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民族构成与分布,汉民族的初步形成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战国时期同春秋时期相比,诸夏同周边各族的关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春秋时期的民族关系主要表现为激烈、复杂的斗争和冲突,战国时期民族之间的大融合则成为民族关系史的主流。汉民族的前身华夏族在此阶段正式形成,从而奠定了以后数千年中华民族格局的基础。

战国时期的民族构成与分布

战国时期,随着争雄局面的逐i扩大,加上殷、周以来的民族迁徙融合,华夏族共同体的活动范围和文化圈较前更为扩大。北个:长城,南至长江流域,东至于海,西达于甘、青的广大区域内,均居住着作夏族诸共同体,迄战国晚期经过几个世纪的民族大融合,各民族共同体的语言、文化、经济生活和地域基本趋丁稳定和统一,在以后中华民族历史长期居于主导地位的汉民族逐渐形成。

在华夏族以外,还有北方和西方的代、林胡、楼烦、东胡、义渠、羌戎及南方的巴蜀、西南夷、蛮越等族。

代是北戎建立的国家,其地域主要在今山西代县、繁峙、大同。及河北易县、宣化一带。北戎于春秋时期一度相当强大,后同赤狄一起被晋所灭,春秋后期其余部移至今晋北代地。

林胡、楼烦和东胡史称三胡。《史记·匈奴列传》称:晋北有林胡、楼烦之戎,燕北有东胡、山戎。《史记·赵世家》称:(赵)北有燕、东有胡。西有林胡、楼烦、秦、韩之边。可知林胡、楼烦在三晋之北,东胡在燕之东北。

义渠是战国时期西方之戎中最为强大的一支。《括地志》说:秦北地郡,战国及春秋时为义渠戎国也。北地郡约当今肃庆阳西北,包括宁夏贺兰山、青铜峡以东及甘肃环江、马连河一带,其疆域相当辽阔。羌戎居于今黄河上游赐支河、湟河一带的广大地区。

战国时期南方比较发达的国家有巴、蜀,其地当今四川重庆、成都一带。

西南夷主要有夜郎、滇、邛都等部。夜郎位于今贵州省西部和北部。滇位于今云南省滇池一带,邛都在今四川省西昌东南。

战国时期南方的少数民族还有居于今湘、黔的南蛮及居于今粤、桂的南越,居于今闽、浙的闽越和瓯越等。

华夏族共同体的扩大及中华民族的主干一一汉民族的初步形成

战国时期,居于淮、泗间的东夷诸族共同体已与华夏族融合无间。秦统一六国,淮、泗夷皆散为民户。散为民户即意味着他们已作为一家一户的百姓而存在,往日维系他们民族感情的纽带已经松弛。从此以后文献中的东夷,内涵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不再指山东半岛及徐、淮一带的居民,而专指东北各少数民族。

战国时期南方的巴、蜀已建立了国家。但在秦人眼里,他们还是戎翟之伦。据《史记·六国年表》记载,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301年的170多年里,蜀与秦有过五次交往,公元前316年秦惠王灭蜀到公元前301年司马错定蜀,一直到秦统一中国的近百年间,蜀地经济、文化得到很大发展。秦蜀郡守李冰筑都江堪,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天下谓之天府。

西南夷中的诸族在战国时代已同楚发生了较多联系。楚威王时派庄以武力征服滇国。据说庄蹯没回到楚耄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公元前3世纪,楚顷襄王派庄豪经沅水伐夜郎,战于且兰(今贵州凯里),夜郎灭亡。由此可知,战国时期楚文化已传至今云南、贵州等地。

蛮越历来同楚国关系密切,战国时,吴起为楚悼王相,南并蛮越,遂有洞庭、仓梧'战国后期秦昭王派白起伐楚,略取蛮夷,始置黔中郡'范晔总结这段历史谓楚子称霸,朝贡百越,秦并天下,威服蛮夷。

南越和闽越在战国时的情况记载甚微。但从汉初形势分析,其敢于同汉王朝抗衡,其国力之雄厚绝非一时可就,必逛战国以来长期发展的结果。广东庆德战国墓出土的青铜剑、矛、锛、刀、斧、凿、镦、镞、铃、鼎等15件,其形制与华夏族铜器有着相同之处,当足战国时期百越各族与华夏族交往与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在战国时期的南中国,许多使用蛮、越名称的部落或民族,不断受到华夏族文化的全面深刻的影响,各族人民在民族大融合的道路上阔步前迸。汉代著述中曾说:‘古之戎狄,今为中国,古之裸人,今被夏服。此当是先秦时期尤其是战国时代民族关系史的真实写照。

战网时期的西北方,秦、三晋等不断发展壮大,逐渐融合了西北大量的少数民族,从而使华夏文化圈的区域范围口臻扩大。《史记·赵世家》载赵襄子击杀代王,灭代戎。—部分代人远徙,另一部分融于赵。林胡、楼烦和东胡各族,战国时期长期与赵、燕相对峙,林胡、楼烦为赵武灵王所破,后来他们又成为匈奴人的附庸。东胡为燕所破,从此基本上解除了北方各族对华夏族的威胁。战国以后,匈奴逐渐强大起来,迄秦、汉数世纪雄踞大漠南北,威震于北方草原之上,成为汉民族北部一个新的严重边患。

义渠在战国时仍有一定的实力。《史记·六国年表》载,公元前314年,秦惠王伐义渠,得25城。秦昭王时逐步蚕食义渠之地,最后灭其国。居于黄河上游的羌戎于秦孝公时服于秦。至此,西北一带戎族各部相继融于秦。

匈奴于战国时逐渐得到发展后,曾与赵进行过交锋。赵悼襄王时赵将李牧常居代燕门,备匈奴,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使其后十余年,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公元前3世纪前期,秦、赵、燕三国在解决了周边少数民族问题以后,都在自己的北边修筑了长城。战国长城的修建是一个标志。春秋以来持续五个世纪的激烈的民族斗争和深刻的民族融合,至此告一段落。从地域空间上说,长城以内的民族已大体上融为一体。从历史发展上说,春秋、战国以来的民族斗争以民族间的深刻融合而宣告结束,中华民族的主干民族——汉民族至此初步形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3-11
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是中国古代各民族的大融合的过程。
中国的民族大融合有3次:
1,周朝建立,到秦国灭六国,到两汉时期。
周朝时,封了几百个诸侯国,几乎每一个诸侯国就是一个民族。在春秋不断的兼并中,在战国时形成了战国七雄。任何一个国家的形成都是民族大融合的过程。到秦国灭六国后直到两汉时期,是民族大融合完成的第一个阶段,在这期间中原地区,关中地区和江南地区形成了统一的文化,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文明。
2,两汉之后,进入三国时期。在三国时期,因中原战乱,人口剧减,曹魏内迁了大量的少数民族人口到中原地带(估计占中原地区人口的三分之一多),包括匈奴人(南匈奴人投降了东汉王朝,北匈奴人远遁西方),鲜卑人等等,其中匈奴人最后灭掉了西晋;蜀国也迁了不少少数民族人口到其地盘上;孙吴则是,中原大量人口南迁江南,开发了原来地广人稀的江南。
在西晋短暂的统一后,又陷入了分裂。在北方中国,五胡乱华,前前后后大的国家有十六国。五个少数民族逐鹿中原。后来曾经两次统一北方中国的也是两个汉化,实行汉族文化的少数民族的人:前秦的符坚(他是少数民族,具体哪个忘记了),还有北魏的拓跋氏(拓跋氏的另一支到了今天的西藏青海地区,最终形成了藏族)。上面两个少数民族都靠着汉化,也就是同中原的先进汉族文化同化而统一了北方中国。而这时南方中国则由南渡的东晋王朝统治,大量的北方人口(约占八分之一)涌向南方中国,促进了南方中国的开发。
统一中国的隋朝和唐朝,他们的统一者也是汉化的少数民族,如李唐是西域的沙陀人后裔。这时中国又形成了一次民族大融合,匈奴等民族被汉族同化。汉族的含义也不再是汉朝时汉族的含义,而是包含了匈奴等少数民族,匈奴等民族退出了历史舞台。

3,唐朝末年,中国再度分裂,这时又是有好几个少数民族对北方中国进行了统治。中国又进入了民族大融合,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到宋朝时期,宋朝统治淮南地区,其民族是唐朝大融合时的汉民族;辽国则包括了原本住在辽国的汉民族,其人口可能占大多数,还有契丹和北部的其他少数民族,可能也包括高丽人。西夏则是西部的一些少数民族,和唐宋时居住在西夏的汉族。
上述三个国家除了宋朝本来就是汉族国家外,西夏和辽国金国(金国后来代替了辽国)经过200多年的统治,都不同程度的汉化,都采用了汉民族的文化。
到了元朝,忽必烈统一中国,中国在全中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民族大融合。蒙古人在采取汉族文化和保留本民族文化中斗争了90多年,除了今天的蒙古人民共和国地区的蒙古人没被同化,在中原地区和江南地区的蒙古人都被汉化了。元朝因为滥发纸币而引起通货膨胀,激起人民的反抗后,蒙古的上层王公被明朝逐回了漠北。
4,元朝时期是全中国范围民族大融合形成的重要过程,明朝清朝延续了元朝的全国范围民族融合过程。元朝以后的中国,都是在今天中国的大致范围内而统一的,中华民族大致形成。这时的汉族包括了被同化的蒙古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在内。
在明朝后面的清朝,也是少数民族满蒙统治中国,最终也被汉族同化了,当然除了上层王公除外,而即使是上层王公也采取了汉族的文化,在文化上跟汉人没什么两样了。
清末,中华文化碰上了从所未有的强大的西方文化的入侵,中华文化奋起抵抗,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而中华民族的觉醒是以几千年华夏各民族融合而形成的中华文化为基础的。中国人对自己的认同是以对中华文化的自我认同为基础的。
中华民族不是随便就提出的一个名词,就像美利坚民族一样,都是以共同的文化为自我认同而形成的一个民族。执泥于汉族,非汉族是不能说明古代中国的变迁的。因为汉族的内涵本来就是随时在变的。现在的汉族,他的祖先可能是匈奴人,也可能是鲜卑人,也可能是蒙古人,汉族本来就是几千年来华夏无数个民族大融合形成的。
第2个回答  2023-04-11
春秋时期,三代以来的民族共同体概念逐渐得到发展,一部分人的共同心理状态日益稳定。在古代文献中,已经出现了颇为严格的夷夏之别。《左传》定公十年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国语?吴语》说:昔楚灵王不君,……u诸夏而图中国。诸夏、诸华与四夷有着显著的区别。首先,在地域方面,诸夏居中国,四夷居四裔,大体上有了较为明显的区分。周初文献中已有中国之称。《尚书?梓材》: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成王时青铜器《何尊》铭文有:其佘宅兹中或(国),自之V民。中国当指中原,泛指占代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三代时期,这里合摹⑸獭⒅苋个民族共同体的主要活动区域。《史记?货殖列传》称: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建国各数百千岁,……都国诸侯所聚会。司马迁列举古代的情况称: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 周代以前,诸夏活动的中心地区大致如此。夏族的中心区域主要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商族的中心区域主要在今河南、河北及山东一带,周族的中心区域主要在今陕西、河南一带,均未超出文献所称中国之域,即今黄河中、下游一带。春秋时期的诸夏(诸华)民族共同体当主要指三代以来以夏、商、周三个民族共同体为主体的居于黄河中、下游一带的诸多民族。中国之外,则是居于四裔的戎、夷、蛮、狄等族。故春秋时人讲道: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其次,诸夏在语言、习俗与生活等方面也与四夷有着严格的区别。《左传》襄公十四年记姜戎氏言: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正因为此,春秋时代诸夏各国之间,贯穿了诸夏与四夷内外有别的原则。齐桓公时,管仲称: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浚不可弃也。西周、春秋时的一些贵族由于与异族语言、风俗和生活的差异,产生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M隘民族观念,认为诸夏之祸主要在于蛮夷猾夏。 然而历史发展的潮流,不可阻挡,华、夷的区分并不绝对化,在南夷与北狄交,中国小绝若线的历史背景下,各民族之间在频繁的迁徙及大规模的战争和长期的通婚、会盟、经商等活动中,互相进行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黄河流域一些民族共同体在各方面与诸夏的差异逐渐消失,逐渐融于以后形成的华夏族。

春秋时期的民族构成与分布

春秋时期的民族主要包括诸夏与四夷两大集团。诸华,或称诸夏各族,主要分布在中原一带,春秋时期向南扩大至长江流域,向北扩大至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这一民族集团在春秋时期人口最多,分布地域最广,是以后形成的华夏民族的主体。春秋时代的四夷主要是文献中所称的戎、夷、蛮、狄等族,他们是春秋时期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许多主要民族的重要先民。 春秋时代的夷人主要分布于今山东半岛及淮水流域一带。经过夏、商、周特别是夏、商之际和商、周之际的民族迁徙、融合,许多东方的民族共同体已基本接受了诸夏文化,同诸夏各族融为一体。其他部分则南、北迁徙,同其他各族杂居相处。齐、鲁、郯、莒、杞等国均有不少夷人。春秋时期的夷人,据《左传》等文献记载主要有淮夷、介、莱、根牟和群舒。春秋时期一部分淮夷徙至淮河中上游,达于江淮之间。介和根牟分布在今山东琊、沂水等地,莱夷在今山东黄县等地,群舒主要散居在江淮流域。 春秋时代的戎人主要分布在西方。他们活动的足迹相当广泛,从陕西泾、渭、洛流域到河南西部广大伊、洛、颍、汝河谷均有戎人散居。顾栋高《春秋人事表》中把戎分成七个类别,或称七大部,事实上并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从有关文献看西戎诸族主要有大戎、骊戎、允姓之戎、陆浑戎、杨拒、泉皋、伊雒之戎及茅戎。骊戎活动在渭南,犬戎活动在从陕西大荔到河南灵宝之间的广大地区。杨拒、泉皋与伊、雒诸戎杂居于伊水、雒水之间。允姓之戎最初在瓜州(今甘肃敦煌县)一带,后徙居晋南。陆浑之戎初亦在甘肃敦煌一带,后徙居今河南嵩县一带,又称九州戎、阴戎。茅戎又称蛮氏,沈钦韩《春秋左传地名补注》说盖西羌之人居中胝撸后来为晋、楚所灭。 春秋时期北方的主要民族为戎狄诸族,主要包括白狄、赤狄及北戎、山戎、无终诸戎等。顾栋高《春秋大事表?春秋四裔表》说白狄其别有三,曰鲜虞、曰肥、曰鼓。事实上,除此之外还有居于河西的白狄。赤狄之种主要有东山皋洛氏、潞氏、甲氏、留吁、铎辰等。他们主要分布在今宁夏、陕西北部、山西及其与河南交界一带,后来逐渐南下,与诸夏频频发生联系。 春秋时期南方主要民族为蛮荆诸族,还包括庸、夔、罗、濮、麋、巴等,主要分布在今河南以南、湖北、湖南及四川等地。
第3个回答  2023-03-10
一个是一场电影,那个手机上也有,电脑上也有,电视上也有,真的太好看了,那们表演的太真的好看,看的人很多
第4个回答  2023-03-19
一个是一场电影,那个手机上也有,电脑上也有,电视上也有,真的太好看了,那们表演的太真的好看,看的人很多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