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亲公主在史书、诗歌、传说和戏剧中的形象是什么样的?

如题所述

和亲是华夏中原王朝进行对外和对内统治的重要政策之一,而前往和亲的公主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是组成和亲政策中十分关键的一部分。和亲公主通过对和亲政策的实施程度,可以一定程度上影响两国战与和的关系,能在一定层面上促进和亲两国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和亲公主的形象与评价是在不同角度不同的,唯一可以确信的共同点是:无论是当代还是后世的中国人,都可怜同情她们。和亲公主是一个王朝外交政策的缩影,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国家,国家强,和亲公主就好;和亲公主贯彻实施和平,国家边境就会安宁。两者互相促进,互通有无,谁也离不开谁。



汉朝是中国中原王朝历史中第一个盛行和亲的朝代,关于汉朝公主的和亲,我们最熟悉的就是“昭君出塞”。不同身份所付诸的不同笔端,其形象和是有着极大的不同,代表的意义也是不一样的。史书、诗歌、传说和戏剧四个角度,分别代表着四种身份四种立场对和亲公主的认知,统治者、文人士大夫、普通老百姓民间艺人,四者相合就是整个时代的缩影。下面我们将从这四个角度去看开先河的汉朝和亲公主是怎样的。

历史视角下的和亲公主

和亲公主在历代王朝的对外统治与和平里都扮演着颇为重要的角色,军事调停中,安边贸易中,臣服宗藩中,习慕汉化中,等等。和亲公主在历史中所显现出的形象,与那些显赫一时、功成名就、地位尊崇的王侯将相相比十分单薄且令人悲伤。直接表现在史料记载下,可谓是寥寥无几,史家们不愿意多写一点这群曾经关乎国家边境的可怜女人。春秋初期的和亲就已蔚然成风,至汉初成为对外制度化政策,其核心目的缓兵求和、结援柔远

汉朝是中国古代和亲史上一个极为关键的朝代,不仅是因为在汉代和亲已成制度化,还在汉朝代代统治者通过实施和亲政策,维护了大汉江山的稳固、百姓的安居乐业和经济的繁荣发展。汉朝和亲对象国家主要是匈奴,而汉与匈奴的和亲中王昭君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汉朝历史上的第一次和亲是在汉高祖刘邦与匈奴大军正面作战兵败后的结果。白登之围上,西汉君臣看清匈奴强盛、汉室凋敝的局势,刘邦被迫采取屈辱的和亲政策换取发展的时间。高帝曰:“善。”欲遣长公主。吕后日夜泣,曰:“妾唯太子、一女,奈何弃之匈奴!”上竟不能遣长公主,而取家人子名为长公主,妻单于。使刘敬往结和亲约。



关于此次和亲,和亲公主并不是宗室之女,而是普通的家人子,即平民百姓或无官职名号宫人,无有姓名家世留下,她的任务是用其一生换汉朝一定时间的和平。正如刘敬劝刘邦之语:“彼知汉适女,送厚,蛮夷必慕以为阏氏,生子必为太子,代单于。何者?贪汉重币。陛下以岁时汉所余彼所鲜数问遗,因使辩士讽喻以礼节。冒顿在,固为子婿;死,则外孙为单于。”此次和亲的公主是被汉廷当作完全的工具和弃卒,否则史书上不会就一笔带过、没有再提。相比较之下,王昭君就比较幸福一些,被史书彻底铭记、流芳千古。

“景帝复与匈奴和亲,通关市,给遗单于,遣翁主,如故约。终景帝世,时时小入盗边,无大寇。”和亲公主被帝王功业、群臣事迹和百姓生活淹没,形象既单薄又不突出,史书中多是十字以下带过,随用随到,然后作为帝王事迹的一种记下。这就是历史视角下的和亲公主,直到近现代才有人去重视了解她们,知道她们的伟大和惊艳,透过斑驳的历史倒影去看单薄又复杂、另类清晰的和亲公主形象。



文人诗歌下的昭君出塞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史料文献中对和亲公主的记载实在太少,所以文人墨客们创造诗歌,只能以史料最多、贡献最突出的王昭君为背景写,以她作为汉室和亲公主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写在诗歌中。文人用不同的笔调对王昭君进行评价和其形象进行描绘,诗歌的描摹下,以王昭君为首的和亲公主形象更加丰满,其命运也得到更多人的思考和怜悯。王昭君远嫁匈奴,用自己的一生命运去维系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和平关系。后世文人站在王昭君所处的环境背景下感受着她的命运,将其真情实感用诗歌写出。

远嫁和亲,终不得归,这是王昭君的真实写照,也是那些和亲公主无法更改的命运,一股哀怨之情跃然纸上。王昭君和亲,与家乡天各一方,面对风俗不同、语言不通的异国独自默默忍受,内心哀怨可想而知。据传,王昭君写下《怨旷思惟歌》表达自己的忧伤哀怨与和亲的不易:“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苞桑。养育羽毛,形容生光。既得生云,上游曲房。离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抑沉,不得颉颃。虽得委食,心有徊徨。我独伊何,来往变常。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父兮母兮,道里悠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后世文人吟咏昭君多以“怨”为主体作诗,南朝梁时有诗人沈约著诗《昭君怨》:“衔涕试南望,关山郁嵯峨。始作阳春曲,终成苦寒歌。惟有三五夜,明月暂经过。”王昭君面对匈奴苦寒野蛮之地泪如雨下而歌的场景,令其哀怨形象更加鲜明真实。除哀怨以外,诗人也在历史的风沙和画卷中赞扬了昭君的功绩,描绘出昭君大义凛然、居功至伟的形象。昭君和亲后,汉匈战争的次数越来越少,战争规模越来越小。诗人自然而然地就将昭君和亲匈奴维护边境稳定的形象用诗歌记下。

唐人张仲素《王昭君》:“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昭君出塞,边境安定,两国人民安居乐业。唐代汪遵的《咏昭君》:“汉家天子镇寰瀛,塞北羌胡未罢兵。 猛将谋臣徒自贵,蛾眉一笑塞尘清。”及宋代刘子翚《昭妃出塞》:“羞貌丹青斗丽颜,为君一笑静天山。西京自有麒麟阁,画向功臣卫霍间。”这里直接将王昭君的功绩成果和贡献地位提高到汉朝名将能臣的高度,是维护汉朝江山的大功臣。哀怨又伟大,命运悲惨又带来和平,身死异国又明传家乡,这就是文人诗歌下的昭君。



民间传说下的昭君公主

和亲公主的形象在知识分子的诗歌描绘下得到极大地丰富,民间艺人和普通百姓的共同描摹之下,昭君形象再次得到丰满和升华,更加贴近民间生活。王昭君在史料和诗歌中都没有被称作公主,最多是“仙娥”,而在民间人士感念于昭君和亲的贡献,将她称之为公主。而其他和亲公主,也在民间传说中得到描绘,为汉朝和亲的历史画卷留下独特的风光。当和亲公主们被历史的滚滚大潮推向不知名的地方,在民间传说中她们却得到不一样的待遇,在历史事实上加上自己的想象进行加工,用朴实无华却又意味深长的语言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和亲公主。

乐观和亲,安边爱民

《绿色宝石》这一民间传说故事,就写着有一位无名的和亲公主用自己的智慧和执着,在汉匈百姓心中留下善良且伟岸的形象。故事讲:汉匈连年征战,民不聊生,为了和平,汉朝再度采用和亲手段来解决这场损失极大的战争。这一次前去匈奴和亲的公主提出四个奇怪的要求:“一不要金银,二不要网锻 ,三不要茶酒,四不要马匹。”她只要汉天子皇宫后花园的那颗绿宝石,经过多次语言交锋终于拿上绿宝石踏上和亲历程。和亲公主到达汉匈边境后,将这颗绿宝石埋入土中,多年后这块地方成为了沙漠里的绿洲。匈奴单于也因她的聪明贤惠、知书达理敬重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