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强迫自己不断学习提升的?

如题所述


想要提升自己,解决远大的、艰巨的任务,我们首先就得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自己身上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状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主要矛盾:努力提升的意愿与怠惰的意愿
任何一种事物产生的变化,主要的因素来自于这个事物内在的主要矛盾。所有的外界事物对我们的发展都只能起到次要的、辅助性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分析一下,我们身上的最主要的矛盾是什么?

一个想要努力、或强迫自己努力的人,内心的主要矛盾是:努力提升的意愿与怠惰意愿的冲突。前者可以促进我们积极的努力、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而后者则让我们贪图享受、不愿意努力奋斗。

依据这两者强弱力量的对比,我们可以对自己所处的阶段做出一些简单的判断:
盲人阶段:无努力的想法和意愿:当我们没有主观努力的想法时,也就无从谈起强迫自己提升。
中士阶段:努力的意愿弱、怠惰的意愿强,虽然强迫自己学习,但是取得的效果非常的微弱,不愿面对强大且艰辛的事物。
上士阶段:努力的意愿强、怠惰的意愿弱,可以很好的进行自律,学习提升、面对困难任务已经非常习惯。

上述三阶段的名称划分,源自于《道德经》中“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了解了我们内心的主要矛盾之后,就能够运用合适的方法,促使我们内心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很明显的是,我们难以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处于“盲人阶段”的人,由于缺乏主观的努力,我们是没法让他积极学习的。我们主要的问题是,如何让自己从“中士阶段”晋升为“上士阶段”。
习惯养成是促进自己学习最有效的方式。我之前购买过《习惯的力量》等书籍观看,也了解什么是习惯的几个阶段,但是实际操作中就是不会用啊!要理论这么强的书干什么,我需要的只是一个习惯养成的傻瓜手册啊!
直到,我购买了《如何改变习惯》这本斯科特·杨的“小书”。


这本书非常薄,老实说就纸张的数量太少了,其实很对不起书价,但是从书籍的内容上来看,我是真的赚到了。
《如何改变习惯》说的是“三十天习惯养成”,并且给出了一系列的防止习惯中断的建议。我不知道为什么三十天比二十一天产生的效果强这么多,但对我真的很有效。
斯科特觉得,改变习惯就像改变室内的陈设一样,花点儿时间是可以轻松做到的。而人之所以在一开始无法养成习惯,最大的困难不是别的,而是自己忘记了这回事儿!其他的都是小问题,只有忘记,是特别容易发生的。我在第一次进行三十天习惯养成的时候,就在二十七天左右的时候,把习惯给忘记了,睡前没执行,只好抹着泪从头再来。

我对斯科特·杨的三十天习惯养成的计划是有改进的。原书中斯科特杨强调了仪式感,他写的三十天计划在我看来是比较简陋的,因此我以乙方的名义和“命运”签订了一个合同。事实证明这种合同对于我来说很合适。
这种方式,很好的给予我力量感,和坚持下去的决心,因为惩罚是这样的:

三十天养成习惯的过程中,中断一次没什么,从头开始就是了,最怕的其实就是自己放弃了。想要提升自己,一开始必须严格要求才能养成习惯,习惯养成之后,给自己一定的冗余空间也是可以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20

我说说我的想法吧。


了解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

读别人的成功,越容易失败,你就形成了一个思维的概念,这个人很完美,他们有很强的意志力,你却一点都不好,怎么也做不好。其实他们不比你强大。你经历过的事情,他们经历过,你犯过错误,他们也一样。他们的大脑,和你的是一样的。

他们的成功来自于面对问题,而不是责怪自己,知道这就是生活,并让自己快乐起来。

找到我们的内心

只有了解自己才能知道如何面对客观世界。知道你要为你的目标付出什么,别人也会付出和你一样的代价。这是每个人生活经历的一部分。很多人看到了成功人士的一般经验,觉得自己不好,别人都是大上帝,自己是愚蠢的。

事实上,你并不比他们差。你只是不想做你自己,你想成为的那个人,你在书中看到的虚构的上帝,电影。在他们面前,你会为自己感到羞愧,他们是浪漫的,他们是被驱使的,他们认为。然而,他们的成功只是他们自己。

强化自我意识

每天暗示自己,学习后可以走上如何的人生巅峰,满足各种各有的愿望。没完成一个大目标给自己一点奖励,多鼓励自己,一点一点一天一天向梦想靠近。只要把完成目标与可看见的奖励挂上钩,你的动力才会越来越足,梦想才能有所实现,自己的学习能力也能更加进步。

结语

多给自己一点心理暗示,不要总是强迫自己学习,习惯久了就会成自然的。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