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不同朝代纺丝成就

如题所述

中国古代纺织品采用麻﹑丝﹑毛﹑棉的纤维为原料,纺绩(纺沙﹑辑绩﹑缫丝)加工成纱线后经编织(挑织)和机织而成的布帛,通常称纺织品。不同时期的纺织品是衡量人类进步和文明发达的尺度之一。中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掌握了纺织技术。中国古代的丝麻纺织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古罗马帝国最早是通过“丝绸之路”上丝织品的传播,称中国为“丝之国”的。
新石器时代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距今约7000年)发现有麻的双股线,在出土的牙雕盅上刻划着4条蚕纹,同时出土了纺车和纺机零件。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距今约6000年)出土了编织的双股经线的罗(两经绞﹑圈绕起菱纹)地葛布,经线密度为10根/厘米,纬线密度地部为13~14根/厘米,纹部为26~28根/厘米,是最早的葛纤维纺织品。河南郑州青台遗址(距今约5500年)发现了黏附在红陶片上的苎麻和大麻布纹﹑黏在头盖骨上的丝帛和残片,以及10余枚红陶纺轮﹐这是最早的丝织品实物。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距今5000年左右)出土了精制的丝织品残片﹐丝帛的经纬密度各为48根/厘米,丝的拈向为Z拈;丝带宽5毫米,用16根粗细丝线交编而成;丝绳的投影宽度约为3毫米,用3根丝束合股加拈而成,拈向为S拈,拈度为35个/10厘米。这表明当时的缫丝﹑合股﹑加拈等丝织技术已有一定的水平。同时出土的多块苎麻布残片,经密24~31根/厘米,纬密16~20根/厘米,比草鞋山葛布的麻纺织技术更进一步。

  新疆罗布泊遗址出土的古尸身上裹着粗毛织品,新疆哈密五堡遗址(距今3200年)出土了精美的毛织品,组织有平纹和斜纹两种,且用色线织成彩色条纹的罽,说明毛纺织技术已有进一步发展。福建崇安武夷山船棺(距今3200年)内出土了青灰色棉(联核木棉)布,经纬密度各为14根/厘米,经纬纱的拈向均为S拈。同时还出土了丝麻织品。上述的以麻﹑丝﹑毛﹑棉的天然纤维为原料的纺织品实物,表明中国新石器时代纺织工艺技术已相当进步。
商周时代
  此时期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宫廷王室对于纺织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周的统治者设立与纺织品有关的官职,掌握纺织品的生产和征收事宜。商周的丝织品品种较多,河北城台西遗址出土黏附在青铜器上的织物﹐已有平纹的纨﹑皱纹的縠﹑绞经的罗﹑三枚(2/1) 的菱纹绮。河南安阳殷墟的妇好墓铜器上所附的丝织品有纱纨(绢)﹑朱砂涂染的色帛﹑双经双纬的缣﹑回纹绮等,殷墟还出有丝绳﹑丝带等实物。陕西宝鸡茹家庄西周墓出土了纬二重组织的山形纹绮残片。

  进入春秋战国时期,丝织品更是丰富多彩,湖南长沙楚墓出土了几何纹锦﹑对龙对凤锦和填花燕纹锦等,湖北江陵楚墓出土了大批的锦绣品。毛织品则以新疆吐鲁番阿拉沟古墓中出土的数量最多,花色品种和纺织技术比哈密五堡遗址出土的更胜一筹。
汉代
  汉代纺织品以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和湖北江陵秦汉墓出土的丝麻纺织品数量最多,花色品种最为齐全,有仅重49克的素纱单衣﹑耳杯形菱纹花罗﹑对鸟花卉纹绮﹑隐花孔雀纹锦﹑凸花锦和绒圈锦等高级提花丝织品。还有第一次发现的印花敷彩纱和泥金银印花纱等珍贵的印花丝织品。沿丝绸之路出土的汉代织物更是绚丽璀灿。1959年新疆民丰尼雅遗址东汉墓出土有隶体“万世如意”锦袍﹑“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手套和袜子等。毛织品有龟甲四瓣纹罽﹑人兽葡萄纹罽﹑毛罗和地毯等名贵品种。在这里并首次发现蜡染印花棉布及平纹棉织品。
魏晋南北朝
  这一时期丝织品仍以经锦为主,花纹则以禽兽纹为特色。1959年新疆于田屋于来克城址和高昌国吐鲁番阿斯塔那墓群出土有夔纹锦﹑方格兽纹锦﹑禽兽纹锦﹑树纹锦﹐以及“富且昌宜侯王天延命长”织成履等。毛﹑棉织品发现有方格纹毛罽﹑紫红色毛罽﹑星点蓝色蜡缬毛织品,以及桃纹蓝色蜡缬棉织品等新的缬染织物。
隋唐时代
  此时纺织品的生产分工明确,唐王朝官府专门设立织染署,管理纺织染作坊。唐代纺织品在各地均有出土,以新疆﹑甘肃为最多,传世品则以日本正仓院所藏数量最丰。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群出土了大量唐代纬线显花的织锦,花纹以联珠对禽对兽为主,有对孔雀﹑对鸟对狮﹑对羊﹑对鸭﹑对鸡及鹿纹﹑龙纹等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还出现了团花﹑宝相花﹑晕花﹑骑士﹑胡王﹑贵字﹑吉字﹑王字等新的纹饰。纹缬染色更有新的发展,有红色﹑绛色﹑棕色绞缬绢﹑罗;蓝色﹑棕色﹑绛色﹑土黄色﹑黄色﹑白色﹑绿色﹑深绿色等蜡缬纱绢及绛色附缀彩绘绢等,代表印染工艺技术已达到新的水平。
宋代
  宋朝的纺织业已发展到全国的43个州,重心南移江浙。丝织品中尤以花罗和绮绫为最多。宋黄升墓出土的各种罗组织的衣物200余件,其罗纹组织结构有两经绞﹑三经绞﹑四经绞的素罗,有起平纹﹑浮纹﹑斜纹﹑变化斜纹等组织的各种花卉纹花罗,还有粗细纬相间隔的落花流水提花罗等。绮绫的花纹则以牡丹﹑芍药﹑月季芙蓉﹑菊花等为主体纹饰。此外有第一次出土的松竹梅缎。印染品已发展成为泥金﹑描金﹑印金﹑贴金﹐加敷彩相结合的多种印花技术。宋代的缂丝以朱克柔的“莲圹乳鸭图”最为精美,是闻名中外的传世珍品。宋代的棉织品得到迅速发展,已取代麻织品而成为大众衣料,松江棉布被誉为“衣被天下”。
元明清时代
  元代纺织品以织金锦(纳石失)最负盛名。1970年新疆盐湖出土的金织金锦,经丝直径为0.15毫米,纬丝直径为 0.5毫米,经纬密度为52根/厘米和48根/厘米;拈金织金锦的经纬密度为65根/厘米和40根/厘米,更加富丽堂皇。山东邹县元墓则第一次出土了五枚正则缎纹。

  明清纺织品以江南三织造(江宁﹑苏州﹑杭州)生产的贡品技艺最高,其中各种花纹图案的妆花纱﹑妆花罗﹑妆花锦﹑妆花缎等富有特色。富于民族传统特色的蜀锦﹑宋锦﹑织金锦和妆花(云锦)锦合称为“四大名锦”。1958年北京明定陵出土织锦165卷,袍服衣着200余件。第一次发现了单面绒和双面绒的实物,其中一块绒的经纬密度为64根/厘米和36根/厘米,丝绒毛的高度为 0.2毫米。棉织品生产已遍及全国各地。明代末年,仅官府需要的棉布即在1500万匹至2000万匹。精湛华贵的丝织品,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远销亚欧各国。
中国古代纺织业的特点

  古代纺织业的发展历程,对中国古代乃至近现代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中国古代纺织业具有以下特点:
纺织业与人民生活的休戚相关
  中国古代纺织业发展进程中,经常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并制造简单的纺织工具。直至今天,我们日常的衣、某些生活用品和艺术品都是纺织和印染技术的产物。
纺织业技术先进
  我国古代纺织工具和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体现了我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机具纺织起源于五千年前新石器时期的纺轮和腰机,西周时期具有传统性能的简单机械缫车、纺车、织机相继出现,汉代广泛使用提花机、斜织机,唐以后中国纺织机械日趋完善,大大促进了纺织业的发展。我国的纺织工艺遥遥领先,享有盛誉。
纺织原料多样化
  古今纺织工艺流程和设备的发展都是因应纺织原料而设计的,原料在纺织技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古代中国除了使用毛、麻、棉三种短纤维外,还大量利用长纤维—蚕丝。蚕丝在所有天然纤维中是最优良、最长、最纤细的纺织纤维,可以织制各种复杂的花纹提花织物。丝纤维的广泛利用,大大地促进了中国古代纺织工艺和纺织机械的进步,从而使丝织生产技术成为中国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纺织技术。
分布广,产品种类多
  纺织产品繁杂多样又丰富多彩,可归纳为刺绣、丝绸、服饰和地毯四大品种。这四大品种,制作工艺各不相同,风格独具。丝织物的图案花纹,不论小花、大花、单色、彩色,也不论几何自然形,都适应着丝物结构和实际用途,并且又与同时代的艺术装饰相映照。汉代字书《说文解字》中有不少关于纺织业产品的字,提到的花色品种达20余种。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件素纱禅衣,衣长128厘米,袖长190厘米,重量仅49克。武则天时代,绫锦坊中就有“巧儿”365人,内作使绫匠83人,掖庭绫匠150人。唐玄宗时期,宫中专门织锦刺绣的女工就多达700人。唐代丝织品有绫、锦等十几类,每类又分为许多品种,其中的绫有二十多个品种。

以上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