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为什么是表示男性的“他”?

如题所述

因为中国古代还是比较封建的,男女有别,即使喜欢对方也不敢直接说,所以辛弃疾只能用“他”。

这是辛弃疾的名著《青玉案·元夕》的词句,这首诗的前半部分描写元宵夜的景色,后半部分描写欣赏风景时的心情。辛弃疾一个人上街赏花灯,街上灯火阑珊,许多漂亮的女子都戴着各种漂亮的饰物,嬉戏着从他身边走过,于是他开始在人群中寻找那个能和他相遇的女子,但却不见她的身影。

人群中,没有一个是他想要相遇的那个意中人,偶然回头间,好似发现了自己心中的那个人孤独地站在不远的角落里,词的表面语意是在寻找心中梦幻的女子,而实际上,角落里的那个人,即是辛弃疾心中的自己,是对自身感慨的一种写照。

由于当时南宋议和派占据朝廷主导,因此他不受重用,心中怀着一种无比惆怅之感,所以只能在一旁孤芳自赏,既然是一种自我的憧憬,当然就无法用女性的角色去确定那个人了。我们不知道当时辛弃疾写作的时候有没有想这么多,现在只能知道是在爱国之情屡遭打击的情况下写的。也许,历史就是需要这样的辛弃疾,没有了金戈铁马,还有诗词文化等着他。

那个元宵的夜晚,辛弃疾早已经知道佳人是不可期遇了,真正在灯火阑珊处等着的那个人,究竟是回眸一笑的佳人,还是缥缈的自己,也许他早已有了答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05

“他”是作者寻求的爱慕的对象,美人形象也是寄托着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那时候是宋代,还没有“她”这个字,“她”是1920年创造的。;突然表现了“那人”与众不同的形象,借以表白自己政治上愿投闲置散,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如果用“踏破铁鞋无觅处”只表现出艰苦的历程,没有突出与众不同。这里的“众”也指当时社会的各色人群,喻指自己不肯同流合污。



在古文里,作宾语的第三人称用“之”字表示。后来兴起,用“他”字做第三,可以代男性,也可以代女性及一切事物。我国古代已有这个字,读作jiě 。当时个”她“字属于。

近代以前,中国本无区分男、女和第三人称单数代词的传统。几千年来,似乎无人觉得有作此区分的必要。但随阒白话文运动的兴起,西方语言特别是英语的东渐,这一问题就逐渐出现和凸显出来。只是到了20世纪20年代的兴起,才出现了tā这个音。     

   

刘半农以为自己创造了”她“字,其实不然!“”前后,有的文学作品也用“伊”字来指女性,如早期作品中就是如此。1918年,我国初期重要作家、著名诗人和语言学家刘半农在北大任教时,第一个提出用“她”字指代第三人称女性。“她”是现代汉语里常用的一个人称代词,专指第三者的女性,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是一种什么样子的情景啊?昨天晚上,猛烈的西风刮来,碧绿的大树上,一片一片树叶凋落。有一点迷茫,有一点凄凉。这是一种变化的意象,时序在变,物象在变,世事在变,心态也在变。遥远的天涯路在眼中,无尽的迷惘在心底。 第二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他在执着地在既定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追求目标,而为之“不悔”,而为之“憔悴”。这里不仅有躯体上之苦乏,亦有心志之锤炼,甚至如所说的可以“不悔”到这样的地步,即是可以为追求和理想而“牺牲其一生之福祉”,宁愿下“炼狱”的功夫。 第三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这是说,寻找到方向对头的道路,又执着地追求,经过千百劳作,必有所成,最终豁然开朗,求得“真”与“是”,从而将自己的发现汇流入真理之长河中去,这是何等的欣慰! 

王国维在这里机智地活用了这一十分诗意的境界。本是元宵佳节,游人如织,灯火如海,就在这样的情景寻觅心里的理想佳人,当然难找,因此虽然千百度地寻寻觅觅,可怎么也找不到,然而最后在蓦然的一次回首时候,却发现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佳人在冷落的灯火处。这是何等的欢欣鼓舞!何等的喜出望外!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9-24
因为要寻找的人就是男人,蓦然回首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
第3个回答  2019-09-22
在古代,他是泛指男女的,不像现代的他只表示男子
第4个回答  2019-09-26
“他”是作者寻求的爱慕的对象,美人形象也是寄托着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那时候是宋代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