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袁崇焕、曾国藩,同为宋明清擎天一柱,为何只有曾国藩能善终?

同为宋明清擎天一柱,为何只有曾国藩能善终?

因为曾国藩深刻的懂得“功高盖主”必死的道理,岳飞的死就是因为赵构害怕岳飞在灭掉金之后”直捣黄龙“,给自己来一个黄袍加身,才下了十二道金牌让岳飞撤出前线,而袁崇焕是因为朱由检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才被杀死。


一、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古往今来有数不胜数的例子证明功高盖主最后的结果就是死,而岳飞作为民族英雄,虽然受到万世景仰,但是细细品味他被杀的原因就知道岳飞其实是有一点居功自傲的。而赵构就是害怕岳飞到时候会再次重演黄袍加身这一出戏所以才把岳飞杀了。

而袁崇焕其实也是因为这一点,私自和皇太极议和,虽然目的是好的,但是这不正是帝王最忌讳的一点。而且在出兵之前还私自斩杀了总兵,朱由检也是因为要依靠他才颁布圣旨勉励他,不追究责任。要不是因为这两点袁崇焕和朱由检之间也不会有隔阂,要不然也不会死于谣言。

二、找好定位,要学会藏锋

曾国藩和他们两个一样都是乱世中的忠臣,但是曾国藩的头脑确实十分的清醒,他知道自己其实就是朝政府对付敌人的工具罢了,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工具人”。所以曾国藩在指挥湘军攻陷南京后就主动交出了自己的兵权,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能够保得住姓名。

说道“藏锋”最让人佩服的就是范蠡,在辅佐勾践之后就带着西施远离了政权,最后还成为了人人敬仰的“文财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18
  宋朝、明朝和清朝,在大厦将倾之际,分别出现了岳飞、袁崇焕和曾国藩,把他们誉为三个朝代的脊梁毫不为过。
  一、岳飞: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宋朝320年的历史,是被少数民族铁骑欺凌的历史,而被欺凌最直接原因,是因为没有东北和西北的边陲草场,养不出彪悍的战马,所以,西夏、辽、金骑兵肆意长驱直入烧杀抢掠。
  公元1005年,北宋与辽国签订澶渊之盟换来了120年和平,南宋立国之后,金国彪悍的骑兵又来了。
  但是,这次,他们碰到了一个让他们作恶梦的对手,岳飞。
  岳飞面对金国铁骑,切中要害制定了一套战法,其实很简单,但非常有效,那就是组建大斧队,砍马腿。
  砍马腿,当然要等金国的骑兵到自己身边后,才能有所动作,而且,随之而来的就是金国骑兵的长矛。所以,要想用这种战术,士兵必须有非凡的勇气,而且,这支队伍有钢铁般的意志。
  岳飞做到了,1140年,岳家军将金兀术的三千铁甲重装骑兵打得落荒而逃,在野外作战中,岳家军更是屡次击败金军,成为南宋最有战斗力的部队。
  骁勇善战的女真人于是流传着一句话: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黄河以北的老百姓看到了“王师北定中原日”的希望。
  就在岳家军准备北渡黄河之际,却被十二道金牌召回,继而被杀害。
  二、袁崇焕:抵抗满清入侵的国之栋梁,擎天一柱。
  明朝末年,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帝国,萨尔浒之战、广宁之战、辽沈之战,骁勇的女真人在努尔哈赤的率领下,连战连捷,完全视几十万明军为无物,席卷辽东70余城。就在努尔哈赤豪情万丈之际,却在一个叫宁远的小城吃瘪了。
  镇守宁远的就是袁崇焕,袁崇焕率领2万守军凭借坚城利炮,击退了努尔哈赤八旗精兵五六万人,最终让战无不胜的努尔哈赤黯然退兵,数月后,愤懑的努尔哈赤忧郁而死。
  接下来,袁崇焕的对手换成了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皇太极率领八旗军主力全员出动,苦战20余日,最后的决战中,面对皇太极的精锐之师,袁崇焕率守军与之短兵相接,奋力厮杀,最终,打败皇太极。
  皇太极兵败宁远后转而攻击锦州,最后仍是铩羽而归。
  袁崇焕的战略战术是坚壁清野,据守坚城,依靠先进的红夷大炮,扬己之长避己之短,尽可能降低了后金八旗军骑兵善于速战的长处。孱弱的明军得以一举扭转颓势,以弱克强。
  公元1630年8月,明朝这位擎天栋梁,四十六岁的袁崇焕被处以桀刑,被千刀万剐,兄弟,妻子也被流放三千里。
  三、曾国藩:中兴名臣,挽大清于危急。
  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
  1852年,因为母亲去世,曾国藩在老家丁忧,此时的太平军一路高歌猛进,几乎控制了半壁江山。
  曾国藩积极响应朝廷号召,组建了一直拖不跨、打不烂的湘军。曾国藩从来都不是威风凛凛的战神,屡败屡战是曾国藩和湘军的代名词,屡败屡战,不死不休,最终,曾国藩率领湘军从失败者挺了过来,包围了南京,一举取得最后胜利。
  特别是天京之役,湘军最多也就12万人左右,而太平间随时可以召集五六十万人。曾国藩采用最守拙的战法,扎营垒,掘长壕长时间将太平军围困在南京,最终,太平军因弹尽粮绝后兵败。
  可以说,没有曾国藩,清朝灭亡要提前几十年。
  岳飞、袁崇焕和曾国藩,完全称得上是宋、明、清三朝的脊梁,但是命运却截然不同,袁崇焕结局最惨,岳飞次之,曾国藩却得以善终。
  为何曾国藩和岳飞、袁崇焕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和下场。
  其实,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那就是:
  准确定位自我,居功不自傲!
  在“家天下”的封建王朝,岳飞无论怎么精忠报国,都是为“赵”家王朝卖命,袁崇焕再怎么骁勇,也是为“朱”家折腾。
  但是,岳飞和袁崇焕没有意识到这点,战功卓著的副产品就是居功自傲,二人犯了同样的毛病,战功越大越自我膨胀,将同僚不放在眼里,将朝廷大臣不放在眼里,甚至天真地认为,自己是不可或缺的,少了自己地球转不了。
  曾国藩却完全没有岳飞和袁崇焕的这种心态,湘军攻陷南京后,却拱手让出了军权,将湘军完全交给了朝廷。此时的曾国藩是非常清醒的,俗话说得好: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自己充其量都是大清的工具而已。
  岳飞,自以为战功卓著,不但不待见朝廷大臣,更是管起了皇帝的家事,连宋高宗准备选哪个儿子当继承人都要过问。所以,岳飞是一名善打仗的武将,但绝不是一位成熟的政治家。
  袁崇焕更是如此,宁远大捷,宁锦大捷后,自我膨胀到了极点,擅杀边陲大将毛文龙,与曾经力挺自己的魏忠贤说翻脸就翻脸。最终,袁崇焕失去了皇帝的基本信任,加上魏忠贤背后捣鼓,最后落得个凌迟处死。
  曾国藩、岳飞和袁崇焕,同时朝廷重臣,国之脊梁,为何只有曾国藩得以善终?看来,对待功名利禄,确实要有清醒的认识,时刻不能膨胀和糊涂,否则,小命都有可能不保。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9-17

为什么曾国藩与岳飞、袁崇焕他们的结局截然不同。其实可以总结为一句话,那就是:准确定位自我,不骄傲信用! 对于在封建王朝中,岳飞无论对国家多么忠诚,都是为了赵氏王朝出命出力,袁崇焕无论多么勇敢,也为了朱氏家族的卖命。

然而,岳飞和袁崇焕并未意识到这一点,杰出的军事战功成就骄傲这个“副产品”,两个人都犯了同样的错误,立下越来越多的战功得到的就是越来越多的自我膨胀,完全不把自己的同时放在眼里,甚至天真地相信他们是不可或缺的。

而曾国藩根本没有岳飞和袁崇焕的心态。湘军攻占南京后,向朝廷投降,曾国藩此时十分清醒,无论自己在军事上有多大的才华,在朝廷有多大的权力,对大清王朝而言也是个工具而已。但岳飞却认为,杰出的战功,不仅让自己俯视朝廷大臣,而且可以管理王上的家事,甚至宋高宗准备选择哪个儿子作为继承人也可以过问。因此,岳飞是一个很好的战士,但他的政治能力真的差的不是一点点。

袁崇焕也是患了同样的错误,在立下战功后就自我膨胀到极点,对曾经对自己有恩的兄弟也是翻脸不认人。最终,袁崇焕失去了王上的基本信任,再加上魏忠贤的幕后阴谋,最终落得死亡的下场。曾国藩、岳飞和袁崇欢,都是国家的栋梁和重臣,为什么只有曾国藩才能得到善终?我们可以看出对待名利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不要自我膨胀。否则,自己的小命就要小心了! 

第3个回答  2019-10-19
岳飞,袁崇焕,曾国藩都是国之重臣,但是只有曾国藩能够善终,那是因为曾国藩为人小心谨慎,没有在政治上犯过错误,一直对朝廷忠心耿耿。岳飞功高震主,还一心想迎回旧皇帝,现任皇帝当然容不下他。袁崇焕擅自杀害边关大将毛文龙,私自与后金谈判,简直就是叛国投敌,没有被诛九族已经是好的了 。
第4个回答  2019-10-19

岳飞和袁崇焕是军事家,而曾国藩是政治家。

岳飞为什么会死?

1.私军尾大。以岳家军为代表的几支军队如果没有岳飞一类的领头羊在,朝廷无法指挥军队。有朝廷钦差文官接管另外一支的私军后,被部下杀掉,私军叛变。

2.武人干政且撂挑子意气用事。例如,岳飞干预皇帝家事,干预皇帝求和,政治遇到问题说回家就回家。

皇帝求和的理由绝对不是为了私人,靖康之耻那一年,赵构19岁,前往金军谈判,被扣押。后来其它皇子过来,赵构被替换前往北宋大名府担任天下兵马大元帅救援都城。

那一年父母兄弟姐妹被敌人俘虏,国仇家恨。

6年后25岁,南宋才刚刚形成根基,不至于再被灭国,6年期间无数的战争,无数的流民,皇帝像流民一3样,东奔西走,既要防金军的侵犯,还要防乱世中的农民起义,也要防各地私家军的不轨,朝中有流氓,烂泥扶上墙。

为什么会有私军?由于北宋时期文人指挥军队体系的原因,北宋军队机器运转缓慢不足以应对靖康之耻时候的危机,在北宋末期,正规军体系全部被打散,自此以后,赵构无亲军,一个没有亲军的皇帝在乱世之中只能扯一杆大旗,这就是私军盛行的原因。

如果南宋不能修养生息,农民会起义,财政雪上加霜,私军可能哪一天就兜不住成曹操了,事实上当时已经有过一次做曹操成功的人后来又失败了。

这是一番乱世之像,南宋需要休养生息,而修养生息的前提是止战。

我相信,在这乱世之中,皇帝接触了太多的普通人,因为他也是普通人。

15年后的34岁,皇帝求和于金,这一年左右,岳飞被杀,私军问题和金人问题得到了另外一种解决方法,流民和政权问题得到了巩固,南宋百年无战争。

袁崇焕为什么会死?明人认为该死,清人认为是由于皇帝狗眼看人杀掉功臣。我宁愿相信明人(当事人)。袁乃前线军队指挥,敌人绕过前线前往京城,而袁并预防和拒到领土外面。女真军队绕首都10多天血洗城外,袁以长途劳累想要进都城休息,大哥,你率军队进首都而城外还有敌军,并且,你问问皇帝能答应嘛?事不是这么办的。

敌军围首都一事,是直接原因,而直接原因之外是许多原因积累过来的,不多说。

曾国藩不多说,慈禧既要维护汉人和满人的矛盾,也要维护国人和洋人的矛盾,值此用人之际,外加曾国藩大胆谨慎识大体,人才能用则用。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