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运用技法

如题所述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与李白同被尊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座高峰,二人的诗歌艺术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广泛深远,千古不绝。李杜既殁,诗坛对于杜甫的研究热情,一直在李白之上,至于宋朝,更是形成了“千家注杜”宏盛局面。

个中原因,并非是李白诗歌不如杜甫成就之高,实是“才人之诗”与“学人之诗”的区别。明清之际,许多学者提出了诗人之诗、才人之诗、学人之诗的概念,并逐渐形成了稳固的理论体系,费经虞《雅论》言:

诗人之诗,字句不苟,王维诸人是也;才子之诗,字句章法,若罔知之,李白诸人是也。笃学之诗,格调辞意,匠心措置,杜甫诸人是也。

才人之诗,注重天赋,便如李白,其诗中字句以气运之、词章泛滥停蓄,一泻而下,后人难得其法;笃学之诗,也就是学人之诗,便如杜甫,诗中学识深博无涯涘、技法臻于化境,功力精深,后世诗人多宗杜甫为师,故而对他诗作的研究力度一直有增无减。

在品鉴杜甫诗歌作品时,能够发现,他笔下所构建的意象,仿佛是一帧帧极具感染力的电影画面,能够呈现在读者眼前,快速的调动读者的情绪,使之体会到他在诗中寄托的情感。能够造成这种效果,便是因为杜甫运用其纯熟的创作技法,将作品中的意象使之横出。

所谓“意象横出”,是洪迈在《容斋随笔》中对杜甫诗作的评价:

“家藏曹将军九马图,杜子美所为作诗者也……读此诗文数篇,真能使人方寸超然,意象横出,可谓矣”。

洪迈虽是言其题画诗,然而从杜甫所流传的千余首诗歌作品来看,这种“意象横出”的艺术效果,在他的诗作之中随处可见,下文将从杜甫诗作分析其意象横出技法运用。

以正反映衬,凸显意象之寄寓,使意象横出
映衬是古典诗歌创作最为常见的创作技法,最普通的,往往也是最难用出新意的,然杜甫却能运用这种普通的技法,凸显意象之寄寓,写出传唱不衰的千古佳作。

1. 正面衬托

正面衬托以相似事物作为陪衬,通过比较,使读者对意象产生“更胜一筹”的感受,杜甫杂言古风《兵车行》便多有这种正面衬托之句: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此句中心意象是为“尘埃”,杜甫想通过征夫以及家人行进相送掀起的尘埃,来突出战争给平民百姓带来的沉重负担与灾难,因此他以咸阳桥之长、广,来衬托尘埃之大。这样一来,读者眼前仿佛掀起了漫天尘埃,并由此对唐朝无节制的募兵产生深刻的认识。

再如: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这一句则是想表达征夫家人相送时的悲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