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的标准

如题所述

关于君子小人,著名学者易中天曾有过这样一段话:
君子出身高贵,品格高尚,品位高雅,小人则相反。不过,在中国人的一般概念中,修养主要是道德意义上的。“君子”道德修养好,品级高,受人尊敬;“小人”道德修养差,品级低,遭人鄙视。久而久之,“小人”便成了骂人的话,没人愿意被称作“小人”。
问题是,“小人”并不等于“恶人”,“君子”也并不等于“圣人”。圣人是最好的,恶人是最坏的。圣人与恶人是极少数,君子与小人处于二者之间,是大多数。其中,小人的数量又比君子多。他们的区别,只在于品格和品位的高低。君子自律,对自己要求高、严。君子慎独。君子即便一个人独处,也会恪守道德。小人在没人监督的时候,就可能做一点在别人、社会看来“不那么道德”的事。比方说看点儿童不宜的东西等等。这些事,只要不危害和影响他人,也没什么关系。所以我认为,现代社会和法治社会应有“小人”的一席之地,应该有他们的生存空间。在我看来,所谓“和谐社会”,就是“君子能够独善其身,小人也能自得其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5
《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在概念上同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君子和小人是截然不同的,不是我们现在经常简单认为的君子就是好人,小人就是坏人。《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首先是指出身上的区别,出身大宗的人,也就是天子、国君、家君的嫡出直系子女,他们都属于君子。而庶出的、旁支的就属于小宗之人,简称小人。从出身方面来看,只有贵族才有君子和小人之分,平民百姓和奴隶们是没有君子和小人之分的。但是《论语》中提到的君子和小人基本上不是指他们的出身,小人出身,甚至君子和小人出身以外的平民百姓甚至奴隶,如果他们通过一定方式混入了上流社会,成为社会管理者,他们也就跻身君子之列了。1.指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之人

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花之君子。——清·周容《芋老人传》

2.对统治者和贵族男性的通称,常与“小人”或“野人”对应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韩愈《师说》

3.古代指地位高的人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4.对别人的尊称,犹言先生

君子书叙。——唐·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梁启超《谭嗣同传》[3]

【引证解释】君子观王约告仁宗之言,可谓不负厥职者矣。然而仁宗之善政屡见于史册者,谓非王约辅导于其始可乎。若王约者贻仁宗之哲命者也。——四库全书《御批续资治通鉴纲目》卷二十四

5.旧时妻对夫之称。

《诗·召南·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进增父母之羞,退益君子之累。”李贤注:“君子,谓夫也。”

唐 李白《古风》之二七:“焉得偶君子,共乘双飞鸾。”

清孙枝蔚《采莲曲》之一:“妾采莲,采莲寄君子。”

6.指春秋越国的君子军。

《国语·吴语》:“﹝越王﹞以其私卒君子六千人为中军。”韦昭注:“私卒君子,王所亲近有志行者,犹吴所谓贤良,齐所谓士。”

明梁辰鱼《浣纱记·被擒》:“越王亲率兕甲十万,君子六千,直渡太湖。”参见“君子军”。

《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二回:“越王勾践闻吴王已出境,乃与范蠡计议,发习流二千人,俊士四万,君子六千人,从海道通江以袭吴。”

7.美酒。

《类说》卷四三引 唐皇甫松《醉乡日月》:“凡酒……以家醪糯觞醉人者为君子。”

8.竹之雅号。

宋苏辙《林笋复生》诗:“偶然雷雨一尺深,知为南园众君子。”参见“君子竹”。[3]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