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研究性学习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演变的过程

最好能弄些资料和写作的步骤或方向

  演变过程可以找历史老师了解一下,大致上是:
  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神权与王权结合,以血缘关系(宗法制,即嫡长子继承制)为纽带,为基础的国家政治结构和社会体系,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完成权力的高度统一。阶级为: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采取分封制统治国土。受封对象为王室子弟、功臣、先代贵族(即过去朝代的王室或贵族的后人)。
  ②秦朝开创了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设立三公九卿(具体内容可搜百度),以官僚政治取代周朝的贵族政治,并采用郡县制统治国土。中央集权是地方相对中央的关系,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皇帝以“察举制”选用官吏,这一做法进一步加强了皇权。君主专制是相权(此时也可说是臣权)相对君权,是为皇帝制,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
  ③西汉为“汉承秦制”,汉武帝时期,相权与君权的矛盾加大,汉武帝以布衣为相、频繁换相、设立中外朝等手段削弱相权。同时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设置了十三部刺史和司隶校尉。
  ④唐朝时期,唐太宗和唐玄宗沿袭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并且加以完善,设立了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三分相权,加强了皇权。同时采用隋朝“科举制”斌加以完善,选拔官吏。
  ⑤宋朝时期,中央设立中书门下(即政事堂)为行政机构,其中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设枢密院管理军事,设三司总理财政,目的仍是为了分散相权。
  ⑥元朝时期的政府组织大多沿用宋制,但在对地方的管辖上有很大变动。中央在此时确立了以行中书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的制度。全国包括十个行省、腹里及宣政院管辖地区。并以省官互迁、定期述职等形式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⑦明朝时期,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各自以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等形式加强君权。但不得不提的是,正是由于内阁的设立,才有了东厂和锦衣卫的出现,使得宦官乱权,明朝的统治日益黑暗,最终走向了灭亡。而此时,君权已经达到了高度统一。
  ⑧清朝时期,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均由钦定,跪受笔录,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同时,雍正帝还设立了密折制,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中央的政治权利因为这种制度更加集中。此时,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终于进入中国历史上最为鼎盛的时期。
  在君主专制制度的演变过程中,相权在不断地分散和削弱,皇权在不断地加强;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中央集权则逐步加强。到了明清时期,该制度进入了晚期,也进入了鼎盛时期。而这种鼎盛,相对于其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来说,是很短暂的,可谓昙花一现。

  以上,皆概括自高一历史必修第一册课本。由于是现场概括,所以难免内容不全,如果要用到论文中的话,建议提问者还是花多一点时间收集多一点资料,请教一下历史老师,以完善内容。至于写作的步骤和方向,论文格式百度里太多了,随便搜一下就有。而方向,则是要看提问者你自己的思路了。你想要通过这些史实说明什么,证实什么,收获什么,那么,就确定你的研究方向。我的建议是,可以根据史实,以宏观的角度分析这种制度在演变过程中,各个阶段的两面性,进步在哪里,弊端又在哪里。例如说部落制相对氏族制,奴隶制相对部落制,宗法制相对奴隶制,皇帝制相对宗法制……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可以对此进行分析。同时,可以研究的还有很多。像这种问题,找历史老师讨论、寻求帮助比较有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2-09
推荐一本书钱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得失》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