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音韵学内容,或训诂学。“子小反”,“祖了反”读什么音??

如题所述

是反切。不太好解释,简单的讲,类似于现代的汉语拼音,取上字声母,下字的韵母和声调进行相拼读,即可得出被切字读音,当然,古今有音变,古代能相切的,今音不一定能拼读出。反切是音韵学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也是古人一个了不起的发明,它为我们研究上古和中古汉语语音系统提供了一个十分清晰的线索,但反切也有其局限性,直到近代为注音符号和汉语拼音所代替。古书多有反切,古代字书多汇集反切,如《说文》附有字头反切,《康熙字典》等都有,而《广韵》、《集韵》更是中古反切的规范,一直影响到现代,通常大型以及古汉语专门辞书还在使用此种注音方法(多采用《广韵》的反切),如《辞源》、《汉语大字典》、《王力古汉语字典》等
以下来自维基百科,你看了就明白了。
反切

反切(“反切”,拼音:fǎn qiè)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字注音方法,也是对汉字字音结构的一种分析方法。反切法使用两个汉字来为一个汉字注音,前面的字称为反切上字,后面的为反切下字(古代采用直行的书写方式,故前字在上,后字在下)。在使用音标和字母注音之前,它是中国古代最主要和使用时间最长的注音方法。

反切有一口诀:「上字辨阴阳,下字辨平仄」。

释名

反切法最初也称为「反」或「翻」,后来叫「切」,所以「反切」是「反」和「切」两种说法的合称。这两种说法虽然名称不一样,但实质没有区别。顾炎武《音论》里说:「《礼部韵略》曰:『音韵辗转相协谓之反,亦作翻,两字相摩以成声韵谓之切。』其实一也。」反切取的就是「反覆切摩」之意。唐代宗大历年间,因皇帝害怕造反,忌讳「反」字,遂将「反」改成了「切」。

反切出自《大宋重修广韵》一书,原则是「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还有一口诀:「上字辨阴阳,下字辨平仄」。 如: 东(dung1)为德(dak1)红(hung4)切 = d+ung阴平 如: 愉(jyu4)为羊(joeng4)朱(zyu1)切 = j+yu 阳平

历史

主条目:直音

汉语原来的注音方式是读如、读若法、譬况法和直音法。

读若法就是拿相似的字音打比方,让读者自己猜出所注字的正确读音来。如,《说文解字》〈玉部〉:「珣,读若宣」,〈宀部〉:「宋,居也,从宀木,读若送。」 譬况法是采用的描述性的语言说出字音的特征。如《淮南子·地形训》:「其地宜黍,多旄尾。」高诱注:「旄读绸缪之缪,急气言乃得之。」 直音法就是用同音字注音。如《康熙字典》:「据,……久鱼切,……斤鱼切,𠀤音居……又……居玉切,音据」。

反切始见于东汉[1]。《颜氏家训·音辞篇》-{云}-:「孙叔然(孙炎)创《尔雅音义》,是汉末人独知反语。」又云:「至于魏世,此事大行」。大体上汉末出现反切,魏晋开始盛行。有学者认为反切的初创跟佛教传入有关,陈振孙《直斋书录题解·韵补》条认为:“反切之学,自西域入中国。”。

其实在汉以前就有反切现象的存在了,如“不可”为“叵”,“何不”为“盍”,“如是”为“尔”,“而已”为“耳”,“之乎”为“诸”,“者焉”为“旃”。钱大昕说《诗经》已有反切,并且驳斥反切受佛经的影响,“岂古圣贤之智乃出梵僧下耶”,“吾于是知六经之道,大小悉备,后人詹詹之智,早不出圣贤范围之外也”[2]。

隋唐的反切是研究中古汉语语音系统的基本资料,是汉语音韵学的基础之一。

拼读方法

古人因为没有拼音文字,用两个汉字来注一个字的音。第一个字(反切上字)注声母,第二个字(反切下字)注 韵母和声调。例如:酒子酉切。子声母为精母,酉韵母为有韵,声调为上声,故酒精声酉韵上声。因为古代的发音和现代的不一样,所以用现代语言(含普通话及其他方言)可能无法得到正确发音,妄论当时之发音。

反切今读

承接上文,按照「上字取声,下字取韵」的原则,古人或能很准确地读出一字字音。然而,由于古今音变的关系,古代所制定的反切,到后世已不能再简单地以「上字取声,下字取韵调」的原则读出注音,而须根据音变的规律,重造反切原则。

唯古今音变关系复杂,新造的反切原则也十分繁琐,现在只介绍其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上字取声,下字取韵;上字定阴阳,下字定四声。」

以「中」为例,[翻查中古音查询(广韵),]查出「陟弓切」及「陟仲切」:

中z ung 阴 平 = 陟 z ik 阴 平 + 弓 g ung 阴 平 中z ung 阴 去 = 陟 z ik 阴 平 + 仲 z ung 阳去

反切后,得出zung阴平和zung阴去。此结果,与《黄锡凌.粤音韵汇电子版》网上字典结果相呼应:

汉字 声母 韵母 声调 音节 根据 同音字

中 z ung 1 zung1 黄锡凌 终, 钟, 宗 [...]

中 z ung 3 zung3 黄锡凌 种, 众, 纵 [...]

文字随着时代及地方演变,源自中古的「反切」,已未能完全准确推出今音,所推出之字音亦不能称为标准「正音」。

但我们却不能抹杀「反切」一法于音韵学中的重要性,因《广韵》中蕴藏着今天与上古间重要接驳媒介,是我们上推古音的重要轨迹。

反切的意义

这并不是出于自然、无意识的合音,而是有系统、科学化的拼音方法,标示声韵学的进步。而用作反切的上下字不会有生僻字,故一定会找到注音,比以前的注意方法优胜。

反切的局限

1. 用作反切的上、下字太多,共有400多上字,1000多个下字,作为5000多反切字。如:东为德红切十七,即有十七个同音字。 2. 反切上下字声韵调交杂,不便于拼音。上字有声无韵、下字有韵无声,完全依赖连读,拼音方法并不方便。 3. 在《大宋重修广韵》一书,简单易读的字,往往用复杂的字作切语,如:「一」为于系切;「八」为博拨切。 4. 因古今语音变化,根据切语未必能读出其音,如:「翁、哀、温」,上字均为「乌」,但今音声母分别是j,o,w。或「科、开、慨」,上字均为「苦」,今音声母分别是f,h,k。(以上两例今音皆按粤语)

因此,查找古音仍得靠其它音韵学专着、大型辞书或网路资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3-07
sqsq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