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分悬赏~~急用~~简述权威服从心理产生的可能原因

先吃口饭~~
3点前就要这个答案~~

什么是权威?L.斯坦(L.Stein)说:权威是“对他人判断未经检验的接受”。① 伊斯顿坚持认为:“经常被人服从的是权威”。②马克斯·韦伯把“权威”,或大多数译者把德文Herrschatf一词译成的“统治”,定义为任何命令和服从关系,他也把它称为:“权力的特例”。③他写道:“统治可以指这样一种情况,其中统治者或统治者们显示的意志(命令)是打算影响一个人或更多人(被统治者)的行为,而且实际上果然以这种方式影响了他们,即他们产生的行为在社会意义上好像是被统治者为了自己的缘故把命令内容作为他们的行为准则。从另一方面看,这种情况可以称为服从。” ④汉娜·阿伦特把权力等同于合法权威。她写道:“权力相当于人的能力,不仅是行动的能力,而且是协调一致地行动的能力。权力决不是个人财产;它属于集体,只要集体保持一致,权力就继续存在。”⑤在阿伦特的早期研究中,曾将权威界定为基于相互认同的命令和服从关系。她写道:“在发布命令者和服从命令者之间的权威关系既不应依赖于普遍理智,也不应依赖于发布命令者的权力: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等级本身,等级的正确性和合法性是双方承认的,而且双方在其中都有预定的稳定位置。” ⑥恩格斯在《论权威》一文中写道:“……权威,是指把别人的意志强加于我们;另一方面,权威又是以服从为前提的。” ⑦
影响人格的因素是多元的。首先,遗传是影响人格的一个重要因素,遗传学的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人格特质都受遗传因素的影响(Loehin et al., 1998)。这一发现与使用许多不同测量工具得到的结果相同。这些测量工具既有测量主要特质的(如,外倾性和神经质),也有测量特殊特质的(如:自我控制和社会性。)其次,环境也是影响人格的一个重要因素。人本主义、社会学习、认知学派和自我理论都强调环境决定人的行为或者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造成了人格的差异,推动了人格的发展。再次,学习对人格的形成也至关重要。社会学习,认知学派和自我理论都明确强调学习对人格形成的重要性。第四,意识与人格形成紧密相关。这里精神分析强调无意识的过程;而人本主义、社会学习、认知学派则强调意识过程。

什么是权威人格?权威人格有两层涵义:一层是喜欢服从权威的心理特征;一层是喜欢以权威自居的心理特征。为什么人们愿意服从权威?社会心理学给出的理由主要有两个方面:规范性的影响和信息源的影响。人们希望别人喜欢自己(规范的影响),并且希望自己的主张是对的(信息的影响)。首先,人们倾向于做别人做的事或者别人要求自己做的事,从而使自己能被社会接受和承认。其次,如果在一个模糊的情境下------人们会更相信其他人关于适当和正确行为方式的暗示,更会可能按照专家或者可靠的消息传达者告诉他们的方法做事情。另外,有关研究表明,人们服从权威实际上是人们固有习惯的一部分,这些习惯是人们从小在不同的环境中习得的,这就是绝对服从权威(Brown,1986)。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人们可能对不服从感到很迷惑,从而导致服从权威。除了人们愿意服从权威外,人们也具有以权威自居的心理特征。产生这种心理的深层原因是由权威者所具有的优越地位所诱致的。这种优越地位为解决不确定性提供了更好的手段。所以,一般而言,权威人格的两层涵义是统一的,其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不确定性的解决。

权威人格在现实中的表现是一个连续体。如图:直线的右极表示强权威人格,直线的左极表示弱权威人格,中间表示从强权威人格到弱权威人格的过渡状态。
(1)群体压力与从众--阿希的三垂线实验

20世纪5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Solomon Asch1907-1996)做过一个著名的三垂线实验(1951年)。他以一群大学生为被试,将每七名被试组成一个小群体,安排在实验室中坐成一排,要求被试比较第一张卡片上的线段X与第二张卡片上的线段a、b、c中的哪一条等长。线段的长度差异是明显的,正常情况下人们一般都能正确判断X=b。但在这个小群体中,除了被安排坐在最后一名并最后回答问题的那个人是不知情的真正被试外,前面的六名被试其实都是阿希事先安排好的实验助手。最初两次实验没有什么特别安排,被试基本上都能正确回答X=b。其他类似研究也表明,这时错误率<1%。但从第三次到第十二次的实验中,作为实验助手的第一名被试按阿希的要求故意错误地回答,例如回答X=c ,然后下面每一名作为实验助手的被试都根据阿希的要求附和第一名的错误回答,例如也跟着说X=c。这样来观察最后一名真正的被试是否附和大家的答案,出现从众。实验表明,大约有15%左右的被试,从众倾向严重,其从众判断占其全部判断的75%以上;大约有25%左右的被试,没有任何发生从众,始终保持独立判断;大约有75%左右的被试,至少发生一次从众;全部答案中从众答案的比例平均高达35%以上。实验后,阿希对出现过从众的被试作了访谈,了解到从众有三种情况:(1)知觉歪曲。指被试确实出现观察错误,在发生了知觉歪曲的基础上才出现了判断歪曲。(2)判断歪曲。指被试的观察本来并没有错误,但意识到自己的观察结论的与大多数人不同,于是认为多数人的判断总比自己一个人更正确些,最终修改了自己起初的判断。(3)行为歪曲。被试明知自己是对的,其他人都错了,但还是选择了错误回答,发生了行为歪曲。

阿希的实验表明,从众是因为个体受到了来自群体的压力:(1)信息压力。经验使人们认为,多数人的正确机率比较高,越是缺乏自信,难以独立判断的情况下,就越发相信多数人,越容易从众。(2)规范压力。群体中的个人往往不愿意违背群体意见而被其他成员视为越轨者,害怕与众不同而遭受孤立,因此采纳多数人的意见。

(2)群体规范与从众--谢里夫的光点实验

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谢里夫(Muzafer Sherif 1906-)用光点实验(1935年,1937年),也称游动实验,来揭示从众行为的发生。实验开始时,被试在一间完全黑暗的实验室中被要求判断十几英尺外一个光点移动的距离。开始,由于没有任何参照物和参考意见,被试的判断完全出自本人以往的经验和当时的感受,答案是五花八门的。在接下来的实验中,谢里夫让自己安排的实验助手当场以肯定性的口吻说出一个确定的移动距离。结果是,经过几次这样的实验后,被试对光点移动距离的判断越来越接近于实验助手所给出的距离。其实,光点在实验中自始至终根本没有移动。谢里夫的实验表明,人所以会出现从众,并不是简单的盲从,而是与缺乏必要的信息有关。在没有其他参照信息时,单独一个人的观点主要是受本人以前的经验和当时的感受制约的。但一个人处在群体中时,别人的观点就成了参照,于是个人的观点会越来越集中、趋同,出现所谓“漏斗形关系”,群体规范或说主流意见就这样产生了。

(3)权威与服从--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

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斯坦利·米尔格拉姆(Stanley Milgram 1933-1984)通过最著名也是最有争议的服从实验(1965年,1974年),揭示了人们是如何放弃自我,服从权威的,即使权威的要求与道德的要求相抵触。米尔格拉姆将实验设计为这样的情境:两个看了报纸广告后应征的志愿者被试来到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实验室,参加一项关于学习的心理学实验。

首先是一位穿着研究人员工作服的人以“研究者”的身份严肃地向两名被试解释说,这是一项关于惩罚对学习影响的研究,他们两个人将分别以“教师”和“学生”的身份参加实验。任务是由“教师”教给“学生”一些单词,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出错就要由“教师”对“学生”进行惩罚,也就是电击。这些电击不会造成永久性伤害,但会造成暂时的痛苦。然后通过抽签给两人分配了角色。其实,这两人中有一个是事先知情的研究助手,他假称自己抽到了“学生”角色,另一个不知情的真正的被试自然成了“教师”。

接着,“研究者”把两人带到隔壁房间,先让“教师”亲身体验了一次轻微的电击,再让“教师”亲眼看着“研究者”把“学生”绑在椅子上,并在“学生”的手上缚上电极。“研究者”将“教师”带回实验室的主房间,将“教师”安排在“电击发生器”前的座位上。“电击发生器”上有一排电压从15伏到450伏的开关,每个开关比前一个开关的电压递增15伏。开关上还随电压的升高依次标注了“轻微电击”、“强电击”、“危险:高强电击”等文字。其中电压最高的435伏和450伏的开关上标的是“×××”。“研究者”要求“教师”在“学生”每次答错时都要按动开关进行电击,以惩罚“学生”,而且每次都要用比上一次电压高一档的开关。

实验开始了。从75伏、90伏到105伏,“教师”听到的是“学生”越来越大的呻吟声。120伏的时候“学生”大喊“太疼了!”150伏的时候“学生”大声咆哮“让我出去!我有心脏病!我不做了!”270伏的时候“学生”的抗议声已经变成痛苦的尖叫。300伏、315伏的时候“学生”不仅尖叫,而且拒绝配合回答问题。330伏的时候“学生”的尖叫剧烈而延长。此后“学生”再也没有声音了。在这个过程中,面对“教师”的询问和停止实验的请求,“研究者”表示的都是鼓励和继续实验的命令,并说“学生”如果不回答就算错答。实验中“教师”一直不知情的是,其实并没有真的电击,那些痛苦的叫声都是在播放“学生”事先的录音。

米尔格拉姆对精神病学家、大学生、中产阶级三个群体共110位成年人描述了这个实验,然后问他们,如果你是“教师”,会把实验进行到什么程度?几乎所有的人都说自己在135伏会停下来而不再服从“研究者”的命令,没有一个人想进行到300伏以上。米尔格拉姆又问他们,你估计其他人会进行到什么程度?结果虽然比自己要高一些,但还是没有人认为会高到标着“×××”的最高档。但在实际的实验中,40名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被试中的26人(65%)一直进行到了450伏的最高档,而且在最高档上按照“研究者”的命令连续做了三次,直到“研究者”命令停止才被动服从地停下来,而不是出于道德原因违抗命令主动停下来。实际上,作为被试的“教师”们在实验中也是很痛苦的,他们出汗、颤抖、紧闭嘴巴、咬紧嘴唇、呻吟,甚至爆发出无法控制的神经质大笑。但他们在道德谴责和权威命令发生抵触的时候,还是选择了服从权威。

米尔格拉姆实验表明,服从与以下因素有关:(1)受害者的情感距离。实验中有多达65%的人出现服从,这跟“教师”与“学生”不在一个房间有直接关系。事实上,在一些改进的实验中,如果“学生”距离更远,“教师”听不到“学生”的抗议声,那么几乎所有“教师”都会镇静地把实验做完,而如果“学生”与“教师”同在一个房间,那么只有40%的人进行到450伏,要是“教师”必须亲自将“学生”的手按在电极上,则只有30%的人进行到450伏。(2)权威的接近性与合法性。在上述实验中,如果权威不在现场,而是通过电话下达命令,则“教师”的服从率会下降到21%,如果权威借故离开而由另外一个人来下命令,则有80%的“教师”会拒绝服从。(3)权威的机构性。在实验后的访谈中,许多被试表示,如果不是耶鲁大学的名声,他们坚决不会服从。事实上,当实验搬到校外的一栋商业楼并换了一个陌生的机构名称进行时,服从率下降为48%。(4)群体的影响。在后来的实验中,米尔格拉姆安排了两个助手和“教师”一起实验,两个助手都公开反抗“研究者”的命令,最后有90%的“教师”拒绝服从。

什么是权威?L.斯坦(L.Stein)说:权威是“对他人判断未经检验的接受”。① 伊斯顿坚持认为:“经常被人服从的是权威”。②马克斯·韦伯把“权威”,或大多数译者把德文Herrschatf一词译成的“统治”,定义为任何命令和服从关系,他也把它称为:“权力的特例”。③他写道:“统治可以指这样一种情况,其中统治者或统治者们显示的意志(命令)是打算影响一个人或更多人(被统治者)的行为,而且实际上果然以这种方式影响了他们,即他们产生的行为在社会意义上好像是被统治者为了自己的缘故把命令内容作为他们的行为准则。从另一方面看,这种情况可以称为服从。” ④汉娜·阿伦特把权力等同于合法权威。她写道:“权力相当于人的能力,不仅是行动的能力,而且是协调一致地行动的能力。权力决不是个人财产;它属于集体,只要集体保持一致,权力就继续存在。”⑤在阿伦特的早期研究中,曾将权威界定为基于相互认同的命令和服从关系。她写道:“在发布命令者和服从命令者之间的权威关系既不应依赖于普遍理智,也不应依赖于发布命令者的权力: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等级本身,等级的正确性和合法性是双方承认的,而且双方在其中都有预定的稳定位置。” ⑥恩格斯在《论权威》一文中写道:“……权威,是指把别人的意志强加于我们;另一方面,权威又是以服从为前提的。” ⑦
影响人格的因素是多元的。首先,遗传是影响人格的一个重要因素,遗传学的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人格特质都受遗传因素的影响(Loehin et al., 1998)。这一发现与使用许多不同测量工具得到的结果相同。这些测量工具既有测量主要特质的(如,外倾性和神经质),也有测量特殊特质的(如:自我控制和社会性。)其次,环境也是影响人格的一个重要因素。人本主义、社会学习、认知学派和自我理论都强调环境决定人的行为或者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造成了人格的差异,推动了人格的发展。再次,学习对人格的形成也至关重要。社会学习,认知学派和自我理论都明确强调学习对人格形成的重要性。第四,意识与人格形成紧密相关。这里精神分析强调无意识的过程;而人本主义、社会学习、认知学派则强调意识过程。

什么是权威人格?权威人格有两层涵义:一层是喜欢服从权威的心理特征;一层是喜欢以权威自居的心理特征。为什么人们愿意服从权威?社会心理学给出的理由主要有两个方面:规范性的影响和信息源的影响。人们希望别人喜欢自己(规范的影响),并且希望自己的主张是对的(信息的影响)。首先,人们倾向于做别人做的事或者别人要求自己做的事,从而使自己能被社会接受和承认。其次,如果在一个模糊的情境下------人们会更相信其他人关于适当和正确行为方式的暗示,更会可能按照专家或者可靠的消息传达者告诉他们的方法做事情。另外,有关研究表明,人们服从权威实际上是人们固有习惯的一部分,这些习惯是人们从小在不同的环境中习得的,这就是绝对服从权威(Brown,1986)。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人们可能对不服从感到很迷惑,从而导致服从权威。除了人们愿意服从权威外,人们也具有以权威自居的心理特征。产生这种心理的深层原因是由权威者所具有的优越地位所诱致的。这种优越地位为解决不确定性提供了更好的手段。所以,一般而言,权威人格的两层涵义是统一的,其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不确定性的解决。

权威人格在现实中的表现是一个连续体。如图:直线的右极表示强权威人格,直线的左极表示弱权威人格,中间表示从强权威人格到弱权威人格的过渡状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1-11
有一些社会心理学实验可以用来揭示从众的心理原因。

(1)群体压力与从众--阿希的三垂线实验

20世纪5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Solomon Asch1907-1996)做过一个著名的三垂线实验(1951年)。他以一群大学生为被试,将每七名被试组成一个小群体,安排在实验室中坐成一排,要求被试比较第一张卡片上的线段X与第二张卡片上的线段a、b、c中的哪一条等长。线段的长度差异是明显的,正常情况下人们一般都能正确判断X=b。但在这个小群体中,除了被安排坐在最后一名并最后回答问题的那个人是不知情的真正被试外,前面的六名被试其实都是阿希事先安排好的实验助手。最初两次实验没有什么特别安排,被试基本上都能正确回答X=b。其他类似研究也表明,这时错误率<1%。但从第三次到第十二次的实验中,作为实验助手的第一名被试按阿希的要求故意错误地回答,例如回答X=c ,然后下面每一名作为实验助手的被试都根据阿希的要求附和第一名的错误回答,例如也跟着说X=c。这样来观察最后一名真正的被试是否附和大家的答案,出现从众。实验表明,大约有15%左右的被试,从众倾向严重,其从众判断占其全部判断的75%以上;大约有25%左右的被试,没有任何发生从众,始终保持独立判断;大约有75%左右的被试,至少发生一次从众;全部答案中从众答案的比例平均高达35%以上。实验后,阿希对出现过从众的被试作了访谈,了解到从众有三种情况:(1)知觉歪曲。指被试确实出现观察错误,在发生了知觉歪曲的基础上才出现了判断歪曲。(2)判断歪曲。指被试的观察本来并没有错误,但意识到自己的观察结论的与大多数人不同,于是认为多数人的判断总比自己一个人更正确些,最终修改了自己起初的判断。(3)行为歪曲。被试明知自己是对的,其他人都错了,但还是选择了错误回答,发生了行为歪曲。

阿希的实验表明,从众是因为个体受到了来自群体的压力:(1)信息压力。经验使人们认为,多数人的正确机率比较高,越是缺乏自信,难以独立判断的情况下,就越发相信多数人,越容易从众。(2)规范压力。群体中的个人往往不愿意违背群体意见而被其他成员视为越轨者,害怕与众不同而遭受孤立,因此采纳多数人的意见。

(2)群体规范与从众--谢里夫的光点实验

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谢里夫(Muzafer Sherif 1906-)用光点实验(1935年,1937年),也称游动实验,来揭示从众行为的发生。实验开始时,被试在一间完全黑暗的实验室中被要求判断十几英尺外一个光点移动的距离。开始,由于没有任何参照物和参考意见,被试的判断完全出自本人以往的经验和当时的感受,答案是五花八门的。在接下来的实验中,谢里夫让自己安排的实验助手当场以肯定性的口吻说出一个确定的移动距离。结果是,经过几次这样的实验后,被试对光点移动距离的判断越来越接近于实验助手所给出的距离。其实,光点在实验中自始至终根本没有移动。谢里夫的实验表明,人所以会出现从众,并不是简单的盲从,而是与缺乏必要的信息有关。在没有其他参照信息时,单独一个人的观点主要是受本人以前的经验和当时的感受制约的。但一个人处在群体中时,别人的观点就成了参照,于是个人的观点会越来越集中、趋同,出现所谓“漏斗形关系”,群体规范或说主流意见就这样产生了。

(3)权威与服从--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

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斯坦利·米尔格拉姆(Stanley Milgram 1933-1984)通过最著名也是最有争议的服从实验(1965年,1974年),揭示了人们是如何放弃自我,服从权威的,即使权威的要求与道德的要求相抵触。米尔格拉姆将实验设计为这样的情境:两个看了报纸广告后应征的志愿者被试来到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实验室,参加一项关于学习的心理学实验。

首先是一位穿着研究人员工作服的人以“研究者”的身份严肃地向两名被试解释说,这是一项关于惩罚对学习影响的研究,他们两个人将分别以“教师”和“学生”的身份参加实验。任务是由“教师”教给“学生”一些单词,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出错就要由“教师”对“学生”进行惩罚,也就是电击。这些电击不会造成永久性伤害,但会造成暂时的痛苦。然后通过抽签给两人分配了角色。其实,这两人中有一个是事先知情的研究助手,他假称自己抽到了“学生”角色,另一个不知情的真正的被试自然成了“教师”。

接着,“研究者”把两人带到隔壁房间,先让“教师”亲身体验了一次轻微的电击,再让“教师”亲眼看着“研究者”把“学生”绑在椅子上,并在“学生”的手上缚上电极。“研究者”将“教师”带回实验室的主房间,将“教师”安排在“电击发生器”前的座位上。“电击发生器”上有一排电压从15伏到450伏的开关,每个开关比前一个开关的电压递增15伏。开关上还随电压的升高依次标注了“轻微电击”、“强电击”、“危险:高强电击”等文字。其中电压最高的435伏和450伏的开关上标的是“×××”。“研究者”要求“教师”在“学生”每次答错时都要按动开关进行电击,以惩罚“学生”,而且每次都要用比上一次电压高一档的开关。

实验开始了。从75伏、90伏到105伏,“教师”听到的是“学生”越来越大的呻吟声。120伏的时候“学生”大喊“太疼了!”150伏的时候“学生”大声咆哮“让我出去!我有心脏病!我不做了!”270伏的时候“学生”的抗议声已经变成痛苦的尖叫。300伏、315伏的时候“学生”不仅尖叫,而且拒绝配合回答问题。330伏的时候“学生”的尖叫剧烈而延长。此后“学生”再也没有声音了。在这个过程中,面对“教师”的询问和停止实验的请求,“研究者”表示的都是鼓励和继续实验的命令,并说“学生”如果不回答就算错答。实验中“教师”一直不知情的是,其实并没有真的电击,那些痛苦的叫声都是在播放“学生”事先的录音。

米尔格拉姆对精神病学家、大学生、中产阶级三个群体共110位成年人描述了这个实验,然后问他们,如果你是“教师”,会把实验进行到什么程度?几乎所有的人都说自己在135伏会停下来而不再服从“研究者”的命令,没有一个人想进行到300伏以上。米尔格拉姆又问他们,你估计其他人会进行到什么程度?结果虽然比自己要高一些,但还是没有人认为会高到标着“×××”的最高档。但在实际的实验中,40名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被试中的26人(65%)一直进行到了450伏的最高档,而且在最高档上按照“研究者”的命令连续做了三次,直到“研究者”命令停止才被动服从地停下来,而不是出于道德原因违抗命令主动停下来。实际上,作为被试的“教师”们在实验中也是很痛苦的,他们出汗、颤抖、紧闭嘴巴、咬紧嘴唇、呻吟,甚至爆发出无法控制的神经质大笑。但他们在道德谴责和权威命令发生抵触的时候,还是选择了服从权威。

米尔格拉姆实验表明,服从与以下因素有关:(1)受害者的情感距离。实验中有多达65%的人出现服从,这跟“教师”与“学生”不在一个房间有直接关系。事实上,在一些改进的实验中,如果“学生”距离更远,“教师”听不到“学生”的抗议声,那么几乎所有“教师”都会镇静地把实验做完,而如果“学生”与“教师”同在一个房间,那么只有40%的人进行到450伏,要是“教师”必须亲自将“学生”的手按在电极上,则只有30%的人进行到450伏。(2)权威的接近性与合法性。在上述实验中,如果权威不在现场,而是通过电话下达命令,则“教师”的服从率会下降到21%,如果权威借故离开而由另外一个人来下命令,则有80%的“教师”会拒绝服从。(3)权威的机构性。在实验后的访谈中,许多被试表示,如果不是耶鲁大学的名声,他们坚决不会服从。事实上,当实验搬到校外的一栋商业楼并换了一个陌生的机构名称进行时,服从率下降为48%。(4)群体的影响。在后来的实验中,米尔格拉姆安排了两个助手和“教师”一起实验,两个助手都公开反抗“研究者”的命令,最后有90%的“教师”拒绝服从。

什么是权威?L.斯坦(L.Stein)说:权威是“对他人判断未经检验的接受”。① 伊斯顿坚持认为:“经常被人服从的是权威”。②马克斯·韦伯把“权威”,或大多数译者把德文Herrschatf一词译成的“统治”,定义为任何命令和服从关系,他也把它称为:“权力的特例”。③他写道:“统治可以指这样一种情况,其中统治者或统治者们显示的意志(命令)是打算影响一个人或更多人(被统治者)的行为,而且实际上果然以这种方式影响了他们,即他们产生的行为在社会意义上好像是被统治者为了自己的缘故把命令内容作为他们的行为准则。从另一方面看,这种情况可以称为服从。” ④汉娜·阿伦特把权力等同于合法权威。她写道:“权力相当于人的能力,不仅是行动的能力,而且是协调一致地行动的能力。权力决不是个人财产;它属于集体,只要集体保持一致,权力就继续存在。”⑤在阿伦特的早期研究中,曾将权威界定为基于相互认同的命令和服从关系。她写道:“在发布命令者和服从命令者之间的权威关系既不应依赖于普遍理智,也不应依赖于发布命令者的权力: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等级本身,等级的正确性和合法性是双方承认的,而且双方在其中都有预定的稳定位置。” ⑥恩格斯在《论权威》一文中写道:“……权威,是指把别人的意志强加于我们;另一方面,权威又是以服从为前提的。” ⑦
影响人格的因素是多元的。首先,遗传是影响人格的一个重要因素,遗传学的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人格特质都受遗传因素的影响(Loehin et al., 1998)。这一发现与使用许多不同测量工具得到的结果相同。这些测量工具既有测量主要特质的(如,外倾性和神经质),也有测量特殊特质的(如:自我控制和社会性。)其次,环境也是影响人格的一个重要因素。人本主义、社会学习、认知学派和自我理论都强调环境决定人的行为或者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造成了人格的差异,推动了人格的发展。再次,学习对人格的形成也至关重要。社会学习,认知学派和自我理论都明确强调学习对人格形成的重要性。第四,意识与人格形成紧密相关。这里精神分析强调无意识的过程;而人本主义、社会学习、认知学派则强调意识过程。

什么是权威人格?权威人格有两层涵义:一层是喜欢服从权威的心理特征;一层是喜欢以权威自居的心理特征。为什么人们愿意服从权威?社会心理学给出的理由主要有两个方面:规范性的影响和信息源的影响。人们希望别人喜欢自己(规范的影响),并且希望自己的主张是对的(信息的影响)。首先,人们倾向于做别人做的事或者别人要求自己做的事,从而使自己能被社会接受和承认。其次,如果在一个模糊的情境下------人们会更相信其他人关于适当和正确行为方式的暗示,更会可能按照专家或者可靠的消息传达者告诉他们的方法做事情。另外,有关研究表明,人们服从权威实际上是人们固有习惯的一部分,这些习惯是人们从小在不同的环境中习得的,这就是绝对服从权威(Brown,1986)。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人们可能对不服从感到很迷惑,从而导致服从权威。除了人们愿意服从权威外,人们也具有以权威自居的心理特征。产生这种心理的深层原因是由权威者所具有的优越地位所诱致的。这种优越地位为解决不确定性提供了更好的手段。所以,一般而言,权威人格的两层涵义是统一的,其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不确定性的解决。

权威人格在现实中的表现是一个连续体。如图:直线的右极表示强权威人格,直线的左极表示弱权威人格,中间表示从强权威人格到弱权威人格的过渡状态。
第2个回答  2007-11-07
有一些社会心理学实验可以用来揭示从众的心理原因。

(1)群体压力与从众--阿希的三垂线实验

20世纪5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Solomon Asch1907-1996)做过一个著名的三垂线实验(1951年)。他以一群大学生为被试,将每七名被试组成一个小群体,安排在实验室中坐成一排,要求被试比较第一张卡片上的线段X与第二张卡片上的线段a、b、c中的哪一条等长。线段的长度差异是明显的,正常情况下人们一般都能正确判断X=b。但在这个小群体中,除了被安排坐在最后一名并最后回答问题的那个人是不知情的真正被试外,前面的六名被试其实都是阿希事先安排好的实验助手。最初两次实验没有什么特别安排,被试基本上都能正确回答X=b。其他类似研究也表明,这时错误率<1%。但从第三次到第十二次的实验中,作为实验助手的第一名被试按阿希的要求故意错误地回答,例如回答X=c ,然后下面每一名作为实验助手的被试都根据阿希的要求附和第一名的错误回答,例如也跟着说X=c。这样来观察最后一名真正的被试是否附和大家的答案,出现从众。实验表明,大约有15%左右的被试,从众倾向严重,其从众判断占其全部判断的75%以上;大约有25%左右的被试,没有任何发生从众,始终保持独立判断;大约有75%左右的被试,至少发生一次从众;全部答案中从众答案的比例平均高达35%以上。实验后,阿希对出现过从众的被试作了访谈,了解到从众有三种情况:(1)知觉歪曲。指被试确实出现观察错误,在发生了知觉歪曲的基础上才出现了判断歪曲。(2)判断歪曲。指被试的观察本来并没有错误,但意识到自己的观察结论的与大多数人不同,于是认为多数人的判断总比自己一个人更正确些,最终修改了自己起初的判断。(3)行为歪曲。被试明知自己是对的,其他人都错了,但还是选择了错误回答,发生了行为歪曲。

阿希的实验表明,从众是因为个体受到了来自群体的压力:(1)信息压力。经验使人们认为,多数人的正确机率比较高,越是缺乏自信,难以独立判断的情况下,就越发相信多数人,越容易从众。(2)规范压力。群体中的个人往往不愿意违背群体意见而被其他成员视为越轨者,害怕与众不同而遭受孤立,因此采纳多数人的意见。

(2)群体规范与从众--谢里夫的光点实验

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谢里夫(Muzafer Sherif 1906-)用光点实验(1935年,1937年),也称游动实验,来揭示从众行为的发生。实验开始时,被试在一间完全黑暗的实验室中被要求判断十几英尺外一个光点移动的距离。开始,由于没有任何参照物和参考意见,被试的判断完全出自本人以往的经验和当时的感受,答案是五花八门的。在接下来的实验中,谢里夫让自己安排的实验助手当场以肯定性的口吻说出一个确定的移动距离。结果是,经过几次这样的实验后,被试对光点移动距离的判断越来越接近于实验助手所给出的距离。其实,光点在实验中自始至终根本没有移动。谢里夫的实验表明,人所以会出现从众,并不是简单的盲从,而是与缺乏必要的信息有关。在没有其他参照信息时,单独一个人的观点主要是受本人以前的经验和当时的感受制约的。但一个人处在群体中时,别人的观点就成了参照,于是个人的观点会越来越集中、趋同,出现所谓“漏斗形关系”,群体规范或说主流意见就这样产生了。

(3)权威与服从--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

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斯坦利·米尔格拉姆(Stanley Milgram 1933-1984)通过最著名也是最有争议的服从实验(1965年,1974年),揭示了人们是如何放弃自我,服从权威的,即使权威的要求与道德的要求相抵触。米尔格拉姆将实验设计为这样的情境:两个看了报纸广告后应征的志愿者被试来到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实验室,参加一项关于学习的心理学实验。

首先是一位穿着研究人员工作服的人以“研究者”的身份严肃地向两名被试解释说,这是一项关于惩罚对学习影响的研究,他们两个人将分别以“教师”和“学生”的身份参加实验。任务是由“教师”教给“学生”一些单词,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出错就要由“教师”对“学生”进行惩罚,也就是电击。这些电击不会造成永久性伤害,但会造成暂时的痛苦。然后通过抽签给两人分配了角色。其实,这两人中有一个是事先知情的研究助手,他假称自己抽到了“学生”角色,另一个不知情的真正的被试自然成了“教师”。

接着,“研究者”把两人带到隔壁房间,先让“教师”亲身体验了一次轻微的电击,再让“教师”亲眼看着“研究者”把“学生”绑在椅子上,并在“学生”的手上缚上电极。“研究者”将“教师”带回实验室的主房间,将“教师”安排在“电击发生器”前的座位上。“电击发生器”上有一排电压从15伏到450伏的开关,每个开关比前一个开关的电压递增15伏。开关上还随电压的升高依次标注了“轻微电击”、“强电击”、“危险:高强电击”等文字。其中电压最高的435伏和450伏的开关上标的是“×××”。“研究者”要求“教师”在“学生”每次答错时都要按动开关进行电击,以惩罚“学生”,而且每次都要用比上一次电压高一档的开关。

实验开始了。从75伏、90伏到105伏,“教师”听到的是“学生”越来越大的呻吟声。120伏的时候“学生”大喊“太疼了!”150伏的时候“学生”大声咆哮“让我出去!我有心脏病!我不做了!”270伏的时候“学生”的抗议声已经变成痛苦的尖叫。300伏、315伏的时候“学生”不仅尖叫,而且拒绝配合回答问题。330伏的时候“学生”的尖叫剧烈而延长。此后“学生”再也没有声音了。在这个过程中,面对“教师”的询问和停止实验的请求,“研究者”表示的都是鼓励和继续实验的命令,并说“学生”如果不回答就算错答。实验中“教师”一直不知情的是,其实并没有真的电击,那些痛苦的叫声都是在播放“学生”事先的录音。

米尔格拉姆对精神病学家、大学生、中产阶级三个群体共110位成年人描述了这个实验,然后问他们,如果你是“教师”,会把实验进行到什么程度?几乎所有的人都说自己在135伏会停下来而不再服从“研究者”的命令,没有一个人想进行到300伏以上。米尔格拉姆又问他们,你估计其他人会进行到什么程度?结果虽然比自己要高一些,但还是没有人认为会高到标着“×××”的最高档。但在实际的实验中,40名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被试中的26人(65%)一直进行到了450伏的最高档,而且在最高档上按照“研究者”的命令连续做了三次,直到“研究者”命令停止才被动服从地停下来,而不是出于道德原因违抗命令主动停下来。实际上,作为被试的“教师”们在实验中也是很痛苦的,他们出汗、颤抖、紧闭嘴巴、咬紧嘴唇、呻吟,甚至爆发出无法控制的神经质大笑。但他们在道德谴责和权威命令发生抵触的时候,还是选择了服从权威。

米尔格拉姆实验表明,服从与以下因素有关:(1)受害者的情感距离。实验中有多达65%的人出现服从,这跟“教师”与“学生”不在一个房间有直接关系。事实上,在一些改进的实验中,如果“学生”距离更远,“教师”听不到“学生”的抗议声,那么几乎所有“教师”都会镇静地把实验做完,而如果“学生”与“教师”同在一个房间,那么只有40%的人进行到450伏,要是“教师”必须亲自将“学生”的手按在电极上,则只有30%的人进行到450伏。(2)权威的接近性与合法性。在上述实验中,如果权威不在现场,而是通过电话下达命令,则“教师”的服从率会下降到21%,如果权威借故离开而由另外一个人来下命令,则有80%的“教师”会拒绝服从。(3)权威的机构性。在实验后的访谈中,许多被试表示,如果不是耶鲁大学的名声,他们坚决不会服从。事实上,当实验搬到校外的一栋商业楼并换了一个陌生的机构名称进行时,服从率下降为48%。(4)群体的影响。在后来的实验中,米尔格拉姆安排了两个助手和“教师”一起实验,两个助手都公开反抗“研究者”的命令,最后有90%的“教师”拒绝服从。

参考资料:blog.sina.com.cn/s/reader_4c33003201000bx ...

第3个回答  2007-11-07
什么是权威?L.斯坦(L.Stein)说:权威是“对他人判断未经检验的接受”。① 伊斯顿坚持认为:“经常被人服从的是权威”。②马克斯·韦伯把“权威”,或大多数译者把德文Herrschatf一词译成的“统治”,定义为任何命令和服从关系,他也把它称为:“权力的特例”。③他写道:“统治可以指这样一种情况,其中统治者或统治者们显示的意志(命令)是打算影响一个人或更多人(被统治者)的行为,而且实际上果然以这种方式影响了他们,即他们产生的行为在社会意义上好像是被统治者为了自己的缘故把命令内容作为他们的行为准则。从另一方面看,这种情况可以称为服从。” ④汉娜·阿伦特把权力等同于合法权威。她写道:“权力相当于人的能力,不仅是行动的能力,而且是协调一致地行动的能力。权力决不是个人财产;它属于集体,只要集体保持一致,权力就继续存在。”⑤在阿伦特的早期研究中,曾将权威界定为基于相互认同的命令和服从关系。她写道:“在发布命令者和服从命令者之间的权威关系既不应依赖于普遍理智,也不应依赖于发布命令者的权力: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等级本身,等级的正确性和合法性是双方承认的,而且双方在其中都有预定的稳定位置。” ⑥恩格斯在《论权威》一文中写道:“……权威,是指把别人的意志强加于我们;另一方面,权威又是以服从为前提的。” ⑦
影响人格的因素是多元的。首先,遗传是影响人格的一个重要因素,遗传学的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人格特质都受遗传因素的影响(Loehin et al., 1998)。这一发现与使用许多不同测量工具得到的结果相同。这些测量工具既有测量主要特质的(如,外倾性和神经质),也有测量特殊特质的(如:自我控制和社会性。)其次,环境也是影响人格的一个重要因素。人本主义、社会学习、认知学派和自我理论都强调环境决定人的行为或者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造成了人格的差异,推动了人格的发展。再次,学习对人格的形成也至关重要。社会学习,认知学派和自我理论都明确强调学习对人格形成的重要性。第四,意识与人格形成紧密相关。这里精神分析强调无意识的过程;而人本主义、社会学习、认知学派则强调意识过程。

什么是权威人格?权威人格有两层涵义:一层是喜欢服从权威的心理特征;一层是喜欢以权威自居的心理特征。为什么人们愿意服从权威?社会心理学给出的理由主要有两个方面:规范性的影响和信息源的影响。人们希望别人喜欢自己(规范的影响),并且希望自己的主张是对的(信息的影响)。首先,人们倾向于做别人做的事或者别人要求自己做的事,从而使自己能被社会接受和承认。其次,如果在一个模糊的情境下------人们会更相信其他人关于适当和正确行为方式的暗示,更会可能按照专家或者可靠的消息传达者告诉他们的方法做事情。另外,有关研究表明,人们服从权威实际上是人们固有习惯的一部分,这些习惯是人们从小在不同的环境中习得的,这就是绝对服从权威(Brown,1986)。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人们可能对不服从感到很迷惑,从而导致服从权威。除了人们愿意服从权威外,人们也具有以权威自居的心理特征。产生这种心理的深层原因是由权威者所具有的优越地位所诱致的。这种优越地位为解决不确定性提供了更好的手段。所以,一般而言,权威人格的两层涵义是统一的,其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不确定性的解决。

权威人格在现实中的表现是一个连续体。如图:直线的右极表示强权威人格,直线的左极表示弱权威人格,中间表示从强权威人格到弱权威人格的过渡状态。

参考资料: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7-11-09
上面的太长,而且都是引用的,我不想看.我只能说我想的.对权威的服从心理的产生,根源是自己不够强,如果自己够强,他的话在我眼里不值一文的时候,我就不会服从他.之所以会服从权威是因为, 自己不懂,而且对自己完全没自信.于是,只能是任强势的人的摆布或引导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