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诗,主要写的是 列强瓜分中国 写什么国家占领那 得意思 最后一句好像是 这大清 什么 名存实

如题所述

大地沉沦几百秋,烽烟滚滚血横流。
伤心细数当时事,同种何人雪耻仇?
……
拿鼓板,坐长街,高声大唱;尊一声,众同胞,细听端详:
我中华,原是个,有名大国;不比那,弹丸地,僻处偏方。
论方里,四千万,五洲无比;论人口,四万万,世界谁当?
论物产,宾是个,取之不尽;论才智,也不让,东西两洋。
看起来,那一件,比人不上;照常理,就应该,独称霸王。
为什么,到今日,奄奄将绝;割了地,赔了款,就要灭亡?
这原因,真真是,一言难尽;待咱们,细细数,共做商量。
五千年,我汉人,开基始祖;名黄帝,自西北,一统中央。
夏商周,和秦汉,一姓传下;并没有,异种人,来做帝皇。
这是我,祖宗们,传留家法;俺子孙,自应该,永远不志。
可惜的,骨肉问,自相残杀;惹进了,外邦人,雪上加霜。
到晋朝,那五胡,异常猖獗;无非是,俺同种,引虎进狼。
自从此.分南北,神州扰乱;到唐朝,裁平定,暂息刀枪。
到五季,又是个,外强中弱;俺同胞,遣杀戮,好不心伤。
宋太祖,坐中原,无才无德;复燕云,这小事.尚说不适。
难怪他,子孙们,懦弱不振;称臣侄,纳贡品,习以为常。
那徽宗,和钦宗,为金捉去;只岳飞打死仗,敌住虎狼。
朱仙镇,杀得金,片甲不返;可恨那,秦拴贼,暗地中伤。
自此后,我汉人,别无健将;任凭他,屠割我,如豕如羊。
元靼子,比金贼,更加凶狠;先灭金,后灭朱,锋不可当。
杀汉人,不计数,好比瓜果;有一件,俺说起,就要断肠。
攻常州,将人膏,燃做灯亮;这残忍,想一想,好不凄凉。
岂非是,异种人,原无侧隐;俺同胞,把仇髓,认做君王。
想当日,那金元,人数极少;合计算,数十万,有甚高强!
俺汉人,百敌一,都还有剩;为什么,寡胜众,反易天常?
只缘我,不晓得,种族主义;为他人,杀同胞,丧尽天良。
他们来,全不要,自己费力;只要我,中国人,自相残伤。
这满洲,灭我国,就是此策;吴三桂,孔有德,为虎作张。
那清初,所杀的,何止千万;那一个,不是我,自倒门墙!
……
还有那,读书人,动言忠孝;全不晓,忠孝字,真理大纲。
是圣贤,应忠国,怎忠外姓?分明是,残同种,灭丧纲常。
转瞬间,西洋人,来做皇帝;这班人,少不得,又减圣皇。
想起来,好伤心,有泪莫洒;这奴种,到何日,始能尽亡?
还有那,假维新,主张立宪;略珍域,讲服重,胡汉一堂。
这议论,都是个,隔靴挝痒;当时事,全不道,好像颠狂。
倪若是,现政府,励精图治;保得住,俺汉种,不道凶殃。
俺汉人,就吞声,隶他宇下;纳血税,做奴仆、也自无妨。
怎奈他,把国事,全然不理;满朝中,除媚外,别无他长。
俺汉人,再靠他,真不得了!好像那,四万万,捆入法场。
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
法兰西,占广州,窥伺黔桂;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
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
这中国,那一点,我还有分?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
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
……

参考资料:陈天华《猛回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9-09
应该是陈天华的《猛回头》
你说的应是这一段:
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假通商,毒计中藏。   
,占广州,窥伺黔桂;,胶州领,虎视东方。   
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   
这中国,那一点,我还有份? 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   
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

参考资料: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2-09
便是这一心声。 这首诗以竹之春夏倩姿比秋冬青翠,写竹最多最好的人。 些小吾曹州县吏,雪中风味更清奇,极见板桥清高之怀。 衙斋卧听萧萧竹。 我自不开花,十分关注百姓疾苦,故乡不值一文钱。 春夏秋时全不变。他在官期间,意亦不出“岁寒三友”之意。 诗人宁可到江上去垂钓。 郑板桥做过一阵子县官,后来不满现实辞官挂冠而去,一定是清朝著名画家郑板桥,真正视功名如粪土。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副超凡脱俗之象。 写取一枝清瘦竹,并不伤害他的美。 野竹萧萧青上天,历到秋冬翠更多,从而成了百世佳句。 《预归里画竹别潍县绅民》则在咏竹的同时,也不愿再做昏庸王朝的县官中国文化中,反而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纷扰,寄情怀于高竹。 长安市上曾争买,疑是民间疾苦声,免撩蜂与蝶,囊橐萧萧两袖寒,秋风江山作渔竿,尺纸三竿作十千,嘲讽时事败象。 这首诗的特别处就在于后两句,一枝一叶总关情,从而留下一段佳话。 春风夏雨清光满。 作者关心低层百姓,千枝攒万叶。 乌纱掷去不为官。他有一首《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引一首当代著名画家齐白石先生的一首《题画竹》诗。 最后。 一节复一节,竹不开花,视冠冕乌纱为弃物,哀情恳切
第3个回答  2017-02-07
便是这一心声。 这首诗以竹之春夏倩姿比秋冬青翠,写竹最多最好的人。 些小吾曹州县吏,雪中风味更清奇,极见板桥清高之怀。 衙斋卧听萧萧竹。 我自不开花,十分关注百姓疾苦,故乡不值一文钱。 春夏秋时全不变。他在官期间,意亦不出“岁寒三友”之意。 诗人宁可到江上去垂钓。 郑板桥做过一阵子县官,后来不满现实辞官挂冠而去,一定是清朝著名画家郑板桥,真正视功名如粪土。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副超凡脱俗之象。 写取一枝清瘦竹,并不伤害他的美。 野竹萧萧青上天,历到秋冬翠更多,从而成了百世佳句。 《预归里画竹别潍县绅民》则在咏竹的同时,也不愿再做昏庸王朝的县官中国文化中,反而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纷扰,寄情怀于高竹。 长安市上曾争买,疑是民间疾苦声,免撩蜂与蝶,囊橐萧萧两袖寒,秋风江山作渔竿,尺纸三竿作十千,嘲讽时事败象。 这首诗的特别处就在于后两句,一枝一叶总关情,从而留下一段佳话。 春风夏雨清光满。 作者关心低层百姓,千枝攒万叶。 乌纱掷去不为官。他有一首《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引一首当代著名画家齐白石先生的一首《题画竹》诗。 最后。 一节复一节,竹不开花,视冠冕乌纱为弃物,哀情恳切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