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密使,太尉,都统领及其他等古代官职相当于现在何种官职

如题所述

枢密使相当于现在的军区司令员,能调动部队。

枢密使在不同的朝代的权利大小是不同的,在唐朝的时候权利最大,在元朝的时候权利近乎削弱了一般,到了明朝就被废除了。

太尉相当于现在的军委主席。宋朝权利最大的武官。也是各个朝代军事权利最大的。

太尉能够直接调动部队,其还属于三公之列,地位很高,但是后来逐渐成了虚职,作为一种荣誉称号

都统领并不是官名,是一种带有任务色彩的临时统领,职权可大可小,主要看被委派到的任务的大小和人马的数目。

扩展资料:

枢密院制度演变的特点

作为一种制度,一旦建立,便多多少少带有一定的制约性。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是个典型的人治社会,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而宠臣和功臣也有很大权力。

主张人治的皇帝和宠臣总是千方百计地将法治的制度控制在自己的权力之下,使制度为自己权力服务。故制度实行程度的深浅、制度的实际效用以及制度本身的破坏,往往依赖于制度执行者实际威望的高低和权力的大小,并不取决于制度本身的约束力和法治效力。

但据一般情况而言,制度的法治性质总是要顽强地按自己的本来面目即遵循制度的演变规律而发展。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就在这种人治与法治的矛盾斗争狭缝中曲折地、缓慢地发展,以致于有些制度到后来往往改变了它原来的面貌,或者走向了死胡同。

纵观唐初枢密院只有掌机要文书一人,到宋代成为一个庞大机构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具体制度在人治与法治斗争的狭缝中发展变样的经过。

同时也可说明,在根本制度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任何具体制度无论初设时的主观愿望多么良好,其最后结果总是事与愿违,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已经逻辑地证明了这一点。

隋唐至元朝太尉的变革

隋唐以来,决策权转移至中书门下,而行政权在尚书六部手中。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品级虽高,无实际职事,一般只是作为加官,尤以唐后期各种检校官为甚。

宋初三师三公只是作为升迁资序所用,并无执掌。太尉旧在太保之下,自五代以来则提升至次于太师而在太傅之上。徽宗年间重定武官制度后,太尉成为武阶官之首,而司徒司空则被三少所代替。

元代三公仅作为加衔,后期也是加授极滥。

明清以后以原三师为三公,不设太尉。

另外,在某些礼仪中会出现以其他官员临时充当太尉等职位的现象。如宋真宗天禧元年宣读天书之礼,分别以向敏中摄太尉,王曾摄司徒,张知白摄司空。诸如此类都是礼毕即罢,并非真行除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枢密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枢密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都统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1-27
枢密使相当于军区司令,太尉相当于军部首长,都统领相当于军长。
枢密使一职始置于唐后期,为枢密院主官,以宦官充任,五代时改由士人充任,后又逐渐被武臣所掌握,办事机构也日益完善。为适应连年战争的局面,枢密使把军政大权握于一己之手以便宜从事,枢密使的职掌范围扩大到了极限,枢密使的地位迅速上升,“权侔于宰相”。但到了宋代,枢密使制又发生了变化,其任职者由五代时的武将逐渐转为以文官担任,职权范围逐步缩小。
太尉,中国秦汉时中央掌军事的最高官员,但终秦一朝未任命太尉;秦朝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并为“三公”(秦朝无三公说法,御史大夫秦时为银印青绶,为上卿,但非“公”,此处为后人对比总结)。后逐渐成为虚衔或加官。
都统领,唐后期为讨伐藩镇与镇压农民起义,乾元元年(758)置都统,或总管五道,或总管三道兵马,上元末年(761)省。大中年间(847-859)又置。嗣因所置过多,中和二年(882),又置诸道行营都都统,统率各都统。辽北面行军官有行军都统、副都统等官。
第2个回答  2014-07-03
枢密使这个官衔源于唐后期,相当于现在的军委主席,太尉以职最早源于秦末汉初,官衔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都统领按清朝的步兵统领来看应该是今天的北京的特种大队兼北京卫戍区司令部。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07-03
枢密使在宋时为武官最高官衔(指掌实权),但多被文官担任。太尉,秦置,为三公之一,至元代废除,基本上在历代都无实权,象征性的全国最高军事指挥官。都统领,宋置武将官名,一般将领,地方最高军事指挥官。所以可能枢密使、太尉相当于军委主席吧,都统领相当于军长。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