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急求诗的解释!!

<<月夜>>
<<竹枝词>>
<<兰溪棹歌>>
<<题小松>>
<<早梅>>

  月夜

  作者: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今晚圆圆的秋月多么皎洁美好,你在�州闺中却只能一人独看。我遥想那些可爱的小儿幼女们,还不理解你望月怀人思念长安!夜深露重你乌云似的头发湿了?月光如水你如玉的臂膀可受寒?何时能依偎共赏轻纱般的月华?让月华照干我俩满是泪痕的脸!

  这首诗作于至德元年(756)。是年八月,杜甫携家逃难�州,自己投奔灵武的肃宗行在,被叛军掳至长安。诗是秋天月夜的怀妻之作。 望月怀思,自古皆然。但诗人不写自己望月怀妻,却设想妻子望月怀念自己,又以儿女(因为年幼)“ 未解母亲忆长安”之意,衬出妻之“孤独”凄然,进而盼望聚首相倚,双照团圆。反映了乱离时代人民的痛苦之情。词旨婉切,章法紧密,写离情别绪,感人肺腑。

  竹枝词
  刘禹锡
  题解
  《竹枝词》是巴渝(今重庆市长江沿岸地区)民歌的一种。这种优美的民歌形式,曾引起当时一些诗人的注意,顾况、白居易、刘禹锡等都有仿制,此后文人亦多仿作。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作竹枝词十一首,分为两组,这里选第一组共九首,第二组一首。
  其一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1]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2]。
  其二
  山桃红花满山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其三
  江上珠楼祈雨晴,瀼西春水縠纹生[3]。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其四
  日出三竿春雾消[4],江头蜀客驻兰桡[5]。
  凭寄狂夫书一纸,家住成都万里桥[6]。
  其五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村中多女伴[7],永安宫外踏青来[8]。
  其六
  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9]。
  懊恨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其七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10]。
  其八
  巫峡苍苍烟雨时,青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行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11]。
  其九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12]。
  注释
  [1] “蜀江”,长江在四川境内的部分,今又叫川江。
  [2]“南人”两句,意思是:北人不要上来唱歌,如果上来一首,便会惹动思乡的感情。作者是北方人,故有此语。
  [3]“瀼”,瀼水,指今奉节的梅溪河。“縠(读胡)”,绉纱,“縠纹”,绉纱的纹,比喻水波。
  [4]“日出三竿”,太阳升起很高,表明时间很晚了。
  [5]“蜀客”,西蜀成都的商客。“兰桡”,木兰做的船,泛指很讲究的船。
  [6]“凭寄”两句:“狂夫”,狂放而没有操守的人。“万里桥”,桥名,在成都。这两句写蜀客凭借狂夫样的人带信,分明是不可靠的,表明他对自己妻子的冷淡。
  [7]“昭君村”,王昭君的故乡,在今湖北兴山县宝坪村。一说四川巫山也有昭君村。
  [8]“永安宫”,三国刘备征吴失败,退守白帝城时改白帝为永安县,号其行宫为永安宫。故址在今奉节县城内。
  [9]“城”,指白帝城。“滟滪堆”,瞿塘峡口江中大石,夏秋水涨大部隐没江中,冬春水枯露出水面二十多米,是航行的极大障碍。一九五九年冬,整理川江航道时炸去。“城西”,一作城南。
  [10]“等闲”,无缘无故。
  [11]“个里”,这里。“由来”,事情发生的原因。
  [12]“银钏金钗”,妇女的手镯和首饰,这里代指妇女。“长刀短笠”,代指男子。
  “烧畲”,用火烧去田中的荆棘野草作为肥料。这是火耕地区农民的耕作方法,叫刀耕火种。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
  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
  半夜鲤鱼来上滩

  【诗文解释】
  一弯娥眉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镜的溪面上,煞是好看。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猛涨,鱼群争抢新水,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词语解释】
  越中:今浙江中部。
  桃花雨:桃花开时下的雨,指春雨。
  【诗文赏析】
  兰溪,在今浙江兰溪县西南。棹歌,渔民的歌。
  清爽的凉月,雨后的山色,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跃然纸上。全诗空灵明快,情景交融,加之民歌的韵致,读后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美感,宛若一幅佳画,一支妙曲。结句最为生动传神,是画龙点睛的精彩之笔。

  李商隐的《题小松》:
  怜君孤秀植庭中,细叶轻阴满座风。
  桃李盛时虽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葱。
  一年几变枯荣事,百尺方资柱石功。
  为谢西园车马客,定悲摇落尽成空。

  我喜爱你独秀挺立在庭园中的小松,那细叶轻阴带来满座清风。桃李盛开的季节,你虽然寂寞,但进入霜雪繁多的严冬,就显得郁郁葱葱。一年之内桃李等花卉几经枯荣,而你长大后,则具栋梁之功。请告诉那些去西园观花的人们:在雪飞霜落的园中,他们定会为枝叶光秃秃的桃李等花卉而悲伤动容!诗人热烈赞颂小松,寄寓着自己的傲岸清高和政治抱负,以不耐霜雪的桃李嘲讽煊赫一时的显贵和奔走于其门庭邀宠之徒。

  早 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 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清丽的语言,含蕴的笔触,刻画了梅花傲寒的品性,素艳的风韵,并以此寄托自己的意志。其状物清润素雅,抒情含蓄隽永。

  首联即以对比的手法,描写梅花不畏严寒的秉性。“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是将梅花与“万木”相对照:在严寒的季节里,万木经受不住寒气的侵袭,简直要枝干摧折了,而梅树却象独凝地下暖气于根茎,回复了生意。“冻欲折”说法略带夸张。然而正是万木凋摧之甚,才更有力地反衬出梅花“孤根独暖”的性格,同时又照应了诗题“早梅”。

  第二联“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用字虽然平淡无奇,却很耐咀嚼。诗人以山村野外一片皑皑深雪,作为孤梅独放的背景,描摹出十分奇特的景象。“一枝开”是诗的画龙点睛之笔: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据《唐才子传》记载,齐己曾以这首诗求教于郑谷,诗的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读后说;“‘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齐己深为佩服,便将“数枝”改为“一枝”,并称郑谷为“一字师”。这虽属传说,但仍可说明“一枝”两字是极为精彩的一笔。此联象是描绘了一幅十分清丽的雪中梅花图:雪掩孤村,苔枝缀玉,那景象能给人以丰富的美的感受。“昨夜”二字,又透露出诗人因突然发现这奇丽景象而产生的惊喜之情;肯定地说“昨夜”开,明昨日日间犹未见到,又暗点诗人的每日关心,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力。

  第三联“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侧重写梅花的姿色和风韵。此联对仗精致工稳。“递”字,是说梅花内蕴幽香,随风轻轻四溢;而“窥”字,是着眼梅花的素艳外貌,形象地描绘了禽鸟发现素雅芳洁的早梅时那种惊奇的情态。鸟犹如此,早梅给人们带来的诧异和惊喜就益发见于言外。以上三联的描写,由远及近,由虚而实。第一联虚拟,第二联突出“一枝”,第三联对“一枝”进行形象的刻画,写来很有层次。

  末联语义双关,感慨深沉:“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此联字面意不难理解。然而咏物诗多有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这里“望春台”既指京城,又似有“望春”的含义。齐己早年曾热心于功名仕进,是颇有雄心抱负的。然而科举失利,不为他人所赏识,故时有怀才不遇之慨。“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正是这种心境的写照。自己处于山村野外,只有“风”、“禽”作伴,但犹自“孤根独暖”,颇有点孤芳自赏的意味。又因其内怀“幽香”、外呈“素艳”,所以,他不甘于前村深雪“寂寞开无主”的境遇,而是满怀希望:明年(他年)应时而发,在望春台上独占鳌头。辞意充满着自信。

  这首诗,语言清润平淡,毫无秾艳之气,雕琢之痕。诗人突出了早梅不畏严寒、傲然独立的个性,创造了一种高远的境界,隐匿着自己的影子,含蕴十分丰富。通观全篇,首联“孤根独暖”是“早”;颔联“一枝独开”是“早”;颈联禽鸟惊奇窥视,亦是因为梅开之“早”;末联祷祝明春先发,仍然是“早”。首尾一贯,处处扣题,很有特色。

  【早梅】 作者: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提示:这是一首构思奇特的咏梅诗。

  在远离村路的小溪桥边,满树早梅凌寒开放,像一条条白玉。如果不知道这棵梅树靠近溪水而花先开放,还怀疑是经冬的冰雪没有融化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7-29
欠1 第2,4,5不确定你要哪首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竹枝词是巴渝(今四川省东部重庆市一带)民歌中的一种。唱时,以笛、鼓伴奏,同时起舞。声调宛转动人。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依调填词,写了十来篇,这是其中一首摹拟民间情歌的作品。它写的是一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的心情。她爱着一个人,可还没有确实知道对方的态度,因此既抱有希望,又含有疑虑;既欢喜,又担忧。诗人用她自己的口吻,将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成功地与以表达。

第一句写景,是她眼前所见。江边杨柳,垂拂青条;江中流水,平如镜面。这是很美好的环境。第二句写她耳中所闻。在这样动人情思的环境中,她忽然听到了江边传来的歌声。那是多么熟悉的声音啊!一飘到耳里,就知道是谁唱的了。第三、四句接写她听到这熟悉的歌声之后的心理活动。姑娘虽然早在心里爱上了这个小伙子,但对方还没有什么表示哩。今天,他从江边走了过来,而且边走边唱,似乎是对自己多少有些意思。这,给了她很大的安慰和鼓舞,因此她就想到:这个人啊,倒是有点象黄梅时节晴雨不定的天气,说它是晴天吧,西边还下着雨,说它是雨天吧,东边又还出着太阳,可真有点捉摸不定了。这里晴雨的“晴”,是用来暗指感情的“情”,“道是无晴还有晴”,也就是“道是无情还有情”。通过这两句极其形象又极其朴素的诗,她的迷惘,她的眷恋,她的忐忑不安,她的希望和等待便都刻画出来了。

这种根据汉语语音的特点而形成的表现方式,是历代民间情歌中所习见的。它们是谐声的双关语,同时是基于活跃联想的生动比喻。它们往往取材于眼前习见的景物,明确地但又含蓄地表达了微妙的感情。如南朝的吴声歌曲中就有一些使用了这种谐声双关语来表达恋情。如《子夜歌》云:“怜欢好情怀,移居作乡里。桐树生门前,出入见梧子。”(欢是当时女子对情人的爱称。梧子双关吾子,即我的人。)又:“我念欢的的,子行由豫情。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的的,明朗貌。由豫,迟疑貌。芙蓉也就是莲花。见莲,双关见怜。)《七日夜女歌》:“婉娈不终夕,一别周年期,桑蚕不作茧,昼夜长悬丝。”(因为会少离多,所以朝思暮想。悬丝是悬思的双关。)

这类用谐声双关语来表情达意的民间情歌,是源远流长的,自来为人民群众所喜爱。作家偶尔加以摹仿,便显得新颖可喜,引人注意。刘禹锡这首诗为广大读者所爱好,这也是原因之一。

兰溪棹歌
13. 兰溪棹歌①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②,越中山色镜中看③。兰溪三日桃花雨④,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释】
①兰溪:兰溪江,也称兰江,浙江富春江上游一支流。在今浙江省兰溪县西南。棹歌:渔民的歌,船家摇橹时唱的歌。
②柳湾:种着柳树的河湾。
③越中:古代东南沿海一带称为越。
④桃花雨:江南春天桃花开时下的雨。

【诗化散文】
一弯娥眉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镜的溪面上,煞是好看。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猛涨,鱼群争抢新水,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赏析】
诗歌描写了春夜兰溪江边的山水景色和渔民捕鱼的心态。前两句是写月光下的月、树、河湾和倒映在水中的山。一个“凉”字,令人觉得春寒犹在,一个“镜”字,使人感到月夜的静寂。诗句写得纤丽、秀气,出自文人笔下。三、四两句给人的感觉则全然不同,像是引用了民间流传的物候语,朗朗上口,朴实无华,又令人置信地叙述一个事实:春雨一下,兰溪江的鱼就多起来了。上下两联诗句文笔虽然不同,却也协调地组合了一幅春夜江边休闲式的捕鱼图。
清爽的凉月,雨后的山色,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跃然纸上。全诗空灵明快,情景交融,加之民歌的韵致,读后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美感,宛若一幅佳画,一支妙曲。结句最为生动传神,是画龙点睛的精彩之笔。

参考资料: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