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意思是什么

如题所述

解释:敬亭山和我对视着,谁都看不够,看不厌,看来理解我的只有这敬亭山了。

独坐敬亭山
作者:李白 年代:唐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两句诗表现出来的已不只是对敬亭山的无限钟爱,在诗人眼里,敬亭山完全人格化了,它不再是观赏的对象,而是自己相看“不厌”的最亲密的朋友。诗人使用的是“只有”这样朴素无华的口语,却极有表现力,它以山之有情,反衬出人之无情。而把敬亭山当成自己在世间的唯一知己,既可见山之无比灵秀,令人领略不尽,又可见诗人世无知音的孤独幽愤。

李白写这首诗时,距他离开长安已将近十年。这时的李白对当时社会的弊端已经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清高傲岸的性格使他无法容于现实,于是他的孤独感越来越强烈,愤世嫉俗的情绪与日俱增,他只好向大自然去寻求慰藉,寻觅知音,这首诗表现的正是这样一种心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25
解释:敬亭山和我对视着,谁都看不够,看不厌,看来理解我的只有这敬亭山了。

独坐敬亭山
作者:李白 年代:唐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两句诗表现出来的已不只是对敬亭山的无限钟爱,在诗人眼里,敬亭山完全人格化了,它不再是观赏的对象,而是自己相看“不厌”的最亲密的朋友。诗人使用的是“只有”这样朴素无华的口语,却极有表现力,它以山之有情,反衬出人之无情。而把敬亭山当成自己在世间的唯一知己,既可见山之无比灵秀,令人领略不尽,又可见诗人世无知音的孤独幽愤。

李白写这首诗时,距他离开长安已将近十年。这时的李白对当时社会的弊端已经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清高傲岸的性格使他无法容于现实,于是他的孤独感越来越强烈,愤世嫉俗的情绪与日俱增,他只好向大自然去寻求慰藉,寻觅知音,这首诗表现的正是这样一种心情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2-26
解释:敬亭山和我对视着,谁都看不够,看不厌,看来理解我的只有这敬亭山了。

独坐敬亭山
作者:李白 年代:唐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两句诗表现出来的已不只是对敬亭山的无限钟爱,在诗人眼里,敬亭山完全人格化了,它不再是观赏的对象,而是自己相看“不厌”的最亲密的朋友。诗人使用的是“只有”这样朴素无华的口语,却极有表现力,它以山之有情,反衬出人之无情。而把敬亭山当成自己在世间的唯一知己,既可见山之无比灵秀,令人领略不尽,又可见诗人世无知音的孤独幽愤。

李白写这首诗时,距他离开长安已将近十年。这时的李白对当时社会的弊端已经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清高傲岸的性格使他无法容于现实,于是他的孤独感越来越强烈,愤世嫉俗的情绪与日俱增,他只好向大自然去寻求慰藉,寻觅知音,这首诗表现的正是这样一种心情
第3个回答  2013-02-05
敬亭山和我对视着,谁都看不够,看不厌,看来理解我的只有这敬亭山了
第4个回答  2013-02-27
两次看都不厌烦。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