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制台、抚台、臬台、藩台、学台等,有怎样的地位?

如题所述

我们在电视剧中经常看到官员被称为为制台、抚台什么的,还有叫某堂的,军机处的大官叫做中堂大人,六部尚书叫做部堂大人。民国时候更搞笑,称某座,最开始是军人称呼,大帅就是帅座,军长就是军座,后来文官也学来了,局长叫也叫个局座。实际上这些称呼并非是官方的正式名称,只是下级和老百姓对长官的尊称。

自古以来,中国人都认为用建筑名称来称呼对方是一种尊敬的表现,比如皇帝称陛下,意思是我站在宫殿丹陛之下,称皇子为殿下,意思是我站在宫殿之下。而题主所问的各种台,来源于汉朝创立的尚书台。尚书本来只是皇帝的秘书,汉朝的时候削弱三公,尚书成了掌握行政权力最高的机构。他们办公的地方在高台之上,被称为“尚书台”。明朝的时候废丞相,以大学士代理丞相,大学士办公的地方被称作“阁”,最高权力机构都被叫做“内阁”,“位列台阁”就是当官当到头了,升到顶了,也是读书人的终极梦想。

所以,称某台本来应该是六部尚书才有的尊荣。不过明清时候的办公机构称“堂”,再大的房子也是左中右三间,各种机构的主官就被称为“堂官”,大学士居中称做“中堂”,六部尚书称作“部堂”。大老爷们并不叫什么“阁”,“阁下”成了普通人互相之间的尊称。“台”这个本来指代朝廷里的大官的尊称,就被地方上的小官们给僭越了。朝廷的官员只剩下一个御史中丞,还保留了“台”的尊称,被称为“宪台”。

地方上最大的官是总督,因为总体节制一省或数省军政,被称为“制台大人”;

其次是巡抚,本来是代替皇帝巡查安抚百姓的钦差,逐渐转化为地方最高行政官员,被称为“抚台大人”;

藩臬二司正式名称为布政使和按察使,为辅助巡抚管理政务的副省级官员,布政使类似现在的人事厅和财政厅,被称为藩台,按察使类似现在的公安厅和检察院,被称为臬台;

一省之中还有一位学台大人,就是管理读书人和组织科举考试的“提督学政”,这个职位虽然权力不大,油水不多,但是职位很高,跟巡抚平级;

道是直属省府的一些专职机构,比如管水利的河道,管食盐专卖的盐道,管漕粮运输的粮道等等,重点的道是总督职,像河道总督和漕运总督等,也要称之为制台大人,称道台会挨打的,普通的道就是道员,可以称之为道台大人;

府台大人指的是知府,类似于现在的市长,这是称“台”的最后一个级别了,明清时代知府一下还有知州,类似现在的县级市,和知县,就是普通的县长,虽然知州和知县是不能称“台”的,但是尊称也是很多的,一般的有“太尊”、“堂尊”、“太爷”、“老父母”等等,文雅一点的有“百里侯”、“大尹”、“令君”等等,可谓五花八门。

这里说的制台、抚台、臬台、藩台、道台、府台、学台等等,基本都是清代官场上的尊称习惯,而非正式的官职称呼。

那么,这些尊称的背后,都分别指的是哪些官职呢?

首先,制台指的就是总督。除了这个尊称外,还可以称为“督宪”、“制军”。总督掌管一省或两省之军政。至于所谓的抚台,顾名思义就是指巡抚。

臬台、藩台分别是按察使、布政使,他们是“二司”的长官,地位比巡抚衙门低。后者的品级要高于前者。学台自然就是学政。

再往下是道台、府台。所谓府台即知府,是这里面官职最卑微者。

以品级而论,地位最高的总督是正二品或从一品。次一等的巡抚是从二品。

督抚是一省的最高长官,接下来的布政使也是从二品。在巡抚出现之前,布政使才是一省的最高长官。

按察使的品级是正三品。

学政则主要负责全省的教育和科举考试工作,由朝廷派出,也是正三品。

道台的品级是从三品或正四品。最后,知府的品级是正四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