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平声还是仄声?一是平声还是仄声

如题所述

“一”在新韵(即普通话)中读阴平,属于平声。在旧韵中读入声,属于仄声。
古代四声是“平上去入”,只有“平”是平声,“上去入”都是仄声。
普通话没有入声,平声再分阴阳,仍旧是四声,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
那么,“入”声哪里去了呢?它们分别变成了阴、阳、上、去,造成了入声的消失。
以数字为例:一、六、七、八在古代都是入声(仄),普通话中,六是去声(仄),一、七、八是平声。
如果你会讲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方言,仍然有入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10
“一”是平声。汉语拼音中一声、二声为平声,三四声为仄声。
一拼音:yī
释义:
1、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2、纯;专:专一。一心一意。
3、全;满:一生。一地水。
4、相同:一样。颜色不一。
5、另外的:蟋蟀一名促织。
6、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一算。试一试。
第2个回答  2022-08-28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四声是平、上、去、入。平声列为“平”,上、去、入都归纳进了“仄”。按北京语调,则分成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样一来,平声字多了,没有“入”声,把一部分去入声字归入了平声。古代汉语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到了元代时,平声分化为阴平和阳平,就是现在的一声和二声,上声有一部分字归并到去声里。剩下的是现在的三声,去声和由上声归并的一些字是现在的四声,古代的入声在元代时分化到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当中。所以现代汉语北方方言没有入声。现在“普通话”即标准现代汉语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所以普通话没有入声这个声调。吴、粤、湘(新派湘语)、闽、客家、赣六大方言均保留入声。其中粤、闽、客三方言中保留了[-t][-k][-p]三个辅音韵尾。在诗歌写作中有规律的声和不同的字重复出现,就形成了一种抑扬顿挫、铿锵入耳的音韵美。扩展资料:在普通话四声中,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古代“平声”这个声调在普通话中分化为阴平及阳平,即所谓第一声、第二声。古代“上声”这个声调在普通话中一部分变为去声,一部分仍是上声。上声是现代汉语拼音的第三声。古代“去声”这个声调在普通话中仍是去声,即第四声。古代“入声”这个声调在普通话中已经不存在;变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里去了。普通话四声声调表为: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参考资料:
第3个回答  2022-08-27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四声是平、上、去、入。平声列为“平”,上、去、入都归纳进了“仄”。按北京语调,则分成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样一来,平声字多了,没有“入”声,把一部分去入声字归入了平声。古代汉语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到了元代时,平声分化为阴平和阳平,就是现在的一声和二声,上声有一部分字归并到去声里。剩下的是现在的三声,去声和由上声归并的一些字是现在的四声,古代的入声在元代时分化到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当中。所以现代汉语北方方言没有入声。现在“普通话”即标准现代汉语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所以普通话没有入声这个声调。吴、粤、湘(新派湘语)、闽、客家、赣六大方言均保留入声。其中粤、闽、客三方言中保留了[-t][-k][-p]三个辅音韵尾。在诗歌写作中有规律的声和不同的字重复出现,就形成了一种抑扬顿挫、铿锵入耳的音韵美。扩展资料:在普通话四声中,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古代“平声”这个声调在普通话中分化为阴平及阳平,即所谓第一声、第二声。古代“上声”这个声调在普通话中一部分变为去声,一部分仍是上声。上声是现代汉语拼音的第三声。古代“去声”这个声调在普通话中仍是去声,即第四声。古代“入声”这个声调在普通话中已经不存在;变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里去了。普通话四声声调表为: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参考资料:
第4个回答  2022-08-26
平声,一读yi,是第一声,轻声。平声是包括一声和二声,三声和四声是仄声。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