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鸬鹚繁殖

如题所述

普通鸬鹚的繁殖活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4月至6月期间。它们通常以成对的形式结群,在湖边、河岸或沼泽地带的树上营巢,有时一个树上甚至能容纳多达十个巢。巢穴由枯枝和水草构成,它们倾向于利用已有的旧巢,到达繁殖地后,很快就开始修复和新建巢穴。每窝的产卵量大约在3至5枚,卵的颜色为淡蓝色或淡绿色,形状多样,卵圆形、钝卵圆形或尖卵圆形,大小在51至70×31至49毫米之间,平均为65×41毫米,重约42至49克,平均重量为46克。雌雄亲鸟轮流孵卵,孵化期约为28至30天。雏鸟属于晚成性,出生时无毛,两周后开始长出绒羽和飞羽,亲鸟共同喂养约60天后,雏鸟才能学会飞翔并离巢。大多数普通鸬鹚是留鸟,尤其在南方繁殖的群体通常不进行迁徙,但在北方繁殖的种群冬季会南迁至黄河或长江以南过冬,春季则在3月末至4月初返回繁殖地,秋季于9月末至10月初离开北方。


在中国南方,普通鸬鹚的分布较为广泛,人们长久以来就驯养它们来辅助捕鱼。然而,由于过度捕捉和环境破坏,野生种群的数量已经显著减少,变得罕见。因此,对于这些鸟类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扩展资料

普通鸬鹚是大型水鸟。夏羽头、颈和羽冠黑色,具紫绿色金属光泽,并杂有白色丝状细羽,上体黑色、两肩、背和翅覆羽铜褐色并具金属光泽。羽缘暗铜蓝色。尾圆形、尾羽l4枚,灰黑色,羽干基部灰白色;初级飞羽黑褐色,次级和三级飞羽灰褐色,缀绿包金属光泽;颊、颏和上喉白色,形成一半环状,后缘沾棕褐色。其余下体蓝黑色、缀金属光泽、下胁有一白色块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