋濂

宋濂小时候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扼住命运咽喉的贝多芬
贝多芬早在27岁时就开始初发听力障碍了。开始是左耳,后来右耳也患疾。随后他的听力逐步衰退,52岁时已无法从事演奏和指挥,那时他全聋了。
耳聋对这位天才的音乐家是个致命的打击,因此,他曾经产生过自杀的念头。然而,他那钢铁般的意志终于改变了他的人生观,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决不许它毁灭我!”所以,在他听力衰退的22年里,曾使用了各式各样的工具来帮助他的听力,包括一些喇叭形的助听器。然而这类助听器对于辨别声音的能力并没有太大的帮助,因此,他就自己设计了一些有一条额带可以固定在头部的喇叭形助听器。有时他还使用一支木质的鼓槌,一端咬在上下牙缝之间,另一端则附在钢琴上,这样声音的振动可以沿着鼓槌而到牙齿再传经头骨入耳内。
贝多芬耳聋以后,他对学习和创作更加勤奋,对时间也倍觉珍惜了。为。了让艺术的火花永不熄灭,他每天都要长时间地练习弹琴,弹得多了,手指发热,他就在琴旁的凉水盆里泡一泡接着再弹,不知不'觉中,多少个时辰过去了,水撩在地板上积少成多,最后竞从地板缝里漏到了楼下的屋子里……
贝多芬懂得勤奋者既要珍视时间,同时也要在事业上舍得花费时间。他对创作的态度非常认真,他的作品不仅在动笔之前要经过反复思考,还要不断修改。著名的《莱昂诺拉》序曲,写了不下三四稿;歌剧《菲德利奥》第二幕开始的一个引子,竟改写了18次之多。
正是在与命运的顽强搏斗中,贝多芬成功地创作了一曲曲世界不朽的名作。当耳聋逐渐严重时,却正是重要作品的产生之时。《月光奏鸣曲》、《第三(英雄)交响曲》、《第四交响曲》、《热情奏鸣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这些重要的作品几乎都是完成在他那与世俗噪音隔绝的世界里。贝多芬的伟大正在于此!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10-15
苦难是道加法题

有一位赫赫有名的集团老总,在40岁以前,穷困潦倒,家徒四壁,没有人看得起他,包括他的妻子。但他只身下海,从小本生意开始,在短短的十年内,把一家手工作坊扩张成了资产达亿元的私营企业。

有记者采访他:"如果你出生在城市,受良好的教育,有稳定的生活环境,你现在的成就会更大。"

他沉默了一会儿,说:"也许可能。但我相信,如果我不时生活在农村,没有经受过那么多苦难,而像其他城市人一样有衣穿,有房住,有人看得起,我会心安理得地过下去,绝不会开办自的家庭作坊。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要感谢生活。

苦难并不意味着永远苦难,幸福也并不意味着永远幸福。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甚至是绝境中做出的,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美国曾对一千位富翁做了抽样调查,结果发现,他们大都出生在普通人的家庭,甚至有一部分少年是在黑人区里度过的。生活有时真的像魔术,会变幻出令人难以置信的结果。

苦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认识到苦难本身蕴涵着无尽的契机,如果你认为它是一道减法题,那么答案你已经知道,它将减去你所有的一切,包括生命。如果你认为它是一道加法题,那么演算的结果可能就是一个无穷数。

真正的伤残

佩奇皮特是美国马塞尔大学传播学系的教授。

5岁时皮特便失去了97%的视力。虽然将近失明,但他拒绝进入残疾人学校,并争取到了公立学校的就读机会。他参加垒球队时,担任第一垒,凭着垒球在草上呼啸的声音设法捕捉低球;他踢美式足球时,担任二线拦截;他就读大学和研究院时,经常请同学念书给他听;当他成为大学教授后,又赢得了顶级优秀教授的美誉。

一天,一名冒失的学生问皮特教授,什么是最糟糕的伤残:失明还是失聪?缺手还是缺腿?抑或其他?当时,场中立时弥漫着一片凝滞且不祥的肃穆。之后,皮特严肃地说:“这些都不是。了无生气、不负责任、欠缺渴求,才是真正的伤残。在这一课,若我不曾教你什么,但能让你明白与生命密切相关的某些东西,这一课将会是莫大的成功!”

象鼻虫灾害

在美国阿拉巴马州恩特曾颖镇的公共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纪念碑。碑身正面有这样一行金色大字:深深感谢象鼻虫在繁荣经济方面所做的贡献。这要从一场灾难说起。

19l0年,一场特大象鼻虫灾害狂潮般地席卷了阿拉巴马州的棉花田,棉花毁于一旦,棉农们欲哭无泪。灾后,世世代代种棉花的阿拉巴马州人,认识到仅仅种棉花是不行了,于是开始在棉花田里套种玉米、大豆、烟叶等农作物。结果,种多种农作物的经济效益比单纯种棉花要高4倍。阿拉巴马州的经济从此走上了繁荣之路,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当地人们认为经济的繁荣应该归功于那场象鼻虫灾害,遂决定在当初象鼻虫灾害的始发地建立一座纪念碑。

山穷水尽的地方,往往就会柳暗花明;绝望的那一刻,往往是希望的开始;危机的尽头,往往就是转机。
第3个回答  2011-10-15
迈克尔天生有缺陷,其缺陷并不明显。出生之日,连最细心的护士也没发现他身体的畸形。乍一看,他似乎堪称正常。然而,有些地方却被忽略了。直至进入七年级,上手工艺课时,他的这个缺陷才显现了出来。

  他对木工与金属加工这两种活计,简直无可奈何。在木工课上,26个男孩照着相同的草图做出来的家具,有25个男孩的几乎是一模一样,只有迈克尔的总是不合乎规格;在金属加工课上,他的表现也是一样的糟糕。有人说,对于木工等活儿,也是需要一定的天赋的,迈克尔起先亦作如是想。

  渐渐的,迈克尔的心中深深地认为,那并非因为他缺乏此方面的天赋,问题出在他与生俱来的残疾上。许多次,他在夜里大汗淋淋地醒来,心中悲哀地抱怨:“我是个残疾人!上帝怎么这样对待我啊!”这实在令他难以面对,虽然如此,多年后他还是接受了命运的安排。

  29岁时。迈克尔与莉萨结婚。不久后莉萨生了一个男孩,活泼健康,一点缺陷也没有,那真是迈克尔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作为一个男孩的父亲,迈克尔有着重大的职责,教会儿子所有的手工活;买给他一些工具,锤、锯、螺丝钉等等,然后给他示范,如何做一条小板凳,如何给门装上把手……这本是为人父亲的快乐之事,但对于迈克尔来说却是别样滋味。

  他明白,终有一天,儿子会问,为何从不像别的父亲那样教他手艺活。儿子16岁时,可怕的一天终于来临。“儿子,事情是这样的……”迈克尔战栗着回答儿子说,“你是不是常常看到那些木匠、水管工、建筑工、电工,他们总是把一支铅笔夹在耳朵后面?”

  “是的,爸爸。”男孩轻轻地说,似乎等待着父亲告诉他什么可怕的事实。

  “但我却不能像他们那样!”迈克尔悲伤地抱怨说,“我的耳朵向外远远伸出,不贴近脑袋,所以夹不住铅笔!我是个残疾人!我是个残疾人!”

  有些事你看得很严重,将它当做是你成功的障碍,以及失败的借口。但是认真想想,你所抱怨的问题,根本不是个问题。出问题的是你的“心”。而不是“耳朵
第4个回答  2011-10-15
邓世昌是我国最早的一批海军军官中的一个,是清朝北洋舰队中“致远”号的舰长。1894年,中国和日本之间爆发了甲午战争。邓世昌多次表示:如果在海上和日舰相遇,遇到危险,我就和它同沉大海!这年9月的一天,日本舰队突然袭击中国舰队,一场海战打响了,这就是黄海大战。战中,中国担任指挥的旗舰被击伤,大旗被击落,邓世昌立即下令在自己的舰上升起旗帜,吸引住敌舰。他指挥的致远号在战斗中最英勇,前后火炮一齐开火,连连击中日舰。日舰包围过来,致远号受了重伤,开始倾斜,炮弹也打光了。邓世昌感到最后时刻到了,对部下说:“我们就是死,也要壮出中国海军的威风,报国的时刻到了!”他下令开足马力向日舰吉野号冲过去,要和它同归于尽,这大无畏的气概把日本人吓呆了。可不幸的是,致远号在前进中中了鱼雷,船体爆炸,沉入海底。200 多名官兵大部分牺牲。邓世昌曾被部下用救生圈救起,也曾被爱犬“太阳”救起,可他见部下都没有生还,毅然退出救生圈,将爱犬按入水中,一起沉入大海,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