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变”的过程是怎样的?朱允的结局如何?

如题所述

准备削夺燕王朱棣的权力。其实,燕王早有觉察。他看到几个兄弟一个个被削去王位,看来自己也不能幸免。于是,便以朝贺朱允改元为名,带上儿子朱高炽等人,昼夜兼程,亲自前往应天探听虚实,以寻求对策。为使朱允放心,朱棣回北平时,故意把朱高炽留在应天。

朱棣回到北平后,假装得了疯病,成天胡言乱语,有时候几天都卧床不起,甚至躺在地上睡觉。朱允起初不相信,几次三番地派使臣前去探病。

一次,使臣刚进燕王府,就见燕王一个人拄着拐杖在院里慢步闲走,见了他们就像没看见人一样。下人扶燕王走进房子。当时正是盛夏,燕王却直喊“好冷,好冷!”给他搬来一个炉子,他紧围着炉子,仍然缩着身子,浑身打着哆嗦,不住地喊冷。使臣们都相信,燕王是真的疯了,回去后向朱允如实禀告,朱允信以为真,还允许朱高炽回到父亲身边。其实,燕王一直在暗中加紧练兵,作好了夺取中央政权的准备。

狡猾的齐泰、黄子澄对燕王的病情有点怀疑多次劝朱允要有所警惕,朱允也加紧调兵遣将,加强了对朱棣的防备。

1399年6月,燕王府护卫百户倪谅到应天告发燕王图谋反叛。朱允马上下令逮捕燕王府的官员和燕王的家属,还特令北平驻军谢贵、张率军围攻燕王府,约定燕王府的一些官员作内应,秘密命令北平都指挥使张信带兵逮捕朱棣。

张信早已站在燕王一边,他给燕王通风报信。燕王一得到消息,马上就密谋布置。首先把谢贵和张两人诱入府中,杀掉。然后把燕王府里充当内应的官员都抓了起来。他来了个先发制人,宣布起兵。

燕王是个十分精明的人,他深知朱允是个名正言顺的法定皇帝,如果自己公开打出反叛的旗号,对自己不利。于是,他搬出了明太祖朱元璋在《祖训》中所说的话:“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他以“清君侧”为理由起兵,说要帮助建文帝朱允除掉奸臣黄子澄、齐泰。

燕王领军南下,直指京都应天。朱棣本是一位具有丰富带兵经验的宿将,手下又有一支经过长期严格训练的精兵。再加上他驻扎北平已经很久,多年苦心经营,附近的各郡县卫所都受他的统辖节制,所以他一起兵,就得到各方响应,纷纷前来投奔,士气十分旺盛。他率兵很快就攻取了蓟州、怀来、永平、通州等地。

朱允虽然处于正统的有利地位,但他是个迂阔懦弱、优柔寡断的人,远远不是燕王的对手。而且,明朝的许多开国元老们都被猜忌多疑的朱元璋诛杀殆尽,他手下缺少精兵强将。手下的许多官员,皇宫里的许多太监,见大势不妙,纷纷投靠了燕王。朱允害怕了起来,连忙撤了黄子澄、齐泰的职,并派人求燕王退兵。

燕王哪里肯就此罢休,他率兵一路冲杀,势如破竹,意欲直捣黄龙。燕军节节胜利,士气越来越高。1401年,燕王率军大举南下,直向应天而来。翌年4月,燕军攻打庆壁,遇到了南军的顽强抵抗,双方打得难解难分,十分激烈。这时,燕军有些踌躇不前,有些将领提出暂时撤兵。燕王坚决不同意。斩钉截铁地说:“这次进军,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没多久,燕军发起突然袭击,打得南军一败涂地。

朱允无计可施,只好再派人和燕王议和,愿意割让土地,请求燕王退兵。燕王眼看京城唾手可得,自然不愿就此罢休,一口回绝,同时加紧了进攻。

这年六月初三,燕军誓师渡江,直指应天。朱允看兵临城下,形势危急,命令手下将士死守。但没过几天,应天守将王景隆打开京师金川门投降,城被攻破。

燕王率领军士进城,威武壮观,文武百官纷纷在道路两旁跪着迎接。燕军进城后,只见皇宫大火熊熊,正在燃烧。燕王马上派人把大火扑灭,已经烧死了不少人。接着,他查问朱允的下落。有人报告说,燕军进城之前,建文帝朱允下令放火烧宫,他和皇后都跳到火里自焚而死。也有人报告说,他已经从地道逃出了京师。究竟他是死是活,很难确定,为后人留下了一个解不开的谜团。

历史上把明朝的这次内战叫做“靖难之变”,靖难是指平定内乱的意思。至此,经过三年作战,燕王朱棣终于在1402年6月夺得了梦寐以求的皇位。这就是明成祖。到公元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自那时候起,北京一直成为明朝的京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